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我看爱情纳兰慕容读后感细选76条-读后感

《纳兰词》读后感1

第一次读纳兰词在何时,现在已经记不大清楚了。但是,第一次被容若的词深深感染我却是记得颇清楚地。那是在有些遥远的日子里:收拾妥当,乔迁之际的前夜。在整理行囊之余,百般无聊,随手拿来一本书,信手翻看,无意之中看到纳兰性德的那首《木兰花令》: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霄华,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悻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当时的年岁是颇有些“矫情兮兮”的,便自忖找到了知音。便捧着他的词,在初秋的院子里边踱边吟;在昏黄的灯光下,小心翼翼的誊写,轻声低吟,便感觉自己真的受了词中的悲欢离合,爱恨痴缠。那个时候觉得自己真是诗意的女子。来到了这里,再也听不见旧友的低低呼唤了,眼前时陌生的环境,全新的认知和此曾相识的人群。于是有一种伤感之情兀自充满了我小小的心灵,至于纳兰是谁,这首词好在哪里,却是被我抛到了九霄云外了。

现在想来,这些做法少不了有些孩子气了。然而“喜欢”,究竟是难以言说的。诗词有事舍弃了文学和生活的表象的,像一把利剑直指人的内心和魂灵,与我们的内心最微妙之处相互牵扯。我们每个的内心其实常常都会有一种既朦胧又清晰的韵律,如清波之渺渺,似荷香之淡淡,若杨柳之依依。这种韵律看似相互矛盾,实则不然。当我们读到某一首诗词之时,内心的这种韵律便会涌出,与诗词中的韵律产生一种奇特的共鸣,每当这时,我们便会被一首诗词打动了。尽管它们有时并不高明。仔细来说,诗人本来的风流韵事,爱恨痴缠反而更能打动我们。这其实也是一种心灵之间的联系,情感之间的拉扯,灵魂之间的交谈,就像我们喜欢某个人,一定是他或他生命的一部分打动了我们,于纳兰而言,尤是如此。

正是这种无名的喜欢中,我买来了纳兰词,开始逐字逐句地阅读,六月就要过去了,词也按着译文摸索了个大概。可是我心中的纳兰反而模糊起来了:这位公子究竟在何处呢?是在他魂牵梦萦的江南寻他那位沈氏才女?在轱轳金井处,于那伊人相遇?或是在身秋的黄昏里,萧瑟的秋风中,怀揣一卷诗词····不管纳兰身在何处,就是喜欢。就像前两天在网易云音乐上看到的评论:喜欢就甘愿。

相遇总是太美。三百年后,我与纳兰相遇,隔着一条悠久的历史长河。我与纳兰结缘······私有低低的沉吟在我耳边盘旋:人生若只如初见。我粲然一笑,提笔写来:不负如来不负卿。

《纳兰词》读后感2

很多时候想起纳兰容若,眼前总是浮现出一幕,他落寞的身影永远都是背对着世人,衣诀临风,吹起一袭白衣,孤寂而清冷的气质,那来自灵魂的悲伤,深深的灼伤了我的心。

我的容若,如此至情至性的男子,却饱受情爱之痛。

年少爱恋深情如许,却如同泡沫般易碎,成婚后与妻琴瑟和鸣,奈何佳人早逝,卢氏因产后受寒而亡。而后结识江南女子沈宛抚慰了他满是哀愁的心,然而却因满汉不能通婚,沈宛在身怀有孕的时候被迫离开,久居江南。所爱之人一个接一个离他而去,无能为力的痛失去挚爱的痛,如何不让他痛不欲生。

我的容若,如此显赫无比的男子,短暂的一生却是郁郁而终。

生于金鸣鼎赫之家,为父乃权倾朝野的`明珠丞相,而他又身居一品的带刀侍卫,深受康熙喜爱,如此天生富贵极尽荣耀的贵公子,如此身世,却依然没能带给容若片刻的快乐与幸福,他自喻天上雪花,不是人间富贵花,如此不着一点人间烟火气的公子,连着眉宇间都带着丝丝忧愁。世人把他喻为寒梅,傲立雪中,遗世独立,独自散发着暗暗的清香,让人不禁为之黯然伤魂。

我的容若,如此绝才潋滟的男子,却早早离世,享年三十一。

英年早逝,是遗憾还是解脱,我们不得而知。他曾在诗中这样说道,“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身为文官却被康熙当武官用,心有所爱却无法相守,看似风花雪月炫耀四射,心却敏感自省,是以,他总是逃不过寂寞,寂寞是容若最终的定命。

我的容若,我透过这三百年的时光来看你,却依然会心疼到为你落泪,如若你有来世,愿做一个平凡,简单的爱着你所爱的人,如若你有来世,愿我遇见你,为你抚平那眉间的哀愁。

《纳兰词》读后感3

“春风鬓,少年心……梦百转,离别轻,蓦然回首,才被思念惊醒”。一曲《山水又一程》,毫无预兆地将我的思绪,带回到三百多年前,想起了那个连名字都极美的纳兰容若。他短暂而又灿烂的一生,美到极致。我猜想该是一个怎样的男子?显赫高贵的身世,他有;怀抱珠玉的才气,他也有。乃至于说五百年来,如果非要评选出一位完美的贵公子形象,我觉得他都可以当仁不让了。

诗经中曾写道:“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君子当是来于世,却不被世俗所侵,但千年之前的人们怎么会预料到,千年后,有一位出生在冬季大雪纷飞之时的少年,仿佛自那传世的诗篇中走出来的一般。

顺治十二年甲午,农历腊月十二日,纳兰容若,自此,风容尽现,带着他与生俱来的绝世才华,仿佛天际翩然而落的一片新雪,带着清新的气息,缓缓地、缓缓地坠入尘世间。看落花满阶,看烟雨江南,看塞外荒烟,夜深千帐灯,看尽天下风尘。

但纳兰的一生仅有31年,在这短短的31年之中,他家世显赫,他仕途亨通,他名满天下,他有爱慕他的妻妾,心意相通的朋友,对历朝历代怀才不遇最终郁郁而逝的无数人来说,他已是万分的幸运,他如上苍的宠儿,来到这人间,体验一番人世沧桑。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吧,上苍终究不舍得让他离开太久,只不过匆匆三十年,就将他召回,留下一些隐隐约约的传说,在风中耳说者,述说他缠绵悱恻的爱情与相濡以沫的友情,还有他内心不为人知的痛苦——不是人间富贵花,却奈何生在富贵家!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纳兰词以小令见长,在古代,“诗”与“词”的待遇,是大不相同的。

诗,向来被看成是文人立言的正途,而词则被看作小道,向来被正统人士看不起,但好的词却不约而同地透着股清峻,更不乏雄浑之作,纳兰容若正是在这“被正统文人看不起”的词上,大放光华。

纳兰是以“清朝第一词人”的称号扬名的。后人对他颇多推崇,有赞其为“国初第一词手”的,也有赞他“纳兰小令,丰神炯绝”的,而最多的,还是说其“《饮水词》哀感清艳,得南唐二主之遗”。

这本《纳兰容若词传》收录的纳兰词,是对他一生情感的真实写照,书中所附原文、笺注、典评,从多个角度将词作的主题思想、创作背景,词人境况以及词作的意境、感情全面地展示出来。同时,与词情词境相契合的人物画像、山水景物以及情景图等,通过多种视觉要素的结合,达到“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艺术境界。

轻轻翻开这本书,透过婉丽俊秀、明净清婉、感人肺腑的小令长调,仿佛能看到那个拥有着绝世才华、出众容貌、高洁品行的人立在那里,散发着一股遗世独立、浪漫凄苦的气息,华美至极,多情至极,深沉至极,孤独至极。一个才华横溢、欲报效国家而早早离世的翩翩公子,都尘封在这本《纳兰容若词传》里。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这是容若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的上阕,人生若只如初见,没有一句话能像这句话一样让人沉默不能言语。

此时已是深秋时节,晨雾充斥着整个刚刚黎明的时空,微添一种朦胧感,丝丝凉意浸透已成故人的我,露滴三三两两的坠挂在枯草败叶上,似要坠落,却又依依不舍,更添一份凄寒。片刻过后,一场零零星星如春雨般细腻的秋雨打散了一片朦胧。时下时停,整整一天,都是朦胧的,这种感觉真美,也真透心凉。黄昏,天空放晴,似要宣告一天当中最美的应属现在,殊不知,这样的气氛,更加让人触目伤怀,引人追忆,追忆这过往最美的印记。

现在已是三年后了,似水流年,如花美眷,在美的笑靥终究抵不过内心依旧的留恋,时间很快!荒废过的岁月更快,来不及清醒,我们已是路人。

我不清楚为什么没有勇气写她的真名,故而唤她作汝乔,她曾经在我的眼里像水一样清澈,让人不忍触碰。但我终究没有忍住,还是打破了这份宁静,泛起的涟漪则让我羁绊整整这么久。

高考后的我,许下这样的诺言:“与尔同老,举目夕阳好”。

于是我们携手相望未来,踏上了曾经向往的大学之路,和她一起并肩走天涯。朝并进,夕相携,或许这是所有情侣期待最浪漫的事吧!也是我曾在升大学前的那个暑假幻想了无数次的浪漫场景。不止一次的偷偷发笑,这当会是怎样的一种温馨啊!

而这曾经让我觉得很简单的事,如今在现实看来不堪一击。

走在高中学校的红色跑道上,被秋雨淋洗过的跑道,干净的像最初新铺的一样,却被秋风扫下的落叶弄得满地惆怅。突然想起我们在这所学校五年当中一起经历的滴滴点点,仿佛历历在目,萦绕脑海。不会忘记那个外表透露清纯外加秀气,眼里泛着光芒的那个女孩儿。也不会忘记,那个满脸稚气却不谙世事的我。不知她是否还记得?或许她应该忘记,忘记那个看似年少懵懂,却若有所思的……我们……

《浣溪沙》

玉指柔荑发髻青,水眸灵动泪盈盈,含眉不语浅弯凝。

树羽落花闲作景,而今真个为君情,莫负君心与她听。

我把我最花样年华的青春,全都遗留给了这所学校,自然少不了现在最深刻的回忆!岁月最残酷的是不能倒流,永远不能,所以回忆在现实看来是那么的不起眼,却是必不可少。

毫无疑问,我们分手了!在别人最看好的时候,也在我爱得最深的时候,再强烈的爱也抵不过分手二字。再美好的过往,再充实的未来在它面前也显得苍白无力。同学朋友知道我们的,都在问我理由,一个很残酷的理由,但我却说不出,其实是我不想说,因为理由已经不重要了。就像九把刀说的,分手只需要一个同意,而在一起是需要两个人同时认可才做数,不是吗!这里是感叹句,所以答案已经不言而出了!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只能猜到开头,却猜不出结局,而这样的结局,无疑让我心字已成灰。幸福的岁月总是短暂而不可得,从夏季到秋季,在一个人一生当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日子,在我看来确实如此刻骨铭心。此时此刻,夜幕已经吞噬黄昏这个让人迷恋和回忆的时刻,

“冷月凄霜,一轮清玉寒空当,与谁分赏,镜中嫦娥样!”

此时的月亮,明亮而温暖,我却难以感受得到。

月亮不管再亮再圆,始终逃不过一个相思的种子。而我现在静下心来细细回忆着最初的美好,发现美好的东西永远都不会变,那就是回忆。

那晚,也是深秋,没有月,西风凛凛,夜异常的黑。一切都显的那么平静,平静到周围尽是凄楚:

《菩萨蛮》

凝云枯草愁天暮,衣衾未暖身何处。弦扰我心乱,只影弄秋寒。

幽悠黄昏路,心事将她诉。篱外一痴人,从此暗销魂。

没想到分手,却最终还是背离。就像当初她给我推荐的那首歌一样,我们之间忽成断点,无力挽留,也留不住。我们花五年时间验证缘分,却只用一季便画上了句号。停留一刹那,转身即天涯,而我选择了天涯。

却没想到,天涯的另一端竟是万丈深渊,因为爱得太深,所以伤的更深,因为伤的很深,所以无法自拔。三年前,总想着挽留,却发现她已走得太远了,远到我奋力追逐,才发现我已经不知道她在十字路口选择了哪个方向,而我依然在踌躇。好像梦一样,梦醒了,却依旧不肯相信回到了现实。

但我必须面对现实,一个“盛景犹开深秋日,霜打丹枫一夜寒”的现实。

西环道上的梧桐叶缓缓落下,太美了,美得令人不忍破坏这份宁静和肆意,不忍践踏凋残的梧桐,因为每一片都写满淡淡的忧伤和过去。秋天总是最美的,美得五彩缤纷,却总是让人多感伤怀。

朋友告诉我,别伤心了,时间可以洗涤一切伤痕,我说给我一个月我试试。试试一如失忆的不去想她,可越是这样,越是想的心醉。好吧!其实,我办不到。

《长相思》

盛花轿,残花娇,肆意容颜惹人瞧,乱红风里摇。

风萧萧,雨萧萧,落尽灯花又一宵,相思孤梦朝。

时间不紧不慢的流逝在我们之间,我只等淡去的这一刻,就好像杨过身重情花之毒一样,终究会随着时间淡去的,直至见到你时平静如水,就此而已。

大学才刚刚开始,而我得将这四年过的不留遗憾,称心如意。受伤可以让一个人成长的更快,时间倒不负我对它的情谊,因为它总是公平的。我开始学会安静、孤独,开始欣赏别人的故事,体味着不同的人生,安静不代表漠然,内心永远清澈的我依然有爱。

这一过,已经三年了!这几年我从刚分手时的痛苦,不甘,逃避中渐渐重新找回了自己,开始不在原地停留。因为我发现,我停留在原地,而她却一如既往的向前走,直到我看不见,追不上,现在也已经彻底追不上。

操场上人来人往,最让羡慕的莫不是这一对对白头偕老的老夫老妻吗!曾经他们也像现在的年轻人一样,谈着可以天荒地老的恋爱,彼此许下一世的诺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如今他们做到了,而且做得是那么让人羡慕,让人嫉妒。“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他们完成了卓文君梦寐以求的期望。

曾经以为她就是那个可以矢志不渝,共赴天涯的人。回首后,才知道,原来这就是梦。而且梦的那么的如痴如醉。

或许命中注定她只是你的路人,亦或是和你擦肩而过,亦或和你有过一段缠绵悱恻的往事,但故事的最后,不都是个未知数吗?曾经我们期待和这个我们认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女孩儿有一段温暖的爱情,到头来大多数是低眉一笑而过,而已。

我曾经怨过她,源于她的变化令我一直难以接受,甚至感到反感,我在想曾经的她是多么的`清澈纯洁,突然变得让我措手不及。或许,我曾经喜欢的那个她是我想象中的她,而并非真的她:

《十六字令》

萧,一树红英两叶飘,鸳鸯小,竟是画中瞧。

现在想想,突然觉得好笑了,曾经满满的幸福,以为可以天涯咫尺,相濡以沫;以为只要有你世界就是斑斓的;以为茫茫人海中,一眼就可以认出你的模样。现在才发现我们在自己的世界里依然可以一样精彩,相忘江湖才最痛快。彼此曾经爱过已经足矣!还能奢望什么呢?

很多人再向心仪的人表白时,都会说“感觉”二字,“莫说彼此邂逅在寂寞的异国他乡,就算是相逢在拥挤的人流中,也能一眼认出谁是你命定的那个人,这就是所谓的感觉”,白落梅这样说。有缘会相聚,但不一定会相守。可当有些感觉一旦失去,很难再有,回不去了,再都回不去。

突然想起纳兰容若,想起他的很多词,唯人生若只如初见,此时最能让我知心,人生若只如初见,人生何尝只相见呢。但,这一生,与谁相见,又与谁相知,相恋,我们在此之前都无从知晓。只知道,缘来了,我们尽当去把握。

三年了,如今真是当时只道是寻常了。因为,最好的并不一定是最适合的,最爱的也不一定是最后和你携手共赴黄昏的那个,人生就是这么多不确定才有味道,不是吗?

我们的相遇铸就了一个美丽的青春,我们的相识构成了一个感动的回忆,我们的相恋却留下了一片苍白,就像是一场烟花过后,留下的尽是落满一地无言以对的雪。

又是一个秋季,风吹了又吹,叶落了又落,生活还得继续,回忆只能偶尔品尝,现在的我彻底释怀,没有一点羁绊。她只是曾经和我共同将青春留在这里的一个清澈的女孩儿!而我知道:

你若安好,我便心安!

自古以来,美丽的爱情故事,不少都是以悲剧告终,也正因此,才为世人留下了一段段经典的故事。纳兰慕容的《我看爱情》,一首诗中暗含十六个爱情典故,堪称奇诗。

金屋犹自赋长门,渔阳鼙鼓正销魂。

冲冠一怒自古有,花丛懒顾又几人。

泪洒倾盆长城断,银汉清浅两下分。

彩蝶无奈舞翩翩,青衫湿遍泣孤坟。

金石录成声声慢,断桥残雪恋君恩。

良驹不去江难渡,至尊缘何入空门。

孔雀年年东南去,三生石畔葬花魂。

莫待白头吟钗凤,扇底桃花又一春。

一、金屋犹自赋长门——陈阿娇与汉武帝

陈阿娇是汉武帝刘彻姑母的女儿,武帝五六岁时曾说如能娶阿娇为妻,就建一座金屋把她藏起来。汉武帝登基,立阿娇为皇后。阿娇因妒忌卫子夫得宠,多方离间武帝与卫子夫的关系而被废黜,退居长门宫,不再得幸。阿娇想恢复昔日的专宠,就以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作《长门赋》呈献武帝,企望复得宠幸。典出司马相如《长门赋》。

二、渔阳鼙鼓正销魂——唐玄宗与杨玉环

唐玄宗李隆基因杨玉环貌美而倍加宠幸,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不理朝政,最终酿成安史之乱。安禄山从渔阳起兵反叛后,唐玄宗逃亡西南,在马嵬坡被哗变的军队逼迫,处死了杨贵妃。典出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三、冲冠一怒自古有——吴三桂与陈圆圆

吴三桂是明军将领,手握重兵在山海关防御清军的入侵。陈圆圆本为姑苏名妓,因其美丽而被吴三桂收为宠姬。李自成的部下刘宗敏攻入北京,掠走了陈圆圆。本想归附李自成的吴三桂一怒之下,转而勾引清兵入关,导致明朝灭亡。典出清代吴伟业《圆圆曲》:“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四、花丛懒顾又几人——元稹与韦丛

唐代诗人元稹与韦丛夫妻恩爱,妻子27岁时不幸早逝。元稹心失所爱,却难忘旧情,对女色再无眷恋之意,表达了对妻子的忠贞和怀念。典出唐代元缜《离思》:“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五、泪酒倾盆长城新——孟姜女与杞梁

孟姜女是秦代杞梁的妻子,秦始皇筑长城,把死去的杞梁埋在长城下。孟姜女送寒衣来到长城,知道丈夫已死,就对着长城大哭。十日后,长城崩塌。露出了杞梁的尸骨。典出民间传说。

六、银汉清浅两下分——织女与牛郎

织女是王母的外孙,牛郎是人间的一个孤儿,后两人结为夫妻,生儿育女。玉帝大怒,就把织女抓回天上,牛郎在后追赶,王母拔出金簪,画成天河,从此两人天各一方。每年乞巧节时,喜鹊搭桥让两人相会一次。典出民间传说。

七、彩蝶无奈舞翩翩——祝英台与梁山伯

祝英台女扮男装出门求学,爱上同窗梁山伯。临行前祝英台不断暗示自己的女儿身份,梁山伯却始终不解其意。当梁山伯知悉真相时,祝英台已被父亲许配马家,梁山伯忧郁而终。祝英台在大婚之日到梁山伯墓前跳坟殉情,化成一对形影相随的蝴蝶。典出民间传说。

八、青衫湿遍泣孤坟——纳兰性德与卢氏

清代词人纳兰性德与卢氏婚后美满和谐,但好景不长,结婚三年时卢氏因难产去世。卢氏的离世给了纳兰性德极为沉重的打击,半个月后,纳兰性德写下了《青衫湿遍·悼亡》一词:“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扶病,剪刀声、犹在银缸。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如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表达了对亡妻的一往情深,同时也流露出难以排遣的伤痛。

九、金石录成声声慢——李清照与赵明诚

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和赵明诚婚后两情相悦,情投意合。两人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收藏,并撰写整理《金石录》一书。后金兵南侵,赵明诚在南下赴任途中不幸得病而死。李清照悲痛欲绝,怀着对丈夫的无限怀念之情,写下了“千古绝唱”《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怎一个愁字了得!”

十、断桥残雪恋君思——白素贞与许仙

白素贞是修炼成人形的蛇精,在西湖断桥边游玩时巧遇书生许仙,结为夫妻。金山寺法海和尚看出白娘子是妖精,就让许仙逼迫白娘子喝雄黄酒,白娘子喝酒后现出原形。白娘子为救吓死过去的许仙,不顾自己怀孕,来到昆仑圣山盗回起死回生的灵芝草。法海和尚又把许仙骗进金山寺,白素贞在营救许仙时不敌法海,被法海收进金钵,压在雷峰塔下,两人被迫分离。典出民间传说。

十一、良驹不去江难渡——项羽与虞姬

项羽兵败垓下,面对虞姬和乌骓马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含泪和唱后拔剑自刎。最后项羽被刘邦追到乌江边,乌骓马在江边对天悲鸣流泪。项羽自认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拔剑自刎。典出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十二、至尊缘何入空门——顺治与董鄂妃(一说董小宛)

清末野史传,秦淮名妓董小宛被送入皇宫,成了顺治帝的爱妃。顺治对董小宛宠爱有加,董后因触怒孝庄皇太后被赐死。顺治抛弃江山社稷,到五台山出家。其实这是把董小宛和董鄂妃混同一人了。董鄂妃因其美貌和贤良,颇得顺治宠爱,后因爱子病逝,身体每况愈下,在二十二岁时病逝。

十三、孔雀年年东南去——刘兰芝与焦仲卿

刘兰芝与焦仲卿真心相爱,可偏执顽固的焦母却对她百般挑剔。刘兰芝毅然请归,焦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就劝说刘兰芝暂避娘家,待日后再设法接她回来。分手时两人盟誓永不相负。谁知刘兰芝回娘家后,趋炎附势的.哥哥逼她改嫁太守的儿子。焦仲卿闻讯赶来,在太守儿子迎亲当天,两人双双殉情而死。典出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十四、三生石畔养花魂——林黛玉与贾宝玉

林黛玉与贾宝玉是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中的人物,小说中写林黛玉前世为离恨天上三生石畔一棵绛珠仙草,神瑛侍者(即后来的贾宝玉)日以甘露灌溉,后来又受天地精华和雨露滋润而修成女体,心中郁结一段缠绵不尽之意。后神瑛侍者下凡,绛珠仙子愿随他去世间走一遭,将毕生眼泪还给他。以报灌溉之恩,最后林黛玉为贾宝玉泪尽而死。

十五、美待白头吟钗凤——唐琬与陆游

宋代诗人陆游与表妹唐琬本是恩爱夫妻,两人诗书唱和,感情深厚。但因陆母不喜唐琬,夫妻俩被迫分离。两人各自婚娶十年后。陆游在沈园春游时,与偕夫同游的唐琬不期而遇。唐琬遣致酒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陆游乘醉在园壁上题写《钗头凤》词:“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唐琬也和词一首:“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不久,唐琬抑郁病死。

十六、扇底桃花又一春——李香君与侯方域

明代诗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一见倾心,留赠扇子做为定情物,不久纳李香君为妾。因时局变化,侯方域远走他乡,李香君就天天手持定情扇等侯方域归来。阉党阮大钺为泻私愤,强迫李香君嫁人,香君誓死不从,头撞楼柱,血溅定情扇。友人深为李香君的贞烈品性感慨,将扇面上的血痕点染成桃花。后清军南下,侯方域降清,李香君下落不明。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6620.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