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人屈原的读后感
爱国诗人屈原读后感250字
呼伦贝尔的春天,来得似乎有些晚,冰雪尚未消融,但阳光依旧明媚。
这样的日子,我沐浴着阳光的温暖,与你的文字相遇,同赏隔岸的风景,同听彼岸的雨声,同看红尘的沧桑。
你用一腔深情,研一池墨香婉约成的《北国情韵》,玲珑了我人生的整个春天…..这里有高山流水的朗润,有和风细雨的优雅,有暮雪千山的风情,有草原风物的清浅。
有对亲情.友情.爱情的赞美,有无畏.向上.平凡的讴歌,有华夏文明的厚重。
亦有追求的快乐,奉献的艰辛,有花开花落的淡然,有云卷云舒的飘逸……很难想象,一个沧桑的诗者,一个饱受苦难的歌者,是凭借怎样的坚忍成就了今天。
一行行,一首首书写着人间大爱和深情。
《北国情韵》分《春天的歌》,《矿山韵律》,《太阳河之恋》三辑,共收录八十多首诗歌。
质朴恬淡是诗集的特点之一,例如“春意盎然的山野披绿\\\/我是一眼初生的小溪\\\/在春的怀抱奔腾豪放\\\/在春的阳光滋润绿地\\\/我饱蘸心血献给你的\\\/是游子一颗赤诚心的写意\\\/用双手捧给你仔细阅读\\\/当你读懂的时候\\\/你才会悟出\\\/在浩瀚冰封的林海\\\/在苍茫雪飘的草原\\\/有爱的真谛……《春天的歌》。
每一句都是作者从心里流淌的清泉,这份情,像一泓湖水,读懂了明艳的春夏秋冬,灵犀了绿意。
让连绵的群山读你吧
把你的故事,沧桑成琴弦褶皱心湖。
让飘飞的白云读你吧
把你的情思洒向蔚蓝。
全诗质朴中融合着恬淡,静谧中饱蘸着深情。
让人仿佛看到了绿草青青,流水潺潺,阳光暖暖的初春,空灵而美好,诗句透着作者的文思与宁静迷离的意境。
本色天然是《北国情韵》的特点之二,如“矿靴踏着井下的泥泞\\\/与矿石碰撞出的和谐节奏\\\/风镐私语伴随流水潺潺\\\/与人热的心融为一体\\\/燃烧红杏般的矿灯\\\/催开千米巷道的火树银花\\\/编织地心里永不凋谢的烈焰\\\/风钻开怀畅笑\\\/放飞雄鹰的恋歌\\\/越过波光闪闪的太阳河\\\/黑瀑在肩臂顶崖上发源\\\/沿着心壁源远流长\\\/-----《矿山星光》这首诗从矿工采煤写起,以小见大,让人深思。
阴暗的巷道,是生命的巷道,因为无悔,因为希冀:阴暗的巷道,是价值的巷道,因为执着,因为奉献。
一分分,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他们走在夜黑与黎明之间。
阴暗的巷道,洒满了矿工的汗水,昭示着顽强与奉献。
头上的矿灯,照亮了巷道,也照亮了人性。
这本色天然的描述与情感融合在一起,让思想得到净化,让人格得到提升,也让人心生敬意。
真挚舒缓是《北国情韵》的特点之三。
作者用简洁,真挚的语言,把情揉进一种舒缓的氛围,让轻柔的心境飘逸出优雅的情调,如“今夜无眠\\\/泪水溅湿了纸上的故乡\\\/让啼血的秭归\\\/奔波起了皱纹\\\/牵情的邮戳\\\/在举目眺望的故乡岁月\\\/闪烁成乌金的光芒\\\/月圆的故乡\\\/在落雨纷纷的信封上\\\/急切地呼唤远方的游子的神往\\\/《遥望故乡》。
这该是一种何样的情结啊
一种心情
一个心境
细细品来,淡然中有着些许的惆怅况味。
诗情在笔下翔飞,情感在心中萦回。
那叠起的忧伤啊
让文字芬芳了情怀。
隽永深情是《北国情韵》的特点之四。
云水路长,阡陌斜阳,作者用一支瘦笔,绘就了诗行。
“夜莺抽出一根发了芽的嫩枝\\\/做成相思相恋的柳笛\\\/用心灵轻轻地吹\\\/把青春的韵律揉进夜色里\\\/把林海染绿\\\/笛声打破了冰冷的寂静\\\/涌出春天的气息\\\/呼唤大地复苏的美丽……《柳笛》。
如果说断桥残雪是一种凄婉,一梦千年是一种缠绵,那柳笛唱响的就是人世清欢。
柳笛声声,春的脚步在鹰翅上柳绿花红。
柳笛声声,这头牵着情思,那头牵着情浓。
那柳笛把层林尽染,那笛声飞越千山,而那奏响爱恋的笛声依旧深情的响彻风中……有人说写文字的人是孤独寂寞的,而我觉得,能用一笺笔墨书写的人是睿智的。
在文字里行走,你可以领略文字的墨香,亦可以在微风中痴狂。
作为中国摄影家协会内蒙古分会会员,呼伦贝尔市摄影家协会理事,作家协会会员的江红光,他不畏艰辛,扎根草原,用手中的笔描摹着呼伦贝尔的一草一木,风土人情……诗意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这幸福,花香四季,香飘流年。
任凭风吹雨打,依旧明艳,他就像大漠上屹立不倒的胡杨,闪耀着恒久的光芒,他就像草原上的雄鹰,追逐着太阳飞翔。
即便岁月老了,他的执着依旧会在路上,因为你的生命底蕴总在季节深处丰盈着梦想。
而我,站在三月的草原,祝福你,携着一袭清浅,梦醉草原.......
爱国诗人屈原读后感200字
《屈原列传》读后感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
屈原又是一名政治家和爱国志士。
他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千百年来感动着无数中华儿女。
他两次被流放,一次是因为怀王的愚蠢;一次是因为子兰的谗言。
最主要的是他——革新图强;遭受打击,不背叛祖国。
一句“留取丹心照汗青”流芳千古,成为中华民族的爱国代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每读到这句,我总有一种悲叹
一种文人的悲叹
一种时代的悲叹。
一个爱国者,一个坚持自己理想与高尚情操的人,结局却是如此的悲惨——投江自尽。
一个人的行为诠释着他对人生的理解,对生命的看法。
屈原热爱祖国,他不像孙膑、李斯那样跑到别的国家去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与抱负。
当自己的政治主张与抱负无法施展实现时,慷慨以死明志。
我为屈原之死惋惜悲叹。
志向虽不可移,用生命去替换,代价太大,过于沉重。
有1%的希望,就要用99%的努力去争取,绝不悲观
绝不等待
决不放弃
我庆幸自己生长在一个新时代,一个勇于变革的时代,一个提倡人人平等的时代。
尽管生活还有许多不如意,但我不明白有些人为什么放弃希望,甚至生命。
一次与父母的争吵
一次比赛的胜负
还是看破红尘,甘愿成“仙”
神仙都难免俗,何况人乎
对待名利地位,重要的是做到“心平气和”。
人活着,才有希望,才有未来。
让我们一起去拥抱希望
拥抱未来吧
明天一定会更好
姜维是怎么死的?
姜维的死--诈降魏国将钟会,并煽动他谋反,钟会手下不从,他两人又以性命相逼,就找机会杀掉了钟会,在一旁的姜维见大势已去,遂拔剑自刎。
姜维由于连年伐魏,魏兵恨之入骨,剖开了他的尸体,却惊讶地发现他的胆有鸡蛋那么大。
——《三国志》
屈原的故事和读后感。
(故事短一点,读后感200到300字)急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后因小人在楚王面前花言巧语,使楚王疏远屈原。
后来楚怀王被秦王诱骗,囚禁在了秦国三年,三年后,楚怀王悲愤而死,屈原听到这个消息后,万念俱灰,投江自尽。
屈原的这种爱国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么
故事中,屈原向皇上提出他的改革方法,昏庸的皇上居然不知采纳,还降了屈原的职,能不让他愤怒么
尤其是最后国土沦落,这让爱国的他怎么接受得住
所以,我们应该对这位爱国诗人表示无限的敬佩。
联系现在想一想,我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可我们的爱国之情不能变,我们也不用向屈原一样,我们只要好好学习,回报祖国,这就是我们爱国的表现。
屈原坎坷的一生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遭遇困难和挫折是正常的,关键是面对挫折时,应当拿出勇气和毅力迎接挑战,直面挫折,战胜自我,把每次挫折当作前进的动力,最终走向成功。
作为一个学生我们应该从小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的远大理想,拥护世界和平,强烈反对破坏、分裂祖国的行为。
我们要在祖国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为祖国做出更大的奉献。
谈谈你对爱国诗人屈原的认识
屈平(约前340-约前278)字原,通常称为屈原;芈姓屈氏。
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屈原不只是爱国,更关注民生一提与屈原,人们就很容易联想到爱国。
但实质上,屈原不只是爱国,他更引人肃然起敬的地方是他的民本情怀。
屈原的“美政”理想中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民本思想。
在屈原的著作里,人民的疾苦,一直是他念念不忘的主题。
譬如,屈原在《离骚》、《九章》等作品中反复讲到“民”的问题。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提出了革新政治的主张。
他一心向民,建议不分贵贱,选用贤能来治理国家,修明法度,严格按法度办事。
在封建主义里,这些提议无疑得罪了权贵,权贵们为保自身利益,处处打击屈原,使之遭到奸佞的排挤,最终流放到汩罗江边,郁郁不得志,报国无门,投江而死。
可以说,屈原之死,不仅仅是因为国家的破灭,也是因为其民本理想的破灭。
在专制时代,朝廷对屈原的推崇,自然只会推崇他“忠君报国”的一面,而会努力淡化其“民本”思想。
但是,在提倡人民共和、民主法制的当今时代,我们不能再把屈原简单地等同于“爱国主义诗人”,不要只强调他爱国的一面,而疏忽其爱民的精神。
片面强调爱国而忽视爱民,很容易把人们引入到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上去,这反而是有害的。
我论屈原 屈原,千百年来,人们用包粽子,赛龙舟,等各种各样的方法来纪念他。
可是,我却并不觉得他像人们想象得那么完美,可以说,我对他很不满意。
人们,正是因为他的才学,他的许多对国家有益的意见而纪念他,可我,却不能忘记他的一个致命的缺点。
当年,屈原被放逐,因整日郁郁寡欢,才去跳江,使得他郁郁而终。
虽说,他是为自己抱憾,为自己的才华无人应答而自尽,但是,我想问一句,他这种行为正确吗
“跳江”,这是一种正确的反抗方法吗
纵使他一心为国,才华横溢,可唯一的缺陷便是--他懦怯
也许你会说,既然他那么一心一意为了国家,大胆地提出了那么多建议以致被放逐,如何能说他无胆量
可是,懦怯,不在于他对于国家兴旺的勇敢,而在于他对于种种打击后的放弃。
跳江代表着他对一切都放弃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已抛入九霄云外,他面对这个世界,只有逃避,那么,他的头脑、才华、忠诚,又有何用
他的这一举动,真是让人失望无比,一个人,如果对待事情只有绝望,没有任何的崛起之心,那他如何成就伟业
跌倒1次要从第2次爬来,跌倒2次要从第3次爬起来……跌倒100次要从101次爬起来。
屈原虽然“跌倒”了很多次,也“爬起”了很多次,但他始终没能坚持下来,他没有坚信着自己总有一天不会再“跌倒”,会如山一般屹立,他干脆不再“爬起”了,就是这样,他失败了。
仅仅留下了那样一篇《离骚》,绝唱千古,书写着他一生的遗憾。
虽然人们一直赞扬着他,但是,我赞扬他的忠心为国,也鄙夷他的放弃懦怯。
09高考英语1答案、语文安徽卷,化学广东卷,这些试卷答案不要图片,要文字的不要网址
全国卷I答案
【第1句】:B
【第2句】:A
【第3句】:C
【第4句】:A
【第5句】:B
【第6句】:A
【第7句】:C
【第8句】:C
【第9句】:A
【第10句】:A
【第11句】:C
【第12句】:C
【第13句】:B
【第14句】:B
【第15句】:C
【第16句】:A
【第17句】:B
【第18句】:B
【第19句】:A
【第20句】:C
【第21句】:A
【第22句】:B
【第23句】:D
【第24句】:C
【第25句】:A
【第26句】:B
【第27句】:D
【第28句】:C
【第29句】:A
【第30句】:B
【第31句】:B
【第32句】:D
【第33句】:C
【第34句】:C
【第35句】:A
【第36句】:D
【第37句】:C
【第38句】:A
【第39句】:B
【第40句】:B
【第41句】:C
【第42句】:A
【第43句】:D
【第44句】:B
【第45句】:D
【第46句】:A
【第47句】:C
【第48句】:A
【第49句】:D
【第50句】:C
【第51句】:D
【第52句】:B
【第53句】:D
【第54句】:A
【第55句】:D
【第56句】:A
【第57句】:C
【第58句】:C
【第59句】:B
【第60句】:D
【第61句】:A
【第62句】:B
【第63句】:C
【第64句】:C
【第65句】:B
【第66句】:A
【第67句】:D
【第68句】:A
【第69句】:C
【第70句】:B
【第71句】:D
【第72句】:B
【第73句】:A
【第74句】:D 75C第四部分第一节Dear Alice, I have just got some good mews to tell to you.
【第76句】: __去掉to____I win a national prize for painting last week.
【第77句】: __won____My father was so pleasing that he suggested
【第78句】: _pleased\\\/happy_____I go to England for a holiday. I’d like to staying
【第79句】: __stay____There for half a month, visiting place of interest
【第80句】: places______or practicing my English as well. We’ve been
【第81句】: _and_____Writing to each∧ for nearly a year now. I have
【第82句】: __other____often dreamed of talk face to with you.
【第83句】: _talking_____I imagine you’ll be at vacation yourself by that
【第84句】: _on _____Time. Perhaps we could go out to do some
【第85句】: ___√___sightseeing together. Best, Lily内容要点
【第1句】:自我介绍
【第2句】: 信息来源
【第3句】: 祝贺生日
【第4句】: 感谢照顾
【第5句】:索取照片
【第6句】: 合适的结尾One Possible VersionDear Sir\\\/ Madam,Greetings from Chian!I’m Li Hua, a student in Sichuan. I’ve been a panda lover since I was a child. About three years ago I was delighted to learn that Baiyun gave birth to her daughter Sulin and I’ve been watching her grow on your website. Now she’s going to be there. I’d like to wish her a happy birthday and to express my thanks to you for your hard work, because of which Sulin and her parents are living a happy and healthy life in the US. By the way, could I have a photo of Sulin taken on her third birthday? Thank you very much in advance. Yours truly, Li Hua 安徽语文一、(9分) 1.(3分)A
【第2句】: (3分)B
【第3句】:(3分)C二、(32分)
【第4句】:(3分)B
【第5句】:(3分)C
【第6句】:(3分)C
【第7句】:(10分) (1)老人知道了我们的心思,说:“我不需要(他们)了。
”(于是我们)各自揣着书出来了。
(2)立恭折断竹子。
凿出孔吹起来,发出洞箫一样的声音。
(3)一会儿道士又向立恭拱手行礼说:“为什么不给我诗呢
”
【第8句】:(4分) 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后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
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第9句】: (4分) 手法:对比。
简析: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
(答:“反衬”,且简析合理也可。
)
【第10句】: (5分) (1)驽马十驾 (2)天下归心 (3)丛菊两开他日泪 (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5)谈笑有鸿儒 (6)只是当时已惘然 (7)回首向来萧瑟处 (8)薄雾浓云愁永昼三、(25分)11.(4分)董师傅领小翠游湖。
【第12句】: (7分) 董师傅是一位普通木工。
他技艺精湛,质朴善良,乐于助人,有平常心,有生活情趣。
13.(6分) (1)反映了董师傅淡定平和的情感世界。
为情节发展作了铺垫(或“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1)运用比喻,描绘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晶莹璀璨的艳丽之美。
运用比拟(或“拟人”),形容海棠盛开时争奇斗艳的勃勃生机。
14.(8分)(1)①因关心、帮助别人而快乐。
如:董师傅领小翠游湖;送小翠回家。
②因生活知足、心态平和而快乐。
如:家里平安;日子平静;钱足够用;小翠对雕花窗户不作评价,董师傅也不在意。
③因有生活情趣,善于发现美丽而快乐。
如:董师傅看夕阳西下,看月上树梢;向小翠介绍如何看塔影。
④因工作得心应手,有成就感而快乐。
如:董师傅在校园许多地方都有业绩;特地向小翠介绍自己的创作——雕花窗户。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示例一: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做人要像董师傅那样,脚踏实地,厚道本分,心态平和,有立足于世的本领,有适合自己的人生定位。
示例二: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从小翠身上,我们意识到,面对新环境要学会适应、学会生存。
示例三:校园渐向公园靠拢,说明生活环境总在不停地变化。
这启示我们:无论生存环境怎样改变,不变的应该是人的自然与本真;我们应在喧闹的环境中寻找一块心灵的绿洲,避免浮躁。
示例四:在熙攘的校园中,董师傅热心帮助小翠的情景启示我们:和谐的氛围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去营造、去呵护。
(答案不止一种。
要求依据作品,谈出真情实感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言之成理,语言流畅。
)四、(24分) 15.(3分)D
【第16句】:(3分)A
【第17句】:(3分)D
【第18句】:(7分) 整体概括:我省多方面加强维护农民工权益工作。
分别概括:①清查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
②扩大农民工保险范围。
③关心农民工子女教育。
19.(4分) 新 春 对 联 翠柳迎春千里绿 黄牛耕地万山金 教师办公室对联 桃李满园春绣锦 芝兰绕阶座凝香20.(4分) 示例:学习者主观上有学习的动机,并且愿意诸行动 学习者具备一定的学习方法,并且会不断总结学习经验 学习者有较强的学习意志,并且能够持之以恒五、(60分) 21.(60分) 略 广东化学
【答案】A
【答案】D
【答案】C
【答案】B
【答案】B
【答案】C
【答案】C
【答案】A
【答案】D
【答案】BC
【答案】B
【答案】C
【答案】AC
【答案】A
【答案】BD
【答案】D
【答案】CD
【答案】BC19
【答案】(1)关闭活塞,微热反应管,试管A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
冷却后若末端导管中水柱上升且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防止反应过程中空气进入反应管,便于观察N2的逆流(3)熄灭酒精灯,待反应管冷却至室温,停止通入氮气,并关闭活塞。
(4)①
【第2句】:80 ②产物中生成了CaO20
【答案】(1)0.045
【第9句】:0×10-3 (2)该反应中甲酸具有催化作用①反应初期:虽然甲酸甲酯的量较大,但甲酸量很小,催化效果不明显,反应速率较慢。
②反应中期:甲酸量逐渐增多,催化效果显著,反应速率明显增大。
③反应后期:甲酸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成主导因素,特别是逆反应速率的增大,使总反应速率逐渐减小,直至为零。
(3)0.14 21
【答案】:(1)CO
【第2句】:CO (2)焰色反应 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的火焰(3)①FeO FeO、Fe Fe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步骤1:取适量固体产物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振荡使碳酸钾完全溶解。
分离不容固体与溶液,用蒸馏水充分洗涤不溶固体 固体产物部分溶解步骤2: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硫酸铜溶液,再加入少量不溶固体,充分振荡 (1) 若蓝色溶液颜色及加入的不溶固体无明显变化,则假设2成立。
(2) 若蓝色溶液颜色明显改变,且有暗红色固体生成,则证明有铁单质存在步骤3:继续步骤2中的(2),进行固液分离,用蒸馏水洗涤固体至洗涤液无色。
取少量固体与试管中,滴加过量HCl,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适量H2O2 ,充分振荡后滴加KSCN 结合步骤2中的(2):(1) 若溶液基本无色,则假设(1)成立(2) 若溶液呈血红色,则假设(3)成立③步骤1:将固体产物加入
【第1句】:0 mol•L-1盐酸中 观察有无气体 若有气泡产生、说明固体产物中含有单质铁,反之,则不含单质铁步骤2:将固体产物加入足量的0.1 mol•L-1CuSO4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后,将沉淀物溶于
【第1句】:0 mol•L-1盐酸,再加入20% KSCN,最后加入3% H2O2,若最终溶液显红色,说明固体产物中含有FeO,若不出现红色、说明不含有FeO22
【答案】(1)升高温度、搅拌、过滤后再向滤渣中加入硫酸(多次浸取)(2)Fe(OH)3 Al(OH)3(3)Na2SO4(4)①在某一时NaCl最先达到饱和析出;Mg(ClO3)2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大;NaCl 的溶解度与其他物质的溶解度有一定的差别。
② 降温前溶液中NaCl以达饱和;降低过程中NaCl溶解度会降低 ,会少量析出。
重结晶。
23
【答案】①制水泥② +3 +18 (2)Na5P3O10(3)+1 1 Ni2+ + 1 H2PO2-+ 1 H2O → 1 Ni + 1 H2PO3- + 2H+ ③ 化学镀无需通电,而电镀需要通电都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化学镀对镀件的导电性无特殊要求24
【答案】(1)2NH4AlO(OH)HCO3 Al2O3+3H2O+2CO2↑+2NH3↑(2)①
【第4句】:5g;②再向烧杯中加入100mL蒸馏水,充分搅拌至固体溶解(3)① H++OH-=H2O NH4++ OH—= NH3•H2O Al3++3OH—=Al(OH)3↓;25
【答案】(1)B(2) (3) (4)C15H13N3; (5)ABD26
【答案】:(1)C11H13O4N(2)甲醛 (3)(4)B、C (5) 12 27
【答案】(1)[Ar]3d9或1s22s22p63s23p63d9 (2)4个 (3)B、D(4)N、F、H三种元素的电负性:F>N>H,在NF3中,共用电子对偏向F,偏离N原子使得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难于与Cu2+形成配位键。
;(5)高 。
Cu2O与Cu2S相比阳离子相同,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也相同,但O2-半径比S2-半径小,所以Cu2O的晶格能更大,熔点更高。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有感和百家讲坛有感800字
《姜》(焦安南、李建义著)一书,翔实取材于记》、、《逸周书》、《六韬》中的大量历史资料。
书中出场的五十多位重要人物,不仅描述生动具体,而且大事无虚,全部为真人真事,均于《中国历史名人大辞典》中有所记载,可以说是一部商末周初的百年历史风云录。
特别是主人公姜尚,从出生写起,至寿终收篇,将他一生的丰功伟绩写得淋漓尽致,令人景仰。
此书揭去了神秘,达到了还原历史巨人姜尚本来面目的目的。
尚字子牙,俗称姜太公。
他是东夷之士,公元前1136年生于东吕乡东吕里。
姜尚是我国的历史巨人,被后世称为谋略家的开山鼻祖,又是兵家鼻祖。
他一生之中做到了三件划时代的大事:一是辅周,姜尚是文王、武王和成王的三朝元老,两代辅臣;二是灭商,姜尚功勋卓著,堪称千古一相;三是建齐,他是古代齐国的开国君主,一代明君。
姜尚在中国历史上,犹如一颗巨星,闪耀千古。
《姜太公》一书中,将姜尚的三件大事全部收录,灭商经历更是写得真实具体。
该书对姜尚的传奇经历做了全新的描述,艺术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非常值得一读。
为什么三千年后的今天,人们还景仰姜尚呢
因为他的思想先进,永远闪耀着仁者的高尚和智慧的光芒。
首先是他的政治思想,核心是爱民惠民。
姜尚历经磨难,穷困潦倒,久久不得志,因而对庶民的力量有正确的认识。
他主张与民众息息相关,关心他们的切身利益,爱民惠民。
如何做到爱民惠民呢
他认为:其一,要有尊重民众的思想。
他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
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
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
既然天下不是一人的天下,那么只有代表民意、受民众支持的人才可以掌管天下。
其二,要施惠于民。
要保护民众的物质利益,让民众有一定的生活保障。
要普施仁爱于天下,做到与民同忧同乐、同好同恶。
他说:存养天下鳏寡孤独,振赡祸亡之家。
其赋役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
其三,要保证百姓的正常生活。
要做到不误农时,不夺其利,不使百姓失业。
还要薄赋敛、少市税,要求各级官吏廉洁从政。
其四,要保护百姓生命。
要做到生而无杀,不惩罚无罪之人。
其五,要爱兵。
军事指挥员要体贴关怀士兵,才能令三军之众,攻城争先登,野战争先进。
正因为做到了这些,所以姜尚兴周灭商,建齐富国,都赢得了民众和士兵的拥护和支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次是他的经济思想,核心是实施三宝。
什么是三宝呢
姜尚说: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
他认为让农民聚居于一个地方,粮食就会充足;让手工业者聚居于一个地方,器具就会充足;让商人聚居于一个地方,货物就会充足。
因此,他说:三宝各安其处,民乃不虑。
无乡其乡,无乱其族。
三宝全,则国安。
三样法宝各得发展,就会国泰民安。
他的经济思想是有远见的。
联系到今天的同行业联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这其实都是姜尚的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姜尚治齐,也有因地制宜的成分。
齐国是盐碱之地,不宜种植五谷,因此姜尚因地制宜,大兴工商,植桑养蚕,得渔盐之利,改造土壤,齐国才因此成为东方的经济大国。
第三是姜尚的军事思想,核心是武攻文伐。
他的军事专著《六韬》,记载的全是与文王、武王的军事对话。
该书中,姜尚不仅阐述了如何延揽人心、控制四方、富国强兵、分化瓦解敌人和上伐无与战等战略论,而且还概述了有关埋伏、伪装、出其不意、声东击西和如何战胜立足未稳之敌等战术论。
其观点之深刻,议论之丰富,在先秦兵书中,几乎无出其右者。
宋代时,《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的必读经典著作。
在当代,它也必将发挥止戈为武的特殊作用。
第四是他的文化思想,核心是尚时重变。
姜尚强调从现实出发,运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去推动可观事物转化,从而因势利导,取得胜利。
夺取天下靠军事谋略文化,他采用的手段是阴谋修德与兵权奇计。
他鼓吹圣人将动,必有愚色,使殷纣中计,结果达到以倾商政的目的。
他又用间探敌,然后采用突然袭击的手段,遂获全胜。
治理天下靠政治谋略文化,他使用举贤尚功、从俗简礼和主位沉静。
姜尚封齐后,选拔夷人中的贤士来辅助自己,奖励那些能干的人,使自己的统治能量发挥到顶点。
他从夷人之俗,简君臣之礼,赢得了齐人的拥护。
君王持政,姜尚主张安徐而静,勿妄而许,勿逆而拒,以天下之心虑,方能洞察朝政,明识天下。
道德文化的代表人物是孔子,谋略文化的代表人物是姜太公。
到唐代,孔子被唐玄宗敕封为文宣王,姜尚被唐肃宗敕封为武成王,成为我国古代一文一武两大偶像。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42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