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房直子黄昏海的故事读后感
写黄昏海的故事的读后感怎么写
前天,爸爸给我读了日本作者安房直子写的《黄昏海的故事》,书中讲述了一个叫小枝的姑娘为了救他的心上人,向海龟要龟壳,当海龟提出要她做他的新娘时,小枝为了得到龟壳从一开始就敷衍海龟。
当她的心上人病好后,小枝就一直找种种理由躲避对海龟的承诺,最后在裁缝奶奶的帮助下,用了一种古老的驱魔方法,赶走了海龟,但是从这天起,每到半夜,小枝总是听到海龟的叹息声而不能入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要求,而去向别人承诺不可能做到的事,否则不但会伤害到别人,而且自己也会受到良心的谴责,终生不得安宁。
后记--于锦诚爸爸 周四看了校讯通的短信后,在学校门口小店买了本《读者》,回家后和孩子一起读了《黄昏海的故事》,孩子一时不能理解故事的寓意。
的确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这篇文章所想表达的理念有很大难度,在跟他解释的过程中,孩子提出了好几种想法,都是想着如何逃避,说明孩子本身的想法也是趋利避害,只好耐着性子举些例子让他自己去体会,最终孩子似乎明白一些,开来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责任感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
安房直子写的<一个雪夜的故事> 300字的读后感 要快,急用
作者简介:安房直子(1943—1993),本名峰岸直子,日本著名的女性童话作家,1943年生于东京。
日本女子大学国文科毕业。
1962年发表《月夜的风琴》走上童话创作之路。
成名作为1970年的《花椒孩子》。
获第三届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新人奖,从此走上幻想小说创作之路。
其作品精美隽永,有评论家称其作品如同“在院子的一隅默默地开放的花朵”,她的作品最大的特征是想象,是“将现实沉入幻想世界的底层,很难划分出一条明晰的现实与幻想的分界线”。
她的主要作品有《手绢上的花田》《银孔雀》《紫丁香大街的帽子店》《黄昏海的故事》《天鹿》《花香小镇》《冬吉和熊的故事》《红玫瑰旅馆的客人》等,其中《风与树的歌》曾获“第二十二届小学馆文学奖”,《遥远的野玫瑰村》曾获“第二十届野间儿童文艺奖”,《山的童话:风的旱冰鞋》曾获“第三届新美南吉儿童文学奖”,《直到花豆煮熟为止——小夜的故事》曾获“第二届广介童话奖”。
《风的旱冰鞋》这本书的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安房直子所营造的是一个唯美的艺术世界,作品充满了奇异的幻想,在甜美的幻想中散发着一种淡淡的哀愁,让人在凄美、空灵、梦幻般的文字中感受生命的诗意;安房直子善于把现实空间和幻想空间编织得天衣无缝,用幻想的故事映照真实的人生;安房直子的作品常见的主题是孤独、温情、怀念和爱。
作家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方式在探讨一个命题;人究竟是什么
《山的童话:风的旱冰鞋》写人和动物之间的神奇故事,作者将幻想和现实融为一体,遐想无限,充满童趣,曾获日本第三届新美南吉儿童文学奖。
茶馆主人茂平在树林边熏制腊肉,一只黄鼠狼叼走了一块,呼呼地逃跑,风驰电掣一般,嘿,原来它穿着有魔法的风的旱冰鞋。
茂平地穿上风的旱冰鞋,呼呼地追赶,最后他居然追到了海边……
手绢上的花田读后感50个字
篇一:绢上的花田》读后 课堂上老师向我们推荐了日本著名作家安房直作品《手绢上的花田》。
作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情节曲折富有幻想的童话故事。
故事讲述的是邮递员良夫受酒窖里老奶奶之托,答应帮她保存一个神奇的酒壶。
老奶奶让良夫可以享用酒壶带给他的美酒,但是要保守秘密信守承诺。
就是不可以让外人看见小人,或是用小人儿酿的酒赚钱。
如果违背了若言,就会发生很可怕的事情。
良夫回家之后,一直信守若言,幸福的享受着酒壶里小人们给他带来的无比美好惬意的生活。
但是,好景不长。
良夫结婚之后,不小心让妻子绘美子发现了这个秘密。
而且他的妻子绘美子经不住金钱的诱惑。
把小人们酿的菊花酒卖给了料理店的老板。
他们得到了他们想要的财富,也受到了惩罚。
最终变成了小人,和酿酒的那一家小人成了邻居。
尽管最后良夫和他的妻子又回到了现实。
但是羞愧难当的夫妻俩再也没有勇气向老奶奶问起关于酒壶和小人的事情。
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深明白了两个人生道理: 一、做人要守信用讲诚信。
做人要讲诚信,答应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
这样不仅受到别人的尊敬,还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快乐。
二、要经得起诱惑,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财富。
我们坚决不能像良夫和绘美子那样,先是违背了自己的若言,后来又经不起金钱的诱惑。
贪婪的享用着不劳而获的财富,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
小人们收到了绘美子的一件件漂亮的礼物也不再劳动,沉迷在自娱自乐的快乐中。
安房直子用这个故事告诫我们一定要做一个经得起诱惑的,讲信用、爱劳动又诚实的人。
篇二:《手绢上的花田》读后感 《手绢上的花田》是安房直子的作品,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良夫的邮递员把一封写着“菊屋酒店收“的信送到目的地时,认识了一位菊屋里的老奶奶,知道了老奶奶收藏的一个酒壶的秘密:酒壶里会出来五个小人——菊酒的精灵,爸爸妈妈带着三个孩子一家五口在手绢上种菊花,还会用菊花来造菊酒。
后来老奶奶为了去找儿子,就叫良夫为她保管好酒壶,还告诉他要记住两件事:第一,造酒的情况(小人的事)不能让任何人看见,连自己的妻子也不能让看见;第二,绝对不许用菊酒来赚钱。
如果打破约定就会出大事,会给良夫带来不幸。
后来良夫取了新娘后却违背了和老奶奶的约定,结果良夫和妻子最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到了小人的世界。
当我看完这本书后,觉得良夫由原来是一个正直的人变成了一个不能坚守秘密、违背诺言的人,也就是说他的诚信破坏了,由于事物和环境的影响,可以使人格改变;而良夫的妻子是由于一个“贪”字,不断地追求金钱和物质的享受,往往很多事情都得不到满足,使之造成了人生的不幸。
如果社会上仍然存在这么多像良夫和他妻子的人,那么整个社会就会沦落到一个不可想象的地步,样样都只会针锋相对,生存在没有诚信的社会还有何意义呢?所以我们要坚守诚信,对自己对社会要有责任感,不要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做到无愧于心,知足常乐也! 篇三:《手绢上的花田》读后感 这个故事让人感觉似乎有点古老,凄美而忧伤。
想象崎崛。
这本书的作者是安房直子,本名峰岸直子,日本著名的女性童话作家。
安房直子的主要作品有《被施了魔法的舌头》、《风与树的歌》、《手绢上的花田》、《白鹦鹉的森林》、《银孔雀》、《紫丁香大街的帽子店》、《黄昏海的故事》、《天鹿》、《遥远的野玫瑰村》、《花香小镇》、《冬吉和熊的故事》、《山的童话:风的旱冰鞋》、《狗尾草的原野——豆腐店主的故事》、《红玫瑰旅馆的客人》、《直到花豆煮熟为止——小夜的故事》、等,其中代表作是《手绢上的花田》、《北风遗忘的手绢》、《风和树的歌》、《遥远的野蔷薇村》、《山的童话·风溜旱冰》、《谁也看不见的阳台》等。
有一天,一个邮递员来寄信。
邮递员来到一个很古老的菊屋前,而他听说这个地方很久都没人住了,但还是敲了敲门。
一个老奶奶开了门,里面竟然是个会客厅。
老奶奶告诉邮递员一个秘密,在这个瓶子里,藏了5个小精灵,他们都是粮菊花酒的。
老奶奶把这瓶子给邮递员保管,并告诉他咒语。
这个邮递员叫良夫。
不久,良夫取了个新娘,她叫惠美子。
惠美子勤劳贤惠。
良夫有空就趁惠美子不在时来喝菊花酒(因为他跟老奶奶承诺过,不能把这事儿说出去)。
有一天,惠美子发现了小人。
经过了一段时间惠美子和良夫给小人儿珠子、小提琴和西装。
惠美子和良夫用这个赚了不少钱,他们买下了一幢房子,而这恰恰是晾菊花酒的小人儿的房子…… 我觉得这本书中总带着点一种不寻常的味道,至于是什么味道,你们自己“闻”就知道了。
安房直子写的《遥远的野玫瑰村》主要讲了一些什么
要内容:一个无儿无女的老奶奶总是幻己有儿子在,还有3个孙女。
一次,三只狗獾女孩的模样装作一个老奶奶的孙女,给她带去一种好闻的香皂,很畅销,老奶奶给他们做好吃的东西。
但是无论如何他们都不留下来过夜,结果一天吃饱睡了留了下来,就变回狗獾了。
于是三个狗獾没再来过。
但是老奶奶不嫌弃他们是狗獾,欢迎他们再带着香皂来,于是他们又去了。
正文: 《遥远的野玫瑰村》 “我儿子,住在很远的地方哟。
如果坐火车,要坐好几个小时吧
听说那个村子,有一条美丽的河流过,开满了野玫瑰,那是一个心情舒畅的地方哟。
” “咦,老奶奶,您还没去过那里吗
” “是啊,一次也没有去过。
儿子在当地娶了一个好媳妇,都有三个孩子了。
工作也应该做得不错。
儿子倒是常常来信,‘妈妈,来我们家,和我们一起生活吧’,可是我不愿意让孩子照顾。
所以,趁着身子骨还硬朗、还做得动,想一个人在这里再做一阵子哟。
” 这个老奶奶,在山谷的小村里开了一间杂货店。
狭窄的店堂里,堆满了手纸、化妆品、牙刷、扫帚以及笔记本、铅笔什么的。
老奶奶常和来店里买东西的村人们、来送货的批发商老伯说起那遥远村子的儿子的事。
一开始,听了这话的人,还会嗯嗯地点头,说: “有个好儿子多好啊
”就回家了。
可从过去就认识老奶奶的人,心里就会想: (又来了
) 村里的人们全都知道。
这个老奶奶,连一个儿子也没有
岂止这样,老奶奶从来就是一个人生活。
尽管这样,谁也没有去打断老奶奶的话。
因为每当说起幻想中的儿子、孙子的时候,老奶奶的脸蛋就会变成了玫瑰色,一双眼睛闪闪发光。
连声调也跟着年轻、清脆起来了。
“最大的那个,是个女孩呀,已经十二岁了哟。
眼睛圆溜溜的,那可是一个可爱的孩子哟。
” 这样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不知不觉地,老奶奶的眼睛就仿佛真的能看到孙女的模样了。
连那孩子的声音都能够听到了。
一天,老奶奶为孙女买了一块夏天穿的和服的布料。
一边用这块白地儿上飞舞着一只只大大小小的蝴蝶的料子缝着长袖子和服,一个与自己小的时候一模一样、梳着辫子的女孩,一边清清楚楚地浮现在了老奶奶的眼前。
可是,有一天,一个这样的女孩,真的就突然来到了老奶奶的身边。
是初春的一个黄昏。
一个拿着包袱、十二岁上下的少女,嘎吱一声,推开了老奶奶的店门,冷不防叫道: “奶奶好
” 一边守着店,一边缝着和服的老奶奶,猛地一抬头: “嗳呀
” 老奶奶叫了起来。
店门口,真的站着一个笑盈盈的女孩,和自己想的一样,眼睛圆溜溜的,梳着辫子。
“你是……” 老奶奶摘下眼镜,细细地打量起女孩来。
于是,女孩就一口气这样说道: “我是从野玫瑰村来的,是爸爸派我来的。
我的名字叫千枝。
” “啊啊,千枝……” 老奶奶重重地点了点头。
是吗
孙女的名字是叫千枝啊……老奶奶高兴得眼泪突然要流出来了。
“你来得正好啊。
来来,到这里来。
我正在给你缝夏天穿的和服哪。
就要好了,快上来试一试。
” 可女孩摇了摇头: “今天来不及了。
今天晚上一定要赶回去。
” 女孩说。
然后,她就把抱着的包袱,举到了搁着笔记本的架子上,轻轻地解开了。
“呀,到底拿什么来了
” 老奶奶穿上木屐,下到店堂,朝女孩的身边走去。
然后,偷偷地瞥了一眼,包袱皮里装的是一堆雪白的四方形的肥皂。
“这是我爸爸做的肥皂。
放在奶奶的店里试着卖一卖行吗
” “啊,是啊
” 老奶奶忘了的事,又记了起来。
“你们的爸爸,是做肥皂的啊。
店名大概是叫……对了对了,是叫野玫瑰堂吧
” 梳辫子的女孩高兴地点点头: “是。
野玫瑰堂的肥皂,又香、泡沫又多,谁都说好。
所以,爸爸说了,从今年开始要多做一些,到处卖一卖。
所以,首先想放在奶奶的店里卖一卖……” “啊,是吗
行啊。
我会多多地卖的。
那样的话,早点拿来不是更好吗
” 老奶奶眯起眼睛,点了好几次头,伸手从包袱皮里拿出一块肥皂。
肥皂发出一股淡淡的花的香味。
是真正的玫瑰的香味。
老奶奶闭上了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于是,那个盛开着烂漫的红玫瑰、白玫瑰的遥远的村子,就浮现在了眼前。
“正好是二十块肥皂。
” 女孩说。
老奶奶点点头,问: “一块卖多少钱好呢
” 想不到,女孩说出了一个便宜得让人吃惊的价钱。
“那样的价钱……你爸爸不是干不下去了吗
” 女孩笑了: “爸爸说了,这就已经赚得足够多了。
过一星期,我来收钱,拜托了。
” 女孩仓促鞠了一躬,就要走: “今晚还急着要回去。
” 老奶奶慌了神。
“就要回去了吗
怎么有点像外人似的。
上来待一会儿该有多好啊,喝一杯茶该有多好啊。
” 女孩把包袱皮叠了起来: “过一星期,我还会再来。
” 说完,就匆匆地出了店。
女孩走了以后,老奶奶把野玫瑰堂的肥皂,摆到了店里最显眼的地方。
然后就想,顾客怎么还不早点来呀。
老奶奶忍不住要和人说话了。
——今天,孙女来过了呀。
说名字叫千枝,那可是个可爱的孩子呀。
下星期还会再来的…… 这些话积攒在心里,老奶奶一个人到什么时候也总是笑呵呵的。
野玫瑰堂的肥皂,好卖极了。
村里人一进店,老奶奶还什么也没说,目光就已经被那美丽的肥皂吸引住了,买了一块又一块。
“这肥皂,有一股好闻的味道啊。
” “用这肥皂洗脸洗手,皮肤光滑得不得了。
喏,就像这样。
” 买了肥皂的人们,这样说道。
于是,新的顾客就一个接着一个到老奶奶的店里来了,二十块肥皂,不出三天就卖光了。
老奶奶高兴死了。
“这样的话,多放一些该有多好。
从下回开始,让他们放三十、五十块吧。
” 老奶奶盼着女孩再来的日子。
夏天的单和服早就缝好了,还缝上了名字,仅有的那一间房间,也打扫得干干净净了。
而且,还到附近的农民家里,买了三合小豆,三合糯米,老奶奶要做豆沙糯米团子。
从那天起,六天过去了,孙女终于要来的前一天的晚上,老奶奶在后院的井边洗起了小豆。
一粒粒红红的、鲜亮的上等的小豆。
老奶奶把它们装进木桶里,咔嚓咔嚓,正一心一意地搓洗着,身后有谁在唤她: “奶奶,您打算做什么呢
” 老奶奶猛地一回头: “嗳呀
” 她叫了起来,差一点跌倒在地上。
“吓了我一大跳。
” 她说。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老奶奶的身后,除了上次的那个孙女,还站着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和一个五岁左右的男孩,他们全都用圆溜溜的眼睛,盯住了老奶奶的手。
三个孩子七嘴八舌地问道: “奶奶,您是在洗小豆吧
听声音就知道了。
” “做什么呢
” “做什么呢
” 老奶奶闭上了一只眼睛,回答道: “糯、米、团、子。
” “可我万万也没有想到你们今天会来呀。
这可怎么办呢
小豆不用水泡上一个晚上,就煮不烂,糯米吧,这会儿也是刚淘出来呀。
不到明天,吃不上好吃的豆沙糯米团子呀。
” 听了这话,男孩子们噘起了嘴巴。
最大的女孩千枝,也是一脸的失望,不过,她很快就又恢复过来了,这样说道: “没关系。
我们是来替爸爸送新的肥皂的,马上就要赶回去。
” 老奶奶急了。
抱着小豆的木桶就站了起来: “唉唉,可别这样说,快上来。
好不容易三个人一起来了,今天晚上就睡在这里。
喏喏,这边。
” 一边把孙儿往店里领,老奶奶这个高兴呀: “一次就来了三个孙儿……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事……” 老奶奶的脸蛋,像喝了酒一样地烫,热乎乎的。
“爸爸还好吧
” 让孩子们在店里面的房间坐成一排,老奶奶问。
三个人点点头,老奶奶这回又问: “妈妈还好吧
” 三个人又一起点了点头。
“是吗
那就好……” 老奶奶心里是真的高兴。
“爸爸现在还喜欢吃豆沙糯米团子吗
” 听老奶奶这么一问,三个人快乐地互相看了一眼,回答道: “爸爸喜欢吃年糕小豆汤,妈妈喜欢吃豆沙包,我们最喜欢吃豆沙糯米团子
” “哎呀哎呀,是吗
” 老奶奶一边乐,一边把装着小豆的木桶拎到了厨房里。
然后,又想,早知如此,早点把小豆、糯米泡到水里该有多好啊—— 就在这时,紧贴身后传来了千枝的声音: “奶奶,我用魔法,让小豆和糯米立刻就软下来吧。
” 老奶奶回头一看,只见千枝从兜里掏出来一枚小小的红玫瑰的花瓣,让它浮在了小豆的木桶里。
接着,又掏出一枚白色的花瓣,这一回,浮在了装着糯米的锅子里。
然后,她闭上了眼睛,嘟嘟囔囔地念完了咒语,说: “这下就行了。
” “什么什么
” 老奶奶往桶里一看,怪了,明明才丢进去的花瓣,消失了,小豆也好,糯米也好,看上去饱饱地鼓了起来。
尽管如此,老奶奶还是不放心: “就这样马上煮,行吗
糯米马上就煮,行吗
” 千枝点点头,就开始麻利地往灶里添起火来了。
于是,老奶奶也生起炭炉,煮起小豆来了。
老奶奶在煮得软乎乎的小豆里,加足了砂糖,做成了好吃的豆馅。
而用擂杵敲打煮得喧腾腾的米,则是三个孙儿的活了。
窗子外面,天早就漆黑一片了,老奶奶的家里点起了橘色的电灯。
把捣碎了的糯米,做成糯米丸子,再把它们用小豆馅裹起来,一个接一个地往大盘子里放时,老奶奶突然热泪盈眶了。
这么热闹、这么快乐的晚上,已经是几十年没有过了的吧
老奶奶记起来了,还是老奶奶的爸爸妈妈活着、老奶奶的姐姐们也都活着的从前的日子,也是在这间厨房里,热热闹闹地做过豆沙糯米团子。
用餐盘把豆沙糯米团子的盘子端了过来,煮了茶,老奶奶和三个孩子吃起了豆沙糯米团子。
“好吃吗
” “甜吗
” 当孙儿们一口一个地吃着的时候,老奶奶眯着眼睛,这样问道。
孩子们只是嗯嗯地点头,到底吃了多少个豆沙糯米团子呢
三个人的肚子不知不觉地鼓了起来。
眼皮一沉,没一会儿,最小的那个当场就躺下睡着了,中间的那个孩子也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
老奶奶哈哈地笑了。
“哎呀哎呀,吃饱了,就困了呀。
” 可是,只有最大的千枝强忍着睡意,一边拍打着弟弟们的屁股,一边一遍又一遍地说道: “可不能睡觉啊。
今天晚上不回去可不行。
天一亮,可就坏事了
” 千枝快要哭出来了。
“不行,不行哟
如果睡着了,咒语就要失灵了哟。
” 可是,一边这样说,千枝的眼皮也沉了下来。
老奶奶慈爱地看着她的样子,说: “没事儿哟,没事儿哟,从那么老远地方来的,不累才怪呢。
好了好了,睡吧
” 老奶奶拿来被褥,让三个孩子睡下了。
然后,自己也一骨碌躺下了,没多久,就呼呼地睡着了。
不过,第二天早上睁眼一看,吃了一惊。
三个孩子的被窝空了,空空的被窝里,散落着一大把茶色的短毛。
果然……老奶奶想。
(怪不得会使出那么可爱的魔法,把小豆、糯米变得软乎乎的呢……那些孩子们,原来是狗獾啊……) 黎明的山路上,三只结伴而归的小狗獾的身影,浮现在老奶奶的眼前。
于是,老奶奶的胸口又变得暖烘烘的了。
“再来哟
我才不在乎你们是不是狗獾呢……你们让我那么开心
你们就是我的孙儿哟
” 一边这样自言自语,老奶奶一边又把昨天晚上小狗獾们拿来的新肥皂,摆到了店里。
然后,在纸上写上“有野玫瑰堂的肥皂”几个大字,贴到了玻璃门上。
当有顾客上门的时候,老奶奶就会说起住在遥远的村子、做肥皂的儿子的事。
然后,又盼起那些孩子们来送新肥皂的日子了。
可是,这回是怎么了呢
一个星期过去了,十天过去了,不,半个月都过去了,那些狗獾的孩子们也没来。
山上小小的嫩叶,不知不觉地浓绿繁茂起来了,预告着夏天已经不远了。
“到底出了什么事儿呢……” 一到黄昏,老奶奶就会站在店的前面,眺望着远方。
贴在店玻璃门上那张写着“有野玫瑰堂的肥皂”的纸,已经快要脱落了,在风中晃动着。
老奶奶店里的野玫瑰堂的肥皂,一块都没有了,全卖光了。
真想给那些孩子们写一封信啊,老奶奶想。
——再多拿一些野玫瑰堂的肥皂来吧,我这里,有多少能卖掉多少啊。
还有,销售额一分也没有给你们,不来取,我可犯愁了。
对了,还有一件事,就是千枝夏天穿的和服已经做好了哟——就这样写。
一天傍晚。
老奶奶仍然站在店的前面,瞅着远方的山。
她听到身后响起了村里的孩子们炸窝般的笑声。
孩子们在吹肥皂泡。
一串串肥皂泡,从他们手上拿着的麦秸前头冒了出来,随风飘去。
孩子们追赶着肥皂泡,一边嬉笑,一边跑着。
“嗬呀
” 老奶奶眯起眼睛。
“多好看的肥皂泡啊……” 肥皂泡一个个全都是淡淡的玫瑰色。
见老奶奶出神了,一个孩子说: “这是用野玫瑰堂肥皂兑的肥皂水呀
” “看呀,就是用那香香的、美丽的肥皂……” 老奶奶戴上眼镜,凝视着孩子们拿在手上的瓶子。
“呀,是吗
是野玫瑰堂的肥皂……” 老奶奶喜形于色了。
“嘿,也借我吹一下。
” 老奶奶从身边的一个小小的孩子手里夺过瓶子和麦秸,自己也把麦秸轻轻地插到了瓶子里,然后,用嘴吹了起来。
透明的、小小的肥皂泡,从麦秸的尖头冒了出来,它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玫瑰色。
(哎呀,是野红玫瑰的颜色啊
) 老奶奶这么一想,野玫瑰颜色的肥皂泡,从麦秸的前头一个接着一个地冒了出来。
老奶奶着魔了一般,不停地吹着肥皂泡。
从麦秸前头冒出来的肥皂泡,乘着风,向山的方向流去。
最不可思议的是,肥皂泡一个都没有裂开。
所以,它们越来越多,绵绵不断地、绵绵不断地流去。
盯住它们看的时候,突然,在肥皂泡消失的地方,老奶奶好像听到有谁在喊她。
“咦
是谁呢
等一下哟,我这就来。
” 这样自言自语着,老奶奶在肥皂泡的后面追去,跑了起来。
老奶奶就那么拿着麦秸和肥皂水的瓶子,张开双手,不停地跑着。
“老奶奶,把麦秸还给我呀,把瓶子还给我呀
” 那个一边哭、一边追的孩子的声音,渐渐地小了下去,有一声没一声的,听不见了,可老奶奶还在不停地跑着。
黄昏的田间小道上,成群的肥皂泡越来越红、越来越暗,闪烁着光芒。
老奶奶的腿,快得简直像奔跑在山里的鹿一样了。
不论怎么跑,就是不累。
追着肥皂泡,老奶奶穿过村尽头的桥,飞快地往陡峭的山道上爬去。
就这样,跑了有多远呢
不知不觉地,老奶奶来到了一片有条小河流过的平原。
“哎呀
” 老奶奶突然像做梦一般。
明明已经跑了三五里路了,可四下里仍然还是一片暮色,河里映着一片温柔的红云。
“天还没黑呀……” 老奶奶被风吹着,眺望着远方。
直到这时,她才发现,这里有好多野玫瑰树,开满了红色的小花。
“啊啊,我说怎么这么好闻呢
这地方,天是玫瑰色的,地也是玫瑰色的啊。
我像是终于来到了儿子、孙子们住的地方了啊。
” 老奶奶正这样一个人嘟哝着,稍前一点的地方,响起了这样的歌声: “滴溜溜圆的圆当中 一朵红色的玫瑰花 野玫瑰豆沙包好吃啊” 仔细一看,茂盛的草丛后面,架着一座小小的木桥。
那上面,坐着三只小狗獾。
“哎呀哎呀,在这里哪
” 老奶奶的心快活起来了。
好像丢了的东西,总算又找回来了似的。
“你们在这里唱歌哪
” 老奶奶向狗獾那里走去。
“总算又见面了……” 然而,小狗獾们一瞧见老奶奶,都不好意思地耷拉下了脑袋。
每一只狗獾的膝头上,都放着一个豆沙包。
白白的豆沙包可爱极了,每一个豆沙包的正当中,都沾着一块盐腌的野红玫瑰。
“啊啊,这就是野玫瑰豆沙包吧
是你们的妈妈做的吧
” 狗獾们还是耷拉着脑袋。
老奶奶也并排坐到了桥上。
然后,低声说: “用不着不好意思啊。
我早就知道你们是狗獾了。
可是,我根本就不在乎。
” 然后,老奶奶对那只最大的小狗獾说: “千枝,你夏天的和服,已经做好了呀。
长长的袖子,可漂亮的和服呢。
下回,一定要来取呀。
” 叫千枝的小狗獾高兴地点了点头,把膝头上的豆沙包,分了一半给老奶奶。
豆沙包带着一股淡淡的野玫瑰的味道。
老奶奶轻轻地将它放到嘴里,嚼着豆粒,味道真是好极了。
一边吃豆沙包,一边问: “你们的家在哪
” 于是,小狗獾千枝就朝河下游的茅草丛一指。
啊啊,老奶奶想,那草里果然就是狗獾的家和肥皂工场啊。
这时,草丛里冒出来一条好似雾霭的紫烟来。
“啊,那就是肥皂工场的烟吧
” 听老奶奶这样一说,三只狗獾高兴地点点头。
老奶奶一只一只地慈爱地摸着小狗獾的头: “要是再不来了,我可就犯愁了。
因为村里的人们都想要野玫瑰堂的肥皂。
对你们爸爸说一声,多多生产肥皂,多多送来。
喂,一定哟。
一定要来哟
” 三只小狗獾一齐小声地毕恭毕敬地答道: “一定去。
” 这时,漫天的红霞,早已变成了淡紫色。
茅草丛里像是亮起了一盏灯,老奶奶直起了身。
“啊,天已经黑了,回家去吧。
我也要赶快回家了。
” 狗獾千枝站起来,跑到河边,突然从草丛里拿出来一盏灯笼。
然后,就像变魔法似的,一下子就把那盏灯笼点着了,拿到了老奶奶这里。
灯笼的火,也是野玫瑰的颜色。
“你可真细心啊。
” 老奶奶接过灯笼,回山道去了。
老奶奶在河边昏暗的路上大步流星地走着。
许是不可思议的灯笼的缘故吧,老奶奶绝对不会迷路。
而且,怎么走、怎么走也不累。
“我终于去了儿子的村子呀。
开满了野玫瑰,好漂亮的一个地方呀。
在桥上,遇到了三个孙儿……回来的时候,给了我这盏灯笼呀。
野玫瑰堂的肥皂,从下个星期开始,就会大批到货了……” 老奶奶一边一个人这样高兴地说着,一边在漆黑的路上急匆匆地走着。
然后,半夜里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里。
(选载自---“安房直子幻想小说系列”之《遥远的野玫瑰村》)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36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