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关于春节电影的读后感精选90条-读后感

春节贺岁片乘风破浪观后感一:

自从韩寒不专心写作以来,我便对他好感降低。只是不知不觉间,仍会关注他的动态。想必多年积累的喜欢已变成惯性挥之不去。这就注定无论《乘风破浪》拍成什么德行,我都要现身影院亲自支持。即使主题曲为千夫所指,也不会动摇决心丝毫。毕竟粉了那么久,哪能说黑就黑。

于是,昨天我们就去看了。下面随便说些感想,关于电影和韩寒。

首先,简介一下剧情。我叫徐太浪,是名赛车手。妈妈走的早,爸爸很暴躁。他不理解我,我也讨厌他。赛车得了奖,请来我爸爸。不是为别的,就想装个逼。带他去兜风,被火车撞了。感觉要GG,竟然穿越了。年轻的爸爸,天真像傻逼。我们做兄弟,想维护正义。小弟被搞死,我们很生气。爸爸下手重,判进监牢狱。妈妈生下我,我却没爆炸。这时我醒了,看见老爸爸。我比个手势,他一脸懵逼。但他很配合,于是原谅了。

较之《后会无期》,《乘风破浪》有了显而易见的进步。尤其是对女演员的选择和拍摄,颇显导演的老道

影片的台词比《后会无期》自然贴切许多,更懂得控制与收敛。金句和段子密度仍然不小,总体而言更像人话,不很生硬。人们不会觉得:握草,这人傻逼吧,谁正常人这么说话。可见,编剧韩寒对台词着实下了一番苦功,令其悄无声息地融入剧情,而非剥离剧情的存在。台词的生活化,让故事更加真实,让道理不像说教,让笑点远离尴尬。当然,其中几处多少还是透有些许尴尬的气息,同场观众却很给面子地笑了,看来他们并不是韩寒的真爱粉。

《乘风破浪》最大的进步在于它讲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尽管实在平凡得不值一提,毫无跌宕起伏可言。自从得知韩寒担当此片编剧时,我就不敢奢求故事的精彩程度。作为资深韩粉,我深知韩寒这方面能力的欠缺。如同他的小说,随性的很,生活的很。所有人都迷迷茫茫地活在世上,一页一页懵懂地活着。大约写到二十万字,便草草结尾收稿。虽然韩寒是一位老司机,但他笔下的主人公永远是迷路人,却永远走在不知去往何方的路上。

韩寒的电影风格与小说一脉相承,《乘风破浪》看似结构完整,其实巧借了小学老师教授的一种写作技法,叫首尾呼应。徐太郎从昏迷中穿越回去,最后苏醒过来结束旅程。与其说是穿越,倒不如说他做了一场大梦。在梦境里尽情幻想父亲的过往和母亲的形象,以期达成对父亲的谅解。人之将死,所有隔阂也便自然而然地放下。故事好歹有头有尾,我们不能要求太多。

写到这里突然好想点题。除去韩寒驾轻就熟的常识与评论,他自身创造的作品包括小说和电影,总是存在喧宾夺主的毛病。他太过执着于对细枝末节的精细刻画和雕琢,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主线故事的发展推进。这些近乎完美的细节,与主线的联系往往极其微弱。仿似一棵大树身旁生长的一堆茂盛杂草,而绝非自主干蔓延的许多枝杈。更像凭空给一个凡人长出三头六臂,但多余的两头四臂完全没有用处。

所以,韩寒作品的闪光点在于点点滴滴的细节,光彩夺目。而作为一个整体,又未免显得平庸。难能可贵的是,直男癌之歌放在电影里竟出乎意料地好听。

影片中,六一和徐太浪的爸爸徐正太站在楼顶大喊:我就像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语出韩寒多年前的杂文《我就像这个世界》的结尾。时至今日,邓超饰演的儿子对小马化腾说:不,这个世界还是会变的。不知这算韩寒与年少轻狂的少年时代和解,还是向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妥协。

最后,《乘风破浪》的豆瓣评分为六、9,我给七、5。囿于阅片数量,我心中并没有一套评价电影的体系标准,分数给得稍显随意。只是参照我大学时的

最后的然后,网友们普遍不理解电影内容和片名《乘风破浪》有鸡毛关系。我觉得,导演应该单纯地觉得名字好听而已。就像记者问他《光荣日》为什么叫“光荣日”,他说:我也不太明白这个书名的含义,当初起这个名字就是觉得好听,自己挺喜欢的。书名跟内容没什么关联,你不觉得任何一本书都可以叫这个名字吗?

你不觉得任何一部电影都可以叫《乘风破浪》吗?

春节贺岁片乘风破浪观后感二:

大年初三,在看《西游伏妖篇》的第二天,我又到了电影院,而这次我是与两位朋友一起去看的,这次看到是《乘风破浪》之所以会去看这部电影,多少是因为韩寒,他的第一部电影《后会无期》我没有到电影院去看,而是之后在网上看到的,觉得他的电影里面有些文艺的东西,有些不一样的表达。

我不算是韩寒的粉丝,对他的了解并不太深,但我知道他的名气很大,是一位多元化的人,会写作、会赛车、还会导演电影,当然这只是他凤毛菱角的一面,而我直觉告诉我他是位值得学习的利害的人。而这次我是想看看他的电影里到底想要表达些什么,并且我喜欢剧情片,喜欢有点文艺的剧情片,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朋友也似乎对这部电影有所期待,所以就一同去支持了这部影片。

说真的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我就在脑海中预设韩寒也许会用镜头和画面去表达一些东西,述说一些道理,所以我也在尽可能去发现那些痕迹。而当整部电影放完,我其实还是挺满意的,这部电影里有很多精妙的搞笑,让在场的很多人不约而同的发出欢笑声,这确实算得上一部有点诚意的喜剧。

2

当然,因为导演是韩寒,所以这不可能仅仅成为一部普通的喜剧片,肯定要塑造出一些要表达的东西,所以在欢笑中又穿插着一些文艺气息的,有些肺腑之言的东西,如插曲,如一些台词,一些镜头画面,无不说出韩寒是在表达,是在说故事。而且电影里的一些镜头和画面,也在告诉我们他的诚意和用心,虽然没有如大片的特效,但一些有文艺感,有画面感的镜头足以表明对电影,对镜头影像的认真和努力。

我觉得相比于上一次的《后会无期》确实像很多人评论的那样,这次故事讲得更完整一些,也表达得更鲜明简单一些,也许确实是为了要迎合大众,所以才不会表现的那么生涩和文艺,不过相比于很多烂片来说,确实已经很好了,算得上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其实,这部电影的故事形式,与香港的曾经的《难兄难弟》是一样的故事形式,都是说一个人在机缘巧合穿越回到父亲的那个时代,与父亲一同经历了一些事,磨难和美好,方才了解和重新认识到父亲真实的模样。所以说这个故事并不算韩寒的原创,但是在他的镜头下表达出来得更有技术和艺术,故事大同小异,但也许场景和镜头表现的东西显得更好。

3

网上有人评论和解读说,韩寒这一次是为了表达向父权时代时的伸手妥协,和握手言和,也是与自己曾经的桀骜不驯妥协,是与商业时代的关于迎合大众的.妥协,那些人都解读得很好,但我不知道这对不对。我在看这部电影里确实也有自己的一些感想,当阿浪回到过去有机会重新认识自己父亲的时候,其实他是看不起自己的父亲的,他更想知道的是自己的母亲。

但在与父亲情如兄弟后的一番生死经历,他也终于被自己看似没什么优点,而且有过错,甚至还一直打压自己的父亲所感动了,被他的情义的所感动,也为了自己曾经的看法而蒙羞。其实这也是现实中很多人对于父亲的形象和感受,我们都是这样总是很容易与严厉对待自己的父亲站在对立面,仿佛我们是拥有亲情的敌人一般。但我们终究还是明白父亲的,我们终究会握手言和,正如韩寒在三十多岁,成为了父亲之后,他这次电影所要表达的一样。

这部电影里除了要表达孩子与父亲外,其实多少也表达了友谊,彼此一起同甘共苦,分享快乐和疼痛,当朋友遇到困难,立马携手相救,当朋友遭遇欺负,绝不忘记并且等待机会为之报仇。其实表达得很简单,也很传统,友情也许就是这样,彼此在患难时光,一同陪伴,一同经历,一同成长,也一同欢笑。

4

我始终是写不出什么好的,有深度的电影评论和解说的,我知道我没有那样的逻辑和文笔,以及洞察的想象力,但我的直觉是真实的,我觉得这是一部不错的电影,我就告诉别人这不错,我没有什么深刻的表达和感想,只是动动手写一些想法,也记录一下我曾经做过的事,就想看过的电影。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乘风破浪,直至向往的目的地。

8月29日,对于河南电影来说,又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儿童电影教育片《过年真好》

昨天,在河南广播大厦举行的观片会上,到场的领导和专家都被这部儿童影片感动,有人甚至几度落泪。"这部影片能够获得国际大奖,当之无愧!"河南省政协主席王全书在看完电影后表示。事实上,这部看似简单的儿童片,的确孕育着一种无形的震撼力量。

□今报记者陶辉

【获奖历程】

电影节上,感动美国人

"这部电影能够获得大奖,出乎我的意料!"本部影片的编剧孟宪明笑着说。但事实就这样奇迹般地发生了!

在上个月举行的2010美国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上,《新年真好》从全球参展的254部儿童影片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最佳儿童片"大奖。

本片的投资方之一飞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保盈博士表示,本次参展的中国电影共有12部,入围9部,而《新年真好》是唯一获得"最佳儿童片"大奖的中国电影,也是唯一一部非英语影片,这是中国儿童电影第一次荣获该电影节的最高奖项。

电影节上,本部影片放映完毕后,得到了美国评委和美国观众的高度评价。

"在影片结束后,观众的提问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张保盈表示,"他们纷纷表达了对本部影片的赞扬,还有他们看过影片后的感动。两个美国儿童的话让我记忆深刻,他们说看完这部影片后'心里暖暖的'。"

此外,一位美籍华人感动地说:"之前我给孩子描述过中国过年的情景,但他还是不知道,看了这部影片之后,他明白了。"

【影片揭秘】

孩子故事,简单而深刻

要说本部影片的内容,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就是一个城里小孩与一群农村小孩的故事。1997年春节前,四年级学生莫非从城里来到了乡下的保姆阿姨家,每天他都与阿姨的女儿竹叶和儿子竹林一起玩耍。莫非没有带作业,却拿了一架遥控飞机。

于是,莫非和这架遥控飞机成为全村孩子的焦点,也抢走了村里的"孩子头"大志的地位和风头。拥有一架这样的飞机,也成了全村孩子的一个梦想。

但在这些孩子当中,小竹叶是唯一不同的一个,她的梦想是在春节前挣够20元钱,春节之后用这些钱去上学。于是,她和哥哥竹林冒着寒风到山上挖药材挣钱,好不容易攒够了20元钱,但生病的父亲却很快花完了这些钱。小竹叶的梦想破碎了,她甚至央求莫非带她到城里当保姆,好挣够钱再上学。在这种情况下,莫非将自己最心爱的遥控飞机以100元卖给了大志,最后将这些钱给了竹叶…

此片完全用孩子的视角描写孩子的心理和孩子的故事,优美、温馨、感人,观后感《儿童电影教育片《过年真好》观后感》。

【创作故事】

历经数年,依旧很闪亮

谈到这个剧本的创作,孟宪明表示:"其实,这个剧本在1996年就已经完成了。因为种种原因,到去年才正式投拍。"作为我省著名的'作家、6届飞天奖获得者、著名电视剧《大国医》的编剧--孟宪明的功力再次令人叹服。

说到剧本创作时,孟宪明表示:"我觉得对于孩子们来说,不能玩耍是一种伤害。读书其实也是一种游戏,如果不能读书,对孩子则是另一种伤害。如果所有的孩子都去读书了,不能读书的孩子就成了这个游戏的局外人,这种伤害对于孩子来说,是不能承受的。片中小竹叶只需要20元钱就可以上学,却因为家庭原因而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此外,孟宪明还将城乡文化的碰撞,不知不觉表现在了这些孩子的一言一行当中。"城里的孩子无法理解乡下孩子的生活,所以他们相识之初,有很多文化上的碰撞。包括过年,城里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儿,乡下的过年才是真正的过年。所以莫非在和乡下的小伙伴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才开始理解、融入了乡下的生活,最后精神上达到了一种升华,他学会了怎样去爱别人"。

【观影感受】

温暖深刻,同时催人泪下

影片刚放映完,所有的观众都热烈地鼓掌。

河南省政协主席王全书表示:"这部影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甚至可以与《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媲美。对宣传河南、宣传教育,对整个社会重视教育、重视少年儿童的成长,都有很好的推动作用。此片获奖当之无愧,我向成年人和儿童推荐此片!"

河南省广电局副局长宋凤仙说:"本部影片本土元素比较多,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展示出来。一听一看,就知道是河南的内容。故事感人,艺术水平比较高,可以说是集艺术性、观赏性和思想性于一身。让人心里很温暖,同时又催人泪下。"

省文学院副院长何弘表示:"这是一部关于爱、关于成长、关于理解的影片。在文化意义上,这部影片对我们的生存是有启示的。这部影片让我看到了独生子女对于爱的理解。"

"希望更多的少年儿童能够看到这部影片。"这是在场所有人的一个期望。

"看到河南拍出这么优秀的影片,我很高兴。我们将会和制片方定向沟通,河南奥斯卡院线也会做出最大努力,让这部影片尽快与观众见面。"河南奥斯卡院线总经理刘健表示。

又一力作

《太行骄子》新乡开机

《新年真好》又创造了河南电影的一个辉煌。而河南电影人攀登的脚步,仍然没有停止。前日,根据耿梦杰、刘金城长篇报告文学《太行骄子范清荣》改编的环保题材电影《太行骄子》在新乡开机。

该片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电视台、辉县市委和市政府联合出品,已过七旬的范清荣是辉县孟庄镇人,此前任孟电集团董事长,故事讲述了范清荣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毅然决定炸掉多年来辛苦创办、价值十亿元人民币的"小电厂"的故事。

该片由国家一级编剧、一级导演,曾执导过《公安局长》、《终极使命》、《隋唐英雄传》等两百多部作品的王冰河执导,国家一级演员、原总政话剧团副团长翟万臣领衔主演。省内豫剧名家王希玲、著名笑星周英男、影视红星赵尔玲等都将在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

《乘风破浪》影片讲述了赛车手阿浪一直对父亲反对自己的赛车事业耿耿于怀,在向父亲证明自己的过程中,他却意外的卷入了一场奇妙冒险的故事。

春节热门影片《乘风破浪》

今天去看了乘风破浪。

讲得主要是,儿子阿浪的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因为产后抑郁症跳楼自杀了,爸爸犯事做了六年牢。出来后对阿浪拳打脚踢的。简言之,父子不和。然后赛车手阿浪某种原因穿越时空回到了父母的年代,经历了父母结婚以及父亲阿正为什么坐牢。理解了父亲。

我喜欢那个年代的感觉,旧旧的小巷,一闪一闪的霓虹灯,淳朴的样子。还有阿正阿浪他们正太帮的情义,阿正建立的帮派底线。赵丽颖饰演的阿浪的母亲的小花,好美丽。喜欢影楼的感觉。

直到在阿正和小花的婚礼上听见那首微博上闹翻的歌,心里还是 隐隐的颤抖了一下。

同时他们的好兄弟六一被李荣浩饰演的角色杀了。。。。。。

小花怀孕了。

然后阿正和阿浪为了给兄弟报仇,两个人就去了。。。

然后李荣浩的角色死了。

然后阿正坐牢了。

阿浪出生了。

小花抑郁跳楼了。

阿浪,你怨你父亲对你的教育,你怨没有见到自己的母亲。

但是你还是选择去报仇,然后你爸爸就坐牢了,你妈妈就跳楼了,这不是有你参与的份吗????

人家李荣浩杀你们兄弟之前,问律师,这算正当防卫吧,才杀的。你们怎么不思考一下怎么报仇呢??

况且,小花怀孕了呀,阿正,我知道兄弟情谊,可是你也忍心小花一个人抚养孩子。如果你知道小花会跳楼你还会这么选择吗?

一段黑人问号脸。

为了兄弟不顾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这就是他们想要展现自己的兄弟情谊吗?

他们觉得展现了仗义,但这样对自己的妻子孩子仗义了吗?

看了电影,只感觉,导演是很直的。

直的就像他的歌词。

春节热门影片《乘风破浪》观后感二:

有幸和朋友家14岁的小姑娘一起提前观影《乘风破浪》,备受争议的巨婴歌一响起,小姑娘就哈哈哈笑个不停:果然是个直男癌哎;随着剧情深入,这首歌再次响起时,小姑娘眼眶已红。待到电影结束,小姑娘兴奋地拉着我和她妈,表示已经确认了理想,以后就要当导演,拍电影实在是件太好玩的事了。

忽然想起自己的14岁,语文老师一脸痛心疾首地说着叛逆无知的.韩寒一定会像方仲永般昙花一现,得意门生却盯着10块钱一本的盗版《三重门》看得津津有味,想象着在遥远的大上海,这个意气风发桀骜不驯的少年,执意要向这个世界发出自己的质疑和声音,红遍全国,却又争议缠身。不知他是否能承受,又该如何去承受。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因为他,一直是父母家长眼中乖孩子的我才知道,如何开始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和坚持,哪怕跌跌撞撞,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那现在,韩寒现在变成让人讨厌的那种大人吗?

还好还好,匆匆见到韩寒数次,他的眼神依然干净纯粹,成熟温和不再青涩稚嫩,但与年少时想象中的那个少年仍能重合,满是真诚和热情,没有丝毫成年人的浑浊疲倦。

如同这部电影,主角仍是一如既往的小镇青年,如同韩寒书中所有的主人公。是的,我们都是小人物,尽管曾幻想过酷炫地身着黑色披风双手执剑,飞檐走壁行侠仗义,却在残酷生活面前一再碰的头破血流,被磨去棱角,直至别人眼中的成熟老练而世故,以及孩子眼中“庸俗无聊的大人”。

是的,我们眼中庸俗无聊只会絮絮叨叨逼婚催生孩子的父母,他们也曾有过青春年少,斗志昂扬地与全世界宣战。妈妈曾说过,她18岁时为了获得去镇上工厂的机会,以绝食数天终于换得外公外婆的妥协,拒绝家中给她安排的相亲对象。可现在的老妈,却只会因为我不肯安定下来而整日里愁眉苦脸,让我感慨年关难过。

曾经让父母辈努力逃避的束缚,现在握在他们手中想努力束缚我们;

曾经我们为韩寒鼓掌,因他大声喊出心中隐隐约约暗藏却无法表达或不知如何表达的对自由和自我意识的向往;

曾经厌恶的大字报式对各种“政治不正确”的攻击,如今在网络上无比兴盛,取得一场又一场恢宏胜利。几个月前网络上因为一张照片,对赵薇轰轰烈烈的攻击和揭秘,导致电影未能上线。十多年的全民宝贝,公认的德艺双馨,在这场闹剧中成为了潜伏的公敌,卖国贼,野心政治家,控制舆论的资本大鳄。至今,我依然无法理解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这些天,网上大声疾呼对韩寒封杀,因为他又说错了话,一首源自日本的“男子汉宣言”,自认自卑懦弱的男人在喝醉酒后鼓起勇气跟老婆的表白,正好碰上了中国家庭目前普遍存在的“找妈式择偶”“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现状,具有独立经济自立能力的都市女性们本就愤愤“婚姻何用”,韩寒瞬间化身为直男癌的代表,被女权主义者群起而攻击欲处之而后快。各种碰瓷说营销说甚嚣尘上,欲辩而无力。

其实,这部电影有非常有趣的的弗洛伊德式式隐喻。这首歌曲,确实是“找妈式择偶”,徐大浪本就是唱给他心目中最美的女人-他妈听的。歌词描述的,与其说是这个男人心中的理想女人,不如说是这个男人心中的完美老妈。在徐大浪潜意识驱动下差点害死父亲之后,才重新遇到了渴望多年的母亲;在他差点铸成大错悬崖勒马的那一刻,却与父亲成为肝胆相照的兄弟,对父亲从不理解乃至鄙视终于有了尊重和认同。他也终于知道,自己的所有成功,原来还是遗传自父亲的基因。所有的桀骜不驯,天赋,野性,还有固执和傻气,原来与父亲是一脉相承。

理解了父亲,也就是理解了自己。

我想,

最理想的父子关系,如兄弟般携手并肩乘风破浪;

最舒适的母女关系,如闺蜜般尊重理解体贴包容。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611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