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财税学读后感锦集86条-读后感
税法的读后感1
《税法基础理论》是刘剑文、熊伟合著的一本税法知识理论书。刘剑文教授是大陆知名的税法专家,《税法基础理论》也是税法学研究文库中的经典专著。
《税法基础理论》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叙述,分别是上篇的税法总则,中篇的税收债法和下篇的程序税法。整本书的结构清晰,内容清楚,倘若想要认真做税法的学术研究,这本书是需要精读两三遍的。然而自己仅仅粗略看过一遍,做了下及其粗简的思维导读,远远没有把最精华的内容吸收到位。这本书需要反复读,细细品味。
《税法基础理论》的上篇税法总则开篇先介绍税收的概念和类型,区分财政学和税法学的区别,认为财政学更多关心的是税收资金的运动过程,研究的事如何提高税收经济活动的效率,减少税收的负面影响;而税法学更多着眼于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权利来源的角度考虑纳税人基本权的实现过程,以体现对征税权的制衡和对纳税人权利的保护。刘剑文教授认为税法学应该是独立的一门法学二级学科,它有自己的研究框架,理论基础和科学方法,如果仅仅认为它是宏观调控法而归入经济法范畴那就大错特错。
接着,刘剑文教授提出了"税收国家"的理论来源和在中国的财政实践,他认为"税收国家"的课税权力来源于人民主权理论,国家社会二元对立是税收国家存在的基础。并分析了"税收国家"课税权力的纵向和横向配置,横向配置主要有税收立法权、税法征收权、税收司法权和税收违宪审查权,纵向配置主要有地方税收立法权和地方税收收益权。刘剑文教授认为税法独成体系,它有自己的一套法律关系逻辑存在,例如税法的法律关系可以分成税法宪法关系,税法实体法律关系和税法程序法律关系,其中税法实体法律关系又可以分成税法债权债务法律关系和税法责任法律关系;税法程序法律关系又可以分成税法征收法律关系,税法惩罚法律关系和税法救济法律关系。而且以往是以权利关系学说来作为税法的理论基础,从而绑定了税法和公法的关系,认为税法是属于公法的范畴。而随着现代社会对于税法认知的不断加深,现在税法的理论学说逐渐从权力关系说转变至债权债务学说,从而使税法和公法发生脱离。在此基础上,刘剑文教授还论证了纳税人权利的由来,从宪法资源中、税法本身规定中抽离出保障纳税人权利的规定。例如宪法中规定的'平等权、财产权、生存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等。税法征收中的保障权利、处罚中的保障权利还有救济中的保障权利等。并借此延伸出税法法定原则、量能课税原则和税收规避与实质课税主义、纳税人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等。
在中篇的"税收债法"中,则进入了实体知识的学习。刘剑文教授从税法的发生、变更、溯及调整、消灭、扩张、税收的附带债务、优先权、返还请求权等角度以此详细解释了税法从无到有,从有归于无的整个过程。在税收的发生中,刘剑文老师阐述了税法发生的条件,主要涉及税收的客体、客体的归属、纳税人、税基和税率等要素;在税收债务的变更中,先论述税收债权人基于法律行为的变更,并断言一般情况下并不存在基于法律行为的更变;基于法律规定的变更则是存在的,例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收益权的调整等,还有第三人取得法定代位权情况。但对于第三人取得的法定代位权的性质作者进行了区分,认为第三人取得的法定代位权属于私法性质上的权利。接着刘剑文教授又从税收债务人变更的角度进行辩证分析。他认为债务人的变更有可能是基于法律行为的变更,例如免责的债务承担和并存的债务承担。而对于免责的债务承担作者认为如果原债务人可以免除税法债务,并脱离税收债务关系,对税法机关来说就是一种处分债权的行为。
但基于税收法定原则的要求,在法律没有规定的时候税务机关是不能处分税收债权的。所以免责的债务承担一般是不存在的,只能存在并存的债务承担情形。在基于法律规定的债务人变更就存在很多种情形,例如纳税人的死亡、纳税人的合并和分立、企业组织形式的变更等种种情况。还有一种是关于债务内容的变更,作者认为主要有给付类型的变更(这种变更在新中国成立前期存在,现在几乎不存在)、清偿期的变更,例如提前清偿、延期清偿等情况。在对于税收债务的溯及调整中,刘剑文提出了税收客体的二层次理论,认为税收客体的第一层次是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一旦行为完成,立法者即可以推定行为的经济效果已经产生。如果没有其他影响行为效力的因素,税收的目的就可以达成,税收征收过程也就由此结束。但如果民事法律行为被确认为无效,无论是自始无效、还是溯及无效,税收即以行为的经济效果作为客体,以维持课税行为在税法上的效力,这就是行为税在第二层次的客体。
对此,刘剑文教授分析了溯及影响税收债务的事项,包括基础裁决的作成或废弃、法律行为的无效、法律行为的撤销、法律行为的解除、解除条件的成就、税收减免条件的丧失、税收法规的溯及变更、以及强制执行的回转等多种情况。而在税收债务的消灭一章中,作者认为税收债务的消灭有履行、免除和抵销三种情况。并着重对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之间是否可以相互抵销展开学术讨论,最后认定存在相互抵销的情形。而在税收债务的扩张一章中,主要分析了债务补充责任和连带责任存在的事实,并对它们发生的时间的确定、地点的确认、救济的途径,消灭的可能性等多方面展开讨论。税收附带债务中则有利息债务、滞报金债务和滞纳金债务等存在,对于滞纳金债务的法律性质是属于损害赔偿、行政执行罚还是秩序罚等情况作者也展开详细地论述。接下来论述的就是税收债权的优先权以及税收返还请求权。
在下篇的"程序税法",刘剑文教授则从程序的角度从申报、稽查到核定,从提供担保、保全、强制执行到处罚,甚至最后的争诉都做了细致的梳理。具体不再细细展开。
法律是一门技术,对于方方面面都有细致地规定。因此倘若需要精读法律书籍,读一遍是远远不够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法律书籍来说更是如此。这本书从总则、实体规定到程序规定让我对税法有了大致的了解,但对于想研究税法的机理,却是远远没有入门。学习的道路永无至今,我需要时刻都保持在路上的激情和动力。
税法的读后感2
常听人说,快速了解某个陌生领域的方法就是找该领域权威专家最新版的教科书,仔细通读几遍,便会对该领域有基本的认识。亲身实践,果真如此。
刘剑文教授是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开辟税法多个领域的通说。例如"领域法学""公共财产观""治国理财观"等。去年囫囵吞枣看过他的采访集《税醒了的法治》和另一本教科书《税法基础理论》,前期两本书的阅读使我对他的税法理念有个大概的了解,但苦于对税种缺乏全面地认识,只是功利地追求阅读速度,收获不大。
《财税法学》(第三版)是由刘剑文教授主编,熊伟、施正文副主编,李刚、徐阳光、杨小强、翟继光参与编撰的教科书,被列入"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此次拜读我还结合其他的书籍及法律条文进行配套学习,受益良多。
该书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财政法"部分与"税法"部分。其中"财政法"细分为"财政收入法""财政支出法""预算法""政府间财政关系法"四个小章节;"税法"细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两部分。实体法部分又可分为"商品税法""所得税法""财产税法"三个小章节。大致的脉络是很清楚的。
钱是展开一切活动的前提条件,对于国家来说,财政便是其展开一切活动的必要前提。倘若将国家比作人的话,财政是其体内经流不息的血液,供应国家的续存。有效实现财政的收入,合理分配财政的支出,一入一出间,国家的血液便通畅流通起来,筋骨便活络起来,国家便充满盎然的生机活力。
那么,如何有效实现国家财政的收入以及合理分配财政的支出呢?这便涉及到财政法制度的设计。财政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税收、公债、行政费用、国有资产收益、彩票等。然而,当前中国的财政中唯有税收的制度建立得较为完善,其他例如公债、行政费用、彩票、国有资产收益的制度建构仍显单薄,故而国家目前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税法来维持。本文在前五章对财政法学的内容做粗浅介绍后,马上移入下文的税法制度介绍,其理由便不言而喻了。
在前五章财政法中,我仅粗略进行阅读,对财政的收入、支出有个大致了解即止,并没有做深入的阅读。但在"预算法"章中,我看得较为认真。我先上网把预算法最新文本通读了一遍,再去图书馆找了一本逐条介绍预算法法条的通识教科书,结合法条进行配套阅读。因此对于预算法的相关内容,例如预算法的预算管理职权、预算制度的原则,预算的收支范围,预算管理过程,预算监督和法律责任都有大致的了解。
在税法章节中,每看到一个税种,我便上网找对应税种的法律条文进行配套阅读。例如,我在书中看到个人所得税,便上网去找"个人所得税法",对照法条内容阅读教科书,相应印证,加深印象。以此类推,不断阅读,加强收获。
然而,令人遗憾的事实是,中国实体法的税种有18个,每个税种一部法律或者暂行条例;程序法有"税收征收管理法",加上财政法部分的"预算法",相当于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必须看懂18个税种法律,外加"预算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法".由于我刚入税法大门,全部理解对我来说完全是痴人做梦。我只能说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终于跨进了税法的大门,我知道了中国有18个税种,知道了什么叫做所得税,什么叫做商品税,什么叫做财产税;什么叫做直接税,什么叫做间接税;知道了各个税种的税基怎么算,税率是多少;知道了税收的征收管理程序;知道了发票怎么开;知道了现实生活中税收存在哪里问题;知道了每年人大开会所审议的预算报告怎么看;知道了什么叫做财政收入转移;中央税和地方税怎么划分,税是怎么影响各级政府的行政运作的。对于税法领域常识性的知识我有了大概的了解。
因此,我只能说,我利用一本经典的教科书,跨入了我一直想跨入的领域,并大致知道了税法的基本架构,该领域的设计思路。更难能可贵的在于,我终于知道怎么在最短的时间里面快速进入一个陌生领域。
既然我推开门进来了,那么就仰首阔步继续往前走吧。
这学期,我一直把握着自己的生活节奏,应该没有比这更让我开心的事了。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参加这次演讲比赛对我来说有点突然,因为说句老实话这两本书在此之前我也没来得及细看,接到任务后,我快速浏览一番,看后有两点感触很深。一是感到很后悔,后悔看到得有点晚;二是很庆幸,庆幸现在还来得及。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这两本书中的一些内容勾起了我一些回忆。
一是我想起了一个中专时期的同学,毕业后他到某市一家农村信用社工作,工作的第二年,联社新换的主任到他们那个社微服私访,当时社里的几个工作人员都在聊天,只有他站了起来,问有什么事情吗?后来社里人员大调整,在调整大会上,这个主任讲,在各乡镇信用社转了一圈,只有我这个同学服务态度最好,因此他被调到市联社办公室工作,早在五年前已成为某镇信用社主任。
二是我想起了刚参加工作时的一件小事。毕业后,我到某镇财政所工作,按当地规矩所里和政府其他干部星期天要值班,每星期一早上要在镇政府办公室召开全体例会,当时正值冬季,办公室只有一个大煤球火取暖,每次例会,大家都很冷。因此,在我值班的时候,我就定了表,早上四点多就给火下了两块煤,七点半开会时办公室暖洋洋的,受到了镇主要领导的表扬,也从此受到了他的关注,后来这个领导在工作和生活给了我很多支持和帮助。 三是我想起了张科长等一批把毕生精力献给财政事业的老财政,他们在几十年的财政生涯中也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每一个与他们共过事的人,在谈起他们时总会流露出敬佩的.表情。一直以来,我总找不到这种个人魅力的来源,看了《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之后,我被海尔集团总裁的这两句话打动。那就是“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这不就是对他们工作和为人的最好阐释吗?
两本书勾起了很多回忆和思考,我这样扪心自问:在看到别人成功的时候,是不是仅感叹于机遇的不同呢?随着时间的推移,刚参加工作时那种近乎虔诚的工作态度是否还存在呢?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是否能把每一件简单和平凡的事情做好呢?好在这些疑问的提出的还不算太晚,因此就值得庆幸吧。通过学习和反思,我对做人做事又有了更深的感悟,也算是自勉自励吧。
一是工作要有激情。《态度决定一切》的作者曾写到“我认为成功必要的一个特质就是激情和热忱”。说得很对,就每个人来讲,即使我们一生在事业上不能有多大成就,但做人的成功却是自己能够掌握的。做人的成功靠什么,激情很重要。疲疲踏踏,怨天尤人也是一天;快快乐乐,充满激情也是一天,我们为什么不选择后者。
二是要有责任心。责任心就是态度在工作中的体现。预算科的喜桃同志,负责全市收入记帐工作,年底对账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为了避免差错,她就把所有镇的收入明细逐月登记核对。这些都是很具体、很枯燥、很琐碎的工作,我在乡镇时这方面工作也和有些乡镇一样做得不好,说到底,还是责任心的问题。因此责任心强与不强,工作成效肯定不一样。记账是这样,所有工作也都一样。
三是要有团队精神。一个人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包打天下。小日本虽然可恨,但其团队精神却令人称赞。随着财政信息化和改革步伐的推进,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精细化管理靠什么来实现,说到底还是团队的每一个人的配合意识和协作能力。一个团队的成功就是团队内所有人的成功,一个团队的失败也将是团队内所有人的失败,我们为何不以自已的成功去赢得他人和整个团队的成功呢?
最后,我想说的是,现在我们财政系统的学习和干事氛围很浓,我们应抓住这个机遇、端正态度,注重细节,充实自我,不断提高,在推进财政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心得体会就是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读书心得同学习礼记相近;实践体会同经验总结相类。学习的方法每个人都有,并且每个人都需要认真地去考虑和研究它。心得体会这种学习方法对于一个人来说也许是优秀的,但没有被推广普及的必要。因为学习的方法因人而异,方法的奏效是它与这个人相适应的结果。方法,也是个性化的。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并不是不可以,但找寻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重要的。以下是由为大家整理的税收管理员工作心得体会范文材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税收管理员是基层税务机关分片管理税源,负有管户责任的工作人员。税收管理员是税收管理的基础,税收征管工作的核心和首要环节。就本人多年从事基层税收管理工作的一点点愚见,具体如下:
一、科学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税收管理员的职责范围较广,负有纳税宣传、采集信息、催报催缴、税源管理、纳税评估、日常检查等职责,各项事务性工作多、繁琐。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纳税人数量不断增加,新的税务基层工作形势是,工作时间一定,管理员人数一定,工作量不断增加,要合理安排好工作时间,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日常的基础管理工作。只有合理统筹安排工作,才能避免在日常开展工作过程中造成盲目重复。
二、强化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税收基层一线税务干部,直接面对是的是纳税人。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身影响力和树立自我在纳税人心目中的地位,便于开展税收工作。
(一)税收管理工作中最尴尬——没有企业财务人员掌握的知识多。在日常工作中要踏实学习、勤于钻研新的法律法规、新的政策、新的业务。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新的知识,税收执法工作才不受限制。
(二)平时工作中,多向年龄较大的老同志学习,他们长期在税收一线搞征管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与纳税人特别是个体工商业户打交道能有一套很好的方法,应付自如。
(三)注重口头表达能力和驾驭文字能力的学习。
三、多下户实地调查
目前税收征收管理是就表征税,被动接受纳税人的申报和会计资料,而纳税人的申报数据不同程度存在水份。税收管理员不能仅利用纳税人现有的申报和会计资料,借助计算机的进行简单的审核等坐看报表的静态管理方式,应多下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及时了解收集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和税源变动情况,加强对未申报、非正常户、停歇业户、零散流动税源的管理,做到大户管细、小户不漏。
四、做好税收管理员的监督工作
税收管理员要严格执行各项税收法律和政策,履行岗位职责,自觉接受监督。税收管理员要严格实行双人上岗、定期报告、定期轮换、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
五、强根固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基层税务管理员直接面对纳税人,在平时工作中会有各种形形式式的诱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面对诱惑要认真思考、衡量个人得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3664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