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三个铁铜块的豆腐的读后感收集76条-读后感

前几天,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些书,我买到了其中的一本:《岁月的书香》,它记录着建国60年来几代儿童文学作家的文学经典。

一买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读起来。其中,《三个铜板豆腐》这篇令我深有感触。 文章叙述的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听人说过,三个铜板可买一碗豆腐。而我一直到8岁还不知道那是什么滋味,因为豆腐是用来招待远客的特殊菜,而我家从来没有远客。后来,我终于在外婆家第一次吃到了豆腐,我吃得连一点豆腐渣都不剩。走之前,外婆承诺,下回我再去她家时,还会让我吃一回豆腐。可到了第二年,日本兵就进了村,打打杀杀……外婆家终于是只剩下外婆一个人。这边,爸爸、哥哥都被抓去当了兵,不久妈妈也去世了。

一晃20年了,我终于又和弟弟去了外婆家,外婆已经倒在了床上,手里还紧紧抓着三个铜板,那是留给我俩吃豆腐的。 看完后,我心里翻腾了好一会,喉咙哽咽了,鼻子发酸了,眼前模糊了。我被那伟大的亲情感动了,二十多年过去了,外婆一直没有忘记自己当年的承诺,临终前还记着要让“我”吃上豆腐。 我们在生活中不也被这样的爱包容着:每天早上,妈妈早早地起床。为我做饭,让我吃得饱饱的去上学。

晚上回到家,妈妈又准备丰盛的晚饭。吃过饭,妈妈又陪我一起学习。天冷了,妈妈叮嘱我加衣服。有心事了,妈妈陪我散步,和我聊天谈心…… 平凡中有亲情,灾难中更可见亲情。在汶川大地震中,涌现了许多感人的情景,至今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年轻妈妈在房屋坍塌之际,死死地护着刚满月的宝宝。无论多重的东西砸下来,她都努力地撑护着。当救援人员救出她们时,发现母亲已没有了呼吸,而在她怀中的宝宝居然还活着。这个情景让多少人震惊:母爱居然可以化作那么巨大的力量。是啊,亲情真是伟大!

读后感的作文300字 篇1

生活无平坦的大道,做生活的强者,还是做生活的弱者,要取决于你的意志力和拼搏心。爱迪生发明灯泡时,曾经失败了N多次,但他坚持了下来,继续拼搏于科学道路上,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的万家灯火。

现实生活中的我,也曾是一个“懦夫”。上课的时候,我虽然好几次都知道答案,好几次想回答,可却总是没有勇气去举起那似乎有千斤重的手。总是被其他同学回答。后来,我慢慢鼓起勇气,举手回答问题。现在,我已经有足够的勇气举手回答问题了。

我认为,想要成功,就必须乐观地面对失败,并尝试着挑战它,击垮它。平时,我们总懒得去面对失败,认为一次失败代表不了什么,殊不知,失败就像一颗小水珠,虽然不起眼,但日复一日,许许多多的失败积累在了一起,也便成了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我认为,失败并不可怕,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只要努力去尝试,他就一定会回报你。

一位名人曾经说过:对付屡战屡败最好的方法就是屡败屡战,永不放弃。同学们,让我们抱着不服输的精神,努力去迎接生命中的每一位成功之母吧!

读后感的作文300字 篇2

最近,上语文课学了一篇文章《最大的麦穗》,这篇文章让我很感触很深。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位古希腊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摘麦穗。那正是收获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让他们去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苏格拉底在麦地的尽头等弟子们。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他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走到麦地的尽头时所有人都两手空空。那是因为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揭示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的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的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读后感的作文300字 篇3

我看到《十五岁的小船长》这本书时,我想十五岁不是还在上学吗?怎么当船长了呢?我带着这个问题去看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儒尔。凡尔纳,我还看了他的另一本书《海底两万里》。

这本书讲述讲述了1873年2月2日“流浪者号”停靠在奥克兰市时,韦尔登夫人、她的儿子杰克、贝内迪表兄、黑人女仆南搭乘轮船,欲返回旧金山。“流浪者号”在太平洋上发现了一艘尚未沉没的轮船,搭救了船上五名黑人和一个名叫丁戈的狗。在航行中“流浪者号”的船长和5名水手因捕捉鲸鱼全部遇难,于是船长的重任就由实习水手迪克。桑德来担当。但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旅程,在此期间,发生了许多事情,每次都被坚强的迪克。桑德化解了,船上的厨师内格罗是个贩卖黑奴的坏人,他准备将船开到非洲,把船上的人都卖了,最后在迪克。桑德的带领下,韦尔德夫人和她的同伴成功地返回了旧金山。书中不仅有非洲丛林的奇异景色,还介绍了贩卖黑人的`丑陋行为。

凡是凡尔纳的心中都有一个英雄人物:迪克。桑德,他们的勇敢值得大家学习。

想和迪克。桑德一起冒险吗?那就插上幻想的翅膀来读这本书吧!

读后感的作文300字 篇4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外婆和奶奶,可是,我们的小主人公安迪却没有,这使他非常伤心。突然有一天,安迪在苹果树上玩耍时,外婆竟然来了,来到了安迪家的苹果树上。

外婆有一辆自己的小汽车,这辆车可不一般呢!车里还可以喝果汁、睡觉……简直舒服极了!外婆和他一起去游乐场、一起去野外套吗、一起在海上冒险……安迪和这位苹果上的外婆度过了一段段快乐的时光。有一天,隔壁搬来了一位老奶奶,她也很奇特,安迪在这两位老人的爱护中懂得了许多。

读完这本书,我想起了我的外婆,我从小都是外婆带大的,她陪我一起做游戏、一起散步、还给我讲故事……外婆的楼后有一块儿她自己开垦的菜园子,闲暇时,我们一起刨地、一起种菜、一起摘菜。我们种过韭菜、青菜、香葱等……外婆还特别爱花,我经常和外婆一起浇花、剪花、特别开心!和安迪相比,我是幸福的!安迪的外婆是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

是这本书,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婆,让我想起了过去我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这都是上学以前的事了!现在我上学了,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外婆一起,以后,学习之余时,我要多陪陪外婆,尽自己的一份孝心!陪外婆过一个快乐的晚年!

读后感的作文300字 篇5

从前,我对狐狸的印象非常坏,他狡猾、凶残、无情无义,对这样的家伙,我恨到了极点。

但自从读了《金色的脚印》一文,我对狐狸有恨转到爱,由爱转到敬。原来狐狸也是个有感情的动物呀!

《金色的脚印》主要讲了一只小狐狸被捉倒方翔家,他整天不吃不睡,眼里总流露出悲伤。有一次,方翔看见老狐狸晚上偷偷来给孩子喂奶,并且有公狐狸放哨。更加让他吃惊的是狐狸爸爸和妈妈为了照顾小狐狸,竟在方翔家的地板上做了一个窝,住了下来。

读到这里,窝被震撼了:狡猾的狐狸竟然也有这样深的爱子情,护犊情,它们也像人类一样有感情。狐狸是我感受到了父母的伟大!

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爱在包围着:在我们伤心的时候,“爱”便安慰我们:在我们会心的时候“爱”便鼓励我们:在我们犯错的时候,“爱”便成了严厉的批评……所以我们大家应该珍惜这份爱,因为他来之不易。

但是现在的人们为了钱还有的猎杀动物,我想向他们说一句:“动物和人一样,都有生命和情感,不要猎杀动物了,让我们大家和平相处,做个朋友吧!”

读后感的作文300字 篇6

这本书讲述了蜘蛛夏洛和小猪威尔伯之间所发生的友谊的故事。威尔伯是一只一出生就非常瘦弱的小猪,它的主人认为无法养活就决定杀死他,可是他的女儿弗恩不同意,要求自己抚养小猪,然而当威尔伯五个礼拜大的时候还是被卖给了弗恩的舅舅。威尔伯被放置在了谷仓底,但却由此认识了可爱的夏洛。夏洛是一只蜘蛛,但是它却有一项非常特殊的本领,它会在蜘蛛网上织出字来,谁也不知道它是如何学会的,也正凭借着这种本领,在以后和威尔伯相识的日子里,它不仅挽救了威尔伯的性命还从此改变了威尔伯的命运。

看着夏洛和威尔伯友情的故事,了解了夏洛为这段友情做得所有事情,我明白了一些道理,正如夏洛所说的一样“生命不是我们出生,活上一阵子,我们再死去,活着,我们就应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夏洛为了帮助和改变小猪威尔伯的命运几乎耗费了一生的时间,而这一切又都是因为友情这种伟大的力量。帮助朋友,尽自己所能的帮助朋友,这就是夏洛的“有意义”。

读后感的作文300字 篇7

寒假中,老师推荐了六本书。当我看到一本名叫《你是我的宝贝》的书时,我就觉得这本书的书名有股很温馨的感觉,我决定,就买这本书。

买到后,我在家认认真真的读完了这本书。当我合上书的时候,我的心里百感交集,书合上了,我的心里却打开了一个从未有过的世界。

书中讲了唐氏症患者“贝贝”的经历。爸爸在野外遇难,妈妈又离家出走,只有奶奶照顾贝贝。奶奶立志要把贝贝培养成一个自主独立的人。可天不随人愿,在贝贝十岁那年,奶奶因突发心肌梗死,而永久的离开了贝贝,永久的离开了这个世界。贝贝成了孤儿,小区的水电工李大勇和居委会洪主任都无微不至的照顾着贝贝。让贝贝回到了以前的生活,和以前的快乐心态。

贝贝虽然有唐氏症,但他有一颗纯真的心,他把一切事和人都看的单纯。这颗心比明镜还要亮,这里面是“善”。在这颗心面前,你不能有恶念,因为这颗心是善良的,是单纯的。这颗心带给你善良,而把你本身的恶念驱除了。这面“镜子”,照明了你的心,把你的恶念驱除了。

我终于知道了那个世界是什么,是:“善”。如果每人心中都怀有一点善,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读后感的作文300字 篇8

在寒假中,我读了《佐贺的超级阿嬷》这本书。故事是这样的,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日本的广岛爆炸,或许事情的发展就始于这颗原子弹。如果没有这颗原子弹,昭广的父亲就不会因为原子病而死亡,他哪里知道,广岛还残存着大量的核辐射尘埃。因此,昭广从小便没有了父亲。因无力抚养,母亲只能把年仅八岁的昭广寄养在佐贺的外婆家中。外婆只是个学校的清洁工,在学校旁边的河流中捡拾漂来的菜叶和市场上的破豆腐成为他们的食物。在艰苦的日子里,外婆总是有神奇的法子让生活充满笑声。她说,别抱怨冷啊、热啊的!夏天时要感谢冬天,冬天时要感谢夏天。

这本书告诉我们,不要因为贫穷而担心。要自信,开朗,笑着活下去。我们要像阿嬷那样让生活充满阳光。别忘了,不管贫富,都要时时刻刻展露出你的微笑。

读后感的作文300字 篇9

读了《园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的眼睛在流泪,心也在流泪……

园明园是由长春园、万春园和园明园圆组成的,又叫园明三园圆。园明园周围还有许多小园,众星拱月般围绕在四周,园中摆放着从全国各地收集的名人字画,青铜礼器等一些奇珍宝。园中的建筑都是根据古人诗画和各地名胜来建造的,不光这样,园中还融入了许多西洋建筑。

1870年,英法联军的铁蹄踏入了风景美丽的北京西郊,而圆明园正好就在这里。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他们被这里的奇珍异宝惊呆了,疯狂的抢掠,把能拿走的通通都拿了回去,拿不动的,就用口来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更可气的是,这些猪狗不如的野兽为了销毁证据,三千多名侵略者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我国这一林艺术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一片灰烬。

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早日让国家富强起来,不用再受到列强的欺凌。

读后感的作文300字 篇10

今天,我读了《会植树的鸟儿>这本书。文章说得是在美国的北部纳得华地区有一片沙漠,每年都有一种鸟,成群结队地飞来,它们用嘴·爪子在沙漠里刨出一个个小坑,又用嘴銜来带绿色的树枝,种植在小坑中,使沙漠长出一片片树林,沙漠中有了一片绿洲。虽然这些鸟的生命只有三年,但却给沙漠带来了绿色的生机。

多么可爱的小鸟啊!我好喜欢你们,喜欢你们的植树,能保护环境。树多了能挡风、遮沙,能遮阳......但是,现实生活中总有些人不爱护花草树木,不但不植树,还把别人种的树乱破坏。砍伐树木,污染环境,这些人的做法比它们差远了我真佩服你们!我以后也向你们学习,多种树木。可惜你们的寿命只有三年啊,我多么希望你们永远活着呀!这样就能使人类的环境更加美好。我好想知道你们的名字,一查资料,才知道你们叫绿植鸟。这名字太贴切了,我再给你们起个名字叫“植树鸟”怎么样!

朋友,你们读完我的作文是不是也想行动起来多植树呀!让我们来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我们的家园吧!

豆腐点得比较老的,为北豆腐。听说张家口地区有一个堡里的豆腐能用秤钩钩起来,扛着秤杆走几十里路。这是豆腐么?点得较嫩的是南豆腐。再嫩即为豆腐脑。比豆腐脑稍老一点的,有北京的“老豆腐”和四川的豆花。比豆腐脑更嫩的是湖南的水豆腐。

豆腐压紧成型,是豆腐干。

卷在白布层中压成大张的薄片,是豆腐片。东北叫干豆腐。压得紧而且更薄的,南方叫百页或千张。

豆浆锅的表面凝结的一层薄皮撩起晾干,叫豆腐皮,或叫油皮。我的家乡则简单地叫做皮子。

豆腐最简便的吃法是拌。买回来就能拌。或入开水锅略烫,去豆腥气。不可久烫,久烫则豆腐收缩发硬。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里的上上品。嫩香椿头,芽叶未舒,颜色紫赤,嗅之香气扑鼻,入开水稍烫,梗叶转为碧绿,捞出,揉以细盐,候冷,切为碎末,与豆腐同拌(以南豆腐为佳),下香油数滴。一箸入口,三春不忘。香椿头只卖得数日,过此则叶绿梗硬,香气大减。其次是小葱拌豆腐。北京有歇后语:“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可见这是北京人家家都吃的小菜。拌豆腐特宜小葱,小葱嫩,香。葱粗如指,以拌豆腐,滋味即减。我和林斤澜在武夷山,住一招待所。斤澜爱吃拌豆腐,招待所每餐皆上拌豆腐一大盘,但与豆腐同拌的是青蒜。青蒜炒回锅肉甚佳,以拌豆腐,配搭不当。北京人有用韭菜花、青椒糊拌豆腐的,这是侉吃法,南方人不敢领教。而南方人吃的松花蛋拌豆腐,北方人也觉得岂有此理。这是一道上海菜,我第一次吃到却是在香港的一家上海饭馆里,是吃阳澄湖大闸蟹之前的一道凉菜。北豆腐、松花蛋切成小骰子块,同拌,无姜汁蒜泥,只少放一点盐而已。好吃么?用上海话说:蛮崭格!用北方话说:旱香瓜——另一个味儿。咸鸭蛋拌豆腐也是南方菜,但必须用敝乡所产“高邮咸蛋”。高邮咸蛋蛋黄色如朱砂,多油,和豆腐拌在一起,红白相间,只是颜色即可使人胃口大开。别处的咸鸭蛋,尤其是北方的,蛋黄色浅,又无油,却不中吃。

烧豆腐大体可分为两大类:用油煎过再加料烧的;不过油煎的。

北豆腐切成厚二分的长方块,热锅温油两面煎。油不必多,因豆腐不吃油。最好用平底锅煎。不要煎得太老,稍结薄壳,表面发皱,即可铲出,是名“虎皮”。用已备好的肥瘦各半熟猪肉,切大片,下锅略煸,加葱、姜、蒜、酱油、绵白糖,兑入原猪肉汤,将豆腐推入,加盖猛火煮二三开,即放小火咕嘟。约十五分钟,收汤,即可装盘。这就是“虎皮豆腐”。如加冬菇、虾米、辣椒及豆豉即是“家乡豆腐”。或加菌油,即是湖南有名的“菌油豆腐”——菌油豆腐也有不用油煎的。

“文思和尚豆腐”是清代扬州有名的素菜,好几本菜谱著录,但我在扬州一带的寺庙和素菜馆的菜单上都没有见到过。不知道文思和尚豆腐是过油煎了的,还是不过油煎的。我无端地觉得是油煎了的,而且无端地觉得是用黄豆芽吊汤,加了上好的口蘑或香、竹笋,用极好秋油,文火熬成。什么时候材料凑手,我将根据想象,试做一次文思和尚豆腐。我的文思和尚豆腐将是素菜荤做,放猪油,放虾籽。

虎皮豆腐切大片,不过油煎的烧豆腐则宜切块,六七分见方。北方小饭铺里肉末烧豆腐,是常备菜。肉末烧豆腐亦称家常豆腐。烧豆腐里的翘楚,是麻婆豆腐。相传有陈婆婆,脸上有几粒麻子,在乡场上摆一个饭摊,挑油的脚夫路过,常到她的饭摊上吃饭,陈婆婆把油桶底下剩的油刮下来,给他们烧豆腐。后来大人先生也特意来吃她烧的豆腐。于是麻婆豆腐名闻遐迩。陈麻婆是个值得纪念的人物,中国烹饪史上应为她大书一笔,因为麻婆豆腐确实很好吃。做麻婆豆腐的要领是:一要油多。二要用牛肉末。我曾做过多次麻婆豆腐,都不是那个味儿,后来才知道我用的是瘦猪肉末。牛肉末不能用猪肉末代替。三是要用郫县豆瓣。豆瓣须剁碎。四是要用文火,俟汤汁渐渐收入豆腐,才起锅。五是起锅时要撒一层川花椒末。一定得用川花椒,即名为“大红袍”者。用山西、河北花椒,味道即差。六是盛出就吃。如果正在喝酒说话,应该把说话的嘴腾出来。麻婆豆腐必须是:麻、辣、烫。

昆明最便宜的小饭铺里有小炒豆腐。猪肉末,肥瘦,豆腐捏碎,同炒,加酱油,起锅时下葱花。这道菜便宜,实惠,好吃。不加酱油而用盐,与番茄同炒,即为番茄炒豆腐。番茄须烫过,撕去皮,炒至成酱,番茄汁渗入豆腐,乃佳。

砂锅豆腐须有好汤,骨头汤或肉汤,小火炖,至豆腐起蜂窝,方好。砂锅鱼头豆腐,用花鲢(即胖头鱼)头,劈为两半,下冬菇、扁尖(腌青笋)、海米,汤清而味厚,非海参鱼翅可及。

“汪豆腐”好像是我的家乡菜。豆腐切成指甲盖大的小薄片,推入虾子酱油汤中,滚几开,勾薄芡,盛大碗中,浇一勺熟猪油,即得。叫做“汪豆腐”,大概因为上面泛着一层油。用勺舀了吃。吃时要小心,不能性急,因为很烫。滚开的豆腐,上面又是滚开的油,吃急了会烫坏舌头。我的家乡人喜欢吃烫的东西,语云:“一烫抵三鲜。”乡下人家来了客,大都做一个汪豆腐应急。周巷汪豆腐很有名。我没有到过周巷,周巷汪豆腐好,我想无非是虾子多,油多。近年高邮新出一道名菜:雪花豆腐,用盐,不用酱油。我想给家乡的厨师出个主意:加入蟹白(雄蟹白的油即蟹的精子),这样雪花豆腐就更名贵了。

不知道为什么,北京的老豆腐现在见不着了,过去卖老豆腐的摊子是很多的。老豆腐其实并不老,老,也许是和豆腐脑相对而言。老豆腐的佐料很简单:芝麻酱、腌韭菜末。爱吃辣的浇一勺青椒糊。坐在街边摊头的矮脚长凳上,要一碗老豆腐,就半斤旋烙的大饼,夹一个薄脆,是一顿好饭。

四川的豆花是很妙的东西,我和几个作家到四川旅游,在乐山吃饭。几位作家都去了大馆子,我和林斤澜钻进一家只有穿草鞋的乡下人光顾的小店,一人要了一碗豆花。豆花只是一碗白汤,啥都没有。豆花用筷子夹出来,蘸“味碟”里的作料吃。味碟里主要是豆瓣。我和斤澜各吃了一碗热腾腾的白米饭,很美。豆花汤里或加切碎的青菜,则为“菜豆花”。北京的豆花庄的豆花乃以鸡汤煨成,过于讲究,不如乡坝头的豆花存其本味。

北京的豆腐脑过去浇羊肉口蘑渣熬成的'卤。羊肉是好羊肉,口蘑渣是碎黑片蘑,还要加一勺蒜泥水。现在的卤,羊肉极少,不放口蘑,只是一锅稠糊糊的酱油黏汁而已。即便是过去浇卤的豆腐脑,我觉得也不如我们家乡的豆腐脑。我们那里的豆腐脑温在紫铜扁钵的锅里,用紫铜平勺盛在碗里,加秋油、滴醋、一点点麻油,小虾米、榨菜末、芹菜(药芹即水芹菜)末。清清爽爽,而多滋味。

中国豆腐的做法多矣,不胜记载。四川作家高缨请我们在乐山的山上吃过一次豆腐宴,豆腐十好几样,风味各别,不相雷同。特别是豆腐的质量极好。掌勺的老师傅从磨豆腐到烹制,都是亲自为之,绝不假手旁人。这一顿豆腐宴可称寰中一绝!

豆腐干南北皆有。北京的豆腐干比较有特点的是熏干。熏干切长片拌芹菜,很好。熏干的烟熏味和芹菜的芹菜香相得益彰。花干、苏州干是从南边传过来的,北京原先没有。北京的苏州干只是用味精取鲜,苏州的小豆腐干是用酱油、糖、冬菇汤煮出后晾得半干的,味长而耐嚼。从苏州上车,买两包小豆腐干,可以一直嚼到郑州。香干亦称茶干。我在小说《茶干》中有较细的描述:

……豆腐出净渣,装在一个小蒲包里,包口扎紧,入锅,码好,投料,加上好香油,上面用石头压实,文火煨煮,要煮很长时间。煮得了,再一块一块从蒲包里倒出来,这种茶干是圆形的,周围较厚、中间较薄,周身有蒲包压出来的细纹,……这种茶干外皮是深紫色的,掰了,里面是浅褐色的。很结实,嚼起来很有咬劲,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所以,叫做“茶干”。

茶干原出界首镇,故称“界首茶干”。据说乾隆南巡,过界首,曾经品尝过。

干丝是淮扬名菜。大方豆腐干,快刀横披为片,刀工好的师傅一块豆腐干能片十六片;再立刀切为细丝。这种豆腐干是特制的,极坚致,切丝不断,又绵软,易吸汤汁。旧本只有拌干丝。干丝入开水略煮,捞出后装高足浅碗,浇麻油酱醋。青蒜切寸段,略焯,五香花生米搓去皮,同拌,尤妙。煮干丝的兴起也就是五六十年的事。干丝母鸡汤煮,加开阳(大虾米),火腿丝。我很留恋拌干丝,因为味道清爽,现在只能吃到煮干丝了。干丝本不是“菜”,只是吃包子烧麦的茶馆里,在上点心之前喝茶时的闲食。现在则是全国各地淮扬菜系的饭馆里都预备了。我在北京常做煮干丝,成了我们家的保留节目。北京很少遇到大白豆腐干,只能用豆腐片或百页切丝代替。口感稍差,味道却不逊色,因为我的煮干丝里下了干贝。煮干丝没有什么诀窍,什么鲜东西都可往里搁。干丝上桌前要放细切的姜丝,要嫩姜。

臭豆腐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我在上海、武汉都吃过。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毛泽东年轻时常去吃。后来回长沙,又特意去吃了一次,说了一句话:“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这就成了“最高指示”,写在照壁上。火宫殿的臭豆腐遂成全国第一。油炸臭豆腐干,宜放辣椒酱、青蒜。南京夫子庙的臭豆腐干是小方块,用竹签像冰糖葫芦似的串起来卖,一串八块。昆明的臭豆腐不用油炸,在炭火盆上搁一个铁篦子,臭豆腐干放在上面烤焦,别有风味。

在安徽屯溪吃过霉豆腐,长条豆腐,长了二寸长的白色的绒毛,在平底锅中煎熟,蘸酱油辣椒青蒜吃。凡到屯溪者,都要去尝尝。

豆腐乳各地都有。我在江西进贤参加土改,那里的农民家家都做腐乳。进贤原来很穷,没有什么菜吃,顿顿都用豆腐乳下饭。做豆腐乳,放大量辣椒面,还放柚子皮,味道非常强烈,广西桂林、四川忠县、云南路南所出豆腐乳都很有名,各有特点。腐乳肉是苏州松鹤楼的名菜,肉味浓醇,入口即化。广东点心很多都放豆腐乳,叫做“南乳××饼”。

南方人爱吃百页。百页结烧肉是宁波、上海人家常吃的菜。上海老城隍庙的小吃店里卖百页结:百页包一点肉馅,打成结,煮在汤里,要吃,随时盛一碗。一碗也就是四五只百页结。北方的百页缺韧性,打不成结,一打结就断。百页可入臭卤中腌臭,谓之“臭千张”。

杭州知味观有一道名菜:炸响铃。豆腐皮(如过干,要少润一点水),瘦肉剁成细馅,加葱花细姜末,入盐,把肉馅包在豆腐皮内,成一卷,用刀剁成寸许长的小段,下油锅炸得馅熟皮酥,即可捞出。油温不可太高,太高豆皮易煳。这菜嚼起来发脆响,形略似铃,故名响铃。做法其实并不复杂。肉剁极碎,成泥状(最好用刀背剁),平摊在豆腐皮上,折叠起来,如小钱包大,入油炸,亦佳。不入油炸,而以酱油冬菇汤煮,豆皮层中有汁,甚美。北京东安市场拐角处解放前有一家肉店宝华春,兼卖南味熟肉,卖一种酒菜:豆腐皮切细条,在酱肉汤中煮透,捞出,晾至微干,很好吃,不贵。现在宝华春已经没有了。豆腐皮可做汤。炖酥腰(猪腰炖汤)里放一点豆腐皮,则汤色雪白。

趣说汪曾祺的豆腐诗文

在现代作家中,不少人对豆腐情有独钟,曾专文写过豆腐。如梁实秋、周作人、郭风、林海音、黄苗子、林斤澜、忆明珠、高晓声等,但对豆腐反复咏吟、再三讴歌的,似乎只是汪曾祺先生一人也,可谓是独步文坛、别树一帜。汪曾祺写过一篇关于豆腐的散文,篇名就叫《豆腐》,文中写到了北豆腐、南豆腐、豆腐脑、豆腐干、豆腐片、豆腐皮、臭豆腐、霉豆腐、豆腐乳、麻婆豆腐……侃侃而谈,娓娓道来,洋洋洒洒四千余字。正如舒乙先生所赞叹的:“好看、有趣、雅致、有学问”,“洋溢着标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那种处处有学问,处处有讲究,处处有掌故的帅劲儿。”在《皖南一到》中,他写道:“豆腐是徽州人嗜吃的家常菜。菜馆和饭店做的毛豆腐都是用油炸出虎皮,浇以碎肉汁,加工过于精细,反不如我在屯溪老街一豆腐坊中所吃的,在平锅上煎熟,佐以葱花辣椒糊,更有风味。”汪曾祺还在几篇文章中谈到了臭豆腐,笔调幽默而蕴藉深远。他说:“臭豆腐就贴饼子,熬一锅虾米皮白菜汤,好饭!”他还得意地宣称:“我在美国吃过最臭的‘气死’(干酪),洋人多闻之掩鼻,对我说起来实在没有什么,比臭豆腐差远了。”他进而引申云:“甚矣,中国人口味之杂也,敢说堪为世界之冠。”在《吃食与文学》中,则又进而发挥道:“一个文艺工作者、一个作家、一个演员的口味最好杂一点。”“口味单调一点……也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汪曾祺谈吃,往往旨趣是在吃之外的,谈豆腐亦如此。

当然,在写到豆腐时,汪曾祺最融入情感的是家乡的豆腐,他不止一次地写了高邮的豆腐,高邮界首的“茶干”、高邮周巷的“汪豆腐”。他在《故乡的食物•端午的鸭蛋》中写道:“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周巷汪豆腐很有名,我没有到过周巷,周巷汪豆腐好,我想无非是虾子多,油多!”即便是豆花也是家乡的好,豆花“加秋油、滴醋、一点点麻油,小虾米、榨菜末、药芹(药芹即水芹菜)末、清清爽爽,而多滋味”。

汪曾祺在小说中,不少地方都有豆腐菜系的倩影。

《落魄》《异秉》中的回卤豆腐干、《大淖记事》中的臭豆腐,《故人往事•如意楼和得意楼》中的干丝,《金冬心》中的界首茶干拌荠菜、鲫鱼脑烩豆腐。在《卖眼镜的宝应人》中,写到了豆腐脑。小说中那一位爱侃的东台大名士冯六吉,在大将军年羹尧家当过教师爷,每天必有一碗豆腐脑,后来他告老还乡,想吃豆腐脑,便叫家人买来一碗,一尝,不是那个味了,原来年大将军家的豆腐脑,是用鲫鱼脑做的!汪曾祺小说也写到豆腐店。《小学同学》中有一篇,题曰《王居》,汪曾祺写道:“王居家的‘王记豆腐店’……磨浆的磨子、卖浆的锅、吊浆的布兜,都干干净净。盛豆腐的木格刷洗得露出木丝。王家做出来的豆腐比别家的白、细,百叶薄如高丽纸,豆腐皮无一张破损。‘王记’豆腐方干齐整紧细,有韧性……”1994年,汪曾祺在《收获》第三期上发表了小说《辜家豆腐店的女儿》,汪曾祺连描写这位女儿都用上了豆腐——“辜家的女儿长得有几分姿色,在螺蛳坝算是一朵花。她长得细皮嫩肉,只是面色微黄,好像用豆腐水洗了脸似的。身上也有点淡淡的豆腥味。”不用说,没有对生活的细微观察和体会,是写不出来的。汪曾祺在1985年所写的桥边小说三篇中有一篇《茶干》,非常细微地写“连万顺”酱园出的茶干,写了茶干的制作过程、特色。小说的末了写道:“一个人监制的一种食品,成了一个地方具有代表性的土产,真也不容易。不过,这种东西没有了,也就没有了。”字里行间,流露了一种由怀旧而带来的遗憾、惆怅与无奈之情。

在当代作家中,咏豆腐的诗极少,以豆腐入诗的更稀罕。然而汪曾祺却频频以豆腐入诗,并曾作长诗一首颂豆腐。这在当代作家中几乎绝无仅有。“且吃小葱拌豆腐”——这是汪曾祺赠林斤澜诗中的文案。“滋味究如何,麻婆烧豆腐”——这是汪曾祺作于1996年《偶感》中的末句。“牛牛,牛牛!到家食店去买两块臭豆腐!”——出自汪曾祺新诗《热汤面》……汪曾祺的《豆腐》诗全文如下:

淮南治丹砂,偶然成豆腐。

馨香异兰麝,色白如牛乳。

迩来二千年,流传遍州府。

南北滋味别,老嫩随点卤。

肥鲜宜鱼肉,亦可和菜煮。

陈婆重麻辣,蜂窝沸砂盐。

食之好颜色,长幼融脏腑。

遂令千万民,丰年腹可鼓。

多谢种豆人,汗滴萁下土。

诗中所提到的陈婆,是一位四川成都卖烧豆腐的,因为她脸上有几粒麻子,烧的豆腐特别好吃,故人们便称她做的烧豆腐这道菜为麻婆豆腐。汪曾祺叹曰:“陈麻婆是个值得纪念的人物,中国烹饪史上应为她大书一笔。”我以为,汪曾祺的这首豆腐诗堪与古来的任何一首豆腐诗比美,十八句五言,就把豆腐的源流、豆腐的特质、豆腐的功用,凝练而生动地描写出来了,尤其是结尾两句,更表达了诗人对劳动的尊重,对劳动人民的尊重。汪曾祺还说过:“如果没有豆腐,中国人民的生活将会缺一大块。”在论及豆腐的时候,汪曾祺作品反映出来的人民性和人情味是一以贯之的,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

有的作家赞叹说,读汪老文章,比吃汪老文章中写的东西更有味道。汪曾祺把豆腐的滋味写得那么有滋有味,除去他的善于观察生活、长于语言艺术之外,他善于烹饪、长于品“味”,是其重要的因素。如谈“松花蛋拌豆腐”云:“北豆腐入开水焯过,俟冷,切为小骰子块,加少许盐。松花蛋(要腌得较老的),亦切为骰子块,与豆腐同拌。老姜在蒜臼中捣烂,加水,滗去渣,淋入。不宜用姜米,亦不加醋。”句句皆里手行话,且有文言文体之余韵,给人以一种阅读之愉悦。

当然,汪曾祺“美食家”之头衔并非自封的,更不是天生的,而来自于多年的实践与探索耳,而豆腐菜则是他的最初佳作和保留经典。邓友梅曾说过:“五十年代曾祺做菜还不出名,做的品种也不多。除去夏天拌黄瓜、冬天拌白菜,拿手菜常做的就是‘煮干丝’和‘酱豆腐肉’。”在生活中,汪曾祺十分喜欢豆腐——喜欢吃豆腐、喜欢做豆腐、喜欢以豆腐招待客人。不过,招待客人的豆腐菜会做得更为精细、更加精彩。一次,美籍华人女作家聂华苓在他家便餐,“吃得非常开心,最后连汤汁都端起来喝了”。客人吃得开心,主人自然得意——汪曾祺不但和友人们谈过此事,还在几篇文章中自我陶醉了一番。我与汪先生是同乡,先生居蒲黄桥时曾多次趋府拜谒,蒙先生厚爱,也曾品尝过汪老亲手调冶之,小葱拌豆腐、芹菜炒干子,豆腐、干子,皆留其本色,发其本香,存其本味,色、香、味俱全,使人齿颊生津,别有一番“食”趣。

1997年2月20日,汪曾祺在《旅食与文化》题记中写道:“前几月做了一次‘食道照影’,坏了,食道有一小静脉曲张,医生命令不得吃硬东西,怕碰破曲张部分流血,连烙饼也不能吃,吃苹果要搅碎成糜。这可怎么活呢?不过,幸好还有‘世界第一’的豆腐,我还能鼓捣出一桌豆腐席来的,不怕!”此时,汪老已七十七岁高龄矣,且身体欠佳;这是汪曾祺先生留给我们的最后一篇有关豆腐的文字了,也是最后一篇有关饮食文化的文章了!不到三个月,汪曾祺先生便仙逝了,但他写豆腐的佳作,他创作的《受戒》、《大淖记事》等却永远会香飘中外、享誉千秋!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36840.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