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安塞腰鼓的读后感700字

仿写安塞腰鼓的作文

合理运用想象的翅膀 ——中考考场作文成功之我见 知识要点:

【第1句】: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第2句】:生活是想象之源,想象是作文的翅膀。

【第3句】:养成联想和想象的习惯。

考试说明:

【第1句】:中考作文的想象技法 想象,是指根据已有的见闻和生活经验,构想出不曾见过,或者从未出现过的形象或情景。

想象的方法很多,作文中常用的有:(1)编创法。

就是编制故事的情节。

一般记叙文要求写真人真事,不需要编故事。

如果写童话、小说、科幻故事或者写看图作文、想象作文等就得编故事了。

编制故事情节在文艺创作上叫虚构,它不受真人真事的限制,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

尤其是童话、科幻故事、想象作文,作者可上天入地、探奥搜奇;和草木交往,与鸟兽倾谈,可以历洪荒远古、访古人来者。

真可谓无所不能有,无所不可有。

但是,同学们应该明白,无论想象的内容多么奥妙神奇,都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这个“源”和“本”便是生活。

(2)组合法。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事拼凑在一起,形成新的人物形象,新的事情,可称组合法。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

人物的模样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 鲁迅讲的是文艺创作,对我们借助想象写好作文同样有指导意义。

这种方法就是人们所说的“移花接木”。

(3)扩展法。

所见所闻的内容是简单、抽象或粗糙、模糊的,借助想象充实,使其变得清晰、细腻、生动、形象,可称扩展法。

扩展法的过程是:展开想象,让所要写的内容在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来,接着,选词练句,用最恰当的语言对“浮现出来”的具体形象进行细致的描绘。

一般来说,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大都借助于扩展想象。

平时说的“添枝加叶”,就是扩展想象。

添加的“枝”和“叶”正是扩展的结果。

(4)梦幻法。

借助梦境或幻觉描绘出眼前并不存在的情景,以表达某种愿望或抒发某种情感,可称梦幻法。

例如:“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杨朔《荔枝蜜》)这里借助梦境表达追求美好人生的愿望。

从上述实例中可以看出,用梦幻法所描绘的某些景象,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人不可能变成小蜜蜂。

正因为如此,梦幻法才给作者提供了运笔的广阔天地,才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并富有神奇、浪漫的色彩。

(5)推测法。

是指根据已经知道的情景,借助想象推测出未知的情景。

例如:“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我”没到现场,却能知道“戏已经开场”,能“听到锣鼓的声音”,还能“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这正是运用想象进行推测的结果。

运用想象进行推测,重要的是,一要有根据,二要合乎情理。

上例“我”有看戏的经验,这是根据;既然是唱戏,自然能听到锣鼓的声音,这叫合乎情理。

【第2句】:中考作文的联想技法联想是作者依据写作主旨,由甲事物想到与其相关的乙事物而构成的生动形象、较为完整的思维过程,其特点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使思想感情得以充分表达。

不少考生在2001年中考时借鉴课文中的联想技法,写出了一篇篇佳作。

(1)接近联想指由一事物想到在时间上或空间上与之接近的另一事物。

刘绍棠的《榆钱饭》由眼前的想“打油腻”吃榆钱饭联想到旧社会用榆钱充饥,又联想到十年动乱时期*榆钱饭度日,这一思维过程便是接近联想。

湖北仙桃市一考生以《难忘掌声》为题作文,从站在市“三好生”领奖台上赢得掌声落笔,然后思路穿越时空,联想到自己在小学四年级“破罐子破摔”时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和同学们给予的那改变人生轨迹的掌声,凸现掌声对“我”的激励,联想自然,主题鲜明。

(2)相似联想指由甲事物联想到在某种特征上与之相似的乙事物。

茅盾的《白杨礼赞》由白杨树写到北方的抗日军民便是通过相似联想实现文思的跳跃的。

黑龙江省2001年中考要求以“水”为话题作文,有位考生以《水的联想》为题遨游于水的王国,文章跳出编写故事的套路,多角度展开广泛而贴切的联想:由水的平淡无奇、气势宏大、坚韧不拔、清污除垢等特性分别联想到农民、人民军队、科技工作者和人民教师,由物及人,给人启迪。

(3)对比联想指由甲事物想到与它性质不同的乙事物,或由事物的某一方面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方面。

臧克家的《有的人》就是以对比联想作为构思基础的范例。

2001年河南省中考作文题目为:“我深深感受到了。

”有篇题为《我深深感受到了野草的可敬》的考场作文,把赞诵野草独立不羁、向往自由这一主旨置于对比联想中加以凸现:“长春藤,婀娜多姿,然而她离不开树,总是恋着树的伟岸,只能算作小家碧玉;芍药,温情脉脉,然而离不开花圃,总是恋着园丁的呵护,只能算作贵族门第里的千金小姐。

”文章接着以诗的语言描绘小草“泼辣的野性”,并以反问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乐天赞叹的不正是野草这恋着独立、恋着自由的野性吗”结尾,全文由对比式的托物联想构成,立意高远,耐人寻味。

(4)表里联想指由事物表象想到它的本质意义,再由它的本质意义想到相关联的事物。

2001年安徽省中考要求以“最需要”为话题作文。

有篇考场作文的题目为《苹果精神》,全文所呈现的表里联想的思维流程十分清晰:由三个故事(亚当夏娃偷吃“禁果”、掉下的一个苹果“砸”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苹果电脑的发明)联想到故事所蕴含的本质意义(强烈的好奇心加上锲而不舍的奋斗实践),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具有“苹果精神”的人和事。

作者由表及里,联想丰富而深刻。

(5)因果联想指根据事物间的因果关系,由因及果,或由果及因的思维过程。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由自己遭受风雨之苦想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便是。

湖北荆州市2001年中考作文要求自拟的题目中须有“喜欢”一词,有位考生的文题为《我喜欢这位售票员》,叙写一位公交车售票员关心、照顾乘客的三组镜头,结尾处这样由果探因:“我想,她大概觉得为大家微笑服务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吧。

不然,她为啥总笑得那样纯真,那么自然

”作者通过这种因果联想展示人物的古道热肠、美好心灵,使前文的叙写一下子闪出亮色。

(6)声色联想指根据声音或色彩引发的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这类联想技法在《安塞腰鼓》《海滨仲夏夜》中都出色地运用过,不少考场作文也成功地借鉴了这种方法。

2001年山东淄博市中考要求以“幸福”为话题作文,有位考生别出心裁,以《幸福》为文题,以“绿色”“白色”“红色”为小标题,以色彩为出发点放飞想象,最后揭示“幸福”的丰富内涵,饶有情趣。

2001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作文半命题是《我发现》,有位考生在题中填上“枕头里有个世界”,叙写父母三次为有“落枕”毛病的“我”做特殊枕头的动人故事,文中多次出现精彩的联想,如:“睡在母亲亲手缝制的绿豆壳枕头上,只要轻轻一动,枕头就会发出一种‘沙沙’的声音,那声音就像没有歌词的童谣,在静静的夜空里弥散,连夜的精灵都会闻声止步,我当然睡得格外香。

”“考上初中后每晚枕着新药枕,听枕中药材的“簌簌”声,那简直是在欣赏人间最美妙的音乐,我仿佛又找到了家的感觉,在乐声中,我一手拉着父亲,一手扶着母亲,来到了落叶林,看一地金黄,享人间温馨。

”这样写,“声”由“枕”起,由“声”联想,视听沟通,造境抒情,体现出创新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10—1] 有人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油锅里,这只反应灵敏的青蛙,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用尽全力,跃出滚烫的油锅,突然逃生。

隔了半个小时,那人在锅里放了4\\\/5的冷水,把那只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在锅里,这知青蛙在水里泅游。

接着,那人偷偷在锅里用炭火慢慢加温,青蛙仍然悠闲地在微温的水中泅游。

等到它意识到锅中的水温已经受不住,必须奋力跳出才能活命时,为时已晚,它欲跃乏力,全身瘫痪,只能卧以待毙,终于葬身锅底。

请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由拟题。

②写作时可以大胆想象,角度和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少于800字。

导思:这道文题所给材料的寓意显而易见,不外乎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防微杜渐”等。

在材料的基本寓意已经确定,不得突破的情况下,如何将文章写得有声有色,令人拍案叫绝

“要求”已为我们打开思路:

【第1句】:“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给材料作文,往往写议论文者居多,写议论文往往离不开“引议联结”基本套路,但那种生搬硬套的老面孔又怎能赢得阅卷老师的欢心

所以学生可以尝试多种文体。

【第2句】:“可以大胆想象,角度和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

无论是写议论文还是写其他文体,都需在想象上下功夫。

想得合理想得奇妙,就可以角度出新出奇,写法变活变巧。

[10—2] 以“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充分发挥想象;②文体不限;③自己拟题;④600——800字。

导思:这是一篇话题作文。

这类作文的最大特点是范围宽,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创性。

但也正是因为范围宽,选材和切入有一定难度,又每每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将话题“化大为小”是最有效的方法。

【第1句】:“化大为小”的方法很多,就本题而言,应选择与话题有关的事例、现象、情理、哲理等将话题缩小。

【第2句】:选择与“水”有关的事例,如:“南水北调”“洪水泛滥”“水资源缺乏”等;

【第3句】:选择与“水”有关的现象,如:“水滴石穿”“山重水复”“水往低处流”等;

【第4句】:选择与“水”有关的情思,如:“高山流水”“水月镜花”等;

【第5句】:选择与“水”有关的哲理,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等。

以上这些事例和现象的背后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这些情思和哲理的背后有着很多贴近生活的生动感人的事例。

借助这些事例可使“水”这个话题贴近实际,有利于抒发真情实感,有利于活跃创新思维,尤其是具有时代性、人文性的事例和哲理。

这样,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从小处切入,能够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

本文要力求做到:状物精细,突出特征,联想恰当自然,含而不露。

鲁滨逊漂流记好词好句80页到100页的好句摘抄

好词:日晒雨淋 夺眶而出 孤立无援 冻饿之虞 闻所未闻 郑重其事 知足安命 重见天日 与世隔绝 不毛之地 好高骛远 逞强好胜 好吃懒做 好大喜功 好色之徒不可思议 用之不尽 煽动颠覆 健康安宁 交友娱乐赤胆忠心 忠心耿耿 舍己救人 光明磊落 拾金不昧 不识好歹 三好二怯 束身自好 说好嫌歹 好自为之好逸恶劳 游手好闲 好自为之 绿林好汉 浩气凛然经验教训 聊以自慰 一心一意 安塞腰鼓 惊心动魄叹为观止 浩气长存 泛浩摩苍 声势浩大 昏昏浩浩 浩气凛然 浩然之气 殷浩书空 东风浩荡 汪洋浩博 人烟浩穰 英勇善战 足智多谋 不屈不挠 百折不挠 坚韧不拔 知难而进 无可奈何 劫后逢生 自食其力坚持不懈 绝处逢生 波澜起浪 自强不息 临危不惧 乐于助人 毅力惊人 不畏艰险 一心一意 屏气凝神 全神贯注 专心致志 精卫填海 始终如一 始终不渝孜孜不倦 一丝不苟 专心致志 废寝忘食 兢兢业业 勤勤恳恳 呕心沥血 夜以继日 继晷焚膏 坚忍不拔 锲而不舍 九死不悔 木人石心 百折不挠 不屈不挠 傲然挺立 百炼成钢 不挠不折 百折不摧 百折不回百折不挠 百折不屈 砥柱中流 钢筋铁骨 刚毅木讷刚中柔外 弘毅宽厚 坚定不移 疾风劲草 铁壁铜山 铜山铁壁 咬钉嚼铁 中流底柱 柱石之坚 铮铮铁骨 铮铮铁汉 钢正不阿 铁面无私 逝死如归 坐以待旦

【第1句】: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若不是预先计算一下需要多少代价,若不是预先对自己的力量做一个正确的估计,那真是太愚蠢了。

【第2句】:我经常怀着感激之心坐下来吃饭,敬佩上帝的好生之德,因为他竟在荒野中赐以我丰富德没事。

我已经懂得去注意我的处境中的光明的一面,少去注意它的黑暗的一面;多去想到我所享受的,少去想到我所却缺乏的。

这种态度有时使我心里感到一种衷心的安慰,简直无法用言语表白。

……我觉得,我们对于所需要得东西感到不满组,都是由于人们对于已经得到得东西缺乏感激之心。

【第3句】:……可见,我们一般人,非要亲眼看见更恶劣的环境,就无法理解原有环境的好处;非要落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就不懂得珍视自己原来享受到的东西。

【第4句】:我在海上漂流了这么多天,实在够了,正好安安静静地休息几天,把过去的危险回味一下。

【第5句】:一个人时时期待着祸事,比遭遇到祸事还要苦些,尤其是当一个人无法摆脱这种期待,这种担惊受怕的心情的时候。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3394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