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读后感500字
戴草帽的博士爱因斯坦读后感500字
带草帽的博士读后感今天我读了带草帽的博士,这篇文章我非常的敬佩爱因斯坦。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在一九零九年的夏天,爱因斯坦在日内瓦获得博士学位。
在隆重的仪式上。
很多来宾都是穿着华丽的燕尾服,戴着黑色的礼帽。
唯有爱因斯坦头顶上戴着一顶草帽穿着普通的衣服登上了讲台领取荣誉。
看完这篇文章之后,我真的非常佩服爱因斯坦对于荣誉的淡然和从容。
我希望自己也可以像爱因斯坦一样在学习中能够谦虚做人,努力考好达到自己的目标,在获得荣誉的时候也能够淡然处之。
昆虫记读后感500字左右
神气的昆虫世界 ——读《昆虫记》有感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昆虫记》中详细介绍了许多昆虫,介绍了它们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
《昆虫记》是一部很吸引人的著作,因为这部科学百科同时也带有文学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都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同时也展现了的昆虫的独一无二的个性。
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回像婴儿般哭闹”。
多么可爱的小生灵
难怪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法布尔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他的《昆虫记》也让我在读时仿佛自己就是一只在旁观的昆虫。
每一只昆虫都有人一样的情感。
如:“已经慌了神的蝗虫,完全把‘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一招忘到脑后去了。
” 在读《昆虫记》时,我甚至能想象昆虫在活动的画面,眼前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神秘的大自然。
蝉再歌唱,蟋蟀再管理家务,蜘蛛再捕获食物……神秘的自然中也有这么有趣的事物,我对大自然的敬意油然而生,它也有心细的一面。
法布尔再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一定遇到很大的困难,但是再大的困难也没有挡住他探索的道路,我叹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与环境息息相关,又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细微的观察。
《昆虫记》不仅仅浸溢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某种精神。
那种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
这就是法布尔精神。
在《昆虫记》的引导下,我要继续探索神奇的昆虫世界。
求一篇,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读后感
我的世界观 爱因斯坦的世界观居然是相对的
每每想到这就觉得不可思议,想到时间可以伸缩更觉玄妙,自己也开始对世界有一点看法。
爱因斯坦的世界里,除了光速不变还有什么不是变的
一想到锺慢效应也就理解了为什么运动可以使人长寿,因为运动的时间比静止的时间走的慢啊。
爱因斯坦已经让人匪夷所思,但我觉得世界还远不及如此简单。
如果我是一只聪明的蚂蚁,那么我就想竭尽全力去解释这个世界发生的事情。
我认为草是不会动的,可一阵风吹来,他还是动了。
为什么呢
于是我就在构想,也许是一种力吧
于是我就发明了力,并想同伴们解释这个世界。
同伴们都叫我科学家,我也不辜负大家所望,继续探索这个莫大的世界。
有一天,我终于发现自己这个体系有时不适用,我努力地想重新解释。
可我至死也不会想到是人类倒了一杯水导致了我们所谓的洪灾。
人类捉了一个伙伴,我们就认为伙伴离奇失踪。
现在知道了是空的,我早就死了。
也许死了就知道所有的所有了吧。
爱因斯坦做的对,这个世界应该是变的。
可我觉得他烦了一个莫大的错误,为何偏偏要有公式呢
没有公式还不是一样的活
也许到后来有被哪个公式所代替呢
世界变幻莫测,岂是一两个公式能解释得了的
今天某某离奇失踪,明天某某说自己看到了外星人。
说不定光速是可以变的,说不定时间是可以穿越的。
所以不要对科学家抱有太多的希望,其实我也只能解释一点点啊。
也不必去知道这个世界,人生短暂。
研究出来了又如何
说不定就像一条蛇咬着自己的尾巴,结束就是开始,开始就是结束。
在另一个世界,重新来吧。
世界改变我们,不是我们改变世界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500字
居里夫人身为一个,在她在世的时候就盛誉而,正如她淡泊的样,无论在生命中的什么时候,她对物质生活的享受也是很淡泊的,她的生活,可以说是十分简朴。
1895年,居里夫人和皮埃尔·居里结婚时,新房里只有两把椅子,正好两人各一把。
由此可见,他们的家,是多么的简陋。
而居里夫人,也从没想过要改变这种简陋。
而后来,即便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万法郎,但她照样不“大方”。
她每次从国外回来,总要带回一些宴会上的菜单,因为这些菜单都是很厚很好的纸片,在背面写字很方便。
所以有人说居里夫人一直到死都“像一个匆忙的贫穷妇人”。
这种做法,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或许很难想象,也很难理解,但这恰恰证明了居里夫人是多么的简朴,甚至到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抠”的地步吧。
面对这么简朴的居里夫人,你能够想象她是什么打扮吗
有一次,一位美国记者寻访居里夫人,他走到村子里一座渔家房舍门前,向一位赤足坐在房前石板上的妇女打听居里夫人的住处。
可是让这位记者大跌眼镜的是,这位妇人,就是居里夫人。
由此看来,居里夫人的确是与众不同,或许她是不拘小节吧。
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她对仪表的华丽可以说是一点也不重视,在她的心中,只有她的实验,只有她的研究。
也许,对科学热爱到了极点的人都是这样吧,你知道吗,据说爱因斯坦穿鞋子,从不穿袜子。
在他看来,穿鞋还穿袜子,实在是不必之举。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纸醉金迷中迷失自我,盲目地追求物质享受,生活奢侈,甚至许多富翁的生活可以说是极尽奢华之能。
勤俭节约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曾几何时,我们也迷失了。
是的,我们应该向居里夫人学习,重拾美德,过简朴的生活,而不是在纸醉金迷中走向消亡。
名著读后感500字
读 《格列佛游记》有感 长假里,我读了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小说以辛辣的讽刺与幽默、离奇的想象与夸张,描述了酷爱航海冒险的格列佛,四度周游世界,经历了大大小小惊险而有趣的奇遇。
游记中小人国、大人国里光怪离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访了荒岛上的慧因国,结识了具有仁慈、诚实和友谊美德的慧因。
在慧因国的语言中没有“撒谎”和“欺骗”这样的字眼,人们更不理解它的含义。
他们不懂什么叫“怀疑”、什么是“不信任”,在他们的国度里一切都是真实的、透明的。
格列佛在慧因国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完全融入这个社会,以致于与暗喻人类的耶胡交往时形成强烈的反差,因为他们总是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诚实,使他感到失落,对人类产生了极度的厌恶。
我很羡慕文中的主人公有幸能到慧因国,慧因国是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境地,在这里你不需顾虑别人说话的真假,而在现实的世界,有着太多我们不愿看到的事情常常发生:有人用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血汗钱、有人拐卖儿童谋取暴利、有人甚至为了金钱抛弃自己的亲身父母。
难怪我们的老师、长辈从小就教育我们要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
这与我们提倡的帮助他人、爱护他人是很难统一的。
当我遇到有困难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时,我迟疑;当有人替我解围时,我不敢接受。
这些都让我内心感到痛苦、矛盾,无所适从。
既妨碍了我去“爱”别人,同时也错过了别人的“爱”,在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我期盼着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也像慧因国,孩子们的眼中不再有疑虑,教育与现实是统一的。
我愿为此付出努力,也希望大家与我一道,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开始做起,让这个社会多一点真诚、少一点虚伪。
六百多字左右~~你不会嫌弃吧
《爱因斯坦的梦想》读后感600字左右 急急急!!!
前几天,我读了《爱因斯坦》这本书,读完后使我深受感动和启发。
通过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我要向爱因斯坦那样,以执着的精神去面对学习。
这本书写的是爱因斯坦的一生。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出生在1879年3月14日一个德国犹太人家里。
小爱因斯坦3岁时还不会说话。
5岁时小爱因斯坦上了小学,学校里没有父母在身边爱因斯坦显得更孤僻。
他连话都说不清,所以老师说他是成不了才的。
9岁时他上了中学,13岁时爱因斯坦终于显现出他独特的精神追求,16岁以前他已经学完了中学的全部课程,他数学和物理成绩优异,但其他课成绩不是很好,1900年爱因斯坦顺利通过了毕业考试。
1905年他发表了《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1908年爱因斯坦成为了院士,并又在1911年发表了光与重力的论文,1915年他又完成了一般相对论,并且在1926年得到了诺贝尔奖。
1939年他主张美国研究原子弹,爱因斯坦也成了原子弹之父。
1955年4月18日凌晨1时25分爱因斯坦这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并不聪明,可他为什么能成为“天才”呢
促使爱因斯坦成为天才的就是“勤奋”这两个字。
有时爱因斯坦为了弄清楚一个问题,他会花比别人多好几倍的时间去弄懂那些问题。
他成功的另一个秘诀就是会“挤时间”。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A(成功)=X(艰苦的劳动)+Y(正确的方法)+Z(少说废话),爱因斯坦说得对啊
我也要用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废话来换取成功。
有人写过这样一个等式:天才=90%的勤奋+10%的智力。
从这本书中多我得到一个结论,“天才”不是天生的,是经过努力和勤奋而成的。
爱因斯坦刻苦钻研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要像爱因斯坦那样刻苦、努力地学习,长大后也要成为像爱因斯坦那样的伟人
望采纳
《中外名人的故事》读后感500字
看完这本书,我不禁感慨万千。
历史上的这些名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丰功伟绩,真是让人敬佩
但是我知道,他们能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绩,并不是因为他们是天才,而是因为他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例如,他被人们称为“发明大王”,他一生中有很多发明,例如电灯、留声机、等,这些发明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但是,并不是生下来就是天才,他小时候被人们称为“傻孩子”,总是追在大人后面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甚至只上了三个月的小学就被学校勒令退学了。
但是,爱迪生最后还是成功了,只不过这份荣誉是来之不易的。
他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曾试了1600多种金属,都失败了,可他毫不气馁,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
其实,不只是发明电灯,爱迪生的每一项发明都浸透了他和助手们的心血,每一次成功都是在无数次失败的基础上得来的。
除了爱迪生,这本书里还介绍了许多其他名人,如:、、、、、、、居里夫人、爱因斯坦、海伦。
凯勒……他们都是靠着自己的勤奋努力而成为伟人的,他们都值得世人的尊敬。
俗话说,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所以,我要以这些名人为榜样,向他们学习,碰到困难要敢于面对,长大后当一位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3770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