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爱国戚继光读后感300字

百家讲坛 观后感 300字 急用3篇 戚继光的 快啊

一位大明名将,带领一支军队,令千万猖狂一时的倭寇胆战心惊,他就是戚继光,他带领戚家军奋力抵抗倭寇。

他不图名利,呕心沥血,只为天下太平,是什么支撑着他

是勇气,是魄力,是一腔热血,是坚不可摧的爱国之心

我们生活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中华民族一位位先烈用血与汗打拼下来的。

那广阔的田野,曾是先辈战斗过的地方,曾亲眼目睹一场场战争。

先烈们勇敢地牺牲,为的是未来的子孙能够平静地生活,为的是捍卫华夏儿女的尊严

为什么一次次外强侵犯中国,一次次被击退

因为我们炎黄子孙的血脉中,有更崇高的国魂,它坚不可摧,百折不挠

因为我们的的尊严比任何财富都珍贵,永远不能受到污辱

在自然灾难面前,我们挺身而立,汶川、玉树大地震,我们用坚强的信念,谱写了一曲曲生命的壮歌,我们没有倒下

舟曲洪灾,我们又一次勇敢面对,中国没有向困难低头。

华夏儿女的拳拳赤子之情,炎黄子孙的国魂,像生命的火种,代代相传,永不泯灭。

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戚继光抗倭――读后感》450-500字

读《光抗倭》有感  前些天,我在读了一篇叫做《戚继光抗倭文章。

    “倭寇”国古代对日本海盗的称呼。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由于当时的朝政非常腐败,倭寇经常侵扰当时我国的沿海地区,百姓们痛苦不堪。

戚继光十七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八年之后,他升任为署部指挥金事,几年之内使当时的军队战斗力大大加强,因此人们亲切地称之为“戚家军”。

当时在一个叫做横屿的小岛,哪里盘踞着一伙十分凶恶的倭寇。

戚继光请来一位老渔民,那位老渔民说只要在退潮时攻打倭寇,方能取胜。

戚继光按老渔民说的做,在退潮时攻打倭寇。

果然在傍晚,他们打败了倭寇。

倭寇被平定了,他们也保卫了祖国边界的安宁。

  我读了这篇文章,觉得戚继光是一个十分勇敢、坚定不移、足智多谋的杰出的爱国人士。

其实我们的祖国除了戚继光以外,还有其他很多伟大的爱国人士,譬如爱国诗人屈原:楚国诗人屈原因为国家被别国占领,老百姓民不聊生,屈原以死明志投江而亡;郑成功打败倭寇收复宝岛台湾,还有许许多多为了祖国的统一、国土完整而为国捐躯的英雄们……  每每想到这些人,就会不由得想到在封建统治下的旧中国,落后、衰败任人欺凌。

所以我们现在更应该抓紧时间努力学习。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用所学的知识来报效我们的祖国。

我很喜欢“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句名言,它说的是:如果小时候不努力读书的话,老了就会一事无成。

  老师常说“先有国,才有家”。

就这么简单质朴的一句话,它却代表了古往今来多少爱国人士不惜牺牲生命去捍卫祖国尊严、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

而我们虽然生活在新中国和平稳定的今天,仍然应该居安思危、珍惜时间好好读书,积攒知识。

以便将来更好的建设自己的祖国,回报自己的父母。

戚继光的的故事300字的 原创

明世宗的时候,有一批日本的海盗经常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骚扰。

他们和中国的土豪、奸商勾结,到处抢掠财物,杀害百姓,闹得沿海不得安宁。

历史上把这种海盗叫做“倭寇”。

朝廷把山东的将领戚继光调到浙江平倭。

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山东蓬莱人。

他到了浙江,先检阅那儿的军队,发现那些军队纪律松散,根本不能够打仗,就决心另外招募新军。

他一发出招兵命令,马上有一批吃够倭寇苦的农民、矿工自愿参军,还有一些愿意抗倭的地主武装也参加了进来。

戚继光组织的新军很快发展到四千人。

戚继光是个精通兵法的将领,他懂得兵士不经过严格训练是不能上阵的。

他根据南方沼泽地区的特点,研究了阵法,亲自教兵士使用各种长短武器。

经过他严格训练,这支新军的战斗力特别强。

“戚家军”的名气就在远近传开了。

倭寇在哪里骚扰,他们就打到哪里。

那些乱七八糟的海盗队伍,哪儿是戚家军的对手,交锋了九次,戚家军一次次都取得胜利。

最后,倭寇在陆地上呆不住,被迫逃到海船上,戚继光又用大炮轰击。

倭寇的船起了火,大批倭兵被烧死或掉到海里淹死,留在岸上的也只得乖乖投降。

就这样横行几十年的倭寇被基本肃清了。

戚继光爱国事迹。

150字左右,实在没有其他人的也行,只要是爱国,快点快点,好的加分

1559年,浙东台州倭乱频繁,百姓深受其害。

数千名倭寇包围桃渚千户所,戚继光从宁波率兵连夜驰援台州,解桃渚之围,歼入侵海门倭寇。

接着,亲去金华、义乌等地招募精壮农民和矿工3000余人,以岳家军为榜样进行编练,终成闻名天下的戚家军。

戚继光针对南方的地形和倭寇作战特点,创造了长短兵器配合,因敌因地变换队形、攻防兼宜的“鸳鸯阵”,使用飞刀、飞枪、飞箭的火箭等,屡次打败倭寇。

1560年在台州造烽堠,修城墙,训练守军。

1561年,数千名倭寇在台州登陆。

戚继光率军出击,连续9次挫败倭寇的进犯,救出数千名被掳难民。

史称台州大捷,亦称台州九战九捷。

弘扬民族精神的读后感 300字

我的祖国读后感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辉煌,五千年的历史,留下了璀璨的传统文化。

在历史的长河中,仁人志士层出不穷,中华美德熠熠生辉,民族精神世代传承。

  在华夏大地,这片波涛汹涌的大地上,在寒风凛冽的世界第一高峰,插着一面用爱凝结成的,万古流芳的旗帜。

它,就是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不屈不挠、自强不息”为目标的民族精神

  面对困难重重而勇往直前奋斗的是民族精神;对死亡的威胁自强不息英勇就义的是民族精神;面对凌辱祖国的列强,挺身而出、维护祖国尊严的,还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它是世界的最高峰,向下方眺望。

它看到了祖国雄壮美丽的大好河山,看到了这片土地上勤劳的中国人……此时,它虽然身在寒冷的峰顶,但它心里却有一颗炽热的太阳为它驱赶寒冷。

但是,当它看到人面兽心的侵略者残忍地杀害无辜的百姓,一股憎恨在心底油然而生,就仿佛凶猛的列焰在心头焚烧,久久不息。

  望长江黄河浩荡东流去,抚敌垒炮台默默耸天立。

江山千秋永在,英烈风范长存,从太军倒下的第一排勇士,到百万雄师过大江献出年轻生命的战士;从罗霄山脉战死的大将,到抗日战胜和大决战中英勇献身的官兵,他们有没有留下名字的,还有的没墓场和石碑。

然而“青山处处埋忠骨”,他们的英灵与江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时间如信风拂过耳际,生命的旋律在眼前闪烁。

悠悠的岁月如水流逝。

你是否还记得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

  爱国是高于一切的传统美德,正是如此,我们中华民族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爱国英雄,他们的英雄事迹为中华美德的最高音。

屈原因国破而投江明志,张骞出使匈奴、苏武牧羊北海边、文天祥为保国格而心甘受辱,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戚继光率兵抗倭、郑成功挥师收复台湾,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为国义无反顾,李大钊、陈潭秋视死如归,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周保中,为还我河山而爬冰卧雪,甘洒一腔热血、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献身堵枪眼、邱少云烈火焚身稳如泰山……他们哪一个不是具有着民族精神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血可以流。

泪可以洒,但头不能低下,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本色,中国人的血脉流淌着顽强不屈的精神

多少荣辱,多少艰辛,多少奋斗,多少牺牲,我们的先辈用血、用汗、用宝贵的生命铸就了东方大地不屈的中华魂

换得华夏大地阳光灿烂。

幸福的生活是我的祖辈、无数的英烈带着对祖国的挚爱、对人民的赤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这幸福来之不易,这里面凝聚着无数英雄的血与生命。

这是他们为了捍卫祖国,保护人民而献出生命的回报,这是所有人民心中最甜的果实……  今天,我们又站在国旗下,面对冉冉升起的国旗,我们该有多少感想“朝霞艳,国旗升,凝目立,添豪情”,同学们,请珍惜我们花朵般的年龄,用实际行动做出响亮的回答。

  弘扬民族精神,再现中华之雄魂。

  我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

它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华夏民族,是世界四大古国之一。

我欣赏我的祖国,是因为中国曾经经历了多少沧桑、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啊;我热爱我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敬佩我的祖国,打响了“武昌起义”,发动了“辛亥革命”使中国从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中走了出来;我喜欢我的祖国,是因为祖国的壮丽风景使人心旷神怡…… 中国在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中国史称秦始皇开始,逐渐成为一个富饶、美丽的国度;张骞出使西域,创建丝绸之路;唐太宗李渊建立了大唐;明太祖朱元璋以一个农民的身份创建了明朝;大金大汗皇太极攻克了北京,创立清朝后……从“玄武门之变” 到“康乾盛世”……从圆周率,四大发明,地动仪,浑天仪……从孔子,孟子……从王羲之,柳公权,颜真清……从李白、杜甫、陆游、叶绍翁、苏轼、辛弃疾…… 中国每个方面都在逐步的昌盛,成为当时世界上发达国家之一。

然而,好景不长,从乾隆皇帝后,一个个腐败无能的皇帝依次出现,从嘉庆皇帝到溥仪皇帝;从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从中日黄海大战……都体现了后清的腐败。

作为一个中国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固然令人不堪回首、深恶痛绝;但更令人欣慰的是在孙中山大总统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一举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又在以毛主席、周总理的领导下,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一个崭新的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而且从“五•四”运动开始,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涌入社会:冰心奶奶的《寄小读者》;鲁迅爷爷的《社戏》;郭沫若爷爷的《山茶花》;老舍爷爷的《四室同堂》;郑振驿爷爷的《海燕》;巴金爷爷的《繁星》……都是当时社会上优秀的文学作品,并且对鼓舞中国人民重新站起来抗击国内外的反动派,建立新中国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祖国秀丽的风景一向令人赞叹

神奇的九寨沟,具有典型“克斯特”地貌的黄龙,秀丽的黄山,“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世界第一大佛”的乐山大佛,美丽的日月潭,布达拉宫,喜马拉雅山…… 祖国的文化也很多

现在为止,已经有29个项目顺利申请了“世界遗产”的名录,这也是一个令人骄傲的数字

在五千年中,中国人受尽了耻辱,但我们终于又站起来了

可谓是“苦尽甘来”

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努力下,嬴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

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感到自豪

  《我的祖国》读后感  《我的祖国》这本书,让我知道了祖国的故事,祖国以前的辉煌,使我更了解了祖国。

从新中国的成立到中国农业的迅速发展,从我国医学技术的发展,再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这一件件惊天动地的发展故事,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富裕,祖国一天比一天强大。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故事。

当历史的刻度停留在21世纪,世界人口已经达到66亿的眼下,却依然有8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在粮食问题日益凸现的今日,世界将目光投向了中国,这片广袤无垠的国度,耕地面积只占世界7%,人口却占世界22%的第一人口大国。

面对严峻现实,世界陷入了粮食恐慌,人们不仅连连发问:谁来养活中国,谁来养活世界

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绿色革命”,通过对杂交水稻的成功研究,最终将水稻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了800公斤,并推广

【第2句】:3亿多亩,增产200多亿公斤,每年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1亿多人。

创造这粒魔法种子改变了世界的英雄就是袁隆平爷爷,他满怀信心地向世界宣称,中国人不仅可以自己养活自己,更能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作出巨大贡献。

  《我的祖国》这本书使我知道了祖国的强盛,我为祖国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我愿祖国在新的一年里蒸蒸日上

繁荣昌盛

  读后感:  

【第1句】:弘扬民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这句话几乎全国人民都知道,但又多少人能做到呢?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从人文出祖_黄帝,到尧舜禹的克己爱民,孝敬父母等精神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每次在外国人面前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不由得感到自豪起来,滔滔不绝的说着祖先们的那些精神,说什么要向他们学习,可是谁又做到了呢?没有,都没有,我们是那些说话不算数的人,但也有些人在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建设我么的国家,我们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可以不必做的那么大,不用做的要人人都知道你在弘扬名族精神,可以在公交车上,我们可以给那些老弱病残孕让位,过马路时,可以扶那些老人过马路,还可以不乱丢,乱涂,乱扔……那不就没有什么人得病了吗

不就使得环境受到了保护吗

不就使得我国变得更美好吗

  一个祖国的建设不仅仅只靠一个人,要靠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双手来建造,听说过“三个臭皮蛋顶一个诸葛亮”的彦语吗

连三个臭皮蛋的智慧都可以顶一个诸葛亮的智慧,这不就说明团结力量大吗

不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青少年的学习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建设祖国和弘扬名族精神的能力也增强了,所以,我们青少年弘扬名族精神的责任占全国任命弘扬名族精神的人的三分之二。

  在我们身边不就又很多这样的例子吗

如在1988年的奥运会上,我国乒乓球队的队员们战胜了对方后,使我国获得了参加奥运会以来的第一块乒乓球金牌,也使得乒乓球成为了我国的国球,这不就是在建设祖国吗

还有就是在今年的奥运会上,在男子110米兰冠军刘翔在直径跑道上战胜了黑人,为我们全亚洲争了光还为我国争了光,这不也实在建设祖国吗

……  弘扬民族精神,全国人民人人有责,谁都不能丢下这个责任

  

【第2句】:方块字,中国魂  春雨、杏花、江南。

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地就在那里。

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样的向心力当必然存在。

”这是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听听那冷雨》中的精选段。

这字字句句无不使读者从身心产生共鸣,读者深切地感觉到老作家对祖国一片深沉而执着的爱。

这是海外游子对祖国经久不变的情。

  古老的文字对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一种归宿。

它的祖先的根,是祖先的魂,是祖先留于后人的不变的记忆;它是祖先对后人的寄托,寄托着他们创业的艰辛、耕耘的辛勤和历史的演绎。

它的横横竖竖显影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继承和发扬它是每个中国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方块字以它平常的一笔一画组成一个不平凡的统一体,以其独特的结构——一身兼表音形意三种功能,向人们展示中华传统的悠久,中华历史的浩荡、曲折,还有华夏民族的与众不同。

遥望历史,方块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化过程,记载了历史的沧桑巨变,镌刻着朝代的兴盛衰亡和人们的生老病死、繁衍不息。

历史的车轮滚滚,辗过了五千年,每一道车辙都是神龙文化不灭的记载。

方块字因此成了中国历史的发展的过程的射影,留下拉《史记》《春秋》等不朽的历史巨篇,成为后人回顾历史的依据。

方块字的魅力是任何别种文字所无法企及的。

它本身就是一首古老的情歌,深情、缠绵;它本身就是一首精辟的诗,刻骨、醉人;它本身就是一篇抒情散文,向人诉说着、倾洒着满腔激情,令人随之起伏,随之荡漾,大有与之同生死、共命运之势。

方块字的灵魂在于它是悠久历史文化的结晶,是一个民族素质的体现;它的魅力在于它能楸住人们的心,让你无时无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身上流着的是龙的鲜血,拥有的是一颗赤诚的中国心。

  难怪身在他乡异地的中国人,无论做到哪里,无论干什么,无论改变了多少,都不会改变他们对祖国深沉的爱。

他们始终知道自己是中国人,拥有一颗中国心,梦里总是飘洋过海回到故乡,回到生他养他的热土。

难怪游子们偶尔一次听到乡音,偶尔一次瞥见方块字也会激动万分,甚至热泪盈眶。

这泪水中荡漾的是那股经得起沧海桑田的浓浓乡情。

  于是民族的心灵,祖先的会议和希望便有了寄寓。

所以余光中深信,每一个中国人也都深信,那方块字足以令多少人梦里牵挂着的希望,是华夏民族的魂,是中华民族的根。

爱国广播稿350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正如雷锋所言:“我是祖国的,祖国是我的。

”因此,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直接联系起来,把自已的人格与祖国的国格直接联系起来,这正是爱国主义真谛之所在。

每当奥运会颁奖仪式上五星红旗高高升起,中国的国歌通过现场直播响彻整个世界的时候,不但获得世界冠军的中国运动员在为自己的祖国母亲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而且,与此同时,祖国母亲也在为自已有这样优秀儿女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生为祖国母亲争气,死为祖国母亲争光,这才是一个爱国主义者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之所在。

打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册,每一页无不闪烁着爱国主义的灿烂光辉。

中华民族的爱国志士,不畏强权压迫,不畏虎豹柴狼,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昌盛,为了民族的自由,为了人民的幸福,谱写了一曲曲响彻云霄的爱国主义壮歌,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是不可战胜的伟大力量

在历史长河中,英雄事迹,层出不穷;爱国人物,群星灿烂。

战国时期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宋代的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明代的爱国将领戚继光,焚烧鸦片的抗英将领林则徐,他们忠于祖国、热爱人民,不畏贬谪,不怕牺牲,忠烈千秋,永垂千史,这正是爱国主义力量的集中表现。

查看全部3个回答相关问题全部

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戚继光作文400字左右

民族英雄——戚继光作文 500字2003年暑假我随大姨来到山东旅游,有一天,我来到了人民英雄戚继光纪念馆,让我对这位从昧相识的人民英雄加深了一层了解,他的事迹也触动了我的心灵。

戚继光(1528—1288),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

明代杰出的军事家、人民英雄。

1544年,当时东南沿海倭寇为患,戚继光饱定“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志向。

1553年,总督山东沿海备倭事,振饬营伍,整刷卫所,清理钱粮,严明纪律,督修海防设施,巡察海上营卫。

在任期间所辖海疆肃靖,御倭卓有成绩。

1555年,戚继光调浙江抗倭,第二年,任参将。

1559年。

,亲赴浙江义乌,精选3000名农民和矿工,训练成一支军纪严明的劲旅,史称这支军旅为“戚家军”。

他率这支军队先后取得高家楼、龙山、缙山、乌牛、松浦、鉴云等大捷,扭转了战局。

戚继光勇冠三军,身经百战,任劳任怨,挺身干事。

实为振古之名将。

在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缅怀民族英雄,意义深远。

中华民族历来不畏列强。

现在,我们要好好学习,奋发图强,让东方巨龙永远腾飞

戚继光读后感初中800字

今年寒假,我读了名人故事丛书中的一本《戚继光》,被物戚继光给深深地了。

戚继光出身于一个将门家庭,从小就受到为人正直、文武全才的父亲戚景通极为严格的教育,而由于他们都长期住在防倭寇的前线,对倭寇焚掠人民的景象历历在目,十分痛恨。

所以从小就立下了为祖国建功立业的宏伟志向;长大之后,戚继光怀着满腔热枕,奉命率领军队踏上了抗倭寇的艰辛征途。

由于戚继光有着非凡的作战天赋,他收复横屿,并在牛田和林墩大败倭寇,更是在平海卫获得了巨大的胜利。

戚继光凭着他自己的一身胆气和为国效忠的优良精神,不顾自身安危,奋勇杀敌,为祖国立了大功。

我不由得十分佩服这位伟大的抗倭英雄,是他,用自己的热血保卫祖国,值得我们赞颂。

但好景不常,戚继光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过去他长期在东南沿海作战,感受了暑湿,没有很好治疗,以致埋下了病根;后来到了蓟州,又因指挥军队操劳过度,调护不周,所以又得了肺病,不是吐血,晚上也常常失眠,有时甚至晕厥,无法处理军务。

尽管眼前有这种种不如意的事情,但戚继光仍然坚持工作。

有人劝他修养,但他说:“武将本来是应当为国牺牲的,现在幸得未死,就应该努力尽自己的职责。

我正需要把为国牺牲的决心用到工作上去,怎么能够休息呢

”读到这儿,我的心被深深打动了,戚继光即使自己已经身体不如之前了,但仍坚持下去,为国效忠,这种精神是多么值得赞颂啊

我们应该多学学戚继光的这种为国家、为人民不顾自身安危的好品质

虽然最后戚继光还是由于奸臣当道,在皇上面前尽说戚继光的坏话,使得皇上把戚继光调离抗倭边境,戚继光只好回到故乡,一五七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半夜,戚继光突发疾病,这位转战南北、出生入死的老将军,就最后闭上了眼睛,与世长辞了。

虽然戚继光抱着遗憾离去了,但他的爱国精神永垂不朽

如今,我们迎来了祖国成立六十周年,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和人民

戚继光动画观后感350字

一位大明名将,带领一支军队,令千万猖狂一时的倭寇胆战心惊,他就是戚继光,他带领戚家军奋力抵抗倭寇。

他不图名利,呕心沥血,只为天下太平,是什么支撑着他

是勇气,是魄力,是一腔热血,是坚不可摧的爱国之心

我们生活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中华民族一位位先烈用血与汗打拼下来的。

那广阔的田野,曾是先辈战斗过的地方,曾亲眼目睹一场场战争。

先烈们勇敢地牺牲,为的是未来的子孙能够平静地生活,为的是捍卫华夏儿女的尊严

为什么一次次外强侵犯中国,一次次被击退

因为我们炎黄子孙的血脉中,有更崇高的国魂,它坚不可摧,百折不挠

因为我们的的尊严比任何财富都珍贵,永远不能受到污辱

在自然灾难面前,我们挺身而立,汶川、玉树大地震,我们用坚强的信念,谱写了一曲曲生命的壮歌,我们没有倒下

舟曲洪灾,我们又一次勇敢面对,中国没有向困难低头。

华夏儿女的拳拳赤子之情,炎黄子孙的国魂,像生命的火种,代代相传,永不泯灭。

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像在宗常这样的爱国人士还有那些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

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 。

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

自号文山、浮休道人。

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 )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

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

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

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4300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