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上的蝌蚪读后感聚集50句-读后感
蝌蚪,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小生灵,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水中,欢快地游玩、嬉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可是丰子恺先生笔下的这群小蝌蚪却不是那么的幸运了,他被一群孩子放到了一只印着蓝色图案模样的洋磁面盆,从而生活在了众目睽睽之下,成了孩子们每日的观察对象。
它们虽然受到孩子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却只能终日不绝地游来游去,生活与苦闷之中。傍晚,附近田里蛙鼓的合奏之声不绝于耳,而它们却被关在这洋磁面盆里,四周围着坚硬的洋铁,全身浸着淡薄的白水,每日所接触的不是同运命的受难者,便是冷酷的珐琅质。生活于他们而言,毫无希望可言,因为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之中,它们终将以幼虫之身,默默地夭死在这洋磁面盆里。
生活虽无衣食之忧,又有同伴陪伴,可是它们每日仍是苦闷、悲伤。因为我们活着绝不只是为了解决温饱,与温饱相比,我们对自由的渴望要高于一切。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山陀尔的《自由与爱情》就是最好的证明。"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生命固然可贵,爱情更是珍贵,但若是为了自由的缘故,两样都是可以抛弃的。人这样,其他生灵亦是如此。笼中的金丝雀每日华丽地登场,悠扬的鸣叫,却为其他鸟类所不齿。而我们中华民族为了推翻那种受剥削、受压迫、毫无自由可言的苦难日子,宁愿抛头颅,洒热血,绝无怨言。为了获得身体上的'自由,为了获得灵魂上的自由,我们愿意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所以,丰子恺先生出于对这些小生灵的怜悯,提议“最好是送它们回家——拿去倒在田里”。他的建议也得到了 孩子们的欢喜赞成,他们同意第二天就把蝌蚪护送回家。为了让蝌蚪们感受到人类的诚意,让它们知道,我们人类不再欺负它们,我们先当作客人款待它们一下,孩子们开始七手八脚地忙碌开来,有的捧土,有的挖坑,有的倒水……为了让蝌蚪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孩子们绞尽脑汁。最终,这群活泼可爱的蝌蚪被孩子们养在了墙角他们特意为蝌蚪们新掘的一个小池塘里。
这群小蝌蚪最终的命运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们的善意,他们是真心地喜欢这些蝌蚪,希望为这些小蝌蚪营造和谐舒适的生活环境。但是,我们提供的真正是蝌蚪们需要的吗?我相信,对蝌蚪而言,与其每天生活在众目睽睽之下,远不如自由自在地和伙伴们在滋润的泥土中、丰肥的青苔里生活滋长。我们有何必因为自己的喜欢,就剥夺了别人的快乐呢!
对于蝌蚪这样的生灵而言,它们或许只是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 而我们却可能因为自己的某种行为而成为它们的一辈子。所以,我们必须善待生命!
没想到,我会为一只蝌蚪而动容。
这是一种生活在亚马逊河流域的蝌蚪,称为亚马逊蝌蚪。它们的一生,与其说充满了艰辛,倒不如说是一部灾难记实片。
从刚出生不久,它们还是一团卵的时候,便遭到红蜻蜓的洗劫,被吃掉大半;稍微有一点形状,又被蓝水鸟扫荡,仅剩下一小部分;而后赶上亚马逊潮汛,在暴风骤雨中,大多数成形的小蝌蚪被打烂撕碎;当那些大难不死、残留于世的蝌蚪为了生存从荷叶上滚入河中时,却被等候多时的红扁嘴鱼张嘴接住,一口吞下;此时,草蛇也会来凑热闹,将一只只成形的亚马逊蝌蚪吞入肚中……在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后,成千上万个卵子中终于有那么一两个长成了大蛙,然而为了种族的繁衍,它们勇敢地跳上荷叶并大声鸣叫以吸引异性的注意,当然也引来了天敌,但它们毫不畏惧,反而叫得愈加响亮。结果,历经千辛万苦长大的亚马逊蝌蚪,在最后仍不能幸免于难。
读完文章,鼻子酸溜溜的,心里有种沉重的感觉,更多的是油然而生的敬意。在绝对的逆境中,没有抱怨,没有叹息,只有适应并接受,只有奋斗以求得生存。造物主是如此残酷,将这弱小的生灵置身于捕食者的天罗地网中;而又是如此仁爱,告诉了它奋斗以成功的道理。
从卵子到大蛙,亚马逊蝌蚪的一生,是险象环生的一生,是困难重重的一生。然而它们始终没有放弃生存的`权利与机会,始终顽强地挣扎着与命运搏斗。于是,亚马逊流域这个苦难的种族得以繁衍,且生生不息,成就了奇迹的一生。
物亦如此,何况人乎?
当贝多芬发出“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呐喊,当海伦?凯勒从盲聋哑的小姑娘成长为世界着名女作家,当斯蒂芬?霍金斜躺在轮椅上向全世界宣讲“宇宙之始是无限密度的一点”,当高位截瘫的张海迪坚强快乐的生活并鼓舞周围的人,当被诊断为先天性愚儿的舟舟在各国的舞台上挥舞指挥棒,当洪战辉不仅挑起家庭重担还把妹妹的生活打点得有条不紊,等等时候,我们看到某种闪光的东西――面对困境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与必胜信念。人若如此,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鸿沟难以逾越呢?
向亚马逊河流域的顽强的生灵致敬!
向生命中不懈奋斗的人致敬!
《小屁孩日记》读后感1
在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名叫《小屁孩日记》。这是一个美国中学男生的日记。他为自己的瘦小个子而苦恼,老是会担心被同班的大块头欺负,会感慨“为什么分班不是按个头分的而是按年龄分的”。这是他心里一道小小的自卑,可是另一方面呢,他又为自己的脑瓜比别人灵光而沾沾自喜,心里嘲笑同班同学是笨蛋,老想投机取巧偷懒。
在书中,我最喜欢的角色是格雷。他是一个狡黠、机趣、自恋、胆小、爱出风头、喜欢懒散的男孩,一点都不符合人们心目中的那种懂事上进的好孩子形象,奇怪的是这个缺点不少的男孩子让我忍不住喜欢他。
翻开这本书后,我每次笑声与下一次笑声之间停顿不超过五分钟。一是因为格雷满脑子的鬼主意和诡辩,实在让人忍俊不禁。二是因为我还能毫不费劲地明白他的想法,一下子就捕捉到格雷的逻辑好笑在哪里,然后会心一笑。
读了这本书后,要是给我一个机会再过一次童年,我一定会睁大自己还没有患上近视的眼睛,仔细发掘身边有趣的小事情,拿起笔记录下来。
《小屁孩日记》读后感2
这本书《小屁孩日记》是上次过节,妈妈送给我的礼物,说好我们一起阅读的。
可是书一拿到手,我就忍不住翻着看了几页,结果被里面的幽默内容吸引住,看着看着,还不停的发笑。这个小屁孩格雷实在太搞笑了。
格雷是个美国的中学生,他善良、诚实、聪明、爱玩,满脑子的鬼点子。他的妈妈让他记日记,他除了松散地记述了有趣的或难忘怀的事情外,还画了许多漫画。在日记里,格雷记述了他如何驾驭充满冒险的中学生活,如何巧妙逃脱学校歌唱比赛,最重要的是如何不让任何人发现他的秘密。他经常想做好事却弄巧成拙,想捉弄人反被人捉弄,他有点自私,但重要关头也会挺身而出保护朋友。
我觉得这本书十分有趣,能够时不时的让人哈哈大笑。作者把人物塑造的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就像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琐琐碎碎,格雷的兴奋喜悦,格雷的失落悲伤,格雷的所作所为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自己的生活中点点滴滴。甚至于格雷的小弟弟曼尼的恃小卖小欺负格雷也会让我非常气愤,好像我自己也被小弟弟欺负了一样。看来写日记也很容易,原来日记就是把每天发生在身边的大事小情给记下来。
《小屁孩日记》读后感3
上一星期五,薛老师把小屁孩日记的书发了,让我们认真的读这一本书,我回家写完作业,就去读这本书了,这本书很有趣,尤其是丢三落四这个小故事,有一个小男孩叫米多,他每天不是丢这个就是丢那个,反正每天都会丢东西,后来妈妈说了一句:就没把你丢了,米多说:我现在要保管的东西太多了,有铅笔、文具盒、橡皮、水杯、鞋子,妈妈很奇怪的问:为什么还有鞋子呢?米多说:下课的时候,他们班的男生一起比赛扔鞋子,看谁扔的最远,金刚力气大,一下子就扔到了二楼阳台上,我力气却小,一扔就扔到了一个泥坑里。
所以他的妈妈想了一个好办法,是在每个东西上写上米多的名字,妈妈说:橡皮太小了,没法写,米多开始每天丢一块橡皮,妈妈越来越生气了,今天,妈妈问我:你怎么每天都丢一块橡皮呢?米多对妈妈开玩笑说:我昨天没有丢橡皮,妈妈的火有点消了,我又说:昨天我丢了两块橡皮!
我读了这一篇故事的时候,我想对米多说:你以后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东西,不要再丢三落四了。
《小屁孩日记》读后感4
这是一个美国中学男生的日记,他为自己的小个而苦恼,担心被同班的大块头欺负,常感叹:为什么分班不是按个头分,而是按年级分?这是他的小自卑,但他又为自个儿脑瓜子灵光二高兴,他会笑同学傻不拉叽。
他在老妈的要求下写日记,梦想着自己成名后拿日记本去应付蜂拥而至的记者;他特意在分班时装不会念书,好让自己分进基础班,打的主意是“尽可能降低别人对自己的期望值,这样即使你可能几乎什么都不用做,也总能给他们带来惊喜。
这个男孩,狡黠、机趣、自恋、胆小爱出风头、懒懒散散,很不符合人们心中的好孩子标准,但他身上却有好多东西让人不住地喜欢他。
人们总是给一切事物贴上好与坏的标签。就拿喜羊羊与灰太狼来说,人们吃羊肉,喝羊奶,当然觉得羊好。而狼呢?只是偶尔侵犯了人类的利益,就成了人们的对立面,留下了千古骂名。但凡在有狼与羊和其他动物的寓言里,坏名总是一股脑儿地倾泻在狼头上。甚至狼在黑暗中的亮眼都成为别人谴责的的内容,说它是魔鬼的象征。而一直让人们享用的羊连耳朵都被视为温柔的象征,这,难道就是人们所谓的好与坏吗?
我们得好好思考了。
《小屁孩日记》读后感5
寒假的时候我读了一本叫《小屁孩日记》的书,这本书有很多很多的故事如:开学日,道歉日,作业公司等,每个小故事都对我有很多启发,要自食其力、要诚实守信、不要以大欺小等。
我给大家讲讲我认为最有意思的一个片段,故事讲得是米多和金刚和他们军训教官发生的事情。军训第一天见到了一个很黑很黑的教官来到同学们面前,看见教官大家都不敢动和说话了,只有米多和金刚两个调皮鬼在下面议论我教官皮肤黑像包公,还笑出声音。这下可惹恼了教官,教官罚他们绕着操场跑5圈,五圈这么大的操场跑的他们是浑身冒汗,眼冒金星呀。还没有缓过神来,教官让大家集体开始叠方块被子,这种事情对平时在家里经常叠的孩子到来说很简单,但是对米多这个小懒虫来说简直好难呀,但是他想到了馊主意,让金刚帮他叠。不过他的小聪明还是被老师识破了,让他一直练习叠被子直到达到要求。通过米多的努力,他在叠被子比赛中还取得了前三名呢?
我通过文中一段一段的故事,体会到了什么事情不能偷懒,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坚持不懈。要多多开发自己潜能。只要努力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好的。
《小屁孩日记》读后感6
这是一个美国中学男生的日记,他为自己的瘦小个子而苦恼,老是会担心被同班的大个头欺负,总会感慨‘‘为什么分班不是按个头分的,而是按年龄分”。为此他心里总是有点自卑,可是另一方面呢?他又为自己的脑瓜比别人灵光而沾沾自喜,心里嘲笑同班同学是笨蛋,老想投机取巧而偷懒。
他喜欢玩电子游戏,可是他爸爸常常把他赶出家去,好让他多活动一下,但他老是偷偷跑到同学家里继续打游戏,然后在回家的路上用别人家的喷水器弄湿身子,扮成大汉淋漓的样子,好逃过老爸的火眼金星。不过一山还比一山高,格雷再聪明在家里还是敌不过哥哥罗德里克,还是被耍得团团转,而正在上幼儿园的弟弟曼尼可以有恃无恐地恶作剧,无论怎么捣蛋都有爸妈护着,让格雷无可奈何。
读了这本书后,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格雷捣蛋时的情景,让我忍不住开怀大笑,我佩服他的聪明机智,但我也想告诉他,如果能再多一点自信再多一点坚强就更好了,会受到很多小屁孩崇拜的。我也是一个小屁孩,我会好好珍惜这美好的童年时光,快乐的生活属于我们的,我要更自信自强对未来充满期待和信心!
《小屁孩日记》读后感7
寒假期间,我读了一本书,名叫《小屁孩日记》。这本书是一个美国中学男生格雷的日记。这本书内容风趣,引人入“笑”。
格雷为自己瘦小的个子而苦恼,老是担心会被同班的大块头欺负,可是另一方面呢,他又为自己的脑瓜比别人灵光而沾沾自喜;他喜欢玩电子游戏,可是爸爸常常把他赶出家去,好让他多活动一下,结果他却跑到朋友家里继续打游戏,然后在回家的路上用别人家的喷水器弄湿身子,扮成一身大汗的样子;不过,一山还有一山高,格雷再聪明,在家里还是哥哥罗德里克的手下败将,而正在上幼儿园的弟弟都可以欺负他,无论怎么捣蛋,都有爸爸妈妈护着,常常让格雷快气疯了却又无可奈何……这本书讲了无数搞笑的.趣事,也许有些我们也亲身经历过。
这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每篇日记都配上了漫画。这让这篇日记添彩许多。
看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写日记的快乐。以后我要天天写日记,等大了再看着我的日记,这里的一篇篇日记,已经成为我成长的一串脚印。
《小屁孩日记》读后感8
假日里,我读了一本叫《小屁孩日记》这本书,这是一个美国中学男生的日记,他狡黠、风趣,自恋、胆小爱出风头、喜欢懒散。他为自己的瘦小个子而苦恼,老是会担心被同班的大块头欺负、会感慨“为什么分班不是按个头分而是按年龄分?”这是他心里的小自卑,可是另一方面呢,他又为自己的脑瓜比别比别人灵光而沾沾自喜,心里嘲笑同班同学是笨蛋,老想投机取巧。
他喜欢玩电子游戏,可是他爸爸常常把他赶出家去,好让他多活动一下,结果他跑到朋友家里继续打游戏,然后在回家的路上用别人家的喷水器弄湿身子,扮成一身大汗的样子。
这本书让我懂了一些道理,人们总想对生活中的一切事情贴上个“好”或“坏”的标签,要是找不出它实在可见的好处,它就一定是“坏”,是没有价值的,生活就像一个蜜糖罐子,我们是趴大桌子边踮高脚尖伸出手,眼巴巴地瞅着罐子的糖果。
翻开这本书后,我每次笑声与下一次笑声之间停顿不超过五分钟,一是因为格雷满脑子的鬼主意和诡辩,实在让我忍俊不禁;二是因为我还能毫不费劲地明白他的想法,一下子就捕捉到格雷的逻辑好笑在哪里,然后会心一笑,什么时候你也要看看,你会喜欢的。
《小屁孩日记》读后感9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名叫《小屁孩日记》。里面的一段很吸引人,故事是这样的:主人公格雷说,他的新年誓愿是帮助别人进步。可事实上所有人都没有实现他们的的诺言。
老妈说,她从今天起要上健身房,可她整个下午都在看电视。老爸说,他要严格控制饮食,可他晚饭后在地下室里把巧克力全部吃得干干净净,被格雷逮个正着。就连他的小弟曼尼,也实践不了自己的誓愿。今天他跟每个人说他已经是“大男孩”了。要和亲吻奶嘴永远告别。然后,他把自己最心爱的奶嘴扔进垃圾桶里。结果,这个新年誓愿持续不到一分钟就完蛋了。
读完这个故事,我很有感想:不管干什么事情,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哪!就拿我来说吧,以前我也雄心勃勃地给自己立了一些目标:每天弹琴一小时、每周至少写一篇日记、每天跳绳600下……但是,这些目标最后都以半途而废告终。看来,我应该从这个故事中汲取经验:不管目标大小,只要下了决心,就得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这是最重要的一条准则。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7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