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爱因斯坦相关读后感

名人读后感100字有关爱因斯坦的

首先鄙视在我下面那位乱发回答的人,连题目都不看,  正文  笨鸟先飞”《爱因斯坦的故事》  爱因斯坦——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也就是“相对论”的创立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有可能会有人觉得爱因斯坦会比别人稍微聪明一些;也有人觉得他可能是别的普通人的能力强很多;其实不然,爱因斯坦出生时还要比普通人迟钝许多呢

  当时,很多人都觉得他很笨,可是,他们谁也没有想到,当时呆头呆脑的爱因斯坦会成为如今闻名世界伟大的物理学家,是啊

他们都只看到了爱因斯坦的缺点,谁也没有去注意他的过人之处,虽然爱因斯坦3岁时还不会说话,可是就是4岁时,父亲给他的一个罗盘,给了他启发,改变了他那(我自己认为)‘枯燥’的命运……  爱因斯坦虽说不是很聪明,可是他也有他的过人之处,那就是:他很爱动脑筋,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他会问老师,同学,或者家长,如果实在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根源,那他便连续几天饭吃不饱,穿不暖…这样的情况直到维持到把这个办法解决为止。

  12岁那时,爱因斯坦的叔叔又给小爱因斯坦出了一道物理难题,叫做勾股定理,让爱因斯坦来证明这条定理,爱因斯坦花了3个星期的时间,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把这个难题解决了,要知道,爱因斯坦那时才12岁啊

  爱因斯坦也曾经自己回忆过:“主要的弱点是记忆力差,特别苦于记单词和课文。

”爱因斯坦虽然有少许的不及它人,可是,爱因斯坦却懂得勤学苦练,乐于探索,有所发现,更能究根问底——善于探索,乐于发现,也是爱因斯坦的成功秘诀之一。

  满意么

满意请选最佳

读《爱因斯坦》有感

十岁那年爱因斯坦进了中学,他对学校那种呆板、强制的教育非常不满,除了数学、物理和哲学能引来他的兴趣外,其他的功课都使他厌烦。

他用自己所能采取的方试反抗,这种方试就是自学,他在几个月内学完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内容。

日后,他对所在中学的教育提出了相当深刻的看法。

15岁那年,父亲又破产了 ,全家搬到了意大利,爱因斯坦却被留在了慕尼黑,住在一个老太太家里。

但是,他所在的中学实在使他厌倦了,他在想,用什么方法离开这学校呢

正在这时,他接到了父亲的来信,信中高度赞扬了这个国家的自由空气,这也正是爱因斯坦所向往的。

于是,他找到数学老师给他开了个数学已达到大学水平的证明,又从熟悉的医生那儿开了张病假条,证明他神经衰弱,需要休息。

1895年春,他便来到了意大利米兰,并考取了米兰国际学校。

在1895年秋,他又踏上了支瑞士的路程。

M93亲子资源网  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丑小鸭来到湖边的芦苇里,悄悄地过着自己的日子。

一天傍晚,一群天鹅从空中飞过,丑小鸭呆呆地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又惊奇又羡慕。

 M93亲子资源网  “爱因斯坦,你永远也不会有所作为的。

”他的脑子里满是这话,这是他在慕尼黑上中学时,一位德语老师对他下的断言,这句话刺伤了他的心,但他并没有消极。

经过母亲的亲戚的帮助,爱因斯坦被获准参加瑞士联邦工业大学的入学考试,但是——他,落榜了。

他失望,他悔恨。

校长闻讯后,找到了他,鼓励他找个中学,进毕业班再读一年,于是,他略带沮丧,但未灰心得来到了阿劳士中学。

M93亲子资源网  一天,丑小鸭出来散步,看见香花开了,春天来了

他扑扑翅膀,向湖边飞去,忽然,看见镜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一个漂亮的影子,丑小鸭变白天鹅了

M93亲子资源网  这短短的一年,是美好的。

1895年夏天,爱因斯坦满怀信心地重新报考了联邦工业大学,这一次,没有失望,他考上了

一篇科学家传记读后感1000字不要居里夫人 999都不行!

19世纪,随着物理学界一系列伟大发现相继产生,许多科学家宣称物理学的大厦已基本建成,留给后人的只是补充与完善。

然而,20世纪初,一位年轻的物理学家几乎仅靠单枪匹马之力便让这座经典物理学大厦轰然倒塌。

他就是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创始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乌尔姆市一个犹太人家庭。

次年,全家迁往慕尼黑。

爱因斯坦幼年并未表现出过人的才华。

他先在慕尼黑读高中,未毕业就退学,后转入瑞士阿劳市的州立中学。

1896年,爱因斯坦进入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学院学习数学和物理学,毕业后成为一名老师。

爱因斯坦喜爱教书育人,但成为一名物理学家却是他无法放弃的梦想。

1902年,爱因斯坦在瑞士首都伯尔尼当上了一名专利局的审查员。

专利局工作的轻松让爱因斯坦得以继续致力于科学研究。

1905年,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三篇论文,在物理学三个不同领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狭义相对论的提出,使人类对于空间、时间和物质运动的认识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标志着物理学新纪元的到来。

1914年,爱因斯坦返回德国,进入普鲁士科学研究所从事科学研究,兼任柏林大学教授。

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

这是继狭义相对论之后,近代科学的又一个重大成就。

1919年,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的日全食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所作的光线经过太阳引力场会弯曲的预言。

爱因斯坦由此声名鹊起,相对论成为人们家喻户晓的名词。

1921年,爱因斯坦因在光电效应方面的研究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3年由于纳粹德国反犹太主义狂潮,爱因斯坦被迫移居美国,1940年获得美国国籍。

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在美国普林斯顿辞世。

爱因斯坦除在光电效应、相对论等方面作出举世皆知的杰出贡献外,他关于布朗运动的研究成果,由于对大量无序因子的规律性把握,成为当今最热门的金融数学的基础;他提出的激光受激辐射的概念,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他与玻尔进行的论战中提出的EPR佯谬,至今仍是理论物理学和科学哲学界不断探讨的话题…… 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和平主义者。

他目睹了两次世界大战中对人类文明的摧残,认为和平是人类的首要问题。

1955年4月,弥留之际的爱因斯坦签署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呼吁人们团结起来,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科学天才的浪漫情史 两次婚姻 爱因斯坦是顶着父母的强大压力,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婚姻。

据悉,爱因斯坦在瑞士苏黎世理工学院读书时,和塞尔维亚女友米列娃相爱。

米列娃是一名数学家。

1901年7月,当他得知未婚妻米列娃怀孕后,曾允诺放弃一切科学和专业抱负,对米列娃负起责任。

为了结婚,他甚至可以接受最低的职位。

但是,高傲的爱因斯坦在寻找职业时困难重重,这对怀着孩子的米列娃打击很大,他们之间的性格冲突在婚后越来越严重。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折磨之后,他们于1919年离婚。

到了20年代末期,他们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和解,两人之间的往来书信多达好几百封。

据说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很大一部分有米列娃的功劳,她帮爱因斯坦做过大量的数学计算。

自从和米列娃分居后,爱因斯坦与第二任妻子、表姐艾尔萨住在一起,与其说他爱艾尔萨,不如说他更需要她在生活上对自己的照顾。

多个情人 除了和自己的私人秘书关系暧昧之外,喜爱音乐和海上扯帆,又关心世界大事的爱因斯坦,还有一大堆志同道合的红颜知己

即使在为人父时,他的绯闻也是不绝于耳

爱因斯坦对女性很有吸引力。

他的第一个女朋友是他老师的女儿,在被爱因斯坦抛弃后精神崩溃。

还有20世纪初期,在布拉格认识的乔安娜。

她和丈夫1939年移民美国,和爱因斯坦交情日笃。

乔安娜甚至为爱因斯坦理发,两人每周都通电话。

另外还有一个俄罗斯移民玛嘉丽妲,据说她还是个间谍

两名私生女 爱因斯坦和第一任妻子、塞尔维亚数学家米列娃结婚前于1902年1月生有女儿丽泽,她生下来就患有“道恩综合症”,十分迟钝。

由于当时年轻的爱因斯坦一心追求事业,根本无力抚养女儿,因此他对米列娃母女几乎不闻不问。

后来,有说丽泽被交给了陌生的父母收养,从此和亲生父母彻底失去了联系;另一说米列娃将女儿送到了自己位于塞尔维亚伏伊伏丁那的家中,让自己的父母代为照料,但丽泽两岁时就被猩红热夺去了性命。

根据美国作家扎克海姆的说法,丽泽死于1903年9月5日,当天伏伊伏丁那正好发生日全食,而正是这次日食在几年后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关于时空的解释提供了第一条证据。

而除了丽泽外,爱因斯坦还有另一名私生女叫做伊夫琳,是爱因斯坦到美国后和一名纽约舞女所生。

当这个小女孩出生后,爱因斯坦对她同样不管不问,最后爱因斯坦已经成年的儿子汉斯实在看不下去,自己收养了这名私生女。

据悉,汉斯将她抚养长大,但从来没有告诉过她生身父母的身份。

爱因斯坦对穷人、弱者和被压迫的人具有相当大的同情,然而对于他最亲近的人,尤其是他的儿女,却表现出了无法理解的冷漠

三大理论改变人类生活 小李从他装有GPS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爱车跳下,手里拿着数码相机的CF卡,走到一间快速冲印店,电动门唰地一声打开,店里正播放着诺拉·琼斯最新的CD———如果没有爱因斯坦,这些高科技产品不知何时才会出现在现实生活中。

爱因斯坦的贡献究竟有多伟大,一般人很难想象。

人们可能只知道他的相对论E=MC2应用在了原子弹身上。

其实,不管是交通工具、登山航海,甚至是用来定位的GPS系统,只要误差在15米内,统统都是应用了相对论的修正。

这是因为定位卫星与地球的运动产生时间差,如果不修正,GPS的信号误差就会高达30米以上。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布朗运动和量子论三大理论,震撼了科学界,被称为“奇迹的一年”,这三大理论更改变了后来人类的生活。

相对论是爱因斯坦最伟大的研究,对20世纪和21世纪的人类影响深远。

而他提出的E=MC2,是相对论最重要的计算公式,这个公式提出了在物质变换和产生能量时,“速度”扮演的关键角色;后来E=MC2更被人类应用,发明了毁灭能力超强的原子弹。

今晚7点40分“物理照耀世界”光束抵京 北京时间4月19日晚7点40分,为纪念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一束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启程周游世界的特殊光信号,将途经上海抵达北京。

据介绍,2005年4月18日,是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纪念日。

作为“国际物理年”重要的全球性纪念活动之一,“物理照耀世界”光束传播活动于这一天举行。

美国新泽西州当地时间20点30分,一束光信号将从爱因斯坦工作过的普林斯顿大学发出,通过大洋光缆在24小时内周游地球,最后返回美国。

北京时间4月19日晚7点至9点30分,被定为“中国时间”。

中国科协、中国物理学会作为中国区活动的主办单位,为保证光束传递活动顺利进行,特在北京设立指挥中心,从上海接收国际光信号后分两条线路,途经全国31个省33座城市,最后同时汇聚北京,再分别传到俄罗斯和印度。

据悉,国内各省(市)间传递活动,将采用E—mail方式进行。

以上海为起点,沿“多边形”线路推进。

各省市活动组织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接收电子信号,并根据路线图向下一个省(市)传递信号,活动指挥中心将在中国物理教育网上公布传递过程。

为迎接国际光信号的到来,今晚7点,北京市科协和北京物理学会将在居庸关长城、昌平区前锋学校、北京四中举行国际信号传递仪式和纪念活动。

2005年,中国将和世界一起掀起物理学的科普大潮。

4月18日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创造性才智的人”———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纪念日。

据悉,为纪念100年前(1905年)爱因斯坦先后发表奠定相对论、量子论等物理学领域基础的5篇论文,2004年6月,联合国第58次大会通过了将2005年定为“世界物理年”的决议。

全球各国纷纷以“点灯”的方式来纪念这位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天才。

德国:把他视为“民族英雄”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落败后,德国一直深受缺乏国家级英雄人物这个问题的困扰。

虽然爱因斯坦是犹太人,并且曾为躲避纳粹的迫害而逃离了他的出生地德国,但德国政府现在还是想把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视为是“德国民族英雄”。

为了让德国民众了解这位“英雄”,德国政府将在5月开放爱因斯坦在波茨坦的卡普斯曾住过的一间湖边宅院。

届时,游客可以自由参观爱因斯坦曾经生活、思考和划船的地方。

另外,爱因斯坦语录已在德国出版发行,并且还上了德国畅销书榜,在德国政府官员中大受欢迎。

英国:另类纪念很“疯狂” 在英国,伦敦科学馆从今年1月就拉开了“爱因斯坦年”的纪念活动,与其他国家相比,英国的纪念活动稍显另类。

活动中主要展现爱因斯坦“疯狂”的一面,因此脚踏车特技表演、饶舌音乐和现代舞都被打上了爱因斯坦的名号。

首先登场的越野自行车特技骑士表演被命名为“爱因斯坦空翻”,是物理学家首次设计的脚踏车特技表演。

饶舌歌手的情歌《爱因斯坦(时间不够)》成了“爱因斯坦年”活动的主题曲。

此外,更多纪念爱因斯坦的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准备中。

5月24日,兰伯特舞蹈团将在伦敦举行一场名为“衡速”的芭蕾舞表演,其阐述的主题是“相对论”。

以色列:小提琴追忆伟人 在以色列,政府还特别选择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日”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犹太人。

对于以色列人来说,爱因斯坦是犹太民族永远的偶像。

同时,爱因斯坦演奏小提琴的才能也许对其伟大科学思维的产生具有一定影响。

因此,以色列人选择“邀请小提琴家演奏”的独特方式来纪念爱因斯坦。

此外,以色列驻中国大使馆也于18日和19日举行大型的纪念活动,邀请媒体和其他机构参加。

联合国:全球“点灯”纪念 在世界各国陆续展开庆祝活动的同时,联合国也没有例外。

联合国特地将今年定为“世界物理年”,这是联合国首次为一个学科确定的全球规模的纪念活动。

此外,4月19日,全球各地将以各种不同的“点灯”形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点灯”活动的具体安排是:从爱因斯坦的故居、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城启动,然后由美国东部到西部,往亚洲推进。

接着再分别向北沿俄罗斯、向南绕经日本与中国台湾省持续跟进。

两条路线最终在奥地利会合,最后回到普林斯顿城。

中国广州、深圳也成为整个传递活动中国区的“节点”城市。

曾经呼吁世界制裁日本 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他 具有强烈责任感、关心全人类的“世界公民”爱因斯坦,也热切地关注中国,对中国人民所经历的苦难怀着深切的同情。

他1921年访问美国和1922年访问日本,曾两次途经上海,共停留了3天。

目睹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民,爱因斯坦深感同情和不平,认为“这是一个勤劳的,在奴役下呻吟的,但却是顽强的民族”。

1931年,日本军队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爱因斯坦一再向全世界各国呼吁,对日本采取严厉的经济制裁;为声援被国民党政府在1932年拘捕的陈独秀和1937年拘捕的7位主张抗日的知识分子“七君子”,爱因斯坦曾联合罗素、杜威等英美知识文化界知名人士表示声援。

为了纪念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中国也开展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

下一个爱因斯坦要等多久 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

但科学不会止于爱因斯坦。

“会不会再有一位爱因斯坦

”正是今年“世界物理年”的最大悬念。

科学家认为,新的爱因斯坦终将诞生,但可能要等很久。

毕竟,在牛顿之后,过了两百多年才出现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的年代,全球大约有数千位物理学家,其中够格和他争论的人,恐怕连一辆公车都坐不满。

21世纪的大学制造出数百万名物理系毕业生,但研究职位有限,大多数人将分析能力贡献给华尔街或硅谷,即便是留下来作研究的也不是单打独斗。

教育背景也是关键,但常被忽略。

爱因斯坦在青少年时期就研读康德、叔本华、史宾诺莎等哲学巨匠的作品,哲学训练让他具备独立抽象思索的能力。

爱因斯坦的小提琴造诣也有口碑,学界都知道数学和音乐是密不可分的。

每当爱因斯坦冥思苦想某个物理问题却不得其解时,他常会狂奏小提琴来激发灵感。

正如有科学家说道,爱因斯坦对音乐的热爱展现了他的直觉思维,这也为他日后创立一般人没法想象的相对论建立了形象直觉的空间。

近日出版的《纽约时报》雄心勃勃地给出了一个未来爱因斯坦的“任务清单”,它们都是困扰当 今世界的科学难题。

爱因斯坦的资料

爱因斯坦,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科学革命的旗手。

1879年3月14日生于德国乌尔姆一个犹太人家庭。

父亲和叔父开的电气小工厂和家庭的自由派思想,使他童年就受到科学和哲学的启蒙加上音乐熏陶.他从小脑中就充满许多奇思还想,例如4岁时就奇怪为什么罗盘针总是转向南方

它周围有什么东西推动它

小学时排犹浪潮、军国主义教育方式和宗教礼仪等使他厌恶权威,他说:“我这个教徒在12岁时突然终结了,通过阅读科普书籍,我很快领悟到圣经里的许多故事不是真的.我认为青年被政府用谎言故意地欺骗了”.12岁时他一口气读完本,并练习用自己的方法证明定理.他特别喜欢读中如等书.13岁时读了康德的,使他的思考转向宇宙、哲学和自然现象中的逻辑.他的数学物理很出色,但其余学业成绩不佳.15岁时,即他中学毕业前一年本已准备“因神经系统状况不佳”休学,学校却以其自由主义思想令其退学.他在辗转意大利和瑞士的高校人学考试中曾因无中学文会和外语、生物课成绩不佳而落榜.1895年在阿。

劳人大学预科班,过了一年愉快的学习生活.他随时将思考记人身边的小本,例如“追光问题”:观察者随光前进时,会不会看见电磁波形成停止的驻波

1896年,他进人瑞士苏黎世工科大学师范系(实即数理系).他喜欢在物理实验室观察实际现象.读科学原著和思考现代物理学中的重大问题.1900年毕业后失业两年才到瑞士专利局任三级鉴定员,这里的七年是他辉煌的科学创造时期.1902~1905年,他和两个青年朋友每晚阅读和讨论哲学与自然科学著作,戏称为“奥林比亚科学院”.1908年兼任伯尔尼大学编外讲师.1909年离开专利局任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德国大学教授.1912年任母校教授.1914年任柏林大学教授和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法西斯政权建立后。

爱因斯坦受到迫害,被迫离开德国.1933年移居美国任高级研究院教授,直至1945年退休.在美期间,1940年取得美国国籍. 爱因斯坦是人类历史中最具创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他一生中开创了物理学的四个领域: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宇宙学和统一场论.他是量子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他在分子运动论和量子统计理论等方面也作出重大贡献. 1905年,爱因斯坦利用在专利局的业余时间写了6篇论文.其中4月、5月、12月的3篇是关于液体中悬浮粒子布朗运动的理论.他设想通过观测由分子运动的涨落现象所产生的悬浮粒子的无规则运动,来测定分子的实际大小,试图解决科学界和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原子是否存在的问题.3年后由法国物理学家佩兰的精密实验证实.3月的论文《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推测性的观点、把普朗克的量子概念应用到光的传播,认为光是由光量子组成的,它们既具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从而圆满地解释了(10年后由密立根实验证实).因此,爱因斯坦获得了1921年度.6月的论体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

中,完整地提出了狭义相对性理论.由于这三个不同领域中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才使他在1908年有缘进人学术机构工作.狭义相对论建立以后,爱因斯坦并不满足,力图把相对性原理推广到非惯性系.他从惯性质量

司引力质量相等这一事实出发,经过10年艰苦探索,于1915~1916年创立了广义相对论.随后,爱因斯坦用广义相对论的结果来研究整个宇宙的时空结构.1917年发表论文《根据广义相对论对宇宙学所作的考查》,他以科学论据推论宇宙在空间上是有限无界的,这是宇宙观的一次革命.1924年与印度物理学家玻色提出草原子气体的量子统计理论,即玻色一爱因斯坦统计.1925年至1955年间,爱因斯坦几乎全力以赴地去探索统一场论.他力图把广义相对论再加以推广,使它不仅包括引力场,也包括电磁场,即寻求一种统一场理论.遗憾的是他始终没有成功.然而,从70年代开始,统一场论的思想以新的形式重新显示出生命力,为物理学未来的发展指出了方向. 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与他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他坚持了一个自然科学家必然具有的自然科学唯物论的传统,吸收了斯宾诺莎等的唯理论思想以及休漠和马赫的经验论的批判精神,经过毕生对真理的追求和科学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研究方法.坚信B然界的统一性和合理性,相信人的理性思维能力,求得对自然界的统一性和规像姓的理解,是他生活的最高目标.统一性思想、简单性思想、相对性思想、对称性思想作为科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始终贯穿和广泛应用于他的科学探索之中.他也是一位纯熟地运用思实证、想象与逻辑、直觉与数学等科学方法的大师. 爱因斯坦在科学思想上的贡献,在历史上也许只有牛顿和达尔文可以媲美.爱因斯坦同时还以极大的热忱关心社会进步,关心人类命运.他一贯为反对侵略战争,反对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和种族歧视,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爱因斯坦在一份仅有4人赞同的反战宣言上签了名,后又积极参加地下反战组织的活动.战争结束后,他致力于恢复各国人民相互谅解的活动,为此到法、英、荷等地奔走呐喊.在匈牙利物理学家西拉德促动下,爱因斯坦于1939年建议罗斯福抢在德国之前研制原子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当他获悉美国的原子弹轰炸人口稠密的日本城市时,大为震惊,义愤填腐.对于自己曾给罗斯福写信一事感到无比懊悔.战后,他为开展反对核战争的和平运动和反对美国国内法西斯恐怖,进村了不懈的斗争.他对水深火热、饥寒交迫的旧中国劳动人民寄予深切同情.“九一八”事变后,他一再向各国呼吁采用联合的经济制裁制止日本对华侵略.1936年沈钧儒等“七君子”因抗日被捕,他热情参与营救和声援.像爱因斯沮这样在自然科学创造上有划时代贡献,在对待社会政治问题上又如此严肃、热情,是很难能可贵的. 综观爱因斯坦的一生,可以说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又是一个富有哲学探索精神的杰出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个有强烈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世界公民.他的一生崇尚理性。

相信人类进步一努为使科学造福于人类,把真、善、美融为一体。

他认为“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标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取决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在什么意义上自我解放出来.辽这正是爱因斯坦一生的真实写照和完美体现. 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逝世于普林斯顿.遵照他的遗嘱,不举行任何活动.不立纪念碑,骨灰撒在永远对人保密的地方,为的是不使任何地方成为圣地.

有关爱因斯坦的故事

3岁。

巴巴会见过爱因斯坦吗

据我所知没有。

不知什么原因,却有传闻说巴巴会见过爱因斯坦。

但是,据我所知,根据我的经验,不是那么回事。

不过,爱因斯坦的女儿确实见过巴巴,也许人们指的是这个。

你们想听吗

巴巴在纽约一家旅馆会见公众。

那时,我还没有跟随巴巴,我是从和巴巴在一起的人那里听说这件事的。

我想最初是诺瑞娜或者是伊丽莎白告诉我们的,我不能确定是谁说的了。

不过我记得这个故事。

好像是巴巴已经结束了会见群众,也没有其他人留下来私下见巴巴。

巴巴让伊丽莎白或者是诺瑞娜去大厅看看,确保已经没有人在等着见巴巴。

她走过去查看,那里没有人,她便把情况汇报给巴巴。

但是巴巴却说,“再看看,核实一下。

”所以,她又去了,那里还是没有人。

怎么会有人呢

巴巴规定了活动时间,而现在已经超过了时间,所有人都知道,人们已经离开了,但是巴巴却三次叫她去查看,以便确实没有人在等巴巴。

因此她想,巴巴一定在等什么人。

所以,第三次去检查大厅而那里根本没有人时,她径直走到旅馆门口,向外张望。

果然,有一位女子,迟疑地向上望望,又向下看看手中的纸条,好像在核对地址正确不正确。

看到这种情形,她想这可能就是巴巴在等的人,于是问道,“我能帮助你吗

你来这里是要见美赫巴巴吗

”这个女子回答说是。

“进来吧,巴巴在等你。

”她领这个女子来到巴巴面前,原来这是爱因斯坦的女儿。

巴巴和她见了面,在会面结束时,巴巴让一个满德里送给她一些巴巴的书,她走时带了一大摞书。

当然,我们无从知晓接下来发生的事,不过,可以猜测她可能对她父亲谈了巴巴,也许还和他分享了书籍,所以,也可能爱因斯坦读了巴巴的书。

不过,据我所知,他从未见过巴巴。

但是,巴巴会不时地提到他,他做出表示大脑袋、高智商、很聪明的手势,无论什么时候想举一个高智商的例子,他都会说,“爱因斯坦。

”因为后者有着地球上最聪明、智力最高者的名气。

所以,巴巴会用这个名字表示高智力。

我记得另一次,有人在巴巴跟前提到爱因斯坦的名字。

这让巴巴给出了一段非常美妙的语录。

我记得很清楚。

我正在给巴巴读报纸 ,你们知道我是怎样读的。

一个挨一个读出标题,直到似乎让巴巴感兴趣的话题时,他会打手势说,“读一下。

”我就读这篇文章的头几行,通常巴巴都会打手势说,“好了,可以了,接着念下一个。

”我就继续仍旧读题目。

时而巴巴碰到感兴趣的,就让我多读一些。

我全部读完的一个故事与爱因斯坦有关。

一天我给巴巴读报纸,其中一个题目上说,“爱因斯坦在度假。

”这引起了巴巴的兴趣,他打手势让我继续念,我照办了。

好像是有一天,爱因斯坦和他的孙子孙女们去了海滩,他们在沙滩上玩得很开心,那天结束时,孩子们叫爱因斯坦来跟他们一起观看日落,因此,爱因斯坦过去欣赏了日落。

这就是故事的内容,可以说只是一个小文章,爱因斯坦,这个智力非凡的人,在海滩跟孙子孙女们玩耍,这个有趣的概念触动了某个人,因此后者就写了这篇文章。

我读完时,巴巴看着我,打手势说,“你是怎么看的

爱因斯坦非常清楚,太阳不会升起,也不会落下,这仅仅是因地球围绕着太阳旋转而造成的错觉。

他知道这个,却依然和孙子孙女们一起观赏‘日落’,他没有试图向他们解释天文物理,他和他们一起玩耍,参加他们的游戏,象他们一样观看日落。

”“阿瓦塔也是如此,”巴巴继续说,“每次来,我都下降到你们的层面,我无所不知,但我下降到人类的层面,在你们的层面我欣赏造物界,尽管我完全清楚,那仅仅是幻相。

”这是我所知道的有关巴巴与爱因斯坦的两件事情。

我经常想起巴巴的比喻,正如伟大的科学家可以和他的孙辈们在海滩玩耍,阿瓦塔也是一样,他知道一切,却下降到我们的层面。

说起日落,让我想起有一次我和巴巴散步时,巴巴给的另外一个比喻。

那是中午,我们走着,天气非常热,巴巴象这样打手势说,“你感觉到热吗

天气很热,是不是

”我说,“是,巴巴,我感到热。

”之后,巴巴忽然问我,“日出与日落,哪一个更壮观

”“日落,巴巴。

”巴巴说,“对,是这样的。

”然后他又问,“正午时,人们会出去观赏太阳吗

”我说,“不会,巴巴。

”巴巴说,“人们那时甚至看不见太阳,意识不到它。

他们感觉到热,但连看都不会看太阳一眼。

只有在日出和日落时,人们才会荣耀太阳。

”他继续说,“我的降临也是如此。

当我即将来临之时,人们怀者巨大的期待;这是日出。

当我到来之后,现在我生活在你们中间,这就象是正午的太阳。

而当我离开肉身之时,将是辉煌的日落,那时全世界都将意识到我的降临。

”这就是巴巴告诉我的话。

译自《曾经如斯——跟美赫巴巴一起生活的故事》That’s How It Was, Stories of Life With Meher Baba by Eruch Jessawalla, Sheriar Foundation, 1995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3762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