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节读后感五十字聚集80句-读后感
《难忘的泼水节》读后感1
今天我读了《难忘的泼水节》这篇文章,本文生动地记叙了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动人情景。
这篇文章最令我感动的是: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的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我读了这篇文章我的感想是:周总理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还能跟老百姓一同欢渡泼水节,充分说明周总理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今后,我一定要向周总理学习,亲和近人、团结同学,力所能及地帮助同学,将来用我所学到的知识回报社会,回报国家,争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难忘的泼水节》读后感2
前几天我们上了《难忘的泼水节》这一课,这一篇课文使我有了许多感想,现在就来听听吧!
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是周恩来,周是国家第一任,工作繁忙,怎么会有时间去跟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呢?其实,周是很忙,但他心里想着56个民族呢!民族不同,但我们都是一家人呀!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傣族人民听到周要来,连忙从四面八方起来,欢迎周。人们在地上散满了火红火红的凤凰花,这是当地欢迎贵宾的一种仪式,他在乎的是傣族人民们的生活状况和身体状况,可见,周是多么关心各族人民呐!开始泼水了,周端着一个盛满水的银碗,拿着蘸了水的柏树枝,向人民泼水,给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也向周泼水,祝健康长寿,当时的场景热闹极了。
多么令人难忘呀!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
《难忘的泼水节》读后感3
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阳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傣语叫做“楞贺尚罕”,即“六月新年”或“傣历新年”。实际上泼水节就是傣历的元旦,因为傣文历法,新的一年是从六月开始计算的。关于泼水节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呢。
很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魔王。一天夜里,年纪最小的姑娘侬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为了扑灭邪火,七个姑娘轮流抱着魔王的头,其他姑娘不停地向上面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并把魔王的头扔进了江里。乡亲们又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从此,为了表示对七位姑娘的怀念和感谢。这项活动延续至今,成为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祝福吉祥的节日--泼水节。在傣族人看来,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徵。世界上有了水,万物才能生长,水是生命之神。
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
《难忘的泼水节》读后感4
今天我读了《难忘的泼水节》这一课,课文讲的是: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又到了,而且,周恩来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周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他接过一种象脚鼓,敲着欢快的鼓点。开始泼水了,周恩来拿着盛满清水的银碗,向人们泼洒,人们祝周恩来健康长寿。
这篇课文告诉我:傣族人民能和周恩来一起过节一定和快乐,周恩来能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也一定很快乐!
《难忘的泼水节》读后感5
昨晚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去民俗村玩,最主要的是参加泼水节的娱乐。这是我第二次去玩了。同去的有我的好朋友黄炜彬,还有他的妈妈,表姐,舅妈和我的妈妈。
我们一起随着人流走入有声音的地方,原来是一场精彩的表演已经开始了。看见演员们装着东方霓裳,在舞台上翩翩起舞。我最喜欢看的节目就是12朵花仙子。12位漂亮的姐姐分别装着不同花代表的衣裳,在舞台上展示着鲜艳的花朵。节目中还穿插着杂技表演。观众们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终于到了泼水时候,泼水节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泼水节这一天人们要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我和黄炜彬迫不及待的冲进嬉水区,不管认识和不认识的都泼。傍边拿水枪的人对着场内的人射击,主持人叫我们攻击拿水枪的人,我们在水中穿梭,在音乐中泼水。这里就像一个快乐的大舞台。大人和小孩都玩成一片。相互祝愿。
时间很快的过去,我和黄炜彬极不情愿的回家了。这次我玩的非常开心。
《难忘的泼水节》读后感6
泼水节!一听到这个名字,你是否就想起了傣族的泼水节。我去的地方可不是傣族,而是洛带古城,那里,也有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和傣族人民泼水节一样有趣。
第二天,我手里拿着一个盆子,和妈妈一起兴高采烈地向广场走去。
。到了广场,我急忙拿出我的盆子去装水,没等我装满水,一盆水从我的淋到脚,就像一只落汤鸡。是谁呢?我纳闷地回过头,一眼就看见了我的一个好朋友小茜!我一见到小茜,非常地高兴,连给她打招呼:“小茜,你也来洛带古城玩啊!““是啊,我也来洛带古城玩,这不,正好赶上了泼水节。我想来看看洛带古城的泼水节和傣族的泼水节有什么不同。好奇,就来看看。没想到,在这儿看见了你,就过来泼你一下。哈哈!你被我泼到了吧!“她一见到我也非常的高兴,“哗哗“原来是我趁她说话的时候把一盆水泼在了她的身上。“哗哗!“她也不甘示弱,又把一盆水泼在了我身上。就这样,你一盆,我一盆地泼了起来。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在我们嘻嘻哈哈地泼水声中流失。一会儿,天,暗了下来。我们也该回家了,我们在广场一一不舍地分了手。
如果在平时别人泼你一身的水,你一定会不高兴,,认为别人把你衣服弄湿了,但是,如果在洛带古城的泼水节中泼了你一身的水,你就不会不高兴,反而很高兴。因为别人泼了你一身水,你的福气就会伴你一生。我在洛带古城的泼水节中,小茜泼了我好几次水,我相信我的福气也会伴我一生的。
洛带古城的泼水节真是让我难忘啊!它将是我记忆深处的一颗最璀璨的珍珠!
《难忘的泼水节》读后感7
前几天,我的学校组织了一个活动,去万岁山玩泼水节,我们一早就来到了公园,我们在外面等了很久,终于,进去了。
一进去,我们班就解散了,我和池凯新就冲了进去,我们俩马上跑到泼水的那个地方,当时,哪的人非常少,我们就马上买了盆,在那里等着人来,一会,来了人了,我们就去泼,他们啥都没有拿,这泼着真爽,哈哈!
我们在哪了玩了很长时间,衣服全部湿透了,我们都很开心,大家你泼我,我泼你,真有意思,哈哈哈!
《难忘的泼水节》读后感8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是啊!中国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民族就像每个子女。而我,却对傣族的泼水节很感兴趣。
相传在很久以前,傣族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平静。后来,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个火魔。火魔无恶不作,她抢走了七个如花似玉的姑娘。人们对他恨之入骨,但谁也没有办法。七个姑娘得知用火魔的头发可以勒死他的消息后,便开始行动起来。可是火魔的头却到处乱滚,滚到哪里,哪里就受灾,只有火魔的妻子抱住才可以停下来。姑娘们便轮流抱火魔的头,每轮一次是一年,这样,村民才免于灾难。后人为了纪念这七位姑娘,就在这一天相互泼水,这就是泼水节的由来。
泼水节那天,人们早早地为佛洗了尘,接下来就是相当精彩的泼水活动了。傣族女子本就貌美如花,穿上五彩缤纷的服饰后,更像孔雀一般美丽。男女老少纷纷赶来,他们拿着各种装水的器具,尽情地相互泼洒,最终一个个都变成“落汤鸡”。天空中,一朵朵象征吉祥、幸福的水花在绽放。人们的头发被淋湿了,衣服被淋湿了,可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活动中享受到了无穷的快乐。人们在你泼我、我泼你的`过程中泼出了感情,泼出了对新年的期盼与向往!
节日期间,人们除了泼水,还有很多其它节目,如划龙舟、丢花包、放孔明灯、放烟花等。人们纵情欢呼歌舞,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我想,这朵永不凋零的“花”,一定会越开越盛!
《难忘的泼水节》读后感9
我带着期盼的心情走进了夜晚的嘉年华—杭州休博园。啊—嘉年华真是美极了,在漆黑的夜晚,一个个灯光闪耀着,仿佛就像一个个小星星高高的挂在天空欢快的眨着明亮的小眼睛。
突然,我听到一阵阵尖叫声,那声音把我吸引过去了。哦,原来那就是我盼望已久的“泰国泼水狂欢节”,只见有许许多多的人围着一个喷泉广场,拿着各式各样的“武器”正在“打仗”呢。我正想冲进去,可我看着玩好了的人,一个个都好像从水塘里爬出来一样,水从身上滴滴嗒塔的流下来。我有点犹豫不决了。
这时我听到一阵阵欢快的笑声和水泼出来的响声从里面传出来,外围不时有小朋友拿着大大的水枪大笑着互相射来射去。于是我迈着大步向前走去,“哗”的一声一位阿姨就把水泼在我的身上,我“生气”极了!我也不示弱,舀了一盆水就泼向刚刚喷我的那位阿姨,泼的她“哇哇大叫”、“落荒而逃”。大家互相笑着、跑着、喷着,水花都被我们洒到天空了,晶莹的水花真漂亮,仿佛就像一个个小雨珠在天空中翩翩起舞。
啊!时间过的真快,泼水节结束了。一个个“落汤鸡”就像从战场上凯旋的英雄一样兴奋的回家了。
今夜真是一个快乐的夜晚!
《难忘的泼水节》读后感10
在傣族,每年的泼水节就如同一道光鲜亮丽的风景,热闹非凡。泼水节就相当于在公历的四月中旬(4月13-16日)举行,一般会持续3天至7天的时间呢。第一天被称为“麦日”;第二天被称为“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发首。“麦日”相当于除夕,而新年是有一天中最喜庆的日子。
泼水节又被称为“浴佛节”。每当泼水节,人们会穿上颜色鲜艳的节日盛装。既然这是浴佛节。当然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浴佛”了,妇女们用干净的温水泼在佛像上,“浴佛”完毕后,才能正式开始泼水,男女老少们你泼我,我泼你,相互表示祝福,希望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空难,以便换来幸福快乐的生活。人们用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只要遇到人就泼,不论是熟悉的人还是陌生的人。一朵朵象征着吉祥、健康、幸福的水花在蔚蓝的空中悄然绽放它那甜美的笑容,像仙女一般在空中欢快的跳起了舞,那画面实在美极了!人们尽情地泼水、洒水,笑声、喧闹声、打闹声、嬉戏声连成一片一片,久久地回荡在大街小巷里,回荡在整个傣族村里。如果这一天谁被泼的次数最多,就代表谁来年里最幸福、健康、快乐,也表达了傣族对幸福、健康和吉祥的向往!在那一天里,人们依然兴高采烈,到处充满欢声笑语呢!到了夜晚的时候,歌手们都会唱起歌,人们围成圈来,一起尽情跳舞,所有人都会沉醉在这份快乐之中,难以自拔,整个场面热闹非凡。
当然,整个节目期间,除了泼水和唱歌以外,还有赛龙舟、放高升、放孔明灯、丢包、斗鸡、放气球、游园联欢等许许多多有趣而又有新意的活动呢。
泼水节流传至今已有上千的历史了,就在2006年,泼水节成功列入非文化遗产。
读书报告1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叫《老人与海》。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位老人常年独安闲海上打鱼。有一次他掉到了一条大鱼,但是在返回的路上碰到了成群的鲨鱼。老人使出浑身解数和鲨鱼搏斗,鲨鱼把能吃的肉都吃完了。结果老人拖回去的只是一副大鱼骨架。
在生活中,我们遇到了困难,也许会迎难而上;但也会畏难止步。比如说张海迪阿姨,她小时候双脚就已经残废,但是她并没有向挫折屈服,而是以积极、乐观、自信的态度去挑战挫折。她每天把词语贴在床头、墙壁上、厨房……经过张海迪阿姨的不懈努力,她终于战胜了挫折,而且还获得了荣誉,为祖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伟大的胸怀,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迎接悲惨的命运,用自信的勇气来应付自己的不幸。”是啊!当我们遇到厄运和不幸时,与其埋怨命运的不公,还不如鼓起勇气,振作精神,以刚毅的态度与厄运抗争。
老人不也是这样的吗?老人没有被任何困难压倒,他尽自己的努力与生活中的磨难做不屈不挠的斗争。老人也说过一生令我最难忘的话:“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却不能打败他。”当你遇到困难时,你一定不要被挫折压倒啊!一个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失败,但我们如果能够从失败中获取有益的经验,发现成功的曙光,把失败看成是同乡成功的必经之路。那才是从失败中获取的的收获。
读书报告2
《第七条猎狗》虽然是一篇短篇小说,但内容却令人回味无穷。
这本书的主人公叫召盘。它非常喜欢打猎,却没有一条得心就手的好猎狗,而养的六条猎狗都因为意外的事故送人了,他为此常常引以为憾。第七条猎狗叫赤利,是一位军人送他的。威猛的赤利撵山迅如风,捕猎猛似虎。可是,就是这样一条好狗,却在泼水节那天遭到主人召盘的毒打。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一次捕猎中,他们发现了一只五六百斤的大野猪,召盘仗着自己手中有枪、脚下有狗,对着野猪的耳根就是一枪,被激怒的野猪向召盘冲了过去。召盘赶快呼唤赤利,却不见赤利的踪影。说来也巧,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野猪被树枝卡住了,召盘趁机将野猪打死。
就这样,赤利被赶出了家门,过起了吃了上顿愁下顿、吃了这餐没那餐的悲惨生活。半年后,召盘碰到了一群狼,而群狼之首正是赤利。赤利见饥肠辘辘的狼群想吃掉召盘,便不顾一切地与它们撕咬起来。最后,狼全死了,赤利也牺牲了。看到这里你也许会问,这么忠诚的赤利上次为什么不帮主人打野猪,其实,那天打猎时召盘踩破一窝蛇蛋,蛇生气地吐出了红信子,向召盘的颈部直扑过去。等赤利把蛇干掉时,召盘也把野猪消灭了。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崇洋媚外的亡国奴,他们为了一时苟且偷生,不惜出卖自己的祖国,连一条狗都不如。
读书报告3
《穷人》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写。当时,底层劳动人民处于沙皇的黑暗统治之下,生活极度贫困,但是他们心地善良。课文记叙了渔夫和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穷人纯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作者同过桑娜一家的生活反映了那一时期穷苦人民的生活与他们完美的心灵。
渔夫和桑娜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孤儿,这件事使我万分感动。
此刻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也有一些偏远山区的人,生活不好,得了病也无法医治,因此就去世了。
我看过一个节目,就是几个得了不治之症的人聚在一齐成立了一个协会,让得了不治之症的人退出黑暗走向光明。
我还看过一个节目,他是把一些有名的人的东西拿过来拍卖后所得的钱拿来给穷人治病,一个写满了运动员的名字的球拍,从几百元拍卖到十万元。主持人说:“这个球拍顶多值几百元,剩下的都是您的爱心。”
这使我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爱心,如果我们都互相帮忙的话,这个社会,这个国家,都会变的和谐完美。
读书报告4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歌吟母亲的诗文很多,相比之下,赞颂父亲的篇章却是很少。慈母严父像是一个定理模式,多年不变。在治理教育下一代时大多数是母亲唱红脸,父亲唱黑脸。母爱如水,润物细无声,像杨柳风,吹面不寒。父爱像山,巍峨稳重,像树遮风挡雨却寡言少语。
而在背影中,朱自清先生撇开一切模式,用自然朴素的文字展现了一个在生活中常见但却轻易被人忽视的一个小细节,从背影处着手将父与子的情感描述的感人肺腑。从小的出口喷薄出滚烫情感总是能让人心神激荡。朱自清先生将情感透过买橘子这一小事而展现出来,有父亲对儿子的关心怜爱,却不明白如何表达,只是执意要为儿子买些橘子在路上解渴。有儿子对父亲的爱惜与心疼,看着父亲臃肿的身体穿越月台时的艰难而掩面抹泪。有时爱真的会让语言变得苍白无力,变得无力承载爱的重量。
文中的背影,几乎每个人都曾目送过,可那样的情感,只有经过多年岁月的洗礼懂得人世艰辛的人才更能体会。
重读《背影》,读后感随着生活阅历增加也更深了。艰难的举动,臃肿的背影,不仅仅模糊了儿子的眼,也让读者的胸口发闷,像一个人抽闷烟时,看着渐渐缠绕上升的烟时一样陷入了苦闷的发呆中。
读书报告5
众所周知,《细节决定成败》是汪中求先生总结多年管理、咨询工作的实践经验,并借鉴国外企业管理的经验及大量怵目惊心的案例写成的一部细节管理专著。汪先生是一个成功的营销专家和企业管理者。在书中他没有罗列一大堆晦涩难懂的道理,而是举了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或正面或反面的例子,讲明了细节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的作用,让人看了不禁啧啧称赞。这本书强调,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重视小事、关注细节,揭示了“细中见精”、“小中见大”、“伟大与平凡”的真理,也体现了充满竞争的今天,如何做好各项工作,关键在于是否抓住了一个“小”字。细节决定制度。
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在比较中国公司员工与日本公司员工的认真精神时曾说:”如果让一个日本员工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员工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每天都会坚持擦六次。可是如果让一个中国员工去做,那么他在第一天可能会擦六遍,第二天可能也会擦六遍,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就只会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后来,就不了了之。”鉴于此,他提出,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伟大来自于平凡,往往一个单位每天做的事情,就是每天重复着所谓平凡的小事。伟大来自于平凡,往往一个企业每天需要做的事,就是每天重复着所谓平凡的小事。一个企业有了宏伟、英明的战略,没有严格、认真的细节执行,再英明的决策,也是难以成为现实。“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来源于用心。
我觉得细节来自于用心。教师是世界上责任最重,最不能停止学习的职业。尤其是小学教师,你甚至无法完全地区分开教师和父母这样的角色,因为孩子在校园里,教师就成了“全职的监护人”,这份责任中有对孩子知识的传递,有思维的启迪,有习惯的培养,也有生活的照顾,甚至还有对孩子进行情感上情绪上的处理。谁的橡皮丢了,谁揪了谁的小小辫子了,谁 流鼻涕了,谁又哭了等等,小学教师就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去关爱孩子,当然还要加上些创意。老师还要想出各种办法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得用心观察用心揣摩孩子的特点,用他们能够接受喜欢接受的'方式来组织教学,这样才能实现让孩子花更少的时间获得更多的收获。“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教师,亦深感学校无小事。例如每道例题的分析,板书的顺序,看似小事,却能在循序渐进中培养了一个人的逻辑性。再如:你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说不准你不经意中说的一句鼓励的话让他铭记在心,使得一个无所事事者变成为一位有成就的成功者。而一句讥讽之言,让学生对你产生反感的情绪,处处与你对抗,有的不惜牺牲自己的学业、前途,更有甚者断送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样的事例在我们身边发生的是屡见不鲜。俗话说“一句话使人笑,也能使人跳”,这一句话不正是细节所在之处吗?
细节来源于生活。
正如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所说的: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琐碎的、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就是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细节往往被我们忽视。随着经济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也要求人们做事认真,精细,否则会影响整个社会体系的正常运转。对一个单位来说也是如此,单位要成功,就必须把单位每个员工工做的每个细节有机地联系,协调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才能使单位发展壮大。
在工作中我体会到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如果你热爱你的工作,你每天就会尽自己的能力求完美,而不久你周围的每一个人也会从你这里感染到这种热情。
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这种人无法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而只是当作一种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热情。他们只能永远做别人分配给他们做的工作,甚至即便这样也不能把事情做好。而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的确,细节在我们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魅力是无予伦比的。你可能因为对它的注重而使你抓住很多的机会,从而体现了自身的价值,修复了自己的人生,完善了自己的品格。品味细节,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你会更强大,因为成绩与荣誉是一点一滴堆积起来的。没有小的成功,哪来大的收获。细节的文化底蕴与深刻含义往往是一般人难以把握的,相反,对细节有一定的认知,能用细节来塑造自己的人,是既聪明又成功的人。他们了解细节之美,能灵活运用细节给他们带来的财富,从而使自己即使置身瓦砾之中,也能闪烁出耀眼的光茫。细节是生活与事业中一些很小的闪光点,但它的作用却不可低估。有些人奉行做大事,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胜人一筹,从而忽视小节,结果不但没有提升自己,反而更加失败。因为他们不明白,浩瀚的大海是由一滴滴水融会而成,茂盛的森林是千百棵树连接而成,骄人的战绩更是无数细小的成功凝聚而成。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细节,酝酿过程中的细节之美。只有这样,你才会取得不断的成功。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3465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