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气读后感400字细选70句-读后感
《谈骨气》读后感 篇1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书中写着;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在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人
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应该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谈骨气》读后感 篇2
人人常说“行道之人不吃嗟来之食”这是骨气的体现,可我并不赞同。人理应有骨气,不向困难低头,可是骨气不能乱体现。
古来贤人文天祥,多么伟大的人啊,“富贵不能淫”可是最后还不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过他为了不背叛自己的国家,我还能理解。
可是贫者我就不懂了,你都快死的人了,别人的施舍为什么不要呢,别人不就是横了点儿吗,再说你自己的处境已经是如此的不堪了。
过分重视骨气骨气等于爱面子,如果在面子和生命中间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哪一个?我想这样的问题应该不需要回答,因为谁都会选择生命。
就算你怕你吃了别人的东西,被别人利用,那起码你先要把自身问题解决了,你再去报恩,到时别人要你做坏事,你完全可以选择不干,到那时你自杀也行啊,那才叫骨气。正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嘛。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那么多年。到最后东山再起,一举击败了吴王夫差。他才算的上是有骨气的人,是真正的大丈夫。
我此时语重心长: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要能屈能伸。
《谈骨气》读后感 篇3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吴晗在《谈骨气》中,上来便掷出了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一下震撼了我的心。光是读着这句话,就让我热血沸腾。接下来他又举出了文天祥等人的例子,指出中国人从古到今一直在用生命诠释这句话语。
读完了他的文章,我感触很深,我们的祖先、前辈是有骨气的人,他们不屈的向上,哪怕献出生命也不肯出卖自己的骨气,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我们是有骨气人的子孙,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我们的`血液中奔腾着一种气质,那就是骨气!不为五斗米折腰,即使用生命来威胁,我们也会坚守着骨气,对敌人说“不”!
可是,中国现在的国情似乎与这不同,日本军舰多次侵犯我国的,岛上渔民经常被无故拘留、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而我们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竟不敢对这小小日本说一个“不”字!只拿出软弱的态度同他们进行一次又一次交涉;韩、美军事演习,多次涉及我国领域,分明就是赤裸裸地!而我们却也只是视若无睹,举国上下民众沸腾,对他们表示谴责,而我们的政府依然无动于衷。试问我们一国人民的骨气何在?泱泱大国在别人眼中还有无尊严?作为初中生,我可能还不懂这里面应该有什么政治策略,用什么外交手段,可在我的心里明白:面对外侮,是中国人就得表现出中国人的骨气!
古有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吴晗也说:“我们决不向任何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这,才是中国人的骨气!
《谈骨气》读后感 篇4
在《谈骨气》一课中,作者通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一句话,从三个方面论证了人要有骨气这一点。其中,作者在论证“贫残不能移”这一句的时候,用《嗟来之食》这么一例子:“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俄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暖!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暖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就算在生活贫苦潦倒的时候也不能失掉了一个人的骨气,应该始终保持做人的尊严。
我认为这个观点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正确的,但我认为讲骨气有的时候也应该看情况。就像《暖来之食》中的那个穷人一样,施舍者一开始对他说“暖!来食!”的时候,穷人就拒绝了,这就充分体现出了他的骨气,但后来施舍者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理并向他道了歉,这就说明他向穷人施舍食物并没有侮辱的意思。所以,我认为这时候,穷人就应该把食物吃掉,而不应该再固执了。当我们在尊严和生命两难全的时候,应该选择维护尊严;但当两者可以兼得的时候,我们同样应该保全生命,不能像那个穷人一样,为了他所理解的“骨气”而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并不是有骨气的表现,这是愚蠢的行为。
那么,什么是骨气呢?骨气的意思就是骨相气质,现在多指刚强不屈的气质与人格操守。如果硬生生地把穷人接受富人的施舍理解为没有骨气,而不看看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这才是生搬硬套,没有真正理解骨气所包含的意思。
也许有人会说,没有骨气,怎么对得起中国人这个称呼!这句话十分有道理,但我的意思也并不是说有骨气是愚蠢的行为,我的意思是歪曲理解骨气的含义而付出惨重代价,却还以为自己这是有骨气的表现,这才是愚蠢可笑的。
其实我认为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也曲解了这个例子的意思,才会这样说。《暖来之食》的原文应该还有最后一句,课文中没有写进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暖也,可去;其谢也,可食。”,连曾子都认为当别人呼喝你来吃的时候,是应该拒绝的;但人家既然道了歉,你就应该吃了,就说明那个穷人是有骨气的,但心胸未免太狭隘了。
所以,我们应该有骨气,保持应有的气节,但是在做到了这一点的时候,我们也不应该放弃生命或是其他同样重要的东西,否则就会像那个穷人一样,落得那样本可以避免的下场了。
我在《意林》里读了一篇故事,名字叫作《狼的骨气》。
这篇故事很简短,大意是一个猎人一次打猎捉到了一只狗,猎人对狗说:“只要你投降,条件是你一切都要听我的',我就会给你荣华富贵。”狗答应了,它成为猎人的打手,做事任劳任怨,忠心耿耿。猎人十分满意,越来越信任狗,以致于把许多大权交给狗,狗过的又风光又潇洒,过了几天,狗帮助猎人猎到了一只狼,猎人让狗去说服狼投降。可是狼却对狗说:“我们骨子里是截然不同的动物。”猎人一次又一次提高投降的待遇,最终还是没有降服这只狼,猎人意味深长的说:“对于崇尚骨气的动物来说,荣华富贵对它来说一点用也没有。”最后猎人放了狼。狗说:“狼没有投降却放了它,太便宜了。”猎人飞起一脚踢飞了狗:“你是什么东西,一点骨气都没有!”
狗和狼,都是动物,可它们的选择却不同,因为狼认为它的骨气比荣华富贵更重要,而狗却不同。人也是这样,不能为了一些小便宜而反叛自己,丧失人格。
最近,我无意中阅读了《中华魂》中《有骨气的中国人》这篇文章。读过以后,我感触很深。出国留学的闻一多在美国还没有忘记自己是个中国人,没能忘记自己的祖国。我虽然不知道它算不算名著,但是我知道它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当我读到闻一多在自然博物馆跟讲解员辩论和反驳美国学生对中国的羞辱时,不禁被他那种骨气所打动。他明明可以在美国迷恋高楼大厦,过好生活。但是他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自己是个中国人,就要像个中国人。
自然博物馆之行,使闻一多对苦难的祖国更加思念。他给国内的朋友写信说:“不出国不知道想家的滋味。但是不要误以为我想的是狭义的‘家’。不是!我所想的是中国的山川,中国的草木,中国的鸟兽,中国的屋宇,中国的人!”闻一多是多么的思念祖国啊!如果是我,我肯定没有他做的好。我读过这篇文章后,我更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
然而,有些中国留学生却渐渐的看不起自己的祖国了。他们迷恋美国的高楼大厦,一心想留在美国。每每和他们谈起祖国时,总说这也不是那也落后。闻一多看不惯他们的行为,常常提醒他:“身为中国人,就要像个中国人!”
闻一多还专门写了一首诗叫做《我是中国人》来表达读祖国的`热爱。诗中写道:
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民族!
五岳一般的庄严正肃,
广漠的太平洋的度量,
春云的柔和,秋风的豪放!
我没有睡着!我没有睡着!
我心中的灵火还在燃烧;
我的火焰他越烧越燃,
我为我的祖国烧得发颤。
闻一多那种骨气,那种不忘祖国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我们国家是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虽然我们国家不是很富裕,不是很强大,落后就要被别人欺负,不要让别人对我们中国人畜意侮辱。为了使我们的国家发展壮大,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象闻一多那样,不但不迷恋美国的高楼大厦,不忘自己是个中国人。俗话说:“狗不嫌家平,子不嫌母丑”。我是中国人,我是祖国的孩子,我从小发奋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技术知识,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美好。
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象闻一多那样,“身为中国人,就要像个中国人!”
我要做有骨气的中国人。
我要做有知识、有贡献的中国人。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31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