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鲁反思性教学读后感
《至加西亚的信》读后感
[《至加西亚的信》读后感]早就听说过这本风靡全球的书,最近才仔细拜读,受益匪浅,《至加西亚的信》读后感。
我相信每一个刚走上工作的岗位的人,都会想着要把工作做好,我也一直在思考怎样去做好这份工作。
读了这本书,如醍醐灌顶,我从一种更高的精神层面去重新审视自己,这些对我的影响将是终身的。
作者阿尔伯特•哈伯德说:“如果你为一个人工作,以上帝的名义:为他干
如果他付你薪水,让你得以温饱,为他工作——称赞他,感激他,支持他的立场,和他所代表的机构站在一起。
如果能捏的起来,一盎司忠诚相当于一磅智慧”。
远安一高拥有一代代德学双馨的教师,也培养了一批批德才兼备的学子。
现在的远安一高是一支充满活力的年轻化队伍,而一高的“青年教师五年过‘五关’培养方案”更是给年轻教师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平台。
如此注重“励志、笃行、协作、创新”的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能够给我梦想起飞的舞台,我要用心的去爱她,因为“轻视自己所就职的机构就是轻视自己!”所以,我要像书中主人翁罗文一样,“不抱怨,不推诿,全力以赴去完成使命”
书中还说:“年轻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的种种指导,而是更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把信送给加西亚
”从安德鲁•罗文身上我学到了很重要的两点:一是高度的责任感和不屈不挠的敬业精神,二是克难奋进的勇气和智慧。
罗文在送信的过程中,道路危机四伏,自然环境恶劣,更有被敌人发现甚至是牺牲生命的严峻考验,然而在“送信”的神圣使命面前,在英雄罗文坚毅品质面前,这些困难都失去了威慑力。
他用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过人的勇气和智慧高效的完成了所托的任务,保质保量的把信送给加西亚。
我认为,最好的敬业就是以主人翁的态度全心全意的做好本职工作。
无论上司是否在场,都兢兢业业,全力以赴。
像罗文一样,不推辞,不抱怨,不向困难低头,用自信和智慧去完成所托的任务。
尽管不是每个人都像安德鲁•罗文那样是起着决定性力量的人,但是每个人都做好本职工作,才能保证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转。
而对事业高度的忠诚与责任感一旦形成,会让你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一个能够竭尽所能高效完成任务的人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职责,但是都需要有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勤勉、敬业与智慧是做任何事所必须的品质。
只有具备良好的工作品质并能够想办法提高工作效率的人才可能有所为! 作为一名教师,我的本职工作就是效力自己所属学校,致力于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有所收获,读后感《《至加西亚的信》读后感》。
那么,又怎样才能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呢
首先,要有责任心,要敬业,以学生为己任,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忠于职守。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不断提高自己,以高尚的品格、独特的教艺、渊博的学识去教导学生。
其次,进取心,要勤奋好学,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思想,以自身的上进与勤奋去感染学生,让勤奋贯穿自己的工作生涯,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与时俱进。
但是盲目的勤奋是不够的,还要讲究策略。
安德鲁•罗文如果没有智慧,可能在未到达目的地之前已死于敌人之手,不可能完成使命。
再次,真心和爱心,用一颗真诚的心去爱自己的职业,爱自己的学生。
唯有爱才能长期认真的去做。
最后,信心,要对自己、对自己的学校、对自己的学生充满信心。
相信只要真心付出,就一定有收获
同时,教师还要有主动性。
在远安一高“四环节生本高效课堂”的新教学模式下,老师无论从专业素养还是从专业技能上都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而生物又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也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作为生物老师,就更加需要要主动钻研,积极吸收不断发展的生物学新知识,找出课本理论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结合点,不断反思不断完善,做到真正能够解决学生在实际参与课堂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要面对的是整个班的学生,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可是对于每个学生来说,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高中生活只有一次,所以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致力于使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真正做到“尊重每个人,发展每个人”。
我想当一名平庸的教师不难,可要想真正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优秀教师,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就好比跑步,开始跑一天两天可能会兴致高昂,可要长期坚持下去,却很难做到。
要怎样把这份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激情保持下去,要怎样把早已烂熟于心的知识讲的新鲜如初、精彩如初,要怎样让年复一年的重复生活依然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这些都是我需要不断反思,不断提高,不断超越的地方。
当然,作为一名新教师,我首先要做的是尽快熟悉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管理模式、教学机制,这样我才能够在学校这个大框架下展开工作。
并且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教师这个角色,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去弄通生物学新教材内容,把握好教材重难点,处理好师生关系,跟学生多交流,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兴趣爱好等等,做学生喜爱的好老师,争取“1年实现角色转变,3年成为合格教师,5年成为业务骨干,8年成为学科带头人”。
这些也正是我现在对这份工作既充满期待又有些敬畏的地方。
但是,无论怎样,我都会全力以赴
力争不负使命,把信送给加西亚
前路漫漫,我将继续秉承母校湖北大学“日思日睿,笃志笃行”的校训,在远安一高这个新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不断进取,用我年轻的激情与活力为我们远安一高的持续辉煌添砖加瓦。
2010年8月1日 〔《至加西亚的信》读后感〕随文赠言:
【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
基督徒可以看心理学书吗?
基督徒可以看心理学的书籍,但需要分辨。
原因在于,世俗心理学的根基是以人为中心,换言之乃是人本主义。
基督教心理学,称为圣经辅导学,以神为中心看待人。
基于不同的两种根基,所演变发展出来的理论风马牛不相及。
举例,一个人有烟瘾。
世俗心理学的处理方式,可能会认为是基因问题,会安慰这是正常的……基督教辅导学认为,烟瘾的背后在365kUaIlE.cn于人取代神掌管自我生命,属于崇拜次序混乱问题,是罪的问题。
为什么呢
有烟瘾的人,已然成为香烟的仆人,香烟已经成为他的“偶像”。
他为这偶像付出了代价,包括金钱、精力、健康……甚至无法自拔。
换言之,香烟已经成为他的“神”,在他吸烟的同时,神已经失去了在他心中应有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香烟。
简而言之,基督教辅导学探讨行为背后的原因,果子的根。
耶稣说,好树结好果子,坏树结坏果子。
坏行为的原因,在于内心有恶根。
想必到此,你大概有点体会世俗心理学与基督教辅导学的区别了吧。
当然本人并非完全排斥世俗心理学,它的确有一些可取之处,如一些方法论等。
但根基问题不可妥协
如何学习基督教辅导学呢
不知道你们那的情况如何,反正我们这边教会过去对这块缺乏,忽视。
所以教会是否能提供这方面学习的机会,需要打个问号。
另外,顺便推荐以下书籍:(这些书籍我都看过,所以敢推荐,没有炫耀之意O(∩_∩)O~)《改变生命改变心》《亲爱的,别把上帝缩小了》《成瘾的圣经辅导观》《新眼新见》《都是脑神经惹的祸
》《子女心父母情》《陶塑子女心》《飞越婚姻风暴》《婚姻灵修学》《突破人生逆境》《言语的威力》《我们和好吧
》尤其推荐这几本:《子女心父母情》,《婚姻灵修学》,《改变生命改变心》,《亲爱的,别把上帝缩小了》,《成瘾的圣经辅导观》。
另外,《教会》期刊杂志,曾刊登如下关于辅导学的文章或专题阅读推荐
【第11句】:关于世纪婚礼的反思,在第十八期;
【第2句】:第四期为圣经辅导专刊1;
【第3句】:第十期为圣经辅导专刊2(鲍力生 \\\/ 心的偶像与“ 浮华市集”收编在此期);
【第4句】:第十二期为“汶川地震”后的针对性文章(包括《辅导苦难中的人》);阅读推荐2:
【第1句】:第二期附录:赵刚 \\\/ 范泰尔的护教学简介;
【第2句】:第五期二十三页:何当\\\/你需要知道到底是谁——关于《圣经辅导专刊》;
【第3句】:第六期二十六页:保罗·崔普\\\/辅导中的智慧;
【第4句】:第七期十七页:爱德华· 韦尔契\\\/ 认识你的真实需要;
【第5句】:第九期五十四页:迈克· 格罗多\\\/ 唯独教会:失落的宗教改革教义;
【第6句】:第十一期三十页:G.S. 绍格瑞\\\/ 在治疗的时代重寻上帝;
【第7句】:第十三期二十九页:迈克· 艾姆雷特\\\/ 影响人“ 心” 的力量(必读);
【第8句】:第十三期四十一页:马丁· 郝内克尔\\\/ 多元主义和基要主义张力场中的基督新教信仰;
【第9句】:第十四期二十四页:李台莺\\\/ 辅导与圣灵的工作;
【第10句】:第十六期三十一页:依依\\\/从诗篇看情绪处理——“诗篇与情绪处理”系列之一;
【第11句】:第十六期三十四页:安德鲁·塞勒\\\/忧愁河上的金桥:靠信心和爱胜过极度恐惧;
【第12句】:第十八期四十八页:斯考特·克拉克\\\/明白神旨意的秘诀;
【第13句】:第二十期五十二页:奥斯瓦尔德·拜耳\\\/神学主题:犯罪的人和称义的上帝;
【第14句】:第二十一期二页:何当\\\/基督徒的自由——从路德神学思考教会与世界的关系之一;
【第15句】:第二十五期二十七页:爱德华·韦尔契\\\/性——使徒保罗的教导;
【第16句】:第二十六期三十三页:欧尼·贝克\\\/预备婚姻预备心;推荐的作者及机构:李台莺及其真生命辅导会(机构名字可能有点出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帝祝福你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3669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