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山西红色旅游基地读后感汇编100句-读后感

红书的读后感1

“生命与榜样相悖。如果你根据一个榜样去生活,那么你活出的就是榜样的生命,但是如果你不活出自己的生命,那么应该由谁活出你的生命?所以,活出自己吧。”荣格

荣格在《红书》中序言里的这句话,让我激动的开启了这本书的旅程。

很多人知道这本书,说看不懂,看着太高深。

有些人则认为荣格是疯子,疯子的书没有价值去看。

有些人觉得这是精神分析流派的书,不走这个流派没有必要看。

我也是一直不知道这本书,对荣格本人也没兴趣。偶然在书店中看到,很好奇却也因价格而放弃。

缘分让我通过一个课程大概了解了荣格的理念,很感兴趣,友人便赠予此书。面对又厚又大的它,我感到压力,同时看了目录却又控制不住的想要翻阅。书中很多对话,很多意象,有趣中引人思考和联想。

最开始的这句话,是书中重点之一,在后文中多次加以解释。

我们从小被太多榜样教育,像学霸哥哥姐姐一样,像谁谁谁画画好,像谁谁谁唱歌好。尤其当爸妈夸赞别人长得真秀气,长得真高,真乖之类的,作为孩子一下子就认为那样是爸妈喜欢的,之后便以此为目标,变成那样或完全不要变成那样。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想要被看到。

我们的独特没有办法被看到,我们便会将其隐藏,生出多种面具也好,防御也好,按照这里的就是榜样。

当孩子有孩子的榜样,当学生有学生的榜样,然后职员的榜样,父母的榜样,等等等等。社会制度和奖罚体制也会添油加醋。

榜样的生命被大家活出,那么团体就只有一个榜样了,很可能几千人只是一个人。当大家的自我生命活不出来,它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因为它的任务就是要活出自己,这样便可能会产生矛盾,引起疾病,不论心理还是身体。

榜样在大脑中,尤其在左脑,这要感谢我们的大脑发育。左脑晚发育,却被如此看重;好似我们如此在意未来,而非当下,也忽略过去历史。

同时,生命在心中,在身体,它完完整整的,只是被包裹,被压制,被忽略。就像我们小时候被对待的样子,我们也这样对待我们自己。我们以为榜样就是我们一生的目标,为此付出一生在所不辞,流芳百世,可能成了别人的榜样也不一定呢。而我们的灵魂和神性被包装的厚厚的,它不会被流传,因为它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它只有被发现被展示,同时它也一直在想要突破。

很多人说心中有股冲动,可是不知道怎么释放。也许那反而是真正的自己。

如果你不活出自己,那么谁来活你?

如果你要活出自己,就要找到真正的自己。

它就在你身上,不在宗教,不在道德,不在法律,就在你身上。

红书的读后感2

暑假里,我细细地品读了《邱少云》这篇文章,读完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邱少云叔叔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在烈火中被烧了足足半个小时才慢慢牺牲。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尽管烈火烧身,他还是纹丝不动地潜伏在草丛中,没有发出一声呻吟。真伟大啊!

邱少云叔叔在烈火中承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宁愿牺牲自己,也不让这次战斗失败。

他的这种坚韧顽强的革命意志,那种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用他那十九年的短暂人生书写了光荣的历史。我想: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像邱少云叔叔那样,克服种种困难,让英雄含笑九泉。

邱少云叔叔,您安息吧!我们永远怀念你!

红书的读后感3

今天我读完《红色之旅》这本书后深有感触!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爱国主义教育书籍。它让我重温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

《红色之旅》通过小英、龙娃和兔博士经历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给我们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英勇奋斗的艰苦历程。

这次的“红色之旅”,使我真切地感受到共和国江山来之不易,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来之不易!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巨大贡献,我们必须永远铭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倍加珍惜,珍惜老一代革命家所留下的宝贵财富!

我出生在幸福、和平的年代里,是多么的荣幸,可现在我们的国家还不是很富强,我要像周恩来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我将把这次“红色之旅”所吸取到的精神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当中,以实际行动,继承先烈遗志,学好本领,报效祖国,用自己的双手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

红书的读后感4

今天,我读了一个英雄故事,叫《邱少云》。故事的主人公是“邱少云”。

1950年6月25日,美国侵略者向朝鲜发起了战争。邱少云就是在这场战争中牺牲的。邱少云为了完成潜伏任务,严守纪律,他以超人的意志和毅力忍受烈火烧身的痛苦,直到最后牺牲。

读完这个故事,我不禁流下了眼泪。邱少云为了完成潜伏任务,竟然可以忍受烈火烧身。

如果没有这些革命烈士的牺牲,就没有我们美好的今天,我们的今天是用这些革命烈士的鲜血换来的呀!

如今,我们的生活条件这么好,就更应该认真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可有些人却不好好珍惜,比如说我的妹妹张倩玮。有一次她来我家做作业,一会儿就做完了。可到睡觉前,她才想起还有两个作业没做。就这种学习态度,能把学习搞好吗?小朋友,你是不是也经常这样?

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红书的读后感5

最近,我读完了《党旗飘飘》这本书,这书让我受益匪浅,它记载了中国1910~2010年整个历史,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所有这一切展现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让人激动、崇敬、悲愤、感叹的`画面。

最令我难忘的是许云峰将要被特务匪徒密裁的那段描写:“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鹄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走!前面带路。”面对着步步逼近的鬼门关,许云峰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坚定,即使海枯石烂、天崩地裂,也不会动摇。

对这些可敬可佩的战士,我们对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国民党反动派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与敌人顽强斗争的高贵精神,反而更使他们的意志顽强起来!正是他们对党的忠诚,才有了现在的新中国,面对他们这种伟大的精神,我感到十分羞愧,想到自己考试考的不好就泄气了,想到学习上有一点小挫折,就放弃了,对学习没有了信心,没有了尤其去面对困难,而这些伟大的革命战士们不背叛党,与敌人斗争的伟大事件让我明白了:越是遇到了困难,越不能逃避,要以难而上,不能只当逃兵,要勇敢面对一切,这样才能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如今,我们现在的繁荣昌盛、生机勃勃的景象都是当年革命家们有鲜血换来的,正是以前那些与革命的斗争和顽强到底,才有了我们现在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我要感谢这本书,正是这书中感人的内容,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促使我们这些祖国的花花草草成为未来的栋梁!

2023年孙文龙纪念馆观后感【篇一】

在孙文龙逝世31年后,人们对他的怀念穿越了近半个世纪的时空始终没有停止。为他修建纪念亭、纪念馆;将他的先进事迹编成戏剧,拍成电影电视剧,搬上荧幕、全国上演;新华社、人民日报、山西日报等将他的事迹写成长篇通讯、报告文学,印成大型画册、中小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丛书、长篇纪实小说等进行广泛宣传;阳城县委先后三次作出向孙文龙同志学习的决定,孙文龙纪念馆先后被中央、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共青团授予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累计参观人数达30余万人次。

孙文龙纪念馆座落于阳城县河北镇孤堆底村孤山脚下,距城30里许,交通便利,生态优美,风景秀丽,钟灵毓秀。

孤山平地而起,形状与鸡蛋酷似,孤卧独立,傲视苍穹!周围群山环抱,水绕田连,青松翠柏,鸟语花香,景情相融。

纪念馆依山拓建,红墙碧瓦,庄严肃穆,十余处景观依次错落点缀其中。馆内资料齐全,布置井然有序;将军部长题词,名家贤士墨宝,耳目一新;品莲池中,莲花白如玉;赞君屏上,梅、兰、竹、菊手迹香;长达千米的碑林,堪称独创!馆内图文并茂,基地真人真事,实物实展,启迪心智,色彩传奇。

馆内纪念的主人公孙文龙同志,系山西省阳城县孤堆底村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人民解放军,1957年响应党的号召,主动申请从优越的省委机关返回阳城支援农村建设,先后任乡长、公社书记、县革委会主任,连任阳城、武乡、屯留三县县委书记。1982年因公殉职,年仅51岁。

在阳城,他思想超前,开种植苹果之先河,给寺头人民栽上了摇钱树;他树旗标帆,栽桑养蚕,使阳城成为“山西之首,华北之冠”;他开渠截流、筑坝建库,创出了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白桑“一滴水”精神闻名世界;他敢为人先、大胆创新,高寒山区试种棉花成功,受到周总理的接见与赞扬。

在武乡,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平反冤假错案,赢得民心,山西省委推广了武乡的

在屯留,他致力发展,科学规划,对农业进行综合治理。使蚕桑生产成为该县支柱产业之一,五里庄丝织挂毯走向了世界。他崇尚科学,勇于创新,清廉善政,实干富民,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无私奉献和崇高精神,成为人民群众公认的优秀典型。

孙文龙同志一生以人为本、以德为根、以业为魂、以民为上,这是他根植民间并具有永恒价值的原因所在。他勤政廉洁的公仆精神,勇于创新的改革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心系百姓的奉献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永远的怀念。孙文龙精神是一种文化,是一段历史,是一面镜子,是一杆旗帜。它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闪烁着社会主义的和谐理念,而且饱含着亲民爱民的百姓情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精神,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

丰碑是由民心和事业铸成的,一个热爱人民的人,必然得到人民的热爱!近年来,孙文龙纪念馆旅游区以红色旅游为龙头,大力发展低碳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先后启动建设了生态农业观光万亩园区、文龙森林公园、龙山生态林及水利风景区等工程。目前该旅游区已荣赝亚太旅游联合会、国际度假联盟组织、中华生态旅游促进会颁发的“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区”桂冠、被国家旅游局、毛泽东思想学术研究会、中国诚信网、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共青团山西省委、山西省环保局、山西大学、晋城市委、市政府、阳城县委、县政府等五十余家单位命名为“全国道德教育先进单位”、“国家级AA景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西生态文明村”、“红色旅游教育基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等。

在这里,我们可以聆听到他勤政为民的坚实脚步,寻找到他致富百姓的宝典真经,感受到他鲜明个性的人格魅力,领略到他真抓实干的公仆风采。

纪念馆占地18000平方米,依山就势拾级而上,红墙碧瓦,典雅大方。馆内外满目青翠,松柏林立;香花槐、黄金槐柔枝轻舞,笑迎客来;处处花香扑鼻、蝴蝶翻飞,一派自然美丽的田园风光。

馆内资料齐全,布置井然有序,有可欣赏景点景观十余处,是集正气、英气、文气、灵气、绿色为一体的精品工程,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和欣赏价值……目前具有标志性建筑的千米碑林正在不断完善中。

2023年孙文龙纪念馆观后感【篇二】

孤堆底村者,隶属阳城县河北镇。山村不大,人口四百余。“太行山上的焦裕禄”孙文龙故里是也。

余站孤堆山纵目,大自然恩泽无限,孤堆底地貌天成。山川形胜,青山环抱,碧水流光,钟灵毓秀。龙山重岗,形若开屏列帐。左右护砂,宛如负阴抱阳。民居傍山,依势而建,高低错落,藏风聚气。乾为阳,地为阴,阴阳交合。盖三峰,结巧势,无不尽善。凹居阳坡,形成环山拱卫朝辑。促生万物,突显人于自然和谐。以俗眼看,群山垂首,景色可仰。天生奇书,深意堪神,地孕玄机,气象轩昂。合而观之,真气自凝,始尽其妙。可谓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吾察孤堆底村民居,寻源觅迹,不失古风。受地理、经济、民俗、材料诸多限制,因陋就简。建材多用石料、青砖、木材。有砖木、土木、石木三种结构。筑者高明,精巧工致,布局紧凑,因地制宜。四合院,赏之怡心。三合院,妙物扬善。正方形院落,垒二层楼房,木质栏板,栏高一米。偶有砖木石调,兼植树木花草,造型简捷,不失美感。室内不摆过多家具,陈设简单,重在实用。室外不重华丽妆饰,墙体较厚,结实保暖。总体态势,唯择地形而建,度量便利而居。我不识精微,看不透有什么讲究,似乎工者有地则建,宜居就好。家户之间,通达方便,最远不过八步。院基很小,巷道极窄,仅够人畜通过。道路七高八低,合理利用资源。蓄势避其所争,功德藏于无名。心无所念,润物无声,正是这种理念,成就了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夫赞孤堆底村人,勤劳善良,家风朴实,性情憨厚,胸怀博爱,大化可昭彰。人性朴质,弘扬教化,注重忠孝,崇尚气节,礼仪乃炳耀。关帝庙赳赳雄风,孙氏祠堂昂昂气韵。大山的灵气创造了这里物阜民丰。纯朴的民风孕育了这里卓然子民。人人都读书,个个会种田。地有脉气,祥瑞承恩,天地造化,聚登显贵,造就了人丁兴旺。邻里情深,有求必助,人文教化,恒育人杰,成就了人文荟萃。问村中几人堪称花魁?遍详古今,比比皆是,首推孙文龙。

斯窥村貌,新景辞旧物,曲径人不见。岁月留痕迹,残存数得清。“孙文龙纪念馆”雄伟壮丽,孤堆山绿树成荫,葡萄园形成规模。“农家乐”遍布村舍。住宿舒适,热肠暖心。特色小吃,满足口福。盘山滑道,便于游览。民俗展览,心存旧念。天书实物,鲜见神形。白杨起舞,笑语欢声。莫道山里人宿命难迁,而今孤堆底改地换天。红色旅游景点,民风民俗展览,休闲娱乐场馆,“农家乐”饱享口福。孤堆底之美,秃笔难工。孤堆底之情,海水难量。如今的孤堆底村,大务时成,雄图盈胸,奋追文明潮流。航标如斯,凝心聚力,共圆斯村新梦。

2023年孙文龙纪念馆观后感【篇三】

3月4日这一天,注定不能平静的度过了,参观完孙文龙纪念馆后,我内心深深被震撼,于是有感而发。

孙文龙他的一生,作风过硬,务实求真,敢想敢干,致富百姓,走一处、变一处、干一处、红一处。他思想超前,开创种苹果树之先河,给寺头人民栽上了摇钱树;树旗标帆,栽桑养蚕,使阳城成为“山西之首、华北之冠”;开渠截流、筑坝建库,创出了水资源综合利用全国第一县;敢为人先,大胆创新,高寒地区试种棉花成功,受到了周总理的赞扬。在武乡任职期间,实事求是平反冤家错案2220件,赢得民心。

臧克家曾经写到: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将他摔垮,给人民做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把尸首烂得更早;只要出风吹过的地方,到处都是青青的野草。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群众把他抬举的很高很高。一个共产党员、县委书记逝世三十多年来,人们没有忘记他,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的敬仰他、缅怀他、传颂他……

那么,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如何做呢?我认为该做好以下三点:

一、提高政治理论修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信念是一个人的灵魂,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精彩。作为新时期的党员,更应该不停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只有理论上保持正确性政治上才能慢慢成熟,信仰才会坚定,思想目标才更加执着,行动上才会不可动摇。

二、牢记党员身份,“思想上入党”从现在开始

当我们庄严宣誓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有的特殊身份“共产党员”,这是一个给我们带来光环和荣誉的身份,更是一个给我们带来监督和责任的身份。一名真正共产党员,不单单是形式上的入党,更重要的是思想上入党。组织上入党是一时的,思想上入党是一世的。

三、为人民服务,从身边做起

平凡中的伟大,正是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我们要把为人民服务始终作为自己理想的起点,信念的支点。在工作中牢记党的宗旨,把实践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得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际行动实践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认认真真学习,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做人,甘于奉献无愧于心,我认为这是一个党员最基本的要求,它将指导我一生的前进方向。 

沙家浜小英雄读后感1

今年暑假,老师推荐我读了一本小说——《沙家浜小英雄》。这本书的作者是金曾豪,是我们常熟人。主人公是一个十四岁的小男孩,穿水鱼一样灵活,水牛犊一样结实,他的名字叫金端阳,是我们沙家浜的小英雄。

金端阳为什么是小英雄吧?听我慢慢说来。端阳家住在阳澄湖边的沙家浜,家里养了一群鸭子,他就是这群鸭的司令,而且这些鸭子中有一些居然会飞。在运送药品时这些鸭子就成了鸭司令的“空军”,把珍贵的药品安全的送出城。端阳为了把“胡传魁昨晚秘密投降日寇。十万火急!”这个重要的情报及时送到武工队,他灵机一动,把情报放在肥田一郞送给大福师的钢笔里,顺利地通过了日本兵设立的卡口的检查。就这样,端阳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光荣地加入了武工队。

读完整本书,我深深地被小英雄的故事感动了,并把小英雄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爸爸妈妈为了能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和体会故事中的革命精神,在暑假里自发组织我们班的同学一起去沙家浜参加《红领巾强军梦》的实践拓展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参观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体验了新四军伤病员通过与地下交通员互对暗号接头的方式,闯过重重困难,共同完成组织交待的运送物资的任务。这一天,天气炎热,太阳火辣辣地晒着大地,我们接好了支援前线,运送物资的人物。我们把16人分成两队,一队叫“金刀连”,另一队叫“战狼队”,比赛谁先把药品、步枪、粮食和衣服等物资送到目的地。我们找到这些物资后,按照要求,将物资全部放在独轮车上,然后推着车前进。不一会儿,“金刀连”追了上来,我们一紧张,差点翻车,有的物资也从车上掉下来。就在这时,我们“战狼队”的队员灵机一动,每人搬起车上的一件物品,独轮车就变轻了变稳了。我们的车就飞一样地前进,把金刀连甩得无影无踪。我们咬紧牙关,拼尽全力,冲向终点,完成了任务。比赛结束了,同学们都累趴下了,但心情都很激动。通过活动,小英雄的勇敢和新四军团结合作、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牢牢印在我的心里。

通过阅读,通过实践,让我明白了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挫折、努力、沮喪、泪水、发现和感悟,这个过程中不管好与坏我们都应该勇敢地去面对和解决一个个人生必经的难题,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不惧困难,朝着它勇往直前。

沙家浜小英雄读后感2

当我翻开《沙家浜小英雄》这本书的那一刻,这样一句话映入我的`眼帘,“两个金色的少年高傲地昂着头,始终没有回头看一眼端着枪的、可怜的匪兵……故事还得从头讲起。”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深思,“金色的少年”指的是谁?为什么叫他们“金色的少年”呢?

《沙家浜小英雄》这本书的作者是金曾豪,他就出生在我们江南水乡——常熟。在常熟有闻名遐迩的红色旅游景点——沙家浜,这本书就是金曾豪爷爷根据沙家浜的历史所撰写的。主要讲述1937年淞沪之战爆发,常熟沦陷,几位当地的英雄少年在烽火中的成长经历和非凡故事。文字间充满了令人惊异的传奇色彩和让人流连的江南风情,更充满了金爷爷对家乡的无限热爱。

在许许多多的人物中,我最敬佩的就是机智勇敢的少年——金端阳。他面对凶残的鬼子毫不害怕,机智地与敌人周旋;他面对种种险阻,永不言弃,勇敢地克服重重困难。“蟋蟀行动”的故事足以证明。

“蟋蟀行动”第一步,端阳趁着给“红鼻子”送蟋蟀的机会,和丁医生想到了一个救出公公与特派员的办法。到了囚室,端阳故意让蟋蟀“大将军”跳到关押公公的囚室,好让“红鼻子”打开栅门,然后将营救计划告诉公公,并且偷偷地把放有两个药丸的火柴盒给了他。这件事让我充分感受到金端阳的勇敢、机智和沉着冷静。

这本书里还有许多值得我敬佩的人。小月虽是一个柔弱的女生,但她很坚强,面对亲人的离去坦然相对;胡顺虽是汉奸胡传魁的儿子,但他与父决裂,毅然选择了加入新四军……

当我合上《沙家浜小英雄》这本书,仔细品味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故事,每一处细节……我的深思也有了答案。“金色的少年”就是金端阳、胡顺、小月他们,之所以称他们“金色的少年”,是因为他们勇敢坚强,面对重重困难险阻永不放弃;他们同甘共苦,最终参加了“水上飞”武工队……他们拥有金色的梦想!我想,这就是我所需要的!

沙家浜小英雄读后感3

1945年,日本投降了。

那一天,传递着捷报信息的报纸在大街上飞扬,中国人民热泪盈眶。经历了八年的战争,百姓们不知受了多少苦难。多少人失去了至亲;多少人遭到日本人的虐待;多少人在战场上,洒热血,抛头颅。这场战争,不知牺牲了多少英雄!

抗日时期,英雄数不胜数,但年纪小的英雄就略为少见。最近我看了一本关于抗日小英雄的书———《沙家浜小英雄》。这本书是由金曾豪先生撰写的,记述的是几位英雄小少年在烽火中的成长经历和他们与侵略分子斗智斗勇的非凡故事。整部作品充满了令人惊异的传奇色彩和使人流连的江南风情。

故事里的这一个个小英雄都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活泼,聪明,伶俐,有着与寻常人不一样的胆识。在他们这个年纪,本应该背着书包,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他们却和日本侵略者搏斗。他们聪明,想出许多鬼点子来戏耍日本侵略者;他们勇敢,面对凶恶的日本人面不改色;他们坚强,受了再大的痛苦也一声不吭。

这一个个小英雄英勇无比,他们不知道做了多少件危险的事,抢日本鬼子和汉奸的枪;在汉奸的眼皮底下英勇救人;这一桩桩“战迹”,当今又有几个人做的到呢?他们嫉恶如仇,鄙视每一个汉奸,哪怕是自己的亲生父亲!

胡顺这位小英雄给我带来了最大的震撼,一般来说,一位儿子找到多年不见的爸爸,应该痛哭流涕,跟爸爸好好诉说一下这些年受的苦。但胡顺没有这样做,当他得知自己的父亲是汉奸后,他义无反顾地拒认自己的父亲,即使自己的亲生父亲说尽了甜言蜜语,他都没有认“贼”作“父”。他为自己有个汉奸父亲感到耻辱。或许,他曾想过,自己的话是否太过分了?但他只要想到自己的母亲和兄弟都是被小日本逼死的,便又坚定了心里的那个念头。

14岁,正值青春年少,小英雄们却在和日本侵略者周旋。他们绝不后悔,因为他们为自己的祖国献出了一份力量。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机智勇敢、敢于搏斗的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为祖国献出自己的力量!

沙家浜小英雄读后感4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同时也塑造了许多铮铮铁汉。英雄本来都是普通人,是什么让他们成为一代英雄呢?就让我们走进《沙家浜小英雄》,这本书,见证一代英雄的崛起!

14岁的小男孩金端阳是一个聪明好学正直善良的鸭司令。受爸爸和舅舅的影响,他从小就崇拜新四军,所以立志要加入“水上飞”抗日小分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三位和他有同样志向的男孩——胡顺、大米和小弟。于是,就有了“蜡烛弄夺枪”的故事。他们用鱼篓子改造的浑元金刚斗作为对付小鬼子的武器,并且提前拟定好了撤退路线。他们本以为这个计划绝对万无一失,可谁知,这其实是一个危机重重的计划。因为晚上9点多,行动开始的时候,从一辆黑色的奥斯汀轿车上下来两个人——翻译和矮东洋,和他们原先锁定的目标有变化。端阳和小弟一组,对付翻译,胡顺和大米一组,对付矮东洋。端阳和小弟顺利得手。可谁知那个矮东洋的脖子太短了,本来为别人特制的浑元金刚斗不管用了,胡顺和大米失败了。幸亏浑元金刚斗里的烟草灰迷住了矮东洋的眼睛,要不然他们都将牺牲在矮东洋的枪口之下。撤退的路上也是险情不断,有一个醉大汉挡住了他们的路,甚至他们连会合地点都被迫临时更换了。最后,只有金端阳顺利逃了回来。

但是,挫折只能打倒懦弱胆小之人!在后面的蟋蟀行动中,端阳胆大心细,表现得非常出色。面对敌人的质疑,他丝毫不怕,近乎完美地完成了任务。我想,这正是“蜡烛弄夺枪”行动的失败,使得聪明勇敢的小端阳吸取教训,成长起来,成为一个真正的小英雄!

世界上所有的成功者都历经过许许多多的挫折。就拿海伦·凯勒来说吧,虽然她很小就双目失明,双耳失聪,面对可怕的黑暗世界,她却凭着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学业,而且一生致力于关爱残疾人的事业,成为许多人心中的偶像。换成常人,恐怕不是失去活下去的勇气,就是一直在黑暗中沉默,更别说考上哈佛那样优秀的大学。面对金端阳,面对海伦·凯勒,我很羞愧,因为我不是一个勇敢坚强的人,但是我会努力,而且已经在不断努力了。记得三年级那会我学着自己扎头发,一直扎不好,不是有那么一两绺头发丝没扎住,就是扎得毛毛糙糙像刚睡醒的样子。开始的时候,常常是在妈妈的帮助下才觉得可以走出家门去,慢慢的,妈妈只要在旁边提醒我一下,最后都不用妈妈的帮助和提醒也能轻松搞定了。学骑自行车、帮家里看护妹妹……许多事情都让我经历失败,但最终掌握技能,成长起来。

沙家浜小英雄金端阳告诉我:挫折并不可怕,只有战胜了挫折,吸取失败的教训,总结经验,才能在下一次遇到挫折时更有信心去面对!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30012.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