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百年历程故事读后感汇聚60句-读后感

中国近百年历史读后感(一)

中国近代史这本书看过两遍,分别是一年前和一个月前。作品我看的得很快,因为一些时间的原因,而且我对作者已经创作背景被忽视那么理解名单是我还是总结个人的经验和心得体会,得出以下感谢,欢迎分享。

本书一个总论和五章内容,薄薄一小册,却贯穿了中国19世纪四十年代**战争到20世纪抗日战争前的近百年的历史。总体思路是外患、内忧以及四个救国方案。之前从导师那得知这是一本好书,后来发现在近代史研究中它的确算是一本传世性的经典著作,尽管蒋是以“初步报告”写出的书。下面将笔者总结该著值得称道的几点记录下,暂且作为粗浅的读后感受就教于大家。

一、近代历史写作的主旨。

现在我们要研究我们的近代史,我们要注意帝国主义如何压迫我们。我们要仔细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我们尤其要分析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我们如果能找出我国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了。

这是蒋廷黻先生在总论末尾的一段话。我很欣赏的原因是他强调对“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的分析,这是一个做到容易做好很难的要求。从书中蒋对外国列强、中国顽固派、剿夷派、抚夷派、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维新、革命等等分析中,我能够感受到由客观和深刻带来的感动,具体可见下文的展开。

二、新异的人物评价

蒋对近代历史上“粉墨登场”的种种人物进行了评价,对诸如顽固派、义和团、太平天国虽然不乏正面的描述:认为"他们(顽固派)也是爱国份子",但重点揭示了他们的愚昧和无知。诸如以民心抵抗洋枪洋炮;义和团兴起的原因居然还有:"说教士来中国的目的,不外挖取中国人的心眼以炼丹药;又一说教士窃取婴孩脑髓,室女红九"。还"拿着他们的引魂幡、混天大旗、雷火扇、阴阳瓶、九连环、如意钩、火牌、飞剑及其他法宝,与洋人作战"。

对林则徐、琦善、丁汝昌和刘步蟾进行了颠覆性的评价。对了林则徐和琦善,我们心目中的他们形象正如当时士大夫和咸丰:一个百战百胜、忠君爱国,一个是奸臣,收受洋人贿赂。而蒋认为林则徐:"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以为自己的名誉比国事重要,因为他当时觉悟到中国较之与西洋的落后而不敢公开提倡"。而琦善:"把中外强弱的悬殊看清楚了公开的宣传了,但是士大夫阶级不信他们。而且他们无自信心,对民族亦无信心,只听其自然,不固振作,不图改革。我们不责备他们,因为他们是不足责的"。

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丁汝昌和刘步蟾,我们一直将他们作为这次海战中的英勇烈士来看待。蒋用大量的篇幅对这次战争的前因后果进行了分析。"我方原定舰队排'人'字阵势,由定远、镇远两铁甲船居先,称战斗之主力。……刘下令把'人'字阵完全倒置,定远、镇远两铁甲船居后,两翼的弱小船只反居先。刘实胆怯,倒置的.原故想图自全。这样一来阵线乱了,小船的人员都心慌了,而且日本得乘机先攻我们的弱点了"。当时的"定远船上丁不懂英文,泰乐尔不懂中文,两人只好比手势交谈。不久炮手即开火,而第一炮就误中自己的望台, 丁受重伤,全战不再指挥,泰乐尔亦受轻伤"。看来很多的以前所谓的史实并没有想象那么简单。

三、理性叙说历史的方式

该书作为一历史研究著作在历史叙述上,充分闪烁着理性和智慧的光芒。正如蒋廷黻先生自己认为的,历史不是材料的堆砌和史实的客观描述,而是要努力探求历史变迁的内在联系。而他的具体叙说历史的方式做法也值得称道。比如在叙述**战争之后,蒋提出一个分析性很强的问题:为什么道光年间的中国人不在**战争以后就起始维新呢?因为如果那样的话中国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是蒋那时甚至我们现在的人眼中极渴望发生的状态。所以蒋认为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他就分析出一点一点的原因来,非常具有说服力。这种自问自答的方式在书中很多可以看见,对很复杂的事情娓娓道来。此外,蒋先生分析事件和人物常能旁征博引,比如将曾国藩的军队建设与军阀割据相联系。因为曾国藩起头的中国私有武力是以后军阀割据的起源。

中国近百年历史读后感(二)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中国近代史》内容概要:全书从**战争到抗日战争前夕,近百年的史事写得深入浅出,好读耐看,

内容上没有拘泥于事件过程和细节的铺陈;方法上从总体把握演变趋势,显示了作者沉潜思辨的写作风格……

中国近代史的读后感,本书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为沈渭滨先生的导读,下半部分为蒋先生《中国近代史》的原本。在导读中,沈先生介绍了蒋廷黻先生的生平和本书之后中国近代史研究体系发展。蒋廷黻先生留学美国,受到西方史学研究方法的训练,一改中国古史重事件、轻建构的治史方法。导读以史学专业研究的角度以本书作为中国近代史开山之作和奠定了蒋廷黻在近代史领域中的学术地位为介绍重点。书的篇幅不大,又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纲”,但重点突出。总论就开宗明义的指出中国近百年的问题就是能否吸收、利用近(先)代西方的科学技术,废除家族和家乡观念,建立一个近(先)代的民族国家,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作者以政治史为经、事件为纬的建构体系,用一个爱国者的角度,论述了**战争前后至抗日战争之前的中国近代史实。本人作为读者对本书的感觉是言简意赅、发人深省,突破了以往的惯性思维,认识问题角度大为拓展……

讀之歷史,讀之每痛哭流涕,咬牙切齒。恨吾不能生彼時,投身一戰,亦幻時光真有隧道,可回而阻之。在痛心之餘,大多數人只會說,此乃舊體制之腐朽過時,此乃滿清政府之軟弱無能,此乃舊禮教之荼毒,此乃官僚之腐敗云云,鮮見有人客觀搜集史料,分析之,思考之。此等風氣,至今日亦然。二百年之人,只知之乎者也,只知祖宗聖賢。然彼時,歐美列強已進入客觀的,遵循自然規律的科學發展。一個人跌倒了,馬上站起來,說不痛不痛,是小事。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跌倒了,卻只用上述泛泛之詞,則是可怕的。蔣先生的這本小冊子,以史料為基礎,客觀分析,仔細思考,循著驚變、自強、救亡的大脈絡,順序講述中華面臨的困境,思考,救國的方案及其實踐。言簡意賅,雖薄薄數萬言,卻令人讀後感慨:非諳熟此歷史,非心有所思,有所分析,不能成此書。一百頁的小冊子,可以將這段複雜的歷史做清晰的表述,當爲大家之言

《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读后感1

我在寒假时读了《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这本书。

我从这本书学到了新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叫什么,学到了革命先烈的先进事迹,英模的劳动故事,如“太空第一人”杨利伟。就像一粒粒种子进入我们的心里。

《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这本书用一个个革命故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培育好。

我们要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更好的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要把理想与信念化在心窝里,铭刻在脑海里,落到实践里,要结合学习和生活不断践行,加深理解,让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落地生根、发芽开花。

《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读后感2

有这样一个人,三十五年如一日,全心全意为人民;奋战扶贫第一线,太行山上新愚公!他,就是我校开展界爱国主义读书活动后,我在《百年追梦全面小康》读本中认识的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李保国。

李保国是我国知名经济专家、山区治理家。当年“有雨遍地流,无雨渴死牛”的邢台市山区,在他的'治理下变成了青山碧岭,成了村民致富的来源。李保国每天起早贪黑,跑遍沟沟区区,对山区爆破整地技术进行摸索。有一次,他和同事们在爆破时,发觉有一枚炮没响,便冒着生命危险去拆除那枚哑炮的引线,事后大家发觉,他后背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透了。李宝国和当地村民们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成功选育出中国独一无二的核桃品种——绿岭核桃。李保国心系群众、扎实苦干、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由此我联想到了另一件事。那天,我像平常一样去上学。“咳咳”我突然咳嗽起来,不禁嘟囔:怎么这里灰尘满天飞。这时,一位身穿工作服的中年妇女连声向我说“对不起”。我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向她看去:只见她头发被灰尘染得灰蒙蒙的,足上穿着一双破旧的运动鞋,粗糙的手正擦拭着汗水。她的脸上流露出一丝歉意。我忙说:“没关系!”她对我笑了笑,接着清扫路面。在尘土中,她认认真真地工作着。我在那儿站了很久,一直到这个忙碌的身影消灭在我的眼前。看着洁净的街道,我对这位清洁工充满了敬佩之情——早上,天还没亮就开始工作,露水打湿了她的衣裤;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她独自一人在街道上打扫。从清晨扫到夜晚,她给我们换来了一个洁净整洁的世界。

清洁工的工作微不足道,但为人民服务,甘愿付出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假如每个人都能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关心他人,奉献社会,那世界不就变得更美好了吗?所以,我大声呼吁,作为一名小学生、小公民,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环境,担当责任。这样,我们才能更快进入“百年追梦,全面小康”的美好社会!

我诞生在安庆市迎江区长风乡的一个小村子里。从小到大,从农村到城市,茁壮成长的同时也见证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回忆起来,令人感慨,令人振奋。

爷爷告诉我:以前,我们农民靠种地为生,没有自来水,也没有宽敞的马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耕地,拉犁都是原始人力劳作,农作物产量低,收入少,整日辛劳却只能勉强糊口。而我现在去农村看到的和以前有着天壤之别。现在讲究科学种田,农作物品种多,产量高。耕种,收割,销售一条龙,全部机械化。现在种田,不仅农业税全免,而且还有补贴,老百姓的生活在一天天变好啊!

现在农村和城市的差距显著缩小。村子里也建起了农家书屋,农家书屋不仅是小伙伴们的乐园,还是大人们爱去的好处所。每次去农家书屋,我总会看到村子里大人们的身影。有的在查找农业科普知识,有的在找编织毛衣的书,有的在找学习做菜的.书……农家书屋成了我们村的知识百宝箱。茶余饭后也能听到大人们在交流从农家书屋学到的知识。是啊,自从有了农家书屋,村子里的人啊,也都长知识了。

现在,孩子们都会用手机发微信聊天,看电影电视,浏览新闻,休闲娱乐……应有尽有。以前,想买个东西,都要跑几里的路程。现在好了,有了互联网,不用出家门,买的东西就送到了家。真是既方便又快捷。

现在的老人们都很感慨,甚至会激动地说:“这些年,咱们国家富强了,农村发展好了,人们都富裕了。我们这些农民呀,现在都走上了水泥路,而且还能看上书。这些事啊,那是在一百年前的中国想都不敢想的哦!”

我为自己亲眼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而骄傲,我相信祖国未来更加美好。因为,我们拥有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时代,人民向往安宁;全面小康时代,我们更渴望成为小康生活的创造者。让我们一起去拥抱全面小康社会,踏上新征程去拥抱幸福。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36934.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