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安家第二集读后感

关于六年级第二单元爱国的读后感作文,答案完整一点,字少一点

故事说,1个名叫宝石岛的边防海岛环境艰苦,起初岛上连昆虫也没有。

边防通讯站站长和通讯兵们不怕环境艰苦,坚守在海岛上。

家在黑龙江的通讯兵小高回乡探亲时,还千里迢迢特意从家乡带了些小昆虫回到岛上,目的也是让小昆虫也在岛上安家,另外也可令让他们为战士们在岛上种的西瓜授粉。

在“尝瓜会”上作者了解了所尝的是岛上种出的第1个西瓜和这个西瓜不通常的来历后,对岛上的战士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

课文经过写事,反映了边防战士热爱宝岛、扎根宝岛、建设宝岛的深厚感情,更深刻地表现了他们不畏艰苦坚守边防的高尚的爱国情怀。

  学习这篇课文后,我深深的被故事感动,泪眼朦胧。

战士们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精神品质让我敬佩,值得我们学习。

想想我们同学中某些和爱国精神相去甚远的行为,真令我感到汗颜。

有部分同学嘴里说着爱国,但是行动却不是那样。

就拿学校的升旗礼来说吧。

每周一的升旗礼本来是很严厉的事,但是有部分同学在升旗的时间竟然嘻嘻哈哈,说说笑笑,根本不把升旗当一回事,唱国歌的时间也是站着发愣

他们尤甚把国旗的一角——红领巾当成可随意糟践的物体。

他们那样叫爱国吗

连爱国的最基本的体现都没有

跟课文所讲述的边防战士的那种爱国精神相比,跟写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那样爱国诗句的陆游相比,跟为了祖国宁可牺牲自我生命的黄继光相比,跟主动放弃国外优越的环境回到祖国上班的“导弹之父”钱学森相比,他们不觉得羞愧吗

当然,我们当中有更多的同学在用实际的行动证明自我有多么爱国。

他们认真学习,想着将来长大了怎样报效祖国。

北京申奥成功,他们欢悦;北京奥运举办成功,他们自豪;神七飞天成功,他们骄傲;华南雪灾,汶川地震,他们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这才是爱国

我想,爱国更多的是一种行动,而不是一种吹嘘。

  周恩来总理说:“我们热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不错,我们要继续老一辈革命家的爱国传统,并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在实际行动中体现自我爱国的赤子情怀,做中国民族的优秀儿女。

施耐庵的生平事迹。

施耐庵(1296年1370年)小说家。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浒传》的作者。

出生于江代,兴化白驹场人。

关于他的生平资料正确性有所争议,也有查无此人之说。

主要是水浒传一书作者素有争议,有一考为该书根本非施耐庵所写,而是罗贯中所写。

在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电视剧《水浒传》中,将作者写做施耐庵和罗贯中。

鲁滨逊漂流记中第二章的读书笔记

2012年2月22日 周三《鲁滨逊漂流记》的第二章,以细致的笔墨描绘了鲁滨逊私自离家开始远航生活的敬礼。

起初他没有意识到大海的狂暴和即将降临的危险。

在他经历过暴风雨的袭击,又被海盗掳为奴隶,后历尽千难万险逃脱,并被仁慈公正的船长搭救,最终带着与船长交易得到的二百二十西班牙银币,踏上了巴西海岸。

在经历磨难时,鲁滨逊常会想起父母对他的劝诫与哀求,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后悔。

可当一脱离险境,他内心狂热的冒险因子萌动,便又奋不顾身地投入他向往的远洋生活。

人真是奇怪的动物,反复无常,这点在鲁滨逊最初的航海经历中体现得尤为显著。

由此想到,如今的不少人,也常做下一些领父母伤心头痛、令他人无可奈何的傻事、蠢事,过后却又不吸取教训。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可现实生活中,常常是“吃几堑”,还不“长一智”,可悲哪

其中,鲁滨逊与小黑奴佐立出于玩乐射杀狮子的行为令我寒心。

在人类面前,动物永远都是弱者。

人类肆无忌惮地伤害大自然生物,终有一天会遭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呼吁人类停止因利益而起的杀戮

儿童唐诗三百首全集

格林童话白雪公主《跳破了的舞鞋》、《矮树林里的故事什故事充满想象。

格林童话》产生于十九世纪初,是由德国著名语言学家,雅可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

它是世界童话的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地影响十分广泛。

格林兄弟以其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个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话故事。

在国内,日本,台湾也有根据《格林童话》创作的故事集。

品读《格林童话》,两百多个故事传说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引领着我们走进一个浪漫、神奇而又充满民间乡土气息的奇幻世界。

它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神巫童话,童话给我们营造出充满奇妙神力和巫术的世界并以此推动故事情节,如《白雪公主》、《跳破了的舞鞋》、《矮树林里的故事》等。

第二类是动物童话,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故事展现得生动而有趣,如《猫和老鼠交朋友》、《狼和七只小羊》、《小母鸡之死》等。

第三种是常人童话,故事接近人类的现实生活,风格幽默而诙谐,如《三个幸运儿》、《三个懒人》等等。

【作品主题】《格林童话》蕴涵着深刻的道德主题,浓缩了十九世纪朴素的善恶观。

《格林童话》以儿童视角和叙事口吻讲经验性、实例性的故事,我把它叫做故事体伦理学、幽默体伦理学、魔幻体伦理学。

这几乎是伦理学罕有的一次,脱下道袍,在沙滩上与儿童戏水。

用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儿童快乐地作出伦理选择,不独《格林童话》,一切高明的童话都在做苏鲍姆林期基和陶行知的工作。

《格林童话》中的形象粗略地分为三种:非人全兽形象、半人半兽形象和人的伦理形象。

儿童就是另一种形式的三位一体,是兽类、半人半兽、人类的三位一体,而且这三类形象按时间顺序发展变化。

当然凡事旨有例外,它们有时也不按时间顾序而是直接以三位一体示人。

儿童身上有原始初民的影子,有动物本真的影子。

格林兄弟在处理这些形象时,大都写得善恶分明,好坏黑白,一目了然,没有灰色地带,善恶好坏向两极夸张。

这显然在照顾儿童的认知能力。

《格林童话》的故事让儿童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故事中主人公不同的人生经历与冒险,而这些奇妙的经历正是儿童在可以独碰的日常环境中难以实现的。

这些内容丰富又饱含趣味性的童话故事扩展了儿童的思维世界,在轻松愉说的阅读中总结经验教训,唤起儿童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激发儿童善恶观的形成。

《格林童话》用富有象征意义的形象来影射善与恶,将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表达善恶观,让儿童引发对自我的追问,形成正确的善恶观。

童话中对童话形象的设置和对话的建构,体现了格林兄弟对儿童的成长和人类自身的关注,《格林童话》遵循了儿童本位,重视JL童的内在需求,关注入的成长,帮助构建儿童正面的伦理观善恶观。

其着眼点在于让儿童成长为真正的“人”,教人“扬善避恶”,进行正确的伦理选择。

对“人”的强调、关注和尊重无疑在任何时代的文学作品中都会吸引读者的注意,引发读者的思考。

在物质文化越来越发达的现代社会,对“人”的再发现变得日益迫切,走出伊甸园太久而迷失了自我和天性的人们寻求着精神上的回归。

《格林童话》对人和社会都进行了某种程度上的还原,使人远离尘嚣,回归人最本真的状态。

《格林童话》童话的纯真、原型的灵性为儿童创造了一个伦理的伊甸园,具有精神启蒙和文化得筹款的家庭,轻松筹限时补贴,每人可领取高达1000元的限时补贴金,点击进入网站帮您快速筹得看病钱北京轻松筹网络科技..广告 那些平台可以筹款_上水滴筹_获得大病救助那些平台可以筹款,水滴筹大病救助平台,操作简单,快速发起,立即获得大病救助。

水滴筹已帮助大病家庭累计筹到超160亿治病钱,筹款更放心!北京纵情向前科技有..广告 十分钟有问必答1401人正在问童话故事充满了神奇想象,请写出3个神奇之处去提问—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童话常充满了作者神奇的想象,请写出文中三个神奇之处马不会说话 马的毛皮不会变色 马踩不死狼=_=23浏览充满神奇想象力的童话故事作文400字今天作文课上,老师带着一些器皿走进教室,神秘地宣布道:“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一阵欢呼声后,教室安静下来,同学们把眼睛瞪得大大的,生怕一眨眼就错过了某个细节。

老师先拿出一瓶水,小心翼翼地往杯子里倒水。

水缓缓地注入杯中,越来越满,差一点就要溢出了。

终于,老师停止了倒水。

她环顾了一下四周,问道:“同学们,现在杯子里的水是不是已经满了。

”“是

”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那么,如果在装满水的杯子里放硬币,会怎么样呢

”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有的说水会溢出来,有的说不会。

老师待大家安静下来,像变魔术似得拿出几十枚硬币,我看着杯子里满满的水,心里满是狐疑。

老师拿起一枚一角钱硬币,只听“叮咚”,清脆的一声,硬币缓缓地落入水中。

水面稍微晃动了一下后立刻恢复了原状,水没有溢出

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同学们也目瞪口呆,教室里鸦雀无声,生怕一点小小的声音会打破水面的平静。

老师又要投硬币了,这次她拿出一枚一元的硬币,硬币像一位训练有素的跳水运动员,它在水中旋转了360度后,才安安稳稳地落入杯底。

奇怪,杯子里的水还是没有溢出。

老师继续不慌不忙地投着硬币。

一枚、两枚、三枚……我紧紧盯着水面,心也提到了嗓子口,水依然还是没有溢出,可却高出了杯口整整2毫米多

“十五、十六……”同学们整齐划一地数着,啊

还没等数出十七,只见在鼓起的水面上裂开了一道小口子,水顺着这道小口子流了出来,桌面上湿漉漉一片。

老师宣布实验到此结束。

一杯装满水的杯子,居然还可以放进十七枚硬币。

这是为什么呢

同学们满是好奇。

老师告诉我们,这是水的表面张力使水分子紧紧地靠在一起。

当这些硬币的重量超过了水面张力所能承受的极限时,水就会溢出来。

而向容器里投放硬币的个数,是由容器口的大小决定的。

哦,原来如此

真是太不可思议

下课了,但我还是兴奋不已。

都说水满则溢,可有些事物都只是表面现象,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思考,去了解,才会懂得更多的科学知识,才会成为一名真正的智者

28赞·854浏览2023-11-22童话充满了神奇的想象,你认为上面选段中最奇妙的想象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样写有好处,你想象就行了。

16赞·150浏览2023-10-09名著阅读 格林童话中什么故事充满奇妙想象《白雪公主》、《跳破了的舞鞋》、《矮树林里的故事》等 它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神巫童话,童话给我们营造出充满奇妙神力和巫术的世界并以此推动故事情节,如《白雪公主》、《跳破了的舞鞋》、《矮树林里的故事》等。

第二类是动物童话,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故事展现得生动而有趣,如《猫和老鼠交朋友》、《狼和七只小羊》、《小母鸡之死》等。

第三种是常人童话,故事接近人类的现实生活,风格幽默而诙谐,如《三个幸运儿》、《三个懒人》等等。

6赞·293浏览2023-12-02适合农村的项目_1人办厂全家享福_...适合农村的项目 代理,政策支持,3天学会,掌握核心技术...广告 下载童话故事书下载App_免费听故事...听童话故事书下载App-儿童故事_免费下载收听!广告 十二星座的守护神都是什么

星座都是西方引进中国的,所以许多关于星座的传说神话都是西方的,这里说的星座守护神自然也是西方神话传说23条回答·22,766人在看善良的人在社会为什么吃不开人们不是不喜欢单纯,善良的人,而是他们认为和有心计的人处好,更有利于自己的发展。

一般有心机的人都挺有743条回答·12,801人在看为什么我们会失去婴幼儿时的记忆

你还记得自己儿时发生的事情吗

你对幼年最早的回忆是几岁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记得自己两岁之前做过的任何事,研究表明,成年人对自己幼年时期最早的记忆都在3~4岁左右,并且大多数都属于“创伤记忆”。

45,184人在看·78赞为什么中国人的离婚率越来越高为什么现在离婚率会越来越高

东北大妈说的太现实了1,784条回答·21,763人在看太阳如果突然熄灭,地球上多长时间才能知道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的温度会和太空上一样,低至零下200摄氏度,届时人类如果想要继续生存发展下去第一就是寻找新的天体作为新家园,第二个就是住在地下,地心可能会是唯一的热量来源了。

太阳是一颗普通的恒星,内10,872人在看电锯惊魂第几部比较好看

《电锯惊魂》系列都还可以,但是由温子仁亲自执导的第1部最值得收看

在这个碎片化快餐化浏览时代,人们有17条回答·62,593人在看单身真的是坏事吗

科学家:并不是人们总是受到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压力,这种压力就是安家,结婚,生子。

但这样的观念正在改变。

比如,直到中年才第一次结婚的美国民众达到了历史新高,接近一半的85后对30岁前结婚的想法不感兴趣。

因此现在的“单229,503人在看·586赞现在人们对抑郁症有哪些误区

秒懂心理学·223播放撇开童年滤镜,林心如演技到底怎么样

童年滤镜中的林心如,她是《还珠格格》中的紫薇,她是《情深深雨蒙蒙》中的如萍,这两个角色一直是林心如身279条回答·37,745人在看大学男生宿舍里有哪些令人震惊的骚操作

有个男生,懒得出奇,躺在床上抽烟,烟抽了一半睡着了,然后剩余的香烟,点燃了被子,燃起熊熊大火,幸亏他360条回答·82,984人在看你说男女之间的感情是用什么来加深的一、物质满足,说白了就是钱,给对方足够的物质生活。

二、精神满足,让对方感到在你这里是最重要的,有很强47条回答·956人在看花25万复活的猫,跟原来的完全一样吗

相信这几天,大家都有留意到一只长相无比可爱但名字很有味道的小可爱。

小可爱一出现,瞬间俘获了一票网友的心,直呼可爱到犯规—— 还有吐槽,名字和颜值一样令人上头—— 不卖关子了,它就是我国30,159人在看·146赞聂远的妻子是谁

二人是娱乐圈典范夫妻吗

说到聂远,真的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秒杀现在的小鲜肉啊。

不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村野匹夫,在聂远的演绎下,58条回答·1,080人在看只追求网红美的人,为什么可悲

当下的中国,很多人穷,可穷的不是物质,也不是文化,而是审美。

“美盲比文盲更可怕”,这是吴冠中先生对美育的呐喊。

因此,物道君策划了“中国美学十问”的专题。

我们试图从伪文青、伪匠人、假大师……19,479人在看·123赞《禁闭岛》为什么能成为悬疑片中的经典

2010年上映的《禁闭岛》,改编自美国小说家丹尼斯·勒翰的同名小说,是由马丁·斯科西斯执导,莱昂纳多13条回答·694人在看帕萨特相比速派哪个好?如果要说大众帕萨特和斯柯达速派哪一款更好,或者更加值得购买,相信不少人都考虑过这个问题,大众帕萨特和17条回答·5,891人在看为什么有的人,你越对他好,他反而越恨你

经常看到有的人,很善良,乐于助人,但是最后没有好报,有的人甚至付出了很多,却换不来对方的一句感谢,貌似他的付出是应该的。

实际上,这世上除了父母对孩子、夫妻之间,没有谁一定要对谁负责,谁规定你一定要17,367人在看·121赞长期熬夜有哪些危害

奇葩冷知识·340播放年轻人如何预防记忆力下降

现代生活压力大,对于脑力的损耗也是非常厉害的,年轻人也应该学习如何预防记忆力的

矛盾论读后感3000字左右

今天,我学习了毛泽东同志所著的《矛盾论》这篇文章,读后使我更加明白了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最终统一了全党的思想,使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得以发扬和光大。

毛主席的这篇文章写于1937年8月,在当时,由于西安事变的爆发,使得抗日的局面得以到来,又由于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使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形成。

但是,由于在长征之前的江西中央苏区时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的影响,使得党内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思想得以滋生和蔓延,这种不良影响一直持续到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虽然在长征途中召开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清除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者,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但是,对于王明这些人在党内所造成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影响,不花费一番大的力气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

为此,毛泽东同志写出了《矛盾论》和《实践论》这两篇文章,借以说明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危害性,并以此来统一全党的思想。

可以说,这两篇文章是对建党16年来中国革命经验和教训的哲学概括和总结。

我们党从她成立的第一天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但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不可能对任何国家的革命提供现成的公式和答案,特别是中国革命,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因此,不能死板教条式的生吞活剥马列著作中的片言只语,更不能照抄照搬苏联十月革命的某些做法,只能在坚持马列主义普遍真理的基础上,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找出适合中国革命的路子来。

在世界上,不管什么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矛盾,可以说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这在自然界是如此,在革命事业的发展中也是如此。

记得在我们党刚刚成立的时候,那些在苏联留过学,住过洋房,喝过洋牛奶,吃过洋面包的布尔什维克们,不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一味听命于共产国际那些不切合实际的指示,生硬死板地套用苏联十月革命的某些“经验”,甚至聘用由共产国际派来的洋顾问李德来指挥红军打仗,结果致使中央苏区的第四、五两次反“围剿”的失败,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不管干什么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不能搞形而上学那一套,因为它是不切合实际的唯心主义的理论。

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所谓形而上学的或庸俗进化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

这种宇宙观把世界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的永远不变的。

”从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看什么事物,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唯物辨证地看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坚持原则的条件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观。

再有,任何事物都有着它一定的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问题就存在于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就决矛盾,不管是自然界还是社会的变化,都是如此。

因此我们不要只看表面现象,而是要从内部去挖掘、去研究、去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可以说,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可真是说到点子上去了,就拿当时的中国社会现状来说吧,表面上看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亿多农民的力量可以说是不可忽视,但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所有的耕地都掌握在大官僚、大地主的手里,而农民只能租种地主的土地,一年到头打下的粮食刨掉交地租以外,所剩下的口粮是寥寥无几,根本解决不了一家人的温饱问题,可以说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一年糠菜半年粮,如果赶上灾年就更不用说了,可以说,在遭灾的情况下你粮食歉收,交不上地租,那么,那些残酷剥削压迫农民的地主老财就要收回你所租种的土地,甚至逼着你去卖儿卖女,从而家破人亡。

老百姓实在是活不下去了,可以说是官逼民反,这样的话自然就会产生内部矛盾,而这些矛盾的产生,必然会推动社会进步。

不是吗

在旧中国,由于大官僚、大地主和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使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此时,诞生了代表全中国全体受剥削、受压迫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它的诞生,给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和曙光,而中国共产党也没有辜负人民的希望,带领全体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倒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由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有这些都充分印证了毛泽东同志所说的“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

”,可以说,毛泽东同志所讲的这一席话真是太对了,因为,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我们只有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再有,毛泽东同志在本文中还着重指出了“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可以说,这段论述可真是太精辟了,就拿1927年大革命失败这件事来说吧,是蒋介石背叛了孙中山先生,叛变了革命;但是,这和当时党内所出现的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也是分不开的,如果在当时我们拥有自己的革命武装,硬起来,不和国民党妥协,那么,我们就不可能遭到大革命的失败,更不可能发生国民党蒋介石屠杀共产党人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同样,在江西中央苏区,如果我们不迷信苏联的某些“经验”和听命于共产国际的那些不符合中国实际的指示的话,就不可能发生第四、五两次反“围剿”的失败。

可以说,远在莫斯科的那些住洋房、吃洋面包、喝洋牛奶的共产国际的头头脑脑没经过调查研究,擅自发布那些不切合实际的有关中国革命的所谓“指示”,固然可恶,但是,如果没有党内那些对马列著作的条条框框和共产国际的指示奉若神灵的教条主义者,窃取中央主要领导岗位的话,也就不可能导致第四、五两次反“围剿”的失败,弄得中央红军大搬家似的进行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所以说,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句话,说得可真是太对了,由此看来,“一个政党要引导革命到胜利,必须依靠自己政治路线的正确和组织上的巩固”。

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说:“运动本身就是矛盾”,是啊,整个地球世界上从古至今几千年的发展也都是在矛盾中度过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不是吗

这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自始至终充满着矛盾,可以说,按照列宁的说法,那就是“承认(发现)自然界(精神和社会两者也在内)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会有互相矛盾、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趋向”,难道不是这样吗

就拿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来说吧,封建社会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上是比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强多了,但是,由于体制上和意识形态乃至文化方面的一些因素,使得科学技术发展不起来,这就大大地影响了社会的发展,致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提高,这就产生了矛盾,也就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方面的矛盾,由此,逐渐逐渐地就过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得到了很大发展,科学技术有了很大提高,人们在思想和文花方面的视野也有了很大的开阔,但是,由于大官僚大资本家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工人们是一天十几个小时不停地做工,但仍然是吃不饱穿不暖,一个月下来,被资本家七扣八扣挣下来的那点工钱根本就没法养家糊口,于是,就产生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有志于社会变革的仁人志士就会首先站出来,探索改变这种现状的道路。

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整个世界几千年的发展都是在充满矛盾的过程中度过的,没有矛盾就不可能有世界的发展,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刚才我们谈到了矛盾孕育和存在于世界上一切事物之中,在我们党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如此。

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出现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致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到江西中央苏区时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占据中央统治地位,致使第四、五两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等等吧,可以说我们党在成长壮大的过程中也是充满曲折,也是在充满矛盾和解决矛盾中度过的,不然的话,能有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次又一次地从危亡中挽救了我们的党,使中国革命这艘航船能够拨正船头,沿着正确的航向驶向胜利的彼岸。

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党内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是经常发生的,这是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新旧事物的矛盾在党内的反映。

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救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

”是啊,世界上无论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产生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

“不同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

”毛泽东同志的这一论断,为我们解决不同性质的矛盾指明了方向,这大千世界所发生的事情,所产生的矛盾,其原因、其性质各不相同,所以,解决的方法也就各不相同,不能用“一刀切”的方法来解决,比如说这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就要用社会主义革命的方法来解决;这我们党内的矛盾,就要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来解决;在改革开放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了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而绝大部分人才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甚至有一部分人还处在贫困线上这样就出现了贫富之间两极分化的矛盾,而要想解决这个矛盾,不能靠别的,只能靠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起来了,就业的岗位增加了,人们的收入提高了,才能改善人民的生活,也才能解决贫富不均的矛盾。

另外,这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矛盾,每当历史向前迈进了一步,旧的矛盾解决了,而新的矛盾又产生了,所以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也都是在解矛盾中度过的,而解决不同的矛盾,也要用不同的方法。

例如,在计划经济时期,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我们居民所食用的粮油实行的是定量供应,每人每月也就是半斤油和二十七、八斤的口粮。

特别是象大米白面这样的细粮,每个月加在一起也超不过那么五六斤,可以说那个时候人们的生活过得是相当的苦,虽然每斤粮的价钱超不过两三毛钱,价格较低,但是人们却吃不到更多的细粮,可以说是苦不堪言。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取消了“粮食本”,粮油敞开供应,这下子人们的餐桌上可再也见不到高粱米和苞米面这样的粗粮了,可这好了好了,人们却又开始抱怨上了,抱怨什么呢

原来呀,是买粮食虽然不用粮食本了,可以敞开量地买,但这价格却上来了,而且这段时间是这个价,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却又是那个价,弄得人们是人心荒荒,一个劲儿地抱怨说:这还不如有粮食本哪会儿呢

虽然人们对这件事的认识有所偏激,但是它也确实又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所产生的一个矛盾,这个矛盾就是在计划经济时期,我们的经济没有发展起来,人们只好吃定量供应的粮油,而且每个月根本吃不上几斤大米和白面;而到了市场经济时期,这个问题虽然是解决了,但粮油的价格却又上来了,这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正常的,但要想解决这个矛盾,只有在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粮食产量上下工夫,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粮食,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收入,使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只要这样,才能解决老百姓收入的增长赶不上物价上涨的矛盾。

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过程变化,旧过程和旧矛盾消灭,新过程和新矛盾发生,解决矛盾的方法也因之而不同……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严格地遵守的一个原则。

”再有,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更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片面地看问题,照抄照搬某些条条框框。

例如,1949年建国后,我们对城市里资本家所经营的工厂企业实行和平赎买的政策,这就和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政府对资本家的财产实行没收充公大不一样,我党在这个问题上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毛泽东同志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来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而如果按照那些教条主义者的做法,那就得照抄照搬苏联在这方面的做法,如果那样做的话,就得事与愿违,达不到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而且没有不出乱子的,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总之,通过学习《矛盾论》这篇文章,使我更加认识到了世界上任何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而这些矛盾又各有不同,所以,我们要做到对症下药,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根据不同的情况解决不同的矛盾,而不要死抠马列著作中的那些死板教条,要确立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做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使中国革命这艘航船能够拨正船头,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总之,《矛盾论》这篇文章,是我党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反对教条主义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它不仅在过去,在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同样有着它极其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3629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