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读后感150
爱因斯坦做的小板凳的读后感
这是个发人深思的故事。
劳作课上,同学们交了自己的手工制作,有活泼的泥鸭、可爱的布娃娃……而小爱因斯坦只在第二天才交上个粗陋的小板凳。
老师不满意地说:“世界上大概没有比这更糟的东西了。
”可小爱因斯坦站起来举起双手,手中各拿一个小板凳,说道:“有的,老师,那交上去的是我做的第三只小板凳,虽然它仍不能令人满意,但比起这前两只来说,总要强一些。
” 对同一只板凳,老师与小爱因斯坦的看法截然不同。
老师拿这和其他同学精巧的制作相比,因而不满意;小爱因斯坦则是在看到差距的同时,又把它与自己前两次做的板凳先比,看到了自己的进步。
是的,横向比较能看到与别人内的差距与不足,纵向比较会看到自己的进步与发展。
只有这样全面地认识问题,才能使人有信心缩小差距,不断前进。
横向比较是很直观的。
考试成绩单发下来,就知道自己在班上的名次;手工作品交上去,就知道是相对精巧还是粗陋了……因而人们常常因通过横向比较来给事物下定论。
当然,事物间确有横向联系,但没一事物本身又有前后相继的纵向联系,事物的发展也总会受其原有基础的影响和制约。
例如,我们分析一下同学的表示,既要考虑他的现状,与其他同学做横向比较,又要考虑他原有的基础,与其过去作纵向比较,这样才能预见继续努力的方向和可能取得的成绩。
现在,有人总喜欢拿年轻的社会主义祖国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比物质财富,比生活水平,借以指责社会主义制度。
这与前面说的仅注意横向比较,而忽视事物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的做法,何其相似
资本主义国家的物质财富是在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里逐步创造、积累起来的,期间又不乏对殖民地国家的血腥掠夺。
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却是从一个“满目创痍、民生凋弊”的烂摊子开始的,仅走了短短五十年的历程,其间又不乏天灾人祸。
但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与活力有目共睹,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举世瞩目,经济建设的成就令世人惊叹
横向比较,看到了差距与不足,知道自己的现状与地位,这样才不会闭目塞听,夜郎自大;纵向比较,看到了成绩与进步,从而遇见事物发展的趋势,这样才能总结经验、继续女里而不至失去奋发前行的勇气。
看了这样的思想方法,我们才能较为全面、辨证地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这也正是爱因斯坦第三只板凳给我的启示。
《戴草帽的博士—爱因斯坦》读后感300字左右
《戴草帽的博士—爱因斯坦》读后感一个人穿着一身很普通的衣服,头戴大草帽,步行到日内瓦大学。
看门人不肯放他进去,直到看了请柬,才明白站在面前的是著名的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
大家见了他这副模样,都笑了。
从此,爱因斯坦获得了一个雅号:“戴草帽的博士”。
爱因斯坦小时候也不是“超人”,更不是“天才”,甚至有人说他是“笨蛋”。
可是,让他从“笨蛋”变成“天才”的,不正是这个“勤”字吗
爱因斯坦超人的智慧出于勤奋,他用勤奋去弥补自己的“笨拙”。
为了弄清楚一个问题,他常常要花上比其他人多几倍的时间,用自己的汗水浇灌了成功之花,对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读了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勤能补拙”,是一条永恒的真理。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勤奋去弥补自己的笨拙,用自己的汗水浇开那绚丽的成功之花。
爱因斯坦总共发表了300多篇科学论文和150篇非科学作品,并为物理学立下了光明的里程碑。
爱因斯坦被誉为是“现代物理学之父”及20世纪世界最重要科学家之一。
他卓越的科学成就和原创性使得“爱因斯坦”一词成为“天才”的同义词。
爱因斯坦一生为这个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在于他能得到什么。
“爱因斯坦的一生就如一本精彩的故事书,让人回味无穷。
满意请采纳O(∩_∩)O谢谢(注:及时采纳回答,系统会返还财富值,加奖励哦)
名人读后感100字有关爱因斯坦的
首先鄙视在我下面那位乱发回答的人,连题目都不看, 正文 笨鸟先飞”《爱因斯坦的故事》 爱因斯坦——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也就是“相对论”的创立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有可能会有人觉得爱因斯坦会比别人稍微聪明一些;也有人觉得他可能是别的普通人的能力强很多;其实不然,爱因斯坦出生时还要比普通人迟钝许多呢
当时,很多人都觉得他很笨,可是,他们谁也没有想到,当时呆头呆脑的爱因斯坦会成为如今闻名世界伟大的物理学家,是啊
他们都只看到了爱因斯坦的缺点,谁也没有去注意他的过人之处,虽然爱因斯坦3岁时还不会说话,可是就是4岁时,父亲给他的一个罗盘,给了他启发,改变了他那(我自己认为)‘枯燥’的命运…… 爱因斯坦虽说不是很聪明,可是他也有他的过人之处,那就是:他很爱动脑筋,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他会问老师,同学,或者家长,如果实在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根源,那他便连续几天饭吃不饱,穿不暖…这样的情况直到维持到把这个办法解决为止。
12岁那时,爱因斯坦的叔叔又给小爱因斯坦出了一道物理难题,叫做勾股定理,让爱因斯坦来证明这条定理,爱因斯坦花了3个星期的时间,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把这个难题解决了,要知道,爱因斯坦那时才12岁啊
爱因斯坦也曾经自己回忆过:“主要的弱点是记忆力差,特别苦于记单词和课文。
”爱因斯坦虽然有少许的不及它人,可是,爱因斯坦却懂得勤学苦练,乐于探索,有所发现,更能究根问底——善于探索,乐于发现,也是爱因斯坦的成功秘诀之一。
满意么
满意请选最佳
读《爱因斯坦的故事》有感
爱因斯坦不记得自己家的地址了,可是他却还记得叮嘱秘书“不要告诉其他人”,那他还是挺世俗的嘛,还记得要些脸面。
【第1句】:如果爱因斯坦真的说过这句话了,那么秘书为什么还要告诉其他人,否则,你是怎么知道的,后来全世界又是怎么知道的。
【第2句】:真正要表现天才的话,应该这样写爱因斯坦搞科研猛,生活上却邋遢不堪无法自理。
你这样说表现力更好。
【第3句】:这些都是人们为了维护天才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保全自己的偶像在心中的完美形象肆意流传的小故事。
有时还处处自相矛盾。
牛顿的怀表则是更老的一个例子。
《爱因斯坦的梦想》读后感600字左右 急急急!!!
前几天,我读了《爱因斯坦》这本书,读完后使我深受感动和启发。
通过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我要向爱因斯坦那样,以执着的精神去面对学习。
这本书写的是爱因斯坦的一生。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出生在1879年3月14日一个德国犹太人家里。
小爱因斯坦3岁时还不会说话。
5岁时小爱因斯坦上了小学,学校里没有父母在身边爱因斯坦显得更孤僻。
他连话都说不清,所以老师说他是成不了才的。
9岁时他上了中学,13岁时爱因斯坦终于显现出他独特的精神追求,16岁以前他已经学完了中学的全部课程,他数学和物理成绩优异,但其他课成绩不是很好,1900年爱因斯坦顺利通过了毕业考试。
1905年他发表了《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1908年爱因斯坦成为了院士,并又在1911年发表了光与重力的论文,1915年他又完成了一般相对论,并且在1926年得到了诺贝尔奖。
1939年他主张美国研究原子弹,爱因斯坦也成了原子弹之父。
1955年4月18日凌晨1时25分爱因斯坦这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并不聪明,可他为什么能成为“天才”呢
促使爱因斯坦成为天才的就是“勤奋”这两个字。
有时爱因斯坦为了弄清楚一个问题,他会花比别人多好几倍的时间去弄懂那些问题。
他成功的另一个秘诀就是会“挤时间”。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A(成功)=X(艰苦的劳动)+Y(正确的方法)+Z(少说废话),爱因斯坦说得对啊
我也要用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废话来换取成功。
有人写过这样一个等式:天才=90%的勤奋+10%的智力。
从这本书中多我得到一个结论,“天才”不是天生的,是经过努力和勤奋而成的。
爱因斯坦刻苦钻研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要像爱因斯坦那样刻苦、努力地学习,长大后也要成为像爱因斯坦那样的伟人
望采纳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377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