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比赛读后感200字收集86句-读后感
篇【1】朗读者观后感200字
央视刚刚播毕的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在春节期间引爆了观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讨论,也让担任嘉宾的董卿再次火了。日前,央视推出又一文化综艺新作《朗读者》,董卿首次担任制作人,该节目本周六(2月18日)起将在CCTV-一、CCTV-3黄金时段联合播出。
董卿说:“《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就是展示生命。”从日前的发布会现场播放的节目片段看,《朗读者》的朗读内容包罗万象,有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的弟子们用中英法文为他朗读的文学经典,也有来自成都“鲜花山谷”的丈夫为妻子献上感人至深的《朱生豪情书》诗词;有贾平凹《写给母亲》这类表达集体记忆和大众情感的作品,也有如柳传志写给儿子婚礼讲话的个人感受。饱含情感的朗读形成情绪的磁场,能够给观众强烈的代入感和共鸣。
目前,节目已经邀请到了不少嘉宾参与朗读,包括濮存昕、许渊冲、斯琴高娃、王学圻等。在来到《朗读者》之前,每位嘉宾都有自己的社会角色,而《朗读者》要呈现出他们作为“情感人”的一面。比如柳传志是著名的企业家,但《朗读者》中他的身份却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父亲,他要朗读在儿子婚礼上的讲话;世界环球小姐张梓琳在节目中会给女儿读出刘瑜写给孩子的《愿你慢慢长大》。
篇【2】朗读者观后感200字
今天,我观看了《朗读者》这个大型综艺节目。这个节目是由著名主持人董卿阿姨主持的。这档综艺节目的总主题是:一个人,一段文。而今天第一期的主题是:遇见。
通过这档综艺栏目,我学习了朗读的方法与技巧,学会了怎样让朗读带有感情。欣赏着他们朗读文章的声音,我仿佛身临其境。
朗读的人来自不同行业:有成功人士柳总、有无私奉献的无国界医生、也有创建鲜花山谷的夫妇、还有诗译英法唯一人的许渊冲老爷爷……朗读的内容也丰富多彩:有濮存晰朗读的老舍散文《宗月大师》,来感谢人生路上帮过他的人、有无国界医生朗读的《答案在风中飘扬》,来表示她们对和平的渴望,也有朗读《朱自豪情书》的夫妇,来表达他们对彼此的爱意……
看完《朗读者》以后,我对朗读的兴趣更加浓厚了。我一定要在今后的日子里,朗读更多的书籍。
篇【3】朗读者观后感200字
中央电视台于2月18日起每周六、周日晚8点在CCTV-1和CCTV-3联合播出大型情感文化类节目《朗读者》,主持人董卿首任制作人兼主持人,集结柳传志、斯琴高娃、濮存昕、乔榛等朗读者,带给观众一场关于文学与情感的“碰撞”盛宴。
《朗读者》用文字、声音加故事的三位一体文艺表现形式,旨在打造一档“慢综艺”节目。 为了让《朗读者》能拥有独特的气质,董卿更邀请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总导演陈维亚、中国青年报原总编辑陈小川、作家刘震云、导演陆川等人,一起加入策划。节目每期以一个主题词作为核心线索,嘉宾围绕主题词分享人生故事,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字。它可以是一篇散文、一首诗,或者是一封家信,甚至是一段电影戏剧剧本。节目不仅仅是传递文字的温度,还巧妙地将人的故事融入其中。而当文字在朗读人的二次加工下带着自身的情感再次传递出来时,对于观众将更具有震撼心灵的力量。
篇【4】朗读者观后感200字
陪伴很温暖,它意味着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陪伴也是一个很平常的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最后陪伴就成为了一种习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孤岛,失去了陪伴,也失去了生存的意义。陪伴虽然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一旦拥有了责任,便让这一生都变得无怨无悔。
《朗读者》本期以“陪伴”为主题,邀来知名演员蒋雯丽、配音演员乔榛、“童话大王”郑渊洁等,他们将与董卿分享“陪伴”的故事。
从2002年开始,蒋雯丽已经做了十五年的预防艾滋病宣传员了,她说当初只是有这样一个愿望,想做一些好事、善事,结果一做就是这么多年。蒋雯丽与先生顾长卫合作的电影《最爱》就是以艾滋病感染者为背景,而片中就是找了这群感染者来拍摄。在《朗读者》访谈中,蒋雯丽谈起了电影拍摄时的幕后故事:她要求剧组工作人员和艾滋病感染者们同吃同住。值得一提的是,今晚在《朗读者》的现场将会出现神秘嘉宾,让蒋雯丽感动不已。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200字(一)
酸甜苦辣的中国之味
提起味道,我们一定会联想到舌尖上的满足。悠久的历史和广袤的土地给了中国美食丰富多样、遐思神往的味道。
作为杭帮菜的掌门人,胡忠英分享了自己的味道故事。
生活上,他的师傅既是他的老师,也是朋友,最后被他严谨细致能吃苦的精神打动,成了他的岳父。
事业上,他是从业五十年的名厨,也是杭州G20峰会的餐饮文化专家组组长,为全球几十位政要呈现了独具特色的饕餮盛宴,展示中国味道的独特魅力。
从业至今,他的感悟是:味道两个字,要分成两部分看。味是指酸甜苦辣,道是指这个方法。
《朗读者》的舞台,胡忠英朗读古龙的《吃胆与口服》献给自己的师傅童水林。
“吃得是福。能吃的人不但自己有了口福,别人看着他开怀大嚼,吃得痛快淋漓,也会觉得过瘾之至。”
胡忠英将工匠精神融入柴米油盐酱醋茶,用中国文化惊艳世界的舌尖。
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200字(二)
痴心不改的爱情之味
1994年,张小娴因连载的一部长篇小说《面包树上的女人》而声名大噪,走红文坛,成为继琼瑶、亦舒之后,两岸三地最受欢迎的爱情小说家。
她创作的60本书,全都与爱情有关,许多读者已习惯从她的文字中来寻找感情的处理方式。
“最美好的爱情就是,两个自我都可以包容。”节目里,张小娴分享了她的爱情观。和男友相爱二十余年,张小娴觉得为爱情保鲜的方法就是不停地进步,不断地让自己变得优秀。
《朗读者》的舞台,张小娴将曾经的作品《爱情的餐桌》献给自己爱的那个人。
“爱情从餐桌开始,也在餐桌上消逝;我要一直跟你吃到永远,看着我们彼此在餐桌上渐渐凋零。”
感人至深的朗读提醒着我们:当拥有时,请懂得去珍惜。
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200字(三)
生活中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之事,可第十期的@CCTV朗读者 《朗读者》,我想为之打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35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