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大手笔读后感600字汇聚70条-读后感

【第1篇】

岳阳楼与黄鹤楼、滕王阁号称江南三大名楼。它们的出名,都与题咏它们的诗文有关。而岳阳楼则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最负盛名。

范仲淹因其施行的庆历新政失败,由参知政事被贬为邓州知州,正当他郁闷之极时,接到好友藤子京为岳阳楼作记的请求,于是便借题发挥,抒发了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并与朋友共勉。千古名篇便因此而诞生。

提到岳阳楼,就离不开洞庭湖。正因为有了洞庭湖才造就了这样一座名楼。范文正公认为巴陵的美好景色全集中在洞庭湖,于是他说:“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尽这一句,就可与“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的诗句相媲美,活现了洞庭之水的浩淼壮阔,可见作者恢弘的气度,不凡的才识。不是大手笔是写不出这“势极雄豪”的文案来的。

然后,作者通过“迁客骚人”在观看两幅迥异的景象时产生的两种迥异的心情,表明人的.感情最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这本来是人之常情。然而,作者又与“古仁人 ”的不同心境来驳论,他们不因外界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悲或喜。这应该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超越功名利禄、超越荣辱得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他们却积极入世,在他们心里装着国家的兴亡和老百姓的苦乐。

《岳阳楼记》的著名,是因为它思想境界的崇高。范仲淹当时正被贬官“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自在,可他没有像许多像陶渊明那样归隐田园,不问世事,任以天下为己任,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勉励自己和朋友。

一个人要做到先忧,必须有胆有识有志,固然不容易。而当一个先忧之士建立了功勋之后还能后乐,更加难能可贵。

我喜欢作者用细腻逼真的笔触刻画出的一幅幅美景,更陶醉于其用意义深远的文字所传达出的终极价值高标。读《岳阳楼记》实在是一种美的享受!

【第2篇】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是范仲淹写的,名字叫做——岳阳楼记。

岳阳楼耸立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洞庭湖畔,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盛誉。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一段描写出了登上岳阳楼,端着酒杯对着风,在观赏美景中,心胸开阔,荣耀和屈辱一并忘了,精神愉悦的境界,充分体现了岳阳楼的美和神奇。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一段,我感受到了范仲淹心中的忧愁。

因为它的意思是: 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是什么原因呢?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君主担忧。这样看来是在朝廷做官也担忧,不在朝廷做官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这也充分体现了范仲淹忧国忧民的心情。

《岳阳楼记》让我知道了岳阳楼的美,也让我懂得了“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篇1:《没有任何借口》读后感

读了《没有任何借口》一书,感想颇多。本是一句简单普通的话语,细读起来,却包含了一个很深的哲理,无论对生活还是工作都有很深地启迪作用。如果今后依此为标准去指导我们的工作,遇事不要强调做不好的理由,而是积极的去寻找做好的办法。那么我们的工作一定会有很大的起色和进步。

牢记这句话,我们就能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思考,少一些牢骚,多一些动力,从而养成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且事实也确实如此,你强调各种看似合理的理由和借口,那对事情毫无用处,不但于事无补,反倒滋长了你的惰性,那些抱怨和牢骚除了使你丧失斗志和信心,动摇你前进的动力之外,一无所用。是的,命运有时确实看似不公平,这个世界上也确实存在着诸多的不公,可是那又如何?向命运低头吗?怨命运不公吗?去证明命运错了吗?可是那样又能有什么好结果呢?命运会给你补偿吗?命运能给你施舍吗?你的抱怨能带来好运吗?不会,只要你不与命运抗争,只要你自己不努力,命运就永远不会自己出现好的转机。只有你的奋斗能改变你的命运,只有你的努力能改写你的历史,依靠别人,依靠运气,永远不可能扭转你的劣势。我们应有,命运出错,我们不可以出错的心态,我们固然不可能左右命运的走向,我们也不可能选择命运的好坏。但我们完全可以控制自己对命运的态度,好的命运我们要懂得珍惜和感恩,坏的命运我们要努力抗争,没有谁能剥夺我们奋斗的权力,只有你自己的放弃才是真正的失败。只要永不放弃,只要你在努力,你就没有失败,只有暂时的不成功,没有永远的一败涂地。在这个世界上,拯救自己的人,除了你自己没有别人,没有谁能成为你的救世主,成功和失败,都是你自己的选择,别人根本无法强加于你!

看了这本书,我也从另一个侧面有所启发和感悟。为什么有很多人会为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为什么有时候找借口并不比找解决的办法容易、甚至会更难却仍然有人舍易求难?我想,这除了人们习惯使然、惰性作怪之外,还有很大的原因,你只要没完成任务,那就是你的失职,你就必须要为你的失职承担责任和处罚。因此如果当我们的借口被驳回,不要怨恨别人而应心存感激,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才能反省自己,才能认识和修正错误,才能提高自己。在工作中,对待上级,我们应该是不寻找任何借口,不强调任何理由,想尽千方百计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干好自己的工作,我想,如果人人都能这样做,如果人人“都没有任何借口”,那么我们的工作一定会更加出色,我们每个人都能走向成功的殿堂,享受成功的喜悦!

篇2:《没有任何借口》读后感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比较多的有关《没有任何借口》这一本全球畅销书的介绍。“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200年来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其核心是敬业、责任、服从、诚实。这一理念是提升企业凝聚力、建设企业文化的最重要的准则。秉承这一理念,众多著名企业建立了自己杰出的团队。“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二战以后,在世界500强企业里面,由西点军校培养出来的董事长有1000多名,副董事长有2000多名,总经理、董事一级的有5000多名。任何商学院都没有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西点军校对学生的要求:准时、守纪、严格、正直、刚毅,在一些工商管理学专家看来,这正是21世纪企业管理所必备的。《没有任何借口》被誉为最完美的企业员工培训读本。“没有任何借口” 乍一看,有一种冷冰冰的感觉,象是告诉我们对上级要求无条件服从,所以,也一直没有兴趣去读这本书。

寒假里,徐校长让我们每位老师看一本书,我就把它带回家放在床头想作为睡前的催眠书。没想到,才读没几页,就觉得这本书好象在写我,“借口是拖延的温床”,在我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确实如此,很多事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有些事之所以看起来不容易做,是因为我们把许多小的事情不断往后拖延,积压起来,最后就变成一项“艰巨”的“不可能”的任务了。而这种拖延的原因就是各种借口,拖延的结果就是由拖延而放弃,有些不能放弃的工作就马虎行事,敷衍应付了事。读完这一章节,我发现这似乎是我有史以来认识最深刻、揭露最彻底的

一页页地读完了《没有任何借口》,颇有收获。“没有任何借口”所表达的内涵远比字面意思要深刻的多。它不仅仅是西点军校对所有学员提出的一个口号,更是我们整个人生需要奉行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理念和行为准则。它强化的是我们每一个人要想尽办法去完成每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它体现的是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缺少的正是这种精神。在生活中有了问题或犯了错误,特别是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和错误,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勇敢的去承担责任,去面对问题,而总是去想方设法的为自己的过失寻找或多或少,或合理或不合理的理由:上班迟到了,会有“路上塞车”、“闹钟不响”的借口;工作没做好,会有“同事不配合”、甚至“领导没交代清楚”的借口……目的都是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为自己的过失开脱,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久而久之,我们习惯用借口来掩饰过失,推卸本应承担的责任,借口成为一面堂而皇之的挡箭牌!它纵容了我们的惰性,使我们变得不思进取、怨天尤人。正确的做法是,承认它们,解释它们,并为它们道歉。最重要的是利用它们,要让人们看到你如何承担责任和如何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没有任何借口”体现了一个人积极对待工作的态度。“没有任何借口”体现了一个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读完这本书,书里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下面两段话。第一段话:记住,这是你的工作!既然你选择了这个职业,选择了这个岗位,就必须接受它的全部,而不是仅仅只享受它给你带来的益处和快乐。就算是屈侮和责骂,那也是这个工作的一部分。记住,这是你的工作!不要忘记工作赋予你的荣誉,不要忘记你的责任,不要忘记你的使命。我想,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不能忘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虽然我们的工作很烦琐,虽然我们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但是我们要时刻记住:我们培养的是祖国的人才,教育决定着国家的未来。

第二段话:每个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但不能因此而对工作中的小事敷衍应付或轻视懈怠。记住,工作中无小事。所有的成功者,他们与我们都做着同样简单的小事,惟一的区别就是,他们从不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是简单的小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工作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手笔,但我们的工作却是处处无小事,事事是教育。由于我任教科目较多,有时顾及不够全面,所以一般习惯上,课前我总是喜欢提前几分钟到教室,了解一下个别学生的掌握情况。有时下午三堂课连在一起觉得有点累,课间偶尔坐在学生的座位上休息一下。有一次课前,我在班级里和一些学生交谈,忽然发现我对面一位男同学居然坐在桌子上,两腿还不停地来回晃荡,我马上指出:“你怎么可以坐在桌子上?快下来!”这位学生一听,马上从桌子上跳下来,脸上还有点不好意思的神色。这时从背后传来一个声音:“Miss Rui,你自己不也是坐在桌子上吗?”我心里咯噔了一下,马上站起来说:“对不起,Miss Rui也犯错误了。”这个提醒我的声音虽是笑嘻嘻的,似乎是开玩笑,但给我的震撼确实不小。是啊,这是一件小事,但从小事中使我深刻认识到: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自己首先不做,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因此,要求学生不迟到,我自己先做到,每次课前提早几分钟到教室;要求学生讲卫生,看到地上有纸屑,我自己首先弯腰捡起来;要求学生懂礼貌,尊重他人,路上遇到学生,面对学生的问候,我总是微笑着回答:“你好!”上课时,面对学生的问候,不是礼节性的点点头,而是充满真诚的深深鞠躬;课上,在课桌间走动巡视学生做作业时,有时不小心碰撞了学生的手臂,马上说:“Sorry!”要求学生学了知识要学以致用,平时遇到学生我就主动地用英语和他们打招呼……虽然都是些不经意的点点小事,但无形中,学生会以老师为榜样,注意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现在已经有许多学生主动地用英语和我、和同学打招呼了。所以我想,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时时处处注意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成功的教育都是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

读完《没有任何借口》,把我的感受总结成两句话: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没有任何借口。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篇3:《没有任何借口》读后感

没有任何借口,就是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正视因难,直面人生是进步的开始,只有找到自身的缺陷才能不断的完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没有任何借口,就是要用你的行动去感染别人。你要拥有一颗永远年轻、向上的、不断进取的心。别斤斤计较一时得失,别因一时的挫折让你失去前进的信心;也别为一点点成就沾沾自喜,一时的成功不等于永远的成就。 别吝啬自已的付出!

没有任何借口就是要有正确的态度:工作无高低贵践。只有卑微的思想,没有卑微的事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没有任何借口就是要推已及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宽容别人的缺点,学会欣赏别人,多去赞美别人。一味抱怨指责只会让你成为众矢之的,让其他的人积极配合你的工作,你也积极地配合其他人,团结协作将会产生莫大的助力与合力。

没有任何借口就是要勇于担起责任。责任是与生俱来的,并会贯穿你生命的始终。要获得最大的利益就得承担相应的责任。要获得多大的成功就要克服多大的困难。荣誉是人生的亮点,但责任是人生的灵魂。

找借口就是找退路,退路多了就只有死路。成功属于敢于创新,敢于接受挑战的人!同困难说不,做生活的强者,做人生的主人!没有任何借口!工作是我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工作需要我们去创造更大的价值,工作定会使你的人生更加的完美!

朗读者是央视的一档节目。以下是朗读者第一期的

朗读者第一期观后感600字1

“你有多久没有朗读了?很久了吧!因为很多人都觉得朗读那是学生时代的事情或者说它只属于一小部分人。不,朗读属于每一个人。”

这段作为《朗读者》的开场白,击在了每位观众的心里。

“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敬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这是这档节目的自白,也是出彩之处。重点放在挖掘人的百态――每位嘉宾带来的不是干巴巴的选取片段,而是自身的真实写照,自己的人生感悟。

既然名为“朗读者”,那让谁来朗诵就显得尤为重要。节目的嘉宾设置没有一味地追求大牌,而是采用“明星+素人”这样荤素搭配的巧妙结合。在2月18日第一期节目中,明星阵容包括表演艺术家濮存昕、世界小姐张梓琳、联想创始人柳传志、著名翻译大师许渊冲,还有鲜花夫妇周小林 殷洁,无国界医生志愿者蒋励这样的普通人。

在节目设置中,更是看出了节目组的独具匠心。每一期设置一个主题,配上董卿的阐释,再选择相关联的嘉宾和朗读的作品。第一期的主题定为“遇见”,每位嘉宾都结合自己的故事选取最触动自己的一段文字进行朗读。还设置了开场曲的演奏和结尾的弹唱。此番用心在综艺节目中实在是少见。

央视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大手笔。

朗读者第一期观后感600字2

周六晚八点,我准时打开电视,观看《朗读者》,这是第一期,也是我和《朗读者》的第一次"遇见"。

就像董卿阿姨在节目开始的时候说的那样,有时候,就算遇见也没有什么印象,有的"遇见"却会从此改变我们的`生命。这改变生命的"遇见",濮存昕就经历过。他小时候是一个残疾孩子,被同学们嫌弃,体育课上跑步的时候,也没人愿意和他一组。同学们甚至还给他起了个绰号――"濮瘸子".我想,那时候的他心中肯定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幸运的是,他遇见了荣国威荣大夫,荣大夫为他做了整形手术,那是他生命中的转折点,他从此可以和正常的孩子一样了!可以跑、可以跳了!这对荣大夫来说,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手术,是他做的许许多多手术中的一个,也许他对此毫无印象。但对濮存昕来说,这是他生活中最美的"遇见".他朗诵了老舍散文《宗月大师》节选,内容讲的是老舍对曾经将自己领进学堂的刘大叔的感恩之情。我想:我也会对帮助过我的人心存感激。

还有蒋励,他和他的三个同事都曾担任过"无国界医生",在战乱和灾难中救死扶伤,平均每天接受四十个新生婴儿,在工作中,他们随时"遇见"生死。《答案在风中飘扬》让我们明白平静的生活多么值得珍惜。柳传志"遇见"失败,许渊冲"遇见"古今中外文化的碰撞……

遇见,是多么美好,愿我们一生中,都拥有无数次美好的"遇见"。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38330.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