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拨鼠和蚂蚁读后感合集60句-读后感
寓言故事是指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土拨鼠和蚂蚁】
你们这些可怜的蚂蚁,”一只土拨鼠说,“花费力气,劳动一整个夏天,就只搜集这么少的食物,值得吗?你们该去看看我们的贮藏!”
“听着,”一只蚂蚁回答说,“如果你贮藏的食物比你所需要的多得多,那么人们把你挖出来,弄空了你的粮库,让你用生命为你那种强盗式的贪婪赎罪,是再正确不过了!”
【不怕鬼的和尚】
合州这个地方有一座山神庙,庙中的山神是个不好侍候的鬼神,当地人每年按时供奉山神,丝毫不敢怠慢,山神稍有不如意,便一定有灾祸降临到人们头上。特别是,每次祭祀山神用的祭品,都必须是牛、羊、猪三牲俱全。尽管这里耕牛十分珍贵、紧缺,但人们被庙里的`山神吓怕了,也只好忍痛杀牛贡献,年年如此,苦不堪言,不知何日才有个尽头。
话说蜀地有个和尚,法名善晓。这善晓和尚早年本是个做官的,只因看不惯官场黑暗,不愿合流,感到做官不遂心,于是出家做了和尚,弃官换了个自由。这一日,善晓和尚云游到了合州,听说了山神为害四方、给合州老百姓带来苦难的事,他心中甚是不平。
善晓和尚拿了板斧,怒气冲冲直奔山神庙。他一脚踏进山神庙,便怒不可遏地用板斧指着山神塑像骂道:“祭天祭地,都不用三牲这么厚的供品,你这样的鬼神算个什么东西!怎么竟敢狂妄地超过天地的尊严呢?况且牛是耕地少不了的,是百姓过日子的依靠,你滥施淫威,逼人们把牛羊杀了,献给你享用,也太过份了!今天,我要替他们来出出这口恶气!”说罢,善晓和尚举起斧头,使劲向塑像砸去。他一阵左砍右砸,直到把塑像砸得粉碎,这才停住。他看着昔日作威作福的山神,此刻不过是散瘫在地上的一堆废物,不由得痛快地“哈哈”大笑起来。
善晓和尚怒打山神的事,一下子传开了,合州上下一片惊恐不安。人们全都为善晓捏着一把汗,也十分担心山神会来报复。有人窃窃私语:“这下完了,山神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不见有任何灾难降临,善晓和尚也一直安然无恙。老百姓这才如释重负,再也不用杀牛宰羊去供奉山神了,他们都对善晓和尚充满了感激之情。
可见,在勇敢者面前,鬼神也只能以失败告终。因此,我们首先是不能被所谓的鬼神在精神上压倒,其次是要有敢于抗争的精神,这样,恶势力就不可能为非作歹。
【蒙人遇虎】
蒙地有个猎人,大大小小的动物打了不少,家里有各种各样的兽皮。有一次,他要去野外办些事情,刚一出门,让风一吹,颇有些寒意。于是他又返身进门,想找件兽皮挡挡寒,顺手抓了一张狮子皮,披在身上就上路了。
到了野外,蒙人越走越觉得不对劲。一阵风吹草动,他预感到有事要发生。果然只听得一声长啸,一只吊睛白额大虎跳了出来。蒙人手边没带什么厉害的武器,心里暗想:糟糕,要躲也来不及,这下可完了。于是他干脆不逃了,只是闭着眼睛站在原地等死。
再说那只老虎,早已饿了多时,一见有东西过来,就要往上扑。可那东西不但役逃,还站住了,在那边远远看着自己。老虎一阵奇怪,仔细看了看,乖乖,原来是只大狮子!要是打不过可惨了,好汉不吃眼前亏,还是快溜吧!
蒙人站了半天,还不见老虎来吃他,大着胆子睁开眼一看,老虎夹着尾巴在往回跑,一闪就不见了,蒙人给弄糊涂了。但又一想,对了,老虎肯定知道自己是个好猎手,因害怕自己而跑掉的。蒙人非常得意,丝毫也没往自己披的狮子皮上去想。他趾高气扬地回到家,逢人就夸耀说:“连老虎都知道我是打猎的好手,一见了我就马上逃走了!”
又过了几天,蒙人又要去野外了。这一回,他随便拿了一张狐皮挡风,像上次一样,走了没多远就又碰上了老虎。蒙人一点不怕,大摇大摆地走了过去。老虎定睛一看:哼,我当是什么呢,原来是只狐狸,居然也敢在我面前耍威风,一定要给它点颜色瞧瞧。老虎见是狐狸,连扑都懒得扑,就站在原地斜着眼睛瞧着他走过来。蒙人走到老虎跟前,见老虎还不让路,不由大怒,高声威胁说:“畜牲,见了我还不滚开,当心我扒了你的皮!”老虎看他骂了一会儿,不耐烦了,猛地跳将过去,可怜的蒙人,就这样成了老虎的一顿美餐。
蒙人错在盲目地自以为是,不考虑客观因素,最终才落得个葬身虎腹的下场。
《土拨鼠传奇》是一本短篇科幻小说集,里面的故事有的非常令人快乐,有的比较悲伤,如《土拨鼠传奇》,马小哈从建筑工地中抢救出了4只可爱的小土拨鼠,马小哈对它们关怀备至,可是他从同学乌小明得知一个不幸的消息,一名宇航员要飞到遥远的星球去,路程大约要十年,所以科学家们想出了一个办法:提取动物身体的冬眠基因,让宇航员睡上十年的觉,而这个事件的负责者——乌小明的.爸爸为了保证安全,要亲自实验,说到这里,乌小明泪如雨下,马小哈也非常伤心。可是他偶然得知,乌小明的爸爸要提取土拨鼠身体里的基因,他想到了自己那4只土拨鼠。冬眠基因非常紧缺,马小哈恋恋不舍地把4只土拨鼠带给了乌小明的爸爸。
在这本小说集中也有不像这样伤感的,像《魔鞋》,《地衣之王》,《解铃还需系铃人》都是非常有趣又好笑的小故事。
这是《哈佛家训》上的一个小故事,故事内容是:
老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有三只猎狗追赶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
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居然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小猪。小猪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另一棵大树。小猪躲在树上,仓皇中没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观望的三条猎狗。终于,小猪逃脱了。
讲完后,老师问:“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说:“小猪不会爬树;还有,一只猪不可能同时砸晕三条猎狗。况且,小猪怎么能跑得过猎狗?”
“还有呢?”教师继续问。
直到学生再也找不出问题了,老师才说:“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提到—土拨鼠哪去了?”
土拨鼠哪去了?老师的一句话,一下子将学生的思路拉到猎狗追寻的目标上—一只土拨鼠。
因为小猪的突然出现,大家的注意力不知不觉打了岔,土拨鼠竟然在头脑中消失了。
生活中我们是不是常常犯这样的'错误,因为一些意外的小事而打乱我们正常的思维;因为一点不如意而闹的一天心情不愉快;因为一点挫折而忘了我们人生的目标。
比如昨天我和女儿兴高采烈的去春秋楼(关羽为保两位皇嫂,归附曹营入许,晨夕问安,夜读春秋,秉烛达旦,后人为昭彰关羽忠义,建庙以祀之,庙内兴建一楼曰春秋楼。)游玩,本想带女儿去了解一下三国时期的文化,进去一会儿,女儿看到庙内卖纪念品的,就想买一把大刀带回去,我建议没必要买纪念品,女儿有点闷闷不乐,我也心情不爽。晚上和女儿谈心,女儿说今天游玩春秋楼想写一篇游记,结果记忆有点模糊了,我问为什么,女儿说:心思一直惦记着买刀的事,后来就心不在焉的观看了。和女儿一块去春秋楼参观,意在快乐中学习了解三国名胜古迹,结果因为一点不如意就把去游玩的目的丢了。
在人生的旅程中,孩子千万要时刻提醒自己:土拨鼠哪去了?心中的目标哪去了。
目标是既定的目的地,也是理想的终点。如果一个人没有目标,就只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永远到不了终点。正如空气对于生命一样,目标对于成功也是绝对的必要。如果没有空气,没有人能够生存;如果没有目标,没有人能够成功,也就难以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
如果我们确立目标,一次
如果我们确立目标,我们不会因为生活中一点点的不如意而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乐观向上,为了目标而努力进取。
在人生的竞赛场上,许多人并不缺乏信心、能力、智力,只是没有目标而与成功失之交臂。所以一个人一定要有适合自己的明确目标;要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8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