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月光的男孩读后感合集70条-读后感

在威尼斯电影节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的时候,远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小镇特柳赖德,一部名叫《月光男孩》的电影在此首映,在场媒体无一例外的给出了满分评价,《纽约时报》则在影评副标题中直接提问“这会是今年最好的一部电影吗?”。直到现在,该片在烂番茄的新鲜度仍为100%,Metascore的分数更是高达恐怖的99分。看近十年来的分数,只有《少年时代》的100分能够与之相提并论,并略高一筹。

《月光男孩》是导演巴里·詹金斯的第二部长片,改编自戏剧《InMoonlightBlackLookBlue》。翻开的剧情简介,整部电影所讲的故事似乎并不是重点,但“黑人”和“同性恋”这两个字眼似乎被自动加粗加下划线的标注了出来。“政治正确”这个名词又被提出、并拎出来批判了一番。在这个凡事都要讲政治正确,你唯一能侮辱的人只剩下“白人中年基督徒男性”的时代,政治正确似乎已经慢慢地变成了一种政治不正确。殊不知《为奴十二载》捧得小金人那一年有多少人骂娘跳脚,大家关注的只是又一部黑人题材电影拿了奖,却忽略了《为奴十二载》同样精彩的导演手法和艺术表达。

这也就造成了《月光男孩》在英文互联网上和中文互联网上观点的极大分歧,在可见的对这部电影的中文评价中,“政治正确”似乎成了一种低分的理由。但事实上,这部电影真的像今年另一部黑人题材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一样除了黑人题材意外一无是处吗?在我看来,真的不是。

如果我们抛开“黑人”和“同性恋”这两个标签去看这部电影,它讲的是一个男童成长为男孩,最后到男人的故事。从故事类型上,它是一部Coming-Of-Age电影,与之前提到的《少年时代》同属同一类型,甚至连故事脉络都几近相同。

这才是《月光男孩》最有价值的地方,他的故事主角Chiron虽然是一名黑人,但它并没有套用陈词滥调的种族歧视情节来赚取观众眼泪;主角Chiron虽然是一名同性恋,但它也没有涉及任何性向歧视,搞个平权斗争。这两个标签是Chiron与生俱来带有的,它就像男女,高矮,胖瘦一样,只是每一个人的个体特征而已。《月光男孩》更像是一部成长诗,它无关肤色,五官,形象,它讲述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内向小男孩的前半生故事。

影片节选了黑人小男孩Chiron从7岁到25岁(大概估计,影片中并没有提及)成长过程中童年期,青少年期以及成年期的三段故事,每一段独立成章,分别讲述。不同于《少年时代》跟随一个演员12年不间断地拍摄,《月光男孩》在选角阶段选择了三个年龄不同的黑人演员来扮演主角Chiron。虽然在长相上很难说这三名演员有神似之处,但影片聚焦于单个形象的拍法并不会让观众有形象混淆的疑惑。影片海报也分别截取三名演员的一部分脸拼接而成。

我们第一次见到男主角Chiron,是瘦小无比的他在躲避他同龄人的追打,这样的追打不是小孩子之间的打闹,其他人的目的只是想要胖揍他一顿。于是Chiron躲到了一处废弃的房屋,殊不知这是当地有名的毒贩Juan没有上锁的住处。随后Chiron被Juan发现,并在其家中住了一晚。Juan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他的养父,他住在Juan家中,Juan和他的女朋友视其为亲生骨肉,但Juan毒贩的这个身份却为之后的故事埋下了伏笔:Chiron的'单身母亲是一位吸毒者,且她的毒品之前都是从Juan手中所买。这样冥冥之中的巧合让Chiron的生活变得更加复杂。

Chiron的母亲几乎是Chiron所有性格的成因。她喜怒无常,正常时可以抱着Chiron说亲昵的是“我爱你”;毒瘾发作时则不惜以死相逼,也要从Chiron手中抢走午饭钱去买毒品。我们可以发现,Chiron身边的人,基本都有天使和魔鬼的两面。Juan待他如同亲生父亲,却是他母亲染上毒瘾的罪魁祸首。第二章中Chiron的朋友,也是他这一生可能是唯一给予过他爱的同龄人——Kevin,在某种程度上是他的男朋友,却在他们两人在月光下互相的第二天就背叛了他。这样复杂的人格性作用在Chiron身上,也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他复杂、内向的性格。

但是在我看来,导演过于急切的想要塑造Chiron的身边人的性格特征,却忽视了一定的合理性。缺乏情节铺垫,使得这几个形象都略显站不住脚。Kevin这个形象尤其突出,在海边沙滩上的那场淫戏(也是影片中唯一一个同性场景)虽然拍的极克制、极美,但回头想想,还是有些来的太快,并不真实。

当然,这部电影是Chiron这个形象的成长故事,是一部独角戏。周边人物的形象塑造虽略显牵强,但也并非硬伤。在主角的塑造上,导演的任务完成的还是几近完美。我们跟随Chiron从小到大,他就像每一个内向孤独的幼小灵魂一样,经历过家庭的折磨,同龄人的侮辱,和自我认知的摇摆不定。这也让影片第二段的结尾显得极有煽动性,Chiron情绪上的爆发突如其来,对长时间受到的侮辱的反抗,让观众措手不及,一个长镜头和几个干净的碎剪,目的明确,执行到位。

这样一个佳句也让人对紧接着的第三章抱有更高的期待。但可惜的是在我看来,第三章的观感相比于前两章下降比较明显。在这一章,Chiron已经从一个瘦小的黑人小孩成长为口戴金牙,肌肉线条壮实的黑人毒贩。他是如何从一个痛恨毒品的懦弱灵魂成长到现在这样,导演略而不提。他将绝大部分的笔墨着手于Chiron和Kevin的重逢,但这段重逢戏拍的也太过含蓄于克制,整个的影片和对话节奏相比于其他两章都是一个极大的放缓,造成了非常大的脱戏感,让人略为如坐针毡。

这也是《月光男孩》的问题所在:它有佳句,却在某些段落无法形成佳章。在摄影风格上,由于导演对于王家卫的崇拜,某些桥段明显能够看出对王家卫的模仿,或者说是致敬。但这样的风格混淆也就造成了在视听风格上的间离感。在这部电影中你可以看到极有灵感的长镜头美学,极具现实风格;同时还能看到霓虹色彩的慢镜,甚至超现实的章节转换。这样的观感变化让人不禁怀疑导演是否真的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也让《月光男孩》距离Metascore几近完美的99分评价,始终差一口气。但抛开视听语言上的不统一,本片的摄影还是极具水准,这也得益于摄影指导JamesLaxton(《X射线营地》)的工作。

我们回到影片主题,将“黑人”和“同性恋”两个标签放回来看就能发现,有关有色人种的LGBT题材电影是在是太少太少了,这一主题似乎被大众所忽视。导演巴里·詹金斯有勇气拍出这部电影,并且将其中的同性恋情节拍摄的如此克制,不管怎样,已经是一大成功。

影片的结尾,我们看到成年的Chiron突然变成童年的他,小小的身体独自站在海边,蓝紫色的月光洒在他的身上,这才是影片所要讲述的:永远不要忘记,你是如何变成现在的你和你曾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023奥斯卡最佳影片《月光男孩》观后感一:

2023奥斯卡最佳影片《月光男孩》,之前差一点颁给了《爱乐之城》,电影剧情并不是曲折离奇,或者新奇有趣。恰恰是他朴实的,详细的,犹如一曲诗一样的书写了一个黑人男孩的三个阶段,真实又朴实。总之你们自己

故事开始,小黑出生在黑人社区,个子瘦小,经常受其他孩子的欺负,性格比较内向。这天他为了躲避那几个欺负他的男孩藏到了一个毒贩的窝点,这毒贩呢看他可怜,自己也挺喜欢孩子的,把他带回了家。

小黑的母亲也不是好鸟,本身就吸毒,自己有个不靠谱的男朋友,你想想这样的环境下,哪个孩子能正常成长。幸好毒贩这两口子不错,所以毒贩那里也成为了小黑的第二个家。

比较讽刺的是,小黑母亲的毒品就是在毒贩那里买的,她倒是也没有一点羞耻感。

一晃眼,小黑长大了,到了高中阶段,小黑还是那么瘦弱,学校还是有一波人欺负他,他的母亲还是那样浑浑噩噩的活着。

而毒贩呢,大家都知道的这生计属于刀口上舔血的事,不久前出事死了,还好,毒贩的女朋友还是一如既往的待他,真心觉得除了贩毒,这两口子人还真不错。反观他母亲,毒瘾上来的时候为了筹毒资,甚至还在他身上搜钱,他母亲也知道毒贩女朋友经常塞钱给他花。

这天晚上,小黑来到海边,其实一直以来小黑都不太确定自己的性取向,内向也没人倾诉,正好自己同学也来这抽烟,这个同学也跟小黑一起长大的,皮肤比小黑白一些,所以叫中黑,两人敞开胸怀交流内心,再加上当天月亮比较圆,海风拂面,两人有点肢体的接触,瞬间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涌上心头。

2023奥斯卡最佳影片《月光男孩》观后感二:

最深沉的泪水,为最温柔的岁月

最大的善意,给认真爱过的人

影片一水的黑人演员,从主演到群众演员都是黑人,望不见一个白人的踪迹,被人称“双冷”

一为黑人题材电影

二为同性恋题材电影

就是这样一部双冷影片,上映后却撩动了千万观众的心,大概是那一份淳朴的情意,温暖了岁月,撩拨了热情。

一个黑人小男孩Chiron,从小就开始对自己“潜在同性恋”的身份尝试认知与认同

他瘦弱,谦卑,从不愿伤害任何人,却一直被当软柿子捏,受尽同学欺凌,甚至是自己初心萌动的小伙伴,也伙同校园恶棍对自己实施暴力,而小男孩只是一味地承受,默默成全同伴的尊严,“那是最稚嫩的一份爱,为爱任由他人蹂躏自己的尊严来成全对方的'自尊”

那是一个美妙的夜晚,同样青春萌动的两个小男孩Chiron和Kevin在春风沉醉的海滩,互相倾诉着少年时代不痛不痒的牢骚,一种好伙伴间的默契,两人的目光交聚,一种莫名的情绪氤氲着似懂非懂的情意,荷尔蒙刚刚好,他们亲密地完成了人生第一次别样的性接触

这样一个夜晚,在两人的少年时代埋下了深深的一份情愫,至少对Chiron来说是这样,一次恶劣的斗殴,来自心爱小伙伴Kevin的几记重拳击碎了Chiron最后的自尊,这个少年决定再也不做软柿子,将脸浸入冰冷的水中,以此冰冻住自己过往的所有软弱,刺骨让尊严重生,坚固而冷峻,曾经瘦弱受尽欺凌的Chiron突然迈向了自己人生的全新方向,强壮,冷酷,暴戾,再一次出场,他通身武装,一口金牙直接亮瞎了观众,这个一看就令人敬畏七分的黑壮痞夫,俨然一副人生赢家的姿态凌厉于所有过往踩过自己的人之上, (跳过其从事的职业,不是重点)教导着自己的小弟:

“I was just fucking with you man…”(耍你而已,要习惯黑人语言)

“cannot go to any quest if you cannot take someone fucking with you”(受不得被人耍就混不了这个道)

故事当然不会这样结束,否则便是单薄的自强成功理学了, 这样一个全新的Chiron最后又回归了温柔,在一个昏睡的夜晚,少年时代的小伙伴Kevin来电

就在那一刻,希隆从睡眼惺忪中清醒地坐起,唇齿间都变得温柔,眼神也变得迟缓,当小伙伴开口为自己当年所作的混账事(联合校园恶棍欺凌自己的小伙伴)道歉,他第一时间湿润了眼眶,但忍住了泪水,生活让练就了他坚韧的气质.

再一次见面,Kevin差点认不出Chiron了,眼前这个满口金牙,开着豪车带着金链的男子,完全不是自己少年时的好朋友模样。

然而男主被赋予了温柔的秉性,他见到自己的小伙伴,跟他对坐对饮,此时他决定摘下自己的武装,卸下了那副常年戴着的金牙(多不方便啊),两人不多言语,只是寒暄,探讨着各自现在的生活,彼此寻找着对方曾经的印象,对Kevin来说,此时的Chiron还是太陌生,但又确确实实是好久不见的少年伙伴,此刻最应景的莫过于小伙伴按下音响,音乐响起:

"hello, strannnnnngerrrr

it seem sooo good to see you back aaagain

how long has it beeennnn

seems like a mighty long tiiiiime"

一曲过后,算是破冰,这之后,两人一起回到Kevin的住处,Kevin终于开口虔诚地问道:

“who Is you man?”(你到底是谁?)

“who? Me?”(我?)

“that mega-front, that car, who is you Chiron?”(满口金牙,还有那车,你到底是什么人呢Chiron?“

“I am me, I shall not be none else“ (哽咽。。我就是我,我没有要变成任何其他人)

人生百转千回,我们都被命运推搡着前进,跌跌撞撞,流离颠簸,有些人早已面目全非,然而性情不比棱角,是婉转而温柔的存在,那些刻骨的情怀,血液里流淌的性情,是消弭不去的

影片中Chiron跟Kevin两人互换了人生轨迹,原来的街头混混成了生活的忠仆,原来的软柿子充作了金刚狼一般的人物。

那夜相逢,两个人还是如愿回到了最初的彼此,那段互相怜爱,Chiron被Kevin爱护着的夜晚,月光照拂着海滩,蓝蓝的,仍然纯洁,月光下的男孩,善良,美好,温柔,但是忧郁。

可怜岁月,消弭了热情,恍惚了记忆。

从基友观众的层面来看,这是一部“伪直男”情怀的影片,也忆起了自己当年对班上体委(现在是国防大学的兵哥哥)的一份情怀,无关对性向的认知,只是一味钟情。

会不会,多年之后我再一次见到你,还是当时的模样。 

2023北美新片《月光男孩》观后感一:

《月光男孩》之所以这么精彩很大程度得益于导演本人,他本人是王家卫的粉丝,他曾说:“还没看过王家卫的《重庆森林》之前,连电影打光是什么都不知道。”熟悉王家卫的影迷都知道,墨镜王善于用打光和手持摄影将观众带入一个影像世界。于是全球有很多为“王氏世界”着迷的影迷,而有的影迷渐渐成长为一位导演,他们的作品风格都是把观众一起带入王家卫创造的这个世界中,那么《月光男孩》便是这样一部作品。

电影中充斥大量手持式摄影,镜头又围绕着人物旋转;故意调成低频率的画面;印象派的打光和平镜中的城市倒影,这便是一部令人痴迷的导演风格独立作。而我认为最赞的是三段式的故事中,每一段都会有那么几秒钟变换画面的比例,画面变得非常的长和窄,这应该是导演对此时主角的内心受到了抨击的一种影像表达方式吧!这不仅让观众直观的了解了人物的情绪变化,又使得电影变得非常有趣。

综上所述,巴里杰金斯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导演,天才级别艺术家。

关于演员 2分

电影讲述了一个黑人同性恋由男孩成长为男人的故事,饰演成年男主角的是特拉文特罗兹,他之前出演过B级片《弯刀杀戮》的一个配角,2023年热门电视剧《西部世界》也有他的身影。此次算是第一次做主角。但是你会发现和大多数冲击奥斯卡最佳影片一样,演员的中心都是放在配角身上的。

马赫沙拉阿里饰演的胡安是一个在贩毒区生活的毒贩,他把毒品卖个男主角的母亲,导致男主角的母亲吸毒成瘾,而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男主角的干爹,一位好心先生,在男主角一次被人追打后救了男主角,并教会了男主角要学会正视自己黑人的身份。但是当男主角问到他是不是贩卖毒品给他母亲时,他回答:“是的。”随后表情忏悔,观众也能理解他内心的压抑。

而电影另外一位很重要的角色是男主角的母亲宝拉,她是一个妓女,嗜好吸毒,给了男主角一个痛苦的童年和青年时代。饰演宝拉这一角色的是娜奥米哈里斯,她也有望凭借此片获得她人生第一个奥斯卡最佳女配提名,她演绎了一个年龄跨度大的黑人女性,当她年老时在戒毒所乞求她的儿子搬到城里和她一起住时,那一段也算是演技大爆发了。

关于情节 3分

好的影片是虽然不完美,但是又找不到缺点。这就需要剧本要符合逻辑,结构要清醒,人物刻画要生动。电影三段式的叙事,小学,中学再到成年,说到这,你可能会觉得此片的情节有点像《少年时代》,但是电影又不只《少年时代》那么简单。

每年都会有关于种族话题的颁奖电影,比如奥斯卡最佳影片《为奴十二年》,2023年圣丹斯最大赢家《一个国家的诞生》,昆丁的《被解放的姜戈》。这些电影都关于美国的“黑奴”历史,把血腥的真相展现出来,使得观众情绪都非常激动,但是《月光男孩》却没有这样,剧本上非常不温不火地将故事推进。电影中提到的“毒品区”实际上是美国南部的黑人区,这里的三大特色是“脏乱差”,故事就在其中展开,而以美国黑人区为背景又是在本身地推动故事。

电影又是一部同性恋题材的电影,真正的同性恋题材佳作不会让你觉得这是一部同性恋电影,比如王家卫的《春光乍泄》,电影围绕三个男人展开了一段都市之恋,却又将这种恋提升到了浪漫与哲理至上。《月光男孩》则是讲述黑人同性恋男孩开始慢慢认识到了自己的性取向的成长故事。

男主角小时候叫”小不点“,他的确非常弱小不停被别人欺负,一次和同学在厕所中的”比赛“后,他发现了自己是个同性恋,而他最喜欢的就是在月光下看海,青年时叫”喀戎“,又经常被他非常瘦弱,他的同学欺负他,他的妈妈也是在他青年时期吸毒加剧。他的好友在海边给了他慰藉。

却在第二天校霸的驱使下两人暴力相向。随后他恶打校霸,进了警察局。和他的好友分道扬镳,此时他也学会了反抗。男主角成年后叫”小黑“,身材魁梧,镶满银牙,他离开了他的母亲,在一天接到了他好友的电话后,两人相见,当两人回忆当年时,男主角又回到了那个”月光下的男孩“的身份。

电影中有一个情节,男主角的母亲跪着哭着求男主角回到她身边,但是男主角却毅然决然说不。据说本片的编剧的母亲也有吸毒情节,可见电影也就是将美国种族歧视下,黑人家庭在区域生活中的影响写照出来。

总结

电影的节奏非常慢,却非常不容错过,它拯救了每个观众的心灵,有个哲学问题:”我是谁?我要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部电影便解答了这个问题,它教会我们勇敢正视自己的身份。

2023北美新片《月光男孩》观后感二:

有一件事情可以肯定,那就是即使[月光男孩]所聚焦的角色身份,非常容易让人把它划分到“政治正确”的那一类电影中,但是这并非是电影的本意。[月光男孩]想要做的,并不是一个黑人导演对这个世界的控诉。恰恰相反,它带有一种强烈的自省,一种由外及内——而非由内向外的——对于“我是谁”的追问。

一.痛苦的自省

从特柳赖德到多伦多,巴里·詹金斯将他的“月光”洒在了“站台”上。正如电影的官方海报:三位不同演员的面部拼贴成了一张脸,[月光男孩]用三位演员和三段式的`形式,解构了一个黑人同性恋男孩童年、少年、成年的三个不同成长时期。巴里·詹金斯坦言,“三段式”的灵感源于侯孝贤的[最好的时光](片中,凯龙第一次走进厨房的长镜头,向[最好的时光]中舒淇与张震在台球厅的段落致敬),电影同样也需要以这种断裂感去展现人物的成长。每到一个章节,新的演员会以新的形象出现在同一人物的不同成长时期,这种先入为主的观感,正是展现人物变化的最直观方式。

“黑人”或者“同性恋”题材,其实并非导演为强调“政治正确”而有意为之。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电影,改编自电影编剧兼故事原作者塔瑞尔·麦卡尼的舞台剧剧本:《月光下的忧郁男孩》(In Moonlight Black Boys Look Blue)。而导演巴里·詹金斯与塔瑞尔·麦卡尼,自小就是生活在同一社区的邻居。迈阿密的自由广场,是典型的下层黑人社区,暴力、毒品、贫穷、对同性恋的歧视,成为了黑人文化中某种约定俗成的共识。对自身性取向的困扰、无法融入任何一个群体的身份,以及同毒品和艾滋斗争的母亲,成为麦卡尼在成年之后写下这部舞台剧的现实来源。当剧本被詹金斯读到,他当即决定将这部舞台剧改编成电影作品。“这部作品一下子将我带回了那段我不想回头的少年岁月。我知道我必须去拍摄它,因为它是那么的具有私人回忆。”

[忧郁的解药]剧照

早在2008年,巴里·詹金斯就触及了此类题材。从弗洛达州电影学院毕业后,詹金斯在好莱坞的工作室做了几年助手,随后便转行去“香蕉共和国”时装公司做了物流运输。[忧郁的解药]是其用闲暇时间和极低成本拍摄的作品。经历了一夜情后的一对黑人男女,用他们的大量对话,彰显着美国城市中黑白种族的复杂关系。有趣的是,这种对种族关系思考的出发点,并非是出于白人社会对于黑人的接受程度。电影利用一个已经成功融入多样性社会的黑人女子,和一个坚守自己种族身份的黑人男子之间的观点冲撞,做出了对于个体究竟应当以何种姿态、归属何种人群的拷问。这些都与[月光男孩]的诉诸不谋而合。

相较于[忧郁的解药]中,那种急切的拷问,[月光男孩]则是一部更加关照个体人物内心现实,而非强烈要求社会意义的作品。巴里·詹金斯想要表现的,是一个男孩在寻求自我认同时,不断与这个世界建立联系的过程。所以,我们能够看到,迈阿密的自由广场中,九岁的“凯龙/Chiron”被嘲笑和殴打自己的同伴起名为“小不点/Little”,一个颇具同情心的毒贩胡安将其从孤立的环境中解救出来,胡安代替了缺失的父亲角色。16岁,凯龙更加的不合群,作为一个对自己性取向怀疑,还要承受种族、阶级负担的男孩,他显得孤立而苍白。在这个年龄,他第一次对感情试探,又同样第一次被感情摧毁。最终,当特雷万特·罗兹饰演的凯龙,作为一个年轻的成年人出现,他已经戴上了金色假牙和金项链,举手投足之间仿佛是另一个胡安,他为自己取名为“黑人/Black”,他已经接受了自己在社会群体中的身份。

[月光男孩]的特殊表达在于弱化戏剧冲突,用细节强化心理冲突。这种手段在影史上也已经被无数次证明,去专注那些最微小、甚至是对故事情节最无关紧要的细节,却往往能够最有效地塑造人物,从而引起观众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月光男孩]捕捉到的那些,凯龙漫不经心的眼神,黑人打招呼时手指轻轻触碰对方的方式,或者是长时间的沉默,长时间没有意义的行走,仿佛一众脱胎于新浪潮的导演一般,巴里·詹金斯最大程度的关照了个体人物的“内心现实”,或许这才是电影真正的动人之处。

二.瑰异的题材

伊丽莎白·泰勒曾戏言:“如果没有同性恋者,就不会有今天的好莱坞。”从六十年代性解放的思潮开始,同性恋题材电影甚至可以单独作为一个类型,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出。不过,好莱坞与奥斯卡毕竟是两码事,在颁奖季期间,就此类题材电影的造势与结果来说,基本可以用“雷声大,雨点小”来概括。

随手一翻奥斯卡历年提名的名单便可知,八十年代以后,每年基本都有一部同性题材、或涉及同性的电影入围奥斯卡,而且大都成为了当年的热门话题。这其中不乏艺术成就极高、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佳作,电影最终也能够获得些许单项奖,然而,除了1969年的[午夜牛郎],其余年份的电影统统都与“最佳影片”无缘。1985年,巴班克的[蜘蛛女之吻]败给[莫扎特传],2006年[断背山]败给[撞车]。

奥斯卡对于同性恋题材电影的真正态度,我们无法从现象推断到本质。不过,就今年六月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公布的会员名单来看,评委会阵容在会员数量(683名)、有色族裔比例(11%)、女性(27%)比例上都达到了历年的新高。对此,学院主席谢丽尔·布恩·艾萨克斯倒是给出了一句立场明确的话:“新增学员的身份是一种机会而不只是一次邀请,这是一个任务而不只是会员权利。”

若要将这部电影放到奥斯卡的同类题材中去比对,[月光男孩]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并非奥斯卡同性题材的两大故事类型:著名人物的传记改编([米尔克]、[女魔头]、[丹麦女孩]),或者一场超越性别、奋不顾身的爱情([断背山]、[卡罗尔])。诉诸于人物的自我认知,以及他与社会群体、与世界的关系,[月光男孩]更像是一部成长电影。

作为布拉德·皮特旗下Plan B参与制作,而眼光独到的A24更是全程融资、制作、发行的作品,被按排参加北美秋季的三大电影节展映(特柳赖德电影节、多伦多电影节、纽约电影节),并且选择在10月份上映,本片被制片方冠以的期待可想而知。也许,[月光男孩]真的能在今年一箭中靶,从题材到口碑,它让我们看到了这种可能性。

[月光男孩]角色海报

三.选角

一、亚历克斯·R·赫伯特Alex R. Hibbert

赫伯特饰演9岁时的凯龙。巴里·詹金斯希望由一位真正居住在迈阿密黑人社区的小男孩饰演。他与选角导演耶茨·拉米雷兹在地图上梳理了迈阿密的街道、社区以及学校,张贴海报寻找合适的小演员。当拉米雷兹把赫伯特带到剧组人员面前时,他羞涩、好奇的表情,以及略带脆弱的眼神立刻吸引了所有人。

二、阿什顿·桑德斯Ashton Sanders

在物色16岁凯龙的人选时,选角导演耶茨·拉米雷兹选择了在网上浏览全国高中生演艺节目录像,以及翻看学生大头照的寻找方式。最终,他选择了阿什顿·桑德斯,这个看上去沉静、忧伤的男孩。他曾经在[冲出康普顿]和几部独立电影中饰演过小角色,这不妨碍桑德斯作为一张新的面孔出现在电影的第二章中。

三、特雷万特·罗兹Trevante Rhodes

曾是田径运动员的特雷万特·罗兹,在德克达斯大学就读时就被星探发掘,出演了2014年那奇欧·维加隆多导演的电影[弹窗惊魂]。成年之后的凯龙,外形与着装发生巨大转变,但需要沿袭前面两位演员的气质和眼神。“作为一个选角导演,我不常有这种感觉:罗兹在房间里走动,我感觉到他是那么的特别。他既有凯龙成年后的阳刚之气,又有我们需要让观众看到的那种脆弱。”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3757.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