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沟通与教育的读后感总汇90条-读后感
从一篇文章中看到有人这样说,一个教师在教学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知识,85%要靠他的沟通技巧。学生,尤其是小学生,首先是通过与教师的人际关系的感受来决定是否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学科,是否愿意遵守这个教师提出的要求,是否喜欢学习和参与这个教师所提供的各种活动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除了使用精练、准确、科学的教学语言之外,还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掌握沟通技巧,这样往往能达到神奇的效果。于是我阅读了唐思群、屠荣生老师编着的《师生沟通的艺术》
读完这本书,首先我清醒地认识到实际生活中没有真正所谓的“好教师”和“好学生”。所有人身上都有其存在的缺点,我们不能把教师的工作神话化,不能把学生对教育的接受性神话化。了解了做为新时代的教师形象和学生形象。知道了这一系列的师生沟通模式,不但可以用于课堂教学,同样可以将它们应用于与单位同事的人际关系。平时与自己的子女的亲子沟通等各个领域。
书中第二章《有效促进师生沟通的基本条件》中提到了一个“同理心”的问题,也就是作为教师要时时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孩子,去关心孩子。常听老师们说:现在的孩子真不懂事,从来都不为你想想。每天惹是生非,制造麻烦。通过阅读本书,我知道了,当孩子犯了错误,采用“我向信息”的表达方式让孩子明白,他给老师带来的困扰。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导致这一错误的原因,在处理问题时让孩子知道你是一心一意为他考虑;并且能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孩子的世界”,以孩子的心情去体会他们的心情。这样我们才能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真正的师生同理心,我们的沟通才会更有成效。
在这一章中另外还提到的一个重点,就是真诚,确实真诚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是人与人维持交往的必要条件,老师应该用诚挚的心去与孩子沟通,从而获得孩子的信任感。书中提到了老师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发掘自己内心世界软弱薄弱的`一面,要有分寸地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
在书中第四章中讲到的师生沟通中的口语艺术。这么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从来也没有提前静下心来想一想每一天都应该对学生说什么话,同样的话怎样说才更有效果,对于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应不应该用同样的语气去批评?而在这一章中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幽默,委婉、含蓄、反语、模糊,沉默,表扬等口语策略。有时应巧用反语,适当使用“模糊”语言;该保持“沉默”时,要有意识保持沉默,因为默默无语也是一种口语技巧。特别是批评口语策略中讲到的“六步进阶法”和表扬口语策略中的的“九制秘方”。这些都是比较实用的。另外,我觉得现在的教师都患有一种“唠叨病”,喜欢事无巨细,不分场合的指责学生,啰啰唆唆。还觉得自己对学生很负责任。如果我们能反省一下自己讲话的数量、质量的“效率比”,掌握好运用他们的方法和技巧,并能熟练地运用。这会给我们以后的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最关键的
初读《班主任都是沟通高手》这本书时,说实话,有些失望。“沟通高手”,这无非不就是讲班主任如何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吗?而且本书中的案例也不一定具有普遍性,都是一些比较极端的学生,所以我就带着些许“不屑”开始每天阅读。不知不觉中,我已沉醉其中。如今已读完前两辑的内容,接下来我就前两辑的内容分享一下我的读书心得。
一、心平气和,满怀期待
在第一辑的四个案例中不管是频繁迟到的w、家庭问题复杂的`燕子,或是复读高考的小白、英语默写过关的新杨,我们都可以看出,这些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都比较棘手,一旦处理不当,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尤其是前两个案例。然而本书中的老师,即使沟通教育之后,学生不久又会“原形毕露”,但是这里面的老师依然不离不弃,对他们满怀期待,时常站在学生的角度,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关爱他们,包容他们。
相比之下,比我们大发雷霆有效得多。因为生气时的言辞肯定会比较激烈,伤了自己的身体,也伤了学生的心,长久下去,班里的学生敢怒不敢言,心服口不服,拉远师生的距离,更不利于我们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二、互相尊重,换位思考
案例一中提到:师生发生争执,老师要先降温。对此我深表赞同。
很多情况下班主任面对学生屡次犯下相同的错误,难免会暴跳如雷,从而居高临下地对学生展开批评教育,劈头盖脸地指责、呵斥,最后学生低下了头,闷闷不乐地走出办公室,老师在办公室里咬牙切齿地说:“真是屡教不改!真不想再管他了!”
可想而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学生依然会再犯相同的错误,老师与学生再次针锋相对,长久下去,师生关系愈发紧张,师生矛盾一触即发。
有时候我们总是习惯站在我们自己的角度,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殊不知他们是一群不断成长中的人,特殊的认知水平和心智发育水平,决定了教育应具有反复性、长期性,所以我们老师应允许学生犯错误,并以平和的心态,冷静地站在学生的角度,不厌其烦地与他们交流沟通,尊重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
良好的沟通是架设在教师和学生间相互理解的桥梁,尤其在读过《名师最有效的沟通艺术——让学生主动说心里话》一书后,更深切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若缺少沟通,就不能很好的相处,因此良好的沟通是我们每位教学者都应当掌握的一门艺术。
该书不以教学的具体知识为主,而是以施教者的教育能力为落脚点,列举国内外经典教育沟通案例,深入分析了很多师生沟通的细节问题,通过读书,让我领会到先进、有效的教育方法。尤其是在读《名师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桥梁之二十八:让微笑滴落进学生的心田》时,感受颇深。
美国的`卡耐基说:“微笑,它不花费什么,但却创造了许多成果。它丰富了那些接受的人,而又不使给予的人变得贫瘠。它产生在一刹那间,却给人留下了永久的记忆。”正如书中所提到的在一架飞往旧金山的飞机上,一位乘客因为空姐的怠慢而十分生气,而在接下来的飞行途中,为了补偿自己的过失,空姐每次去客舱给乘客服务时,都会特意走到那位乘客面前,面带微笑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最终空姐用她十二次发自内心的微笑,让挑剔的乘客变批评为表扬,可见真诚的微笑也是一种巨大的沟通力量,是一种可以创造效益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书中接下来的“经典案例”中一个个头矮小,性格内向,样子也不讨人喜欢的学生道格拉斯却因莎伦老师感受到尊重,感受到独特个体存在的价值,感受到了成长的幸福。是啊,学生和老师一样,拥有独立的人格,拥有自由意志,拥有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拥有舒展生命表达自己的空间。在任何场合,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微笑都能如魔力般产生“神奇”的沟通效果。也正是因为微笑,让道格拉斯感受到了自主的尊严,并使其成为莎伦和道格拉斯的另外的一种交流方式,成为他们之间的沟通桥梁。
微笑,是人们的快乐一瞬间迸发出的喜乐情绪;微笑,是人们发自内心的爱一瞬间流淌出的高尚表情;微笑,犹如阳光,暖人心田;微笑,犹如清泉,滋人心田;微笑,犹如春雨,沁人心田。由此可见,微笑的作用不可小觑,简单说来有以下几个效用:首先:微笑,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因为它能使双方产生亲近感,具有亲和力;能使学生如沐春风,心情舒畅;能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感受力,增强学习的兴趣。其次:微笑,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微笑就意味着欣赏,传递着鼓励,微笑教学又营造着民主宽松的氛围,能够促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第三:微笑,传递了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用微笑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远比长篇大论更加省时、省力、省心。
总之,微笑是师生之间交流的最好途径。所以,身为教师的你、我,要让学生时时感受到你微笑的魅力并不难,你只需要:多练习,学会微笑;同时,保持一种开朗、乐观向上的心态;在面对学生的小小错误时以微笑代替“批评”;当然,在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送上一个微笑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实际上,老师的微笑传递给学生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老师的微笑是一座桥,能沟通师生的心灵之河;老师的微笑是一剂良药,可以医治学生心中的伤痛;老师的微笑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
微笑吧!用你的微笑,将爱的指数升到最高;用你的微笑,让爱的风帆飘到更远;微笑吧!明天的阳光会因你的微笑更加灿烂!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3686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