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老鼠的猫的读后感六年级合集70条-读后感
我们都知道,猫和老鼠是一对冤家,老鼠最怕猫了。可是,前几天我亲眼看到的这对冤家可大不一样,变成了猫怕老鼠。
那天早晨,妈妈带我去上芭蕾课,像往常一样,我们沿着社区的绿化带往前走,小树丛边上,一只小肥猫正懒洋洋地踱着方步。忽然,小树丛里跑出一个黑影,妈妈尖叫了一声:“老鼠!”。我也是吓一跳,还是第一次看到老鼠,样子还真是吓人。不过这只老鼠是不是跑错地方了,对小肥猫来说,这不是送上门的.美餐吗。我期待着一场猫捉老鼠的好戏上演,可意外的是,小肥猫好像也被出现的老鼠给吓了一跳,在老鼠的后面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老鼠似乎发现了身后的大个子,猛地一回头,那只小肥猫明显被“小不点儿”吓到了,竟然向后退了一大步!“小不点儿”见大个子居然还怕它,趁小肥猫被吓得还没回过神来,对准小肥猫的鼻子咬了下去……“喵!”随着小肥猫痛苦的叫声,老鼠“滋溜”一声跑进树丛逃走了。
为什么这只猫竟然会怕老鼠呢?妈妈说现在城市里的这种猫都是宠物猫,估计从小就没有看到过老鼠,天天吃着猫粮,衣食无忧,什么本领也没有学,尽管它有尖牙利爪,但还是出现了这么悲惨的一幕。如果我会猫语,我一定要和猫猫说,你们一定要努力学习本领哦,亮出你的尖牙,伸出你的利爪,“啊呜”一声就把老鼠给干掉了。
我们现在是小学生,正是学习本领的黄金时期,力能所及的事情我们一定要学着自己做,我们绝不要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那种“小皇帝”、“小公主”,我们一定要行动起来,要学会自强自立,做一只真正会捉老鼠的“好猫”!
今天,我看到一则新闻报道,说的是一家富人家的猫,天天不愁吃喝,无忧无虑,被它主人养得白白胖胖的.这天,家里来了一只老鼠,老鼠见猫在那儿,一开始便吓了一跳,赶紧躲了起来,不时伸个贼头来看看,发现那只猫懒洋洋的没啥劲.狡猾的老鼠便壮起胆出了洞,猫一见这小东西,竟往后倒退了几步,似乎有点害怕.老鼠见壮,又试探地走进了一点,这下,猫吓也一跳,又倒退了好几步.老鼠明白猫怕它,开始骚扰猫,它试着窜到猫的脚下,猫可吓坏了,叫了一声后,逃到角落里,老鼠更加肆无忌惮,竟去咬那只猫,猫吓得没有还手,只是一味地忍受老鼠地骚扰,接着,又吓得四处逃窜,老鼠则乘胜追击.猫就这样拖着它肥胖的身体跑啊,跑啊.老鼠则追啊,追啊.
看到这里,您不免会摇头叹息,猫为什么变成这样呢?是的!没错!就是人类对他们的过度的宠爱,整天只让它们过舒适的生活,在这种舒适的生活中,慢慢地消磨了它们的本性,使它们坐吃山空,失去奋斗的决心,人们只是一味地让它们"吃香喝辣",让它们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其实这是最致命的.
就像现在有些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老是擅自帮子女决定任何大大小小的事,过度地溺爱他们,含到嘴里怕融了,捧在手里,怕碎了.任何事都帮他们想得周周到到,滴水不漏,接着,子女便照着图纸施工.这样,遇到事情他们没有任何主见,失去了追求,害怕困难,拒绝甚至逃避逆境,当挫折来临时他们无法面对,只得任他摧残,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最终变成呆头鹅,受人摆布,任人控制.
关在铁笼里的小鸟失去了飞翔的`快乐,失去了游览碧海蓝天的机会,失去那激活的心跳,它目光短浅,坐井观天."当暴风雨来临时,才会知道什么是凶鹰"人只有自强不息,在逆境中百折不挠,才能开括一片天地,没有人一生顺顺利利,心想事成,未来掌握在自己手里.
小鸟一生下来便要学飞,否则将永远失去飞翔的机会,弱肉强食它将无法立足.人不也是这样吗?黎明的曙光要经过漫长的黑夜,阿娜多姿的花要经过烈日的考验.一切的事物开始都不易.奋斗才能成功.
寓言有时也采用诗体形式,大多具有讽刺、劝喻或训诫的寓意,因而称为寓言。拟人和借喻是寓言常用的艺术手法。关于寓言故事读后感,一起来看看学习一下吧!
《寓言故事》读后感
今年寒假,我阅读了《寓言故事》这本书。这本书里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非常喜欢。如《猫怕老鼠》、《龟兔赛跑》等。《猫怕老鼠》这则寓言让我懂得生活的优越,养尊处优,会使人不操心费力,不思进取,因此,能力就会越来越差。相反,困难的环境会迫使人去学习,提高自己,人就会越来越勤奋,智慧就会越来越多。
《龟兔赛跑》这一则寓言,结果大家都知道,乌龟赢了。因为乌龟用不懈地努力换取了胜利,而兔子却骄傲、自大,低估了别人,总以为自己最厉害。其实有自信心是好的,但不能太过于自信,因为那样的自信就叫骄傲了。记得有一次,我考试得了一百分,我心想,啊,原来我这么聪明,能考一百分,以后考试一定难不倒我了。从此以后,我学习不认真了,上课总是和同学讲小话,回家后,随随便便写一下作业就出去玩了。几天后,我们进行了一次单元测试。试卷发下来,我只考了八十几分,成绩下降了,现在想想,那时的我就是那只骄傲的“小兔子”呀。这些寓言故事深深的启发了我,教育了我。在现实生活中,我是多么需要这些道理啊。我要做一只谦虚的“小乌龟”,将来成为一只会捉老鼠的“猫”。
《寓言故事》读后感
巨蟒与豹子
在一个原始森林里,一条巨蟒和一头豹子同时盯上了一只羚羊。豹子看着巨蟒,巨蟒看着豹子,各自打着“算盘”。
豹子想:如果我要吃到羚羊,必须首先消灭巨蟒。
巨蟒想:如果我要吃到羚羊,必须首先消灭豹子。
于是几乎在同一时刻,豹子扑向了巨蟒,巨蟒扑向了豹子。
豹子咬着巨蟒的脖颈想:如果不下力气咬,我就会被巨蟒缠死。
巨蟒缠着豹子的身子想:如果不下力气缠,我就会被豹子咬死。
于是双方都死命地用着力气。
最后,羚羊安详地踱着步子走了,而豹子与巨蟒却双双倒地。
猎人看了这一场争斗甚是感慨,说:“如果两者同时扑向猎物,而不是扑向对方,然后平分食物,两者都不会死;如果两者同时走开,一起放弃猎物,两者都不会死;如果两者中一方走开,一方扑向猎物,两者都不会死;如果两者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互相松开,两者也都不会死。它们的悲哀就在于把本该具备的谦让转化成了你死我活的争斗。”
生活中的悲哀也常常由此而起。
《寓言故事》读后感
兔子吃了窝边草
兔子三瓣长大了,离家之前,兔妈妈反复叮嘱:“无论如何,都不要吃窝边的草。”三瓣在山坡上建造了自己的家。为安全起见,它的家有3个洞口。三瓣牢记母亲的叮咛,总是到离洞口很远的地方去吃草。秋天过去了,一切安然无恙。
这一天刮着很冷的西北风,三瓣走出洞口时不禁打了个冷颤,它实在不想顶着大风到很远的'地方觅食。“我只吃一点,明天天气好了,我就出去觅食。”三瓣安慰着自己,把肚子吃得滚圆。
过了几天,下起了大雪,三瓣又在家门口填饱了肚子,不过这一回,它换了一个洞口。“我有3个洞口,每个洞口都有很多草。我不过是在天气不好的时候,在每个洞口吃一点点草而已。”于是,在每一个恶劣的天气,三瓣都找到了一个解决吃饭问题的捷径。
一天,睡梦中的三瓣突然觉得异样。它睁开眼睛,发现一只狼堵在它的家门口,正试图把洞口挖开。三瓣连忙跑向别的洞口,却惊讶地发现,另两个洞口已经被岩石牢牢堵住了!“从你第一次吃窝边草,我就知道这里有只兔子,可我知道狡兔三窟,摸不清另两个洞口的位置,不好下手。”看着到口的美食,狼得意地说。直到这时候,三瓣才领悟到母亲的教诲是多么正确。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36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