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相遇的读后感摘录96句-读后感
丁立梅遇见
拿到《遇见》,正逢周末,双休日,抱着这本书看了三遍。
后面的若菱有点像自己。
读后,有一些收获:
快乐,受外界条件限制,而喜悦,是由内而外的绽放,也就是佛说的“欢喜心”吧。
我是谁?我不是我,你不是你,他不是他,而是自己情感、感受、思想、意念的见证。
当下臣服,就是接受现实。现实中所发生的都是合理的,不要抵触,要接受,然后放下,才是善待自身。
跟自己的身体连接,倾听自己身体的信息,这个功课还需要继续努力和完善。
健走时,不要说话,要把注意力放到身体的感受上,达到步行禅的冥想。健走时说话,容易耗气,不利于健康。
不要担心,担心是负面能量;要祝福,祝福是积极能量。
当指责和抱怨别人时,其实有三根手指是指向自己的。所以,还得继续剖析小我,不断改进自己,完善自己。
谁都有情绪障碍。先学不生气,后学气死人。这话不是书上说的,也不是我说的,而是听一位大婶说的,不知对不对,没有实践过。不过,不生气这门功课,我已经学得快小学毕业了。
开始,就是未来。央视一位著名的主持人说,改变,什么时候都不晚。
当看到老人要出外云游,在门口留给若菱的那封信,读第二遍时,我的眼里涌出了泪花,感觉自己就是若菱。“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有时候,我们太在意别人的目光,从而失去了真我。“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得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懑或心存恐惧,它可以是一个灾难,也可以是一个礼物”,我当然要把它当成礼物了,而且还要好好享用这个礼物。
走出观念,还原本来。这一节反复看了几遍,感觉比较深奥。也是自己需要静心思考的部分。
婚姻是一场修行。其实,不管婚姻也好,工作也好,生活本身就是一场修行。活着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志同道合,心灵相通,即便有这样的知己做了你的爱人,也不标志着婚姻从此完事大吉。在这个基础上,还是需要俩个人在共同的生活道路上,不断磨合,共同成长和进步。如此,才能琴瑟和鸣,恩爱长久。
丁立梅遇见读后感二:遇见读后感
在图书馆的角落里看到了这本书。可能是缘分吧!就拿回家看了。
遇见。生命中每时每刻都在遇见。路边的小草,掉光了叶子的行道树,远处的山,天空中的云。每一天见到的都是不一样的,每一次都是新的遇见。
遇见这本书讲的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最近看到一些书中,这本书是看到最轻松的。书中的文字很平淡,简单易懂。不需要费脑子。还有就是时不时溢出来的满满的幸福感,让读着仿佛也切身的感受到了。生活有时候很简单。一个微笑,一句关心的话,一个拥抱都是满满的爱。在你觉得他不会出现的时候,他却出现了,这就是感动。或者说这就是真心。生活就像一块磨刀石,慢慢的把青春的激情一点点的抹去,渐渐的生活变得枯燥、乏味。有人说爱情经得住磨难,经不起平淡。可见平淡是杀伤力有多大。什么是平淡呢?为什么经不起平淡?请允许我大言不惭。爱情经不起平淡是因为彼此的神秘感已经消失,对伴侣就像对自己一样熟悉。缺点优点都已经暴露无疑。最后对方的优点视而不见,缺点却一目了然。
有些人还是守得住平淡的。就像想遇见这本书的作者,彼此的一些关心。生活好不好看细节。细节确实可以从侧面反映出问题。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处理方式是更方便自己还是更方便伴侣。
只能说,对书中的作者是满满的羡慕。前几章是秀恩爱,中间几张秀美好的童年生活和曾经的老房子,最后几张这是天南地北的到处去旅游。时不时的插两首诗。看的也是醉了。
幸福是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的东西。那么幸福是什么呢?我觉得幸福是一种心境。简单、纯粹、快乐,就是幸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抓住此时此刻,享受此时此刻。
以前只知道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前两天又学到了己所欲勿强施于人。人人生而不同,你所欲非彼所欲。生活中还有很多的道理需要我去学习。一点点的成长中……
丁立梅遇见读后感三:遇见读后感
《遇见》的故事很真实,越是真实的故事越容易触动人的心弦,看了这篇文章之后,一堆思绪涌上心头,但是,我却不知道该怎么衔接下去,继续写成一篇小说。
从刚出生时的一张白纸,到孩提时的天真幼稚,到青春时的青涩懵懂,到经历过雨季的洗礼之后的后青春期的从容余悸,到过了爱做梦的年纪之后的淡然怨念,再到青丝成白发时的坦然稳重,最后到归于尘埃之际的释然透彻,这大抵是一般人都会经历的过程。每一段经历都是一种成长,经历过,成长了,值得了,不必太过纠缠于过往的是是非非,亦无须对不可预知的未来耿耿于怀,安心活在当下,坦然面对最真实的自己,勇敢去接受身边新的人或事,才能获得幸福。人,应该学会在这不完美的世界中发现完美发现美,需要好好的爱自己。
我是个很痴很痴的傻情人,不管自己的心是怎样的,一旦接受之后就会从里到外都接受,而后全心全意毫无保留的去付出,即使伤痕累累还痴心不悔。然而,当我真正放下决定离开的时候,从前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变成泡沫不复存在,无论过去有过多少感动,受过多少伤,那些东西对我而言,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我努力过,争取过,珍惜过,付出过,这就够了,至于结果,已经不再重要了。现在,我有自己欣赏和喜欢的人,我的身边有很多很好的朋友、亲人,我过我的生活很自在很温暖,我热爱我的生活我的工作,我喜欢我的亲人我的朋友。
真正善良的人害怕伤害别人,所以往往容易自伤,但是,如果仅仅是付出就能够幸福快乐的话,又何来自伤一说呢?总归还是修心不够,才会感觉受伤吧。但愿姐姐能够早点走出心底的阴霾,接受身边的新鲜的人和事,不要对过往念念不忘以至积郁成殇,希望你是阳光的,希望我身边的人都能阳光的生活。
再来说说《遇见》这文章,其实个人觉得,一篇好的小说应该是能触动人心给人带来某种正面影响的`,它不应该是N多个毫不相关的简单故事的集合,姐姐的这篇文章完全就可以从各个方面细化一下,写成一篇独立的微小说,不需要我再赘述自己不相关的故事了,我能做的,就是在姐姐完成《遇见》之后给写个序言吧,如果姐姐需要的话。
每个人都有很多故事,每个故事都可以很美;故事因为真实所以感人,人因为善良所以迷人。
惟愿,能在最美好的年华遇见最最亲爱的你,而后,能够与侬一起携手踏遍漫漫人生路,阅尽人间所有悲欢与离合,描一幅属于我们的画卷,书一篇只有爱的文章。
丁立梅遇见读后感四:《遇见》读后感
那天在新浪博客上看到这篇小说,博主说:很渴望这样的经历,虽然不是自己写的。文中的男女主角都很幸运,很戏剧的开端,很戏剧的过程,更加戏剧的结局。看完这篇小说,我想多数人都会羡慕他们吧,反正我羡慕了。无论多么多彩的梦想遇到现实都会苍白而无力,试想如果我们遇见这样的人,我们敢去爱吗?
如果我们就是那个女主角,一个即将上大学的女孩子,遇见一个穿着长相都不上档次的“农民工小伙子”,我们敢爱吗?他的老旧自行车,我们会坐吗?那种窒息的吻,又有谁懂得享受?或者如果我们是那个男主角,一个准大学生,遇见一个来新疆摘棉花的姑娘,我们会像他那样付出那么多吗?与其说他们得到幸福是因为他们幸运,倒不如说这种幸福是他们应得的。
越来越功利化的社会,在爱情上人们也越来越小心翼翼、患得患失,甚至精打细算,总是要把金钱和外表放在第一位,似乎物质和面子胜过一切。很少有人真正意识到得到一只鸡比得到一堆蛋更有价值,以及漂亮的外观绝大多数是靠那些形形色色的瓶瓶罐罐招摇撞骗而来,这种光显只能激起一时的诱惑力,儿真正引人入胜的是那些包裹在肉体之内的可贵品质。
所以,每一次该动真情的时候,都有很多人不动真情而是在动脑子,我们斤斤计算着自己行为的价值,以及由此能带来的利益。我们看似十分冷静地分析着自己的人生,可是却从来都没有确定过。不确定就无法坚信,所以我们的人生才从没逃离出动荡。
我们之所以不幸福,是因为我们过于爱惜自己,过于患得患失,头脑过于复杂,不知道如果偶尔简单一点,试着只跟随感觉走,得到的会远比失去的多得多。
正因为我们做不到小说中人物的纯粹,所以对于他们的爱情和幸福,我们只有羡慕的份。
爱情的读书笔记 篇1
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爱。是呀,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纯洁的爱。爱是无限的,爱是永久的,只有生活在爱的海洋里,才会享受得到这份爱……
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间的天伦之爱。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马可尔万里寻母的故事。他们为了还债,马可尔的妈妈决定去工资丰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可是不久,妈妈和家里失去了联系。终于,13岁的马可尔自告奋勇决定去找妈妈。途中,他历尽了各种艰难险阻,尝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人们的帮助,马可尔终于找到了几乎奄奄一息的妈妈。马可尔的出现使母亲再现了生机,在医生的救助下,马可尔和妈妈终于重逢了……读到这里,我情不自禁的为马可尔对母亲深深的爱肃然起敬。再想想自己,和马可尔同样岁数的我,却显得如此的无知,那样的渺校只要发生一点自己不喜欢的小事,就把气往妈妈身上散,真是太不应该了……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经常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爱,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如果你细加琢磨,便会领悟到它的内涵——人间的爱,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
有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常常会怨天尤人,就好象全世界的人都在跟我们作对一样,甚至抱怨这世上没有人爱自己,悲观者则会用自杀来表示他的抗议,这多可悲呀!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一定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们、爱我们、帮助我们,我们多幸福啊!
爱,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就因为它无影无形才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它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或许有人会问:“是不是只要需要爱,爱就会来到?”答案是否定的。我想:我们在拥有爱的同时,一定要去创造爱,让需要的人得到爱,让整个世界都充满爱!
爱是人们心灵的沟通。善待别人,等于善待自己;给别人幸福,就是给自己幸福;温暖别人的同时,也温暖了自己。一个人心理有别人,总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并有真情的奉献,那么得到的将是内心的充实、高尚的人格、爱心的照耀、真情的温暖。甘愿给社会付出真情和爱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因为幸福总是偏爱那些热爱生活而乐于奉献的善良的人。
爱情的读书笔记 篇2
站在初中的第三级阶梯,背上的书包沉甸甸地,但我满心欢喜:这里装的是我从小到大的书,它们给予我思想和智慧,陪伴我一路成长。抬望眼,继续我的攀登,继续装载我的梦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恶取舍,细数看过的每一本书,我最喜欢这本封面朴实的《简·爱》。这本书有种无法抗拒的美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它使人产生抑制不住的冲动,驱使人拿起它,随之深深感动,心灵为之震颤。
简·爱的人生似一条坎坎坷坷、跌跌绊绊的崎岖山路。我喜欢简·爱,这个自尊心极强,不向命运屈服的顽强女子。“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想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一样充实!”“每个人以自己的行为向上帝负责,不能要求别人承担自己的命运……”没错,正是这种极具尊严的自信使我们为之震撼。在简·爱的世界里,我看到坚强和人性的光辉,散发着朝日的光芒。我被她折服,折服于她心灵的美丽。
这个暑假我几乎天天沉浸在它的世界。下午三四点的阳光像凤仙花缠绕在指间,缓缓跳动。我慢慢品读着这本夹杂着尊严和爱的小说,细细回味。心灵最深处的一根神经被扯动而震颤,最纯美的感情,给予我思想的洗涤。任何事都要带着自己的尊严去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我们都有审视的标准。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贝多芬告诉人类:“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他们传递的也是和简·爱一样的坚强,影响了我们几个世纪。
纵使沧桑百年,物换星移,没有人会忘记这本经典。相信每一位《简·爱》的读者,都会活得有尊严,在自己的生命里印下一个个坚实的`脚印。
我赞叹这渗透着尊严的爱情,这不屈于命运的故事!
爱情的读书笔记 篇3
《当初那么爱》文章篇幅不长,是一篇散文随笔,我自认为是不能完全能够读懂作者的深意的,只能与作者在某些地方上产生一些共鸣而已。因为在我看来,在我们这个年龄段,年轻而未经世事的人,读了这些文字应该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而对那些有人生阅历,有故事的人来说,心里多多少少一定都有点酸酸的说不出来的味道,想起过往的点点滴滴,不禁五味杂陈。
文中作者说他们大三暑假一行十人去三峡旅游,其中4对是情侣,但还有两个人连暧昧都谈不上。都是好友,玩的尽兴。几年后,那4对情侣,后来因为种种的原因都分开了,而那并不暧昧的一对,却因此次出游而走到一起,历经磨难,最终修成正果。而作者在多年以后脑海中常浮现这样一幅画面:如果船行至中性,江面上突然立起一块时间之幕,把未来一年,甚至5到6年将要发生的故事一一展现,让我们看到那些缠绵,背叛、伤心、悔恨、自立、冷淡、宽容、忍耐、绝望、幸福、微笑的种种,那该是多么的......多么的......那么,我们会不会在那一瞬间,突然宽容、大度,一下走完从稚气到成熟要耗费的数载时光呢?我们会不会因为看到未来,而更加的珍惜对方,完善自我呢?
忽然想起身边的这些朋友,常常都会在讨论未来谁都会和谁在一起,对以后的幸福生活脑子里都设想了种种场景,做了各种各样的猜测,而现在,虽然还没有到那个时候我们所说的“以后”,大部分陪在身边的早已换了另外的人,原来可能有很多,但结果都是:没有在一起。确实,世事难料,当初我们所爱的那个他(她),我们都会在心里想着那一定是和自己走一辈子的人。但现实往往大多不会如此,生活中有着太多的不可预判性,更何况人是一种善变的动物。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压力下,我们往往变得不像是当初的自己了,身上多了一些顾虑和犹豫不决;变得没有了当初敢于说在一起就在一起的那种勇气;变得更加的互相猜疑与不信任。而如果我们能够看到以后将要发生的种种事情:吵架、约会、浪漫、亲吻、甜蜜、猜疑、微笑、流泪、分手....是不是应该想到此时的我们也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深爱,所以无悔!
何帆说分手后,过去所有的琐碎,温暖细节,一旦记起,就像心里凿坑儿,一个接着一个,深浅不一,却个个痛彻入骨。而那些与分手息息相关的欺骗、怨气、冷漠,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人们的睡眠杀手。而我们,就在这遗忘与麻木的鏖战中,慢慢学会宽容,学会长大。我没有过分手的经历,但是这种感觉我却感同深受,回想起高中那三年,不由得感慨万千。我想,那种感觉是刻骨铭心的,因为毕竟自己深爱过。想到她的拒绝与冷漠,当时的我,确实也像作者这样,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但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我也学会了宽容,体谅,理解和放手。只因时间是我的导师,让我学会了长大。
文章最后说到在一《本门阀旧事》的书中,有这么一句话:“造化弄人,我们总爱惦记那些美丽青春岁月,但是青春岁月像条河,流着流着,就容易成了浑汤儿。”多么美的一句话,青春岁月是条河,时间就是河里面的水,而恋人们之间的爱与甜蜜,理解,信任和相互扶持就像是水里面的石头。争吵与打架,自私与猜疑就像是河流里面的沙子,如果沙子都垫在了石头下面,那么这条河流将会清澈无比,但如果沙子都把石头都包裹了起来,那么这条河流将会是一河的浑水,里面充满着怨恨、冷漠、欺骗......
“所以呀,一定要保留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即使水趟着趟着成了浑汤儿,也要努力,坚定的幸福。”
现在我的身边也有许多幸福的恋人,寝室的那些哥们儿,波波和詹妈,晓锐和荡荡。他们都是幸福的一群人,而我呢,在路上......
其实,写到最后,我想,当初那么爱,过后那么委屈,现在那么怀念,只因我们都爱上了童话。
爱情的读书笔记 篇4
爱,也许无法回避,它不是一个软软的枕头,任你随意踩踏;爱,就像一颗甜甜的糖果,给我的成长增加了甜蜜;爱,也许这般温柔,爱,就像是无穷无尽的大海,伴随着海水的上升,情感,也慢慢蔓延,蔓延到我脚下,蔓延到我胸前……
世事无常,人无常,唯爱永恒。一好友将她最喜爱的书《爱,错在哪里》推荐给我,一口气看完,像是在和一位老朋友在推心置腹的聊着天。
文中关於‘承诺一说,对我来说印象较为深刻,让我看到了从小在关系中对‘承诺‘的执着,原来我以为,不管是谁,哪怕爸爸妈妈,承诺的事不管过多久,不管情况发生了什麽样的改变,就一定要做,否则就是欺骗,不诚实,呵呵,殊不知未来无法预期,承诺之时的那个人早已改变,而我当真了。
与其说这本书是一本爱情指导手册,不如説是一本自我修炼手册。爱一个人,爱他如他所是,而非如你所想。想要爱,给出爱,匮乏之心抓取再多也无法被填满,唯一的拯救就是成为爱,用‘心‘接受‘生命中的那个独一无二的他。
同时看到,所有非真非假的爱都是灵魂需要的体验,所以,无论遇见过的是谁,与你共舞过的又是谁,都值得感谢。所有的人都是因爱而生,祝愿所有的人,心无恐惧只有爱。
爱,也许无法回避,爱,就像是割不断的绳子,是你和你爱的人的心紧紧相连在一起;爱,就像是解不开的结,将你和你爱的人的心紧紧绑在一起……
今天读完了《爱情心理学》,我发现自己连最基础的爱情心理都没有掌握。我明白了让我们倍觉感情煎熬的,不是我们之间的矛盾和问题,,而是我一直以来对待我们矛盾和问题的态度。我向你深深的道歉!
心理学家黄维仁提到美国著名的婚姻家庭方面的专家,两位博士总结的婚姻家庭关系的四大毒瘤。一位将其概括为:批评、轻蔑、防卫和筑墙;另一位将其概括为:战火高升、否定、负向诠释和退缩逃避。而批评和轻蔑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抱怨(注意力放在事情本身)、二是批评(对对方作出人格上的论断)、三是轻蔑(攻击对方自尊最脆弱之处)。其实,每次吵架,我们都经历了这几个过程。每次我们由对事情的抱怨开始,到我对事情不够积极的解决态度,到你对我的消极态度的批评,到我内心的防卫和筑墙,拒绝沟通,战火就这样在我们的眼皮底下,一步一步高升了。长期的积怨,让我很难正确的看待每次你对我的抱怨,我开始用敌意对待你,不管你对我的劝告是否是善意的,我总是拒绝接受,我心里在和自己说,你就是在否定我,伤害我。你应该为我们糟糕的感情负责任,而我是无辜的。虽然我对感情的态度是可以被理解的,因为这可能是一个心理未经过教化的,原始而娇纵的表现。但我也深深的知道,这种任性和放纵的结果是每个人都难以承受的。我开始理解为什么很多年轻人深陷感情的漩涡,选择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痛苦,或者选择报复的方式让一份原本美好的感情跌入无底的深渊。
而却是被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人忽略的学问。其实,在我开始刚刚起步了解些心理学知识,尤其是爱情心理学知识时,我已经感受到了,这方面的收效。它比我学7年的法律、10多年的英语、20多年的
可是,我很抱歉,对待我们的感情,我太过消极和被动。还记得《律政俏佳人》里的一幕,女主角看似一份不相干的慷慨陈词,映射了我们每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我们不应该眼睁睁的看着事情变遭,就像是我们坐在镜子面前,一步一步的看着理发师把我们的头发,弄成我们根本不想要的模样,我们可以在中途制止他,可我们什么都没做,任凭我们预料到的不好的结果一步步的变为现实,我们终于接受了这样一个结果,噢,我的预料原来是对的。这个例子在我看来荒诞可笑极了,可我却在感情上犯着同样的错误。我现在处理感情问题的方式,是与谁在一起都无法获得幸福生活的,因为按照情绪和心理发展的规律,糟糕的结果是可以预见的。我内心理性的声音告诉我,我应该行动起来。积极的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改变现在对你的教导的负向诠释,针对问题,积极的寻求解决的方案。更重要的是,履行承诺,并且不断的学习、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幸福是值得一生一世去寻找的东西,对于深陷爱恋不能自拔的人们来说,幸福有时候很遥远,有时候又很近。在初涉爱河的人眼中,只要有她在身边,世间无一处不是天堂,自身无一刻不是幸福。幸福,应该只是心中的一种感受吧,但这种感受却有丝毫不能作假。小学时的幸福,是将100分的试卷交到母亲手中时母亲脸上欣慰的笑容,初中的幸福,是每日能够和她一起上学放学,痴痴的看着一颦一笑,不一定是爱情,但那也是幸福了;高中的幸福,是能够晚自修的时候和她坐在一起,共同挑战着永远看不到尽头的试题;大学的幸福,是能够遥想着自己的未来,和她走过一山一水,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像她说出自己的心声。足够遥远的`时间和空间足以割断爱情又或者婚姻,只是幸福,那幸福的感觉即使经历了千年也不会改变,虽然只有刹那的幸福感,却可以经历时间的长河,在心中永存,这是何等的奇异。经由爱情与婚姻所得来的幸福,需要的不仅仅是情感,很多时候,爱情和婚姻就像是两个独立存在的个体,而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就是和谐,而之后的产物,则名为幸福。
我们总是在苦苦的追寻幸福,想象着世界上总有些什么东西可以给不幸的人带来幸福,其实这样的东西应该是永远也不会出现的吧,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不同的幸福。有些幸福虽然很微小,却也已经足以让人追求。对于正在相爱,并希望借助婚姻来得到自身幸福的人们来讲,重要的,应该是学会和谐吧,有不骄不躁的心,有信任他的心情,有理解他的心思;那应该是能通过婚姻的考验的吧,世事变迁总是有的,学会相信,学会理解,就学会了如何去呵护那婚姻,以及那小小的幸福。在婚姻中,必然会有的是希望,绝望,爱,恨;当所有的希望,所有的绝望,所有的爱,所有的恨;合着爱情的火花,以婚姻为基座,以和谐为根的时候,那必将开出幸福的花朵。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然则人生在世,又岂能无情;又哪有人能够无情?当若人真能无情,那没有了爱,没有了恨,那情感的荒漠上又怎么会有幸福之花开放?背叛,离别,伤心,痛苦,仇恨;正因为有这些负面的情感,才能让人感受到爱的美好和幸福的感觉。人不能逃避痛苦,不能逃避孤独,不能逃避仇恨,与此同时,人又想得到爱情,得到幸福,此时此刻,和谐,便是手中最重要的武器,用适度的离别和孤独来作调味料,配合着婚姻中的酸甜苦辣和爱情的美好,方能品出那苍茫人生中属于自己的小小的幸福。人们总是在抱怨上天并没有给予自己幸福,其实很多时候,那不过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努力争取罢了。天若有情天亦老,然则苍天无情,只是,人间有情,更胜苍天。
对不同的人来说,爱情是不同的吧。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比爱情更理想化,但是也没有一样东西比爱情更加实际;世间既有忘情的负心汉,却也有痴情的傻瓜,对这些傻瓜来说,他们终不会对爱情有个哲学家式的定义,他们所相信的,只有心中刹那间的微光,而正是這些傻瓜,才让世间之情爱,更加让人颠倒迷醉。
人们总说小孩子不会懂得什么是爱情,我却认为这种观点有失公正;又有誰可以站出来宣称自己懂得何谓爱情?初中生的爱情,是每天能够见到他,在那心情初次悸动的年龄,能够远远的眺望,就是爱情了;高中的爱恋,是在高考不扯的情况下,能够每天和她在一起,偶尔想一想未来的事情,却意识不到要想要想坚定的走这条路是多么的困难;大学时的爱情,则是可以牵着她的手,在校园的每个角落留下自己年少轻狂的笑声,偶尔想一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当意识到未来终究不是自己可以掌控的时候,心中所思所想,也只有现在的幸福了。成年人的爱情已经不仅仅是爱情了,他们没有了年少轻狂的资本,更多考虑的,已经不仅仅是自己的心情了。婚姻,家庭,幸福,爱情,这一切切都尝试联系到一起,只是世事不如人意,于是便有了遗憾;老年人的爱情对于我来说已经不仅仅是爱情了,当经历了数十年的风风雨雨,往昔的少年情怀,纵使依旧看不穿放不下,却也能够比较理性的对待了,有些回忆,终究是应当深深的藏在心底。当老人们共同度过一个又一个的艰苦岁月,当他的手再一次牵上她的手的时候,那手上的皱纹,描述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关于爱情的故事,而这种情感,本身已经超越了爱情,而成为了世间所有伟大情感的集合。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359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