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的最后一天读后感精选86句-读后感
今天是我下乡支教的第一天,沐着晨光,骑着摩托,我与东升的红日一起出发。
20分钟后,学校到了。瞧,几幢瓦房,几间平顶屋,还有一面稍有褪色的国旗在高高的旗杆上迎风飘扬——这就是我们的乡村小学。我们的小学不大,学生仅有200多人,却是一间完全小学,另外还有一个学前班呢?班级是齐全的,缺的倒是教师。全校7个班级,4名教师——这如何上课!?校长只好用了两名代课的,讨来3名支教的,我便是3名支教中的一员。
“咣、咣、咣……”上课的钟声响了,站在讲台上,眼望学生,学生似乎有点害羞,也许是对新来的老师感到陌生。乡村的小学是简陋的,教室也显得有点狭小,学校除了教师便是学生了,但丝毫减弱不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一班的学生也仅是城里的一半。学生是好学的用功的,虽然胆子有点小,有的普通话也说得不够标准,但与老师的配合还是相当默契。你听听,一名学生写的
下课了,不怕你笑,我们乡村小学由于人手紧缺,杂工是没有的,上下课的钟声也是由老师自己来敲的。“咣、咣”两声是预备,三声是下课,六声是上课,连敲它十二声便是起床了——这是教导的吩咐。校长还特意让教导发给新来教师每人一张示意图,以备忘。两节课下来,一大瓶矿泉水喝完了还是不解渴,喉咙干千的已有点痒了。上午尚如此,下午两节更是不好对付,幸好有美术体育课参杂其中,缓缓形势。课是要上,喉咙也要保,每节课前总是提醒自己,声音压低点压低点,可一上讲台口一张开又是忘了。似乎声音不大点亮点,课是上不了的。
我们的乡村小学,设置虽简陋点,绿树却种满校园,高高的椰子树,成排的槟榔树,还有那绿意浓浓的榕树樟树,给辣辣的烈日天带来一片清凉爽意。树多了,落叶也多了,我们的校长是位爱清洁的,容不得半片落叶。因此,下午第二节课后得指挥自己的“兵”扫扫地、清洁清洁校园卫生,以保持一个清净幽雅的读书环境。
一天的工作结束了,时光也迫近黄昏,西边的落日斜照在校园里,给绿色的校园镶上一道灿烂的金光。走在回城的乡间小道上,凉风送爽,心旷神怡,一天的疲惫也随风而逝,远处的村庄早已披上一层淡淡的云气了。
爱,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所推崇的。但在整个社会充满浮躁之气的今天,爱,在何处?
我童年的天空原本是蓝的,但后来飘来了好大的乌云,那乌云让我的童年充满阴霾,是他们社会中各种爱心的力量帮我把乌云赶走,让我重新见到蓝天、白云。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这恩情实在太重,让我无法报答,或许这就是涌泉之恩,滴水相报吧。但我也不会遗憾,我会坚持,即使我是滴水,我相信,只要我坚持,早晚有一天我会汇成一天小溪,涓涓流淌。父亲告诉过我人家帮助过咱们,咱们要记得别人的好,将来你有能力了,要记得报答人家。父亲的话我一直记在心里,但他们都是谁,我跟本不知道。那你就去回报社会吧,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好心人,他们或许不需要你的回报,他们希望的是待你长大成人,要将他们的爱心的火炬传递下去,加油吧年轻人,好人会一生平安的。
爱心支教是我一直梦想想去做的一件事,但现实是仅凭我自己跟本做不起这件事来。幸运的是这时候我得到了这么一次机会,同时也结交了这么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我们一起开启了爱心支教之旅。
汽车行驶在这山路上,两旁的山上郁郁葱葱,空气是如此的清新。初到小口头村,感觉乡亲们是如此的亲切,孩子们没有我们原来以为的腼腆,相反他们都非常的活泼、爱动。我们刚到村委会,他们都在那里等待着我们,我们刚放下行李,他们就拉着我们跑着跑那,反倒是我们显得如此拘束。
慢慢的,我们开始熟悉了这里,熟悉了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还有这里可爱的人。在这里我们享受家一样的温暖,轻松自在,没有了都市生活的压力与烦闷。在这里,一切都返璞归真,天空没有城市的阴霾,夜晚没有城市的灯红酒绿,有的只有夜间那独有的宁静。晚上,从教室赶回宿舍的路上,抬头仰望星空,繁星满天,记不得已经多久没见过这种夜空了,顿时感到说不出的高兴,远处传来几句狗叫声。这种场景是多么的熟悉,是我记忆深处童年家乡的场景。安静的夜,安静的人。
俗话说的好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山里的孩子对于生活相比之下的确懂得多一点,而对于学习,他们也更努力。
早上我们队员都在忙着做早饭时,他们就早早的来到了教室,然后去到阅览室去,找出自己昨天未读完的那本书,津津有味的读着。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而现在的他们还并没有能力出去闯荡,这些电气爱心社募集来的书本就成为他们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途径。虽然有些书已经很老了,但仍然阻挡不住孩子们渴望知识的心。
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支教队员更加努力的去备课,认真的讲课,有的孩子课上学不好,队员们就让他们吃完晚饭后来教室进行补习。看到孩子们那在灯光下认真学习的身影,像当初努力奋斗的自己。当然我们也会犯一些小错误,孩子们认真学习就是我们不断改进自己的动力。
在这里,老乡们把我们当做自己的亲人。家里新蒸了馒头,自己家种的蔬菜熟了都给我们送来许多,而对于老乡们来说,或许接受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感谢,他们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孩子。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认真负责的完成我们的使命,给学生们一个满意的成果,给老乡们一个满意的成果,同时也给自己一个满意的成果。
水饺,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人家团圆的标志,一家团聚,总会一起吃一顿饺子。还记得那一次我们队员们一起包饺子,从饺子馅的采购到最后的出锅,每一步都是我们自己完成。中间还有老乡来帮忙,也有孩子们参与进来整个小院里充满了笑声。忘记了那天我们一直忙活到几点,只记得那天晚上我们都很高兴,因为这里充满家的味道。一个小小的饺子,承载着我们满满的幸福。
还应该值得我们的高兴和自豪地就是我们的老师们,他们不怕路途遥远来看我们,关心我们的饮食起居,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张老师更是联系了淄博市中心医院的省级青年文明号来为村子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身体检查,并免费配发药品。那天下着小雨,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当我们都在怨老天这雨下的是那么的不是时候,院子外面传来了张老师的声音:快来帮忙搬东西。老师和医生们竟然冒雨如期而至。队员们也忘记了外面还下着雨,都在忙着帮助维持秩序。看到老人们有的没带伞来,队员们就过去为他们撑起伞;老人们走路不方便的,队员们就过去搀扶着老人一步步前进。雨水淋湿衣服,山里的雨总是格外的凉,可这些已经不再重要,此时此刻,没有什么比爷爷、奶奶的健康更重要。
巍巍马鞍山,悠悠历史情。清晨,我们迎着朝阳冲向山顶,看那新日在等待我们的到来。在这革命圣地,我们看到了革命先辈们那天人合一的创造力。手触在这坚固的堡垒之上,能清楚地感受到他们的呼吸与心跳,这里洒满革命先烈鲜红的血液,那是五星红旗的颜色,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断崛起的动力源泉。俯身,倾听历史的回声,听那枪炮的轰击声,敌人被击中时的惨叫声都萦绕耳旁,泪水开始湿润眼眶。先辈们在战斗,他们不怕牺牲,只为了后代能有一个安定的生活。他们一直守候在这里,因为他们要保卫自己的子孙后代。听,那钟声响起,是我们对先烈的缅怀。
当生命走到尽头,才感到些许留恋;当我们即将分离,才感到有点不舍!
幸福的时光总是过得那么快,当我们还沉浸在快乐之中时,分别却已近在眼前。两个周我们得到了什么,是快乐,是感动,是满满的幸福。还记得老乡对我们说的:把孩子们交给你们,我们放心。这句话代表的含义是那么的重,我们倏忽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是如此的.重。
要问我怕什么,我会说我怕最后离开时看到孩子们的眼泪,但要问我在离开之前怕什么,我会说我怕孩子们和我谈离别的事情。晚上我坐在院子里回想自己这些日子来的快乐与幸福。孩子们凑过来蹲在我身旁问我:老师,下年你还来吗?我躲开孩子们的目光,没有说话,孩子们,我真的不知道下年的我是否还能再来,是否还能与你们再次相聚,一年发生的事太多太多,我们都无法预料,但有一点我能肯定,我一定会回去看你们的,因为我还要听你们亲口告诉我,你们进步了,你们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近了。孩子们,等着老师回来!
出发了,汽车开动了。我没有回头,因为我说过我害怕看见孩子们的眼泪,害怕听到他们的哭声。汽车在公路上疾驰,打开窗户,让眼泪风干,我们笑着来,也要笑着离开。歌声的响起才慢慢冲淡我的思绪。风还在吹着,清新甘甜,就让风替我把孩子们的眼泪拭去,他们是花朵,笑容才是他们的标志。
虽然我们离开了,但我们之间的感情还在,孩子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了,就在网上问我们。不止是学习方面,其他方面的事,只要在我们的能力之内的,队员们都会尽全力去帮。说我们是师生,其实不然,我们是朋友。
人生又能有几个15天,能一起欢笑,一起烦恼,一起披荆斩棘,一起吃我们的美味。我的队员们,我的亲人们:责任心与爱心并重的小朱姐朱丽军,缺少异域风情的甘肃小伙程哥杨程,向上的阿宝哥田洪宝,小智大愚的珊姐郅珊珊,歌声与舞蹈的女王雯姐郭雯,喜欢熬粥的笔仙瑶姐季玉瑶,霸气侧漏的美女学美姐张学美,心好脸坏严厉负责的教务主管董学鹏,逗逼但负责的后勤主管王晓飞,爱心满满的财务主管胡爽琪,计算机大神胡友豪,博山食神叶大厨刘叶叶,可爱的孩子王许菲,心灵手巧的自动化女汉子王珊珊,高个男神赵洪达。
小口头,你是那么的美;小口头,你带给我们太多的快乐与幸福;小口头,你保存着我们美好的回忆,你要好好替我们保存,等待我们回来。
没想到,还隐藏着这样一些地方,这里的孩子一样坐在教室和其他孩子一样爱在课堂上调皮,和其他孩子上着一样的
他们的课外活动不是弹珠,不是卡片,更加不是赛车;他们没有英语角,没有演讲比赛,也没有丰富的社团活动,这些也许他们闻所未闻。
他们来回学校没有父母陪伴,更别说车接车送,他们无需担忧车水马龙,因为他们走的是田间地头,甚至是黄土高坡,他们只期盼能在天黑之前早点回到遥远的家。
家里等待他们的不是动画片,不是滑板车,更加不是零食和做好了的晚饭;相反,等待他们的将是担水、挖土豆、刨野菜以及为做晚饭。
当他们面对升学而做出打工赚钱,只为买牛羊、生娃时,当他们鄙弃英语不像语文能写字,不像数学能算数时,你或许会鄙视他们鼠目寸光,把他们当成一群无知且轻狂的少年。
他们不是没有理想,只是他们的'梦想局限于那仅有的语文和历史课本,局限于那千里无庄稼的黄土坡,局限于那破烂的门庭,局限于那嗷嗷待哺的弟妹。
他们以坚韧不屈铸造脊梁,他们用吃苦耐劳化作血肉,迎接的去试泥沙里的摸爬滚打。假如给他们一双援助的翅膀,他梦将能想鹰一样翱翔苍蓝的天空。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8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