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亲孝亲读后感
内容为孝亲尊师的1千字读后感
从小到大大人们就教育我们要孝亲尊师,今天我看过学校组织的孝亲尊师讲座后,我更加明白了孝亲尊师的意义。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孟郊的《游子吟》充分体现了母亲对儿女的爱。
但想想自己,心中装的满是惭愧:我们的双亲含辛茹苦地将我们带大,耗费了他们多少心血与精力,我们说过几声谢谢?他人对我们的一小点帮助,我们就感动得不得了,但我们几时想过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的父母?不但没有感恩,反而是怨言,是天天和父母吵嘴,让他们失望、伤心。
将我们对父母的爱与父母对我们的爱相比,我们对父母的爱显得多么卑微。
我曾在报纸上看过这样一篇报道:一个农夫的儿子在玩耍时,一辆货车砸到了他的身上。
农夫看到儿子晕过去了,心里十分着急。
情急之下,农夫居然搬起了那辆卡车。
但事后,农夫却怎么也搬不动了。
这不正体现了一个父亲对子女深沉的爱吗?我们的父母虽不是英雄,但他们对我们的爱决不亚于那些英雄。
每天父母给我们做早饭、为我们洗衣服、在生病时送我们去医院、天冷时叮嘱我们多穿点…这些小细节不也体现了父母对我们的关爱吗?爱我们的人有许多,并不只有我们的父母,我们的亲人都是很爱我们的。
比如说,当我们的爷爷奶奶看到我们的时候,那种喜悦的感情多么令人感动。
在父母没有时间照顾我们的时候,是谁陪在我们身边?是我们的亲人啊
老师用火一般的情感温暖着每一个同学的心房,无数颗心被您牵引激荡,连老师的背影也凝聚着滚烫的目光…老师虽不是演员,却吸引着我们饥渴的目光;老师虽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唱出迷人的歌曲;老师虽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一批批青年人的灵魂…老师啊,我怎能遗忘
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师名字刻在我们心灵上,这才真正永存。
老师的思想,老师的话语,充溢着诗意,蕴含着哲理,又显得那么神奇呵,在我的脑海里,它们曾激起过多少美妙的涟漪
您推崇真诚和廉洁,以此视作为人处世的准则。
老师是我们莘莘学子心目中的楷模。
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唯有这光辉的名字,才有着像大海一样丰富、蓝天一样深湛的内涵
老师,这个光彩夺目的名称,将像一颗灿烂的明星,永远高悬在我们的胸中。
即使我两鬓斑白,依然会由衷地呼唤一声老师
在这个神圣而崇高的字眼面前,我永远是一个需要启蒙的学生
在生活的大海上,老师,就像高高的航标灯,屹立在辽阔的海面上,时时刻刻为我们指引着前进的航程
毫不吝惜地燃烧自己,发出全部的热,全部的光,全部的能量。
老师,像红烛,受人爱戴,令人敬仰
有人说,师恩如山,因为高山巍巍,使人崇敬。
我还要说,师恩似海,因为大海浩瀚,无法估量。
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真的种子,善的信使,美的旗帜。
老师是严冬里的炭火,是酷暑里的浓荫洒湍流中的踏脚石,是雾海中的航标灯.――老师,言传身教,育人有方,甘为人梯,令人难忘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尊敬老师是一种必有的美德。
我们的老师就像父母亲一样教育我们,叫我们学习、做人。
在汶川大地震中,有许许多多的老师为了自己的学生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不正是老师的精神吗?--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孝亲尊师不仅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也是中华历代文明的体现。
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请孝敬他们;为了回报老师教学的辛苦,请尊敬他们。
孝亲尊师,从我做起:孝亲尊师,从小开始。
关于孝老爱亲的格言
、老吾老及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第2句】:挟泰山以超,此不能也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庄子)
【第3句】: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祖孙两人,更相为命。
(李密)
【第4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第5句】: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
(黄遵宪) 尊老爱幼能使家庭更加和睦
【第1句】:子孝父心宽。
(陈元靓)
【第2句】: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
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
(康德)
【第3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孟郊)
【第4句】: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
(意大利谚语)
【第5句】:我望着摇篮,我的儿子在成长,我没有休息的权利
(何塞·马蒂) 尊老爱幼能体现出个人的品德
【第1句】: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
(司汤达)
【第2句】: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
(戴维·德克尔)
【第3句】: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
(俗语)
【第4句】: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苏霍姆林斯基)
【第5句】: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
(茹贝尔) 尊老爱幼重在关爱
【第1句】:必须拿出父母全部的爱、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来。
(马卡连柯)
【第2句】: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
(马卡连柯)
【第3句】: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俗语)
【第4句】: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
(印度谚语)
【第5句】: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
(马卡连柯) 尊老爱幼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第1句】: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
【第2句】:莫把心爱的儿子留在你身边,放他出外锻炼才会名满天下。
(泰国谚语)
【第3句】: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
(马克思)
【第4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
【第5句】: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
(康熙)
孝老敬老读后感
们吟诵起“慈母手中线,身上衣,临行密密,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春晖”这首诗的时候,我们怎能不想起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父母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用爱心养育我们的身体,用智慧启迪我们的思想,用美德陶冶我们的品格,用真情温暖我们的心灵.父母对子女的爱是这世界上最无私的付出.而终有一天,我们的父母不再年轻,腰杆不再挺直,行动不再灵便,当他们孤单地看着夕阳最后一抹光芒消失在山后面的时候,他们多么希望也能得到子女的关爱,也能得到心灵的安慰.这时候,我们怎能忘记孝亲敬老这应尽的责任. 孝亲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亲敬老,就是要学会关心体贴和照顾父母长辈.古往今来,我们中华民族流传着许许多多孝亲敬老的典范.黄香9岁,夏为父扇风,冬为父温被;子路为母背米百里,陈毅为母清洗衣裤……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同学们,尽管我们年龄还小,不能承担起家庭的重任,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父母生病的时候,守候在他们身边嘘寒问暖,端汤送药,让父母从心中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关爱.我们还要将爱心延续到在社会上帮助那些生活不便,有困难的老人,给他们多些心灵慰藉;在公共场所让一个位,撑一把伞,换一个灿烂的微笑,都会让人感到无限的温暖. 孝亲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是今天,还是明天,我们都要弘扬这一优良传统,做一个孝亲敬老的好孩子.同学们!孝亲敬老,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你开始行动了吗?
孝老爱亲作文
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重视人伦道德、讲究家庭和睦是我们文化传统中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与亲和力的具体体现。
中国古代就有“卧冰求鲤”、“亲尝汤药”等24孝的故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为做人的一个准则。
因为老年人,是对我们这个社会作出过贡献的人,在他们有能力的时候,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我们的国家,共和国的大厦是用他们辛勤的劳动甚至生命建造起来的。
今天,他们年纪大了,没有劳动能力了,全社会就应该关心他们,有能力的人就应该照顾他们,让他们幸福地度过晚年。
我们要学会关心身边的老人。
尊敬老人;我们能做的事很多:早晨起床、放学归来,都主动向长辈问好;尊敬长辈,听他们的话;有好吃的,先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帮爷爷、奶奶做事。
乘坐公共汽车时,主动给老年人让座位等等。
以全民礼仪,孝亲,爱亲,为题材,题目自定,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
论孝“孝”乃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道德行为,正所谓“百善孝为先”,“人之行莫大于孝”,的确,孝正是做为子女应当履行的责任以及义务。
前几天,我看到的一则公益广告,恰好诠释了“孝”的意义。
那天,我与往常一样,坐在电视机旁看着动画片,正当广告时间时,一则公益广告吸引了我的注意:一位年轻的妈妈给自己母亲洗脚,并告诉老人这样对身体好,这一幕却被他的儿子看到了,这时,只见孩子端着一盆热水,颤颤巍巍的走来,边走边说:“妈妈,洗脚。
”他妈妈看着他,会心的笑了笑。
看了这则广告,我受益匪浅,它体现了一个“孝”字,可能在有些人眼中,只不过是七个笔画组成的一个简单的字罢了,可是在我眼里,“孝”却是重于泰山的,“羔羊跪乳,乌鸦反哺,人若不孝,禽兽不如。
”父母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难道我们就不应该孝敬他们吗
大家一定还记得《孔融让梨》的故事吧,讲的是东汉文学家孔融四岁时的故事,一位客人送了他一大筐梨,然后他父亲让他来挑,可他偏偏挑了一个最小的梨。
其实孔融这种做法也是“孝”呀
只不过是他的方式不妥当罢了。
从这则公益广告中,我明白了:“孝”的重要,正如人们所言“有孝方知家中暖,无孝怎知人间情。
”是呀
就让我们与“孝”长跑吧
让我们将“孝”发扬光大吧
孝老爱亲作文800字
天下间最真挚的是母爱,最无私的是母爱,最伟大的是母爱,最永恒的更是母爱。
而经过那次后,我对母爱的感悟就更深了…… 那天,天空正飘着雪花。
我打着伞回家,一不小心,伞掉进了淤泥里,被泥巴弄得很脏。
回家后,我怕妈妈骂我,想洗干净。
但是这样冷的天,下水该多冷呀!于是,我悄悄地把伞放到门的角落里。
夜晚,我正要睡觉,忽然听见“刷刷刷” 有节奏的声音进行着。
我寻声蹑手蹑脚地来到卫生间,扒开一条门缝往里看,妈妈正在刷伞。
只见她躬着腰,一只手紧握住板刷,板刷上沾满了黑色的淤泥,手上漂浮着黑色的泡沫,另一只手配合地按住雨伞,伞斜放在盆里,盆中的水几乎变成了污水,可妈妈还在认真地刷着。
她的手一下下地搓伞上的泥,不时用腰抵住墙。
她的脸上露出的表情,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渗下来,她紧锁着眉头,一丝不苟地刷着。
洁白的伞面慢慢显现出来,黑色的淤泥慢慢被抹下去。
妈妈渐渐露出欣慰的笑容,锁住的眉头又舒展开了。
突然,妈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抽回了那冻得绛紫的手,她的眉头皱成一团,呀!手上裂开了好几道血口子,还有那么多的老茧!妈妈强忍着痛,一下一下哈着气,仿佛这能减轻痛苦似的,又把手伸到冰凉刺骨的水中去了……我紧抵住嘴唇,简直不敢相信这一切。
妈妈的手一次又一次地缩回伸出,她忍受着多么大的痛苦!最终妈妈还是忍痛把伞清洗干净了,洁白的伞面上绽开着几枝高雅素洁的百合,可是这百合能比得上妈妈对我的爱吗?不能!百合再高雅素洁,能比得上母爱的真挚感人吗?世上的东西都不能与伟大的母爱相比!慢慢的,我的眼眶湿润了,不知怎的,心中总是难安…… 这时,妈妈扶着墙艰难地站起来,可倚靠着墙不能动了,我拭干泪,急忙推开门,扶住妈妈,无意间却碰到了她的手,天啊!这还是妈妈那柔软、细腻、温暖的手吗?我哽咽着说:“妈,您的手……”妈妈吃了一惊,后又笑着说:“孩子,怎么把你吵醒了?真对不起。
我只是想倒水,不碍事。
哦,手……手没事的……你快去睡吧!”“怎么行呢?伞是我弄脏的,可却是您刷的。
还有您的手怎么会没事呢?……您回屋睡吧,我扶您。
”我强忍住要留下的泪,把妈妈扶到床上,转身时用余光看到了妈妈欣慰的笑容……我端起盆,忽然明白为什么妈妈老用腰抵住墙了,我的泪水呼地涌了出来--原来那是妈妈的腰疼病又犯了…… 妈妈,您让我对母爱有了更深的感悟:母爱是浩瀚的大海,我就是一条舟,依偎在大海的怀抱;母爱是宽广的天空,我就是一片云,飘浮在天空的边际;如果母爱是温暖的阳光,我就是一棵草,享受着阳光给予我的爱。
关于孝老爱亲的文章有哪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第2句】: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庄子)
【第3句】: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祖孙两人,更相为命。
(李密)
【第4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第5句】: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
(黄遵宪) 尊老爱幼能使家庭更加和睦
【第1句】:子孝父心宽。
(陈元靓)
【第2句】: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
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
(康德)
【第3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孟郊)
【第4句】: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
(意大利谚语)
【第5句】:我望着摇篮,我的儿子在成长,我没有休息的权利
(何塞·马蒂) 尊老爱幼能体现出个人的品德
【第1句】: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
(司汤达)
【第2句】: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
(戴维·德克尔)
【第3句】: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
(俗语)
【第4句】: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苏霍姆林斯基)
【第5句】: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
(茹贝尔) 尊老爱幼重在关爱
【第1句】:必须拿出父母全部的爱、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来。
(马卡连柯)
【第2句】: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
(马卡连柯)
【第3句】: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俗语)
【第4句】: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
(印度谚语)
【第5句】: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
(马卡连柯) 尊老爱幼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第1句】: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
【第2句】:莫把心爱的儿子留在你身边,放他出外锻炼才会名满天下。
(泰国谚语)
【第3句】: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
(马克思)
【第4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
【第5句】: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
(康熙)
“孝老爱亲”主题方面的中华经典语句
父母惟其疾之忧。
——孟武伯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 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
出自《劝报亲恩篇》。
【第2句】: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出自《劝报亲恩篇》。
【第3句】: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
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第4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第5句】: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
出自《孝经》。
【第6句】: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
【第7句】:意,面带欢笑。
出自《劝报亲恩篇》。
【第8句】: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
出自《劝报亲恩篇》。
【第9句】: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出自《名贤集》。
【第10句】: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
出自《三国志·魏书》。
【第11句】: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第12句】: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
”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13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第14句】: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5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出自《劝报亲恩篇》。
【第16句】: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
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第17句】:亲有过,谏使更。
恬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
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第18句】: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第19句】: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出自(明)《增广贤文》。
【第20句】: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
出自(清)《增广贤文》
【第21句】: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
出自《劝报亲恩篇》。
【第22句】: 首孝弟,次谨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第23句】: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
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第24句】: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
出自《大学》
【第25句】: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
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
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
’出自《家语·弟子行》。
【第26句】: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
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第27句】: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出自(明)《增广贤文》。
【第28句】: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
出自《动报亲恩篇》。
【第29句】: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
出自《四言》。
【第30句】: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
”出自(春秋)《礼记》。
【第31句】: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
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
”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第32句】: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第33句】: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
” 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
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
若对父母不孝敬。
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39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