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学习谷文昌读后感集锦60条-读后感

电影《公仆》观后感

《公仆》这部影片,艺术风格质朴,真挚动人,通过许多细节,丰满了主人公的形象,以富有表现力的手段营造历史氛围,以艺术魅力打动了观众,也时时启迪与冲击着我的心灵。福建省东山县原县委书记谷文昌勤政为民、致力发展、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对党忠诚、恪尽职守、开拓进取、清正廉洁,带领当地人民治理风害、沙害,改天换地、创造幸福生活;他光彩照人的内心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昂扬正气。

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承的光荣传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首要问题。我们党全部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美好。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公仆意识源于对人民主体和主人地位的认知与自觉。

19世纪中叶,在法国爆发巴黎公社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就将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称为“公仆”。1871年,巴黎公社明确提出公社的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把人民置于主体和主人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基于对人民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科学认识,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并在党章中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

公仆意识,是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体现。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是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领导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应强化公仆意识,这是我们党的性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事业勃兴的根本保证。

公仆意识是具体而生动的,它外之于举止,见之于言行。有了公仆意识,就能坚持深入实际,主动问计于民,不会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有了公仆意识,就能耐心倾听群众意见,真心欢迎群众监督,不会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心生厌烦,置若罔闻;有了公仆意识,就能热心帮贫扶困,尽心排忧解难,不会置群众冷暖、民生疾苦于不顾;有了公仆意识,就能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会好大喜功,追名逐利,热衷“作秀”;有了公仆意识,就能做人清正,执政廉洁,不会公权私用,以权谋私。一句话,有了公仆意识,才能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必须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以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懈奋斗,以扎实的工作和突出的业绩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具体说来,就是要既抓发展、促和谐,又重民生、解民难;既着眼长远、善于谋划,又立足现实、真抓实干;既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又心系群众、服务人民。

在历史长河中各种思想文化总是相互冲击、交汇、融合,永不停息。在今日中国,这一趋势愈显突出。一是西方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不能低估;二是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必然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三是封建思想以及一些陈腐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现象,还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一遇合适气候,就会沉渣泛起,甚至兴风作浪,危害社会。今日中国,不乏贪财者,财迷心窍,眼里尽是金钱,忘记廉耻二字;贪色者追求“性福”,满脑绿男红女;贪权者,权欲熏天,投机钻营。

古人云,淡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试过。因此,为民者,戒欲戒贪,知荣知耻,常揣向善之心,常做助人之事,常为守法之人。为官者,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三个代表”莫忘,“八荣八耻”须记。慎独自省,修德立身,激浊扬清,莲出淤泥。正气扬则党风正,党风正则民风淳。百姓乐,和谐生,天下安,社会稳。民族复兴有望,中华强盛必臻。

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国家公务员,我要不断强化公仆意识,自觉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永远改造,从零出发”;拒腐蚀;永不沾;拒绝腐败,勇往直前。以实际行动,积极向谷文昌、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等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甘做人民公仆的优秀代表看齐;争当人民公仆,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勇做奉献;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党和人类。

电影《公仆》观后感

影片《公仆》以生动的艺术手段,再现了谷文昌的动人事迹。谷文昌带领解放军进军福建,火速解放了东山岛,解救了处在水深火热中的苦难老百姓,留下来当东山县委书记,工作中遇到了一个棘手问题。岛上有4700多人被败退的蒋军抓丁当兵,几万村民成了“敌伪家属”,不同程度地受到歧视。谷文昌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影片里有这样一个非常动情的场景:他到一个老母亲刚刚去世的村民家中看望,走出家门时外面站着一大片男女老少──全是被抓壮丁的亲属。这时一个名叫阿芳的给谷文昌下跪了,请求给一个公平的待遇,周围的男女老少也跟着跪了下来。谷文昌几次请大家站起来,都未奏效,看到老人们几近绝望的眼神,孩子们充满渴求的目光,妇女们五内俱焚的表情……谷文昌说:“既然你们不起来,那我也跪下和你们说话。”随即也跪了下来。这一跪,是人民的儿子向父老乡亲的真情表白,饱含着儿子面对父母的歉疚,他说出了一番掏心掏肺、情真意切的话语,许下了肝胆照人的.承诺。这是影片中最催人泪下的情节之一。谷文昌以无私无畏的政治胆魄,据理力争,力排众议,终于将“敌伪家属”改为“兵灾家属”,明确宣布对他们政治上不歧视,经济上平等,有困难的一律照顾。一项德政,赢得了十万民心!一个实事求是的政策,团结了十万群众!影片中还有谷书记带领东山人民,植树造林,防治风沙,打水井、建水库抗旱排涝,修公路、筑海堤、建海港、造盐田,为东山人民造福的生动感人场景历历在目,过犹不忘。电影带我们穿越时空,仿佛又回到了解放初期刚参加工作时的亲切情景,那些渡江干部们简朴的生活方式和雷厉风行的工作风,访贫问苦,深入群众,同志相处,真诚无间,革命大家庭的无比温暖和相互关爱,回想起来这种精神真是十分可贵,使人难以忘怀。。

胡锦涛最近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求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可以说,这些良好风气在谷文昌身上几乎都有体现。他刻苦学习、勇于创新;他一心为民,造福群众;他真抓实干,求真务实;他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他顾全大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他以对党的赤诚忠心,对人民的满腔热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回答了“一个共产党员参加革命是为什么,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这样一个历史课题,全面诠释了作为一个领导干部的光荣职责。他为人民幸福而矢志不渝带领群众改造山河的壮举,突出展示了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他甘为孺子牛的一言一行把自己实实在在地融入到群众之中。他心中装着人民,群众心中就永远立着他的丰碑;他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人民,人民就世世代代纪念他。东山人民为他修墓、树碑、建纪念馆,特别是每逢敬宗祭祖的日子,当地群众年复一年地“先祭谷公,后祭祖宗”,这是多么纯朴、动人的深情啊!我们为有谷文昌这样的好党员、好干部而感到光荣和自豪。谷文昌的先进事迹虽然发生在半个世纪前,但至今仍在闪闪发光、熠熠生辉。他的精神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本质特征与时俱进,亘古永恒。我们相信,随着岁月的更替,时光的流逝,他的精神必将继续发扬光大,成为昭示后人、启迪晚辈的宝贵财富,同时,这也必将成为我们党派成员学习的好榜样。

电影《公仆》观后感

现在的东山,是一座极具南国海滨特色美丽的海岛,岛上沙白浪洁,波清树绿,风景秀丽,是一个新兴的旅游区。而昔日东山,却是一个风沙肆虐,旱涝为害,一片荒凉的地方。

电影《公仆》所讲述的就是共产党员谷文昌带领群众治沙、引水、植树,改造恶劣的生存环境的故事。

电影中的谷文昌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在现代人看来严重扭曲的政治环境面前,始终不渝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尽己所能,谱写了一曲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不朽诗篇。

《公仆》主人公的事迹虽然发生在上个世纪,但他用自己的行动为“公仆”这个神圣的词语作了最好的诠释。“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谷文昌同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一幅幅美丽的蓝图,无不体现着无私为民的精神。

谷文昌同志以他的崇高思想、感人事迹和伟大人格向世人昭示:他是一位具有坚强党性、远大理想、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始终坚持执政为民、造福于民,为实现人民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的共产党人。他的事迹虽然发生在几十年前,但这种精神却跨越了时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楔合,生动地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本质特征,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一个共产党员参加革命是为什么,当了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谷文昌用他一生的言行对这三个问题作出了响亮回答。这样一种跨越时空的精神、这样一个执政为民的典范,永远值得我们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学习。

胡锦涛最近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求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可以说,这些良好风气在谷文昌身上几乎都有体现。他刻苦学习、勇于创新;他一心为民,造福群众;他真抓实干,求真务实;他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他顾全大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他以对党的赤诚忠心,对人民的满腔热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回答了“一个共产党员参加革命是为什么,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这样一个历史课题,全面诠释了作为一个领导干部的光荣职责。他为人民幸福而矢志不渝带领群众改造山河的壮举,突出展示了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他甘为孺子牛的一言一行把自己实实在在地融入到群众之中。他心中装着人民,群众心中就永远立着他的丰碑;他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人民,人民就世世代代纪念他。东山人民为他修墓、树碑、建纪念馆,特别是每逢敬宗祭祖的日子,当地群众年复一年地“先祭谷公,后祭祖宗”,这是多么纯朴、动人的深情啊!我们为有谷文昌这样的好党员、好干部而感到光荣和自豪。谷文昌的先进事迹虽然发生在半个世纪前,但至今仍在闪闪发光、

电影《公仆》观后感

现在的东山,是一座极具南国海滨特色美丽的海岛,岛上沙白浪洁,波清树绿,风景秀丽,是一个新兴的旅游区。而昔日东山,却是一个风沙肆虐,旱

电影《公仆》所讲述的就是共产党员谷文昌带领群众治沙、引水、植树,改造恶劣的生存环境的故事。

电影中的谷文昌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在现代人看来严重扭曲的政治环境面前,始终不渝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尽己所能,谱写了一曲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不朽诗篇。

总理曾经说过“政府工作人员除了当好人民的公仆以外,没有任何权力”。寥寥数言,言简意赅。《公仆》主人公的事迹虽然发生在上个世纪,但他用自己的行动为“公仆”这个神圣的词语作了最好的诠释。“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谷文昌同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一幅幅美丽的蓝图,无不体现着无私为民的精神。

谷文昌同志以他的崇高思想、感人事迹和伟大人格向世人昭示:他是一位具有坚强党性、远大理想、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始终坚持执政为民、造福于民,为实现人民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的共产党人。他的事迹虽然发生在几十年前,但这种精神却跨越了时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楔合,生动地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本质特征,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一个共产党员参加革命是为什么,当了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谷文昌用他一生的言行对这三个问题作出了响亮回答。这样一种跨越时空的精神、这样一个执政为民的典范,永远值得我们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学习。

榜样专题活动观后感一:

专题节目“榜样”今晚在央视频道播出,以“向榜样看齐、做合格党员”为主线,通过典型访谈、老党员现场讲述、先进事迹再现等形式,生动了诠释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忠诚担当的精神风采,是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

《榜样》专题节目的播出,集中展现近年来各行各业涌现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树立什么样的榜样,就体现什么样的导向。让乡亲们荷包里有钱的“退休县官”罗官章、在深山播撒希望的支教老师支月英、为人民绽放的“警界之花”李贝、甘愿牺牲奉献永远为党争光的苗振水、“工人院士”李万君……榜样,亮如明烛,灿若星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个人都应该向榜样看齐,砥砺自身,做一名合格党员。

坚定信仰,始终心怀担当。寻找榜样的共性,我们能轻易的找到这个共同点:他们的心中必定有着自己的信仰,并且矢志不渝。唯有信仰,才可以让一个人蹈死不顾,这是他们人生的方向,也是他们的力量之源。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断强调,理想信念是根。我们学习榜样,要特别注意看到他们身上信仰的力量,如何坚守信仰,如何将其化为自身的一种力量,是我们永远的课题。我们要不断的强化理论学习,夯实自己的党性根基,进一步坚定信仰,也要学会释放信仰的力量,忠诚于党,忠诚于党的事业,怀揣一颗爱民之心,朝着中国梦的方向不断努力。

增强本领,干出一番事业。担当体现在行动上,不光要守好自身本分,坚守一个党员的底线,更要追求事业,为党为民开创一番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不断增强自身本领。我们学习榜样,要学习他们的本领,他们成功的

看齐榜样,争做合格党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就是一个标杆。这些生动的例子,既能让奋进的人更加坚定于自己的事业,也能给萎缩的人的敲一个警钟:合格党员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这只是对党员最低的要求,一个优秀的党员,可以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可以成为一个榜样。历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榜样,这份力量并不是断裂的,是一脉相承的,榜样的力量,激起了更多党员奋起,凸显出更多可贵光辉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

榜样专题活动观后感二: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下发《关于认真做好专题节目<榜样>宣传学习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把组织学习《榜样》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并确保学习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收看《榜样》,关键还是要向榜样学习、向榜样看齐,训着榜样的足迹,在各项事业中发光、发热,牢记宗旨使命,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学习榜样,补足精神钙。《榜样》是一场宏大的精神盛宴,广大党员要在《榜样》中汲取营养,实现强身健魄。要学习先进党员的奉献、担当、忠诚、专注的精神,学习他们为民、务实的品格,不断凝聚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榜样》观后感《榜样》观后感。特别是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结合各级党组织的实际,把《榜样》作为鲜活的学习教材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学习榜样中,不足党员的精神之钙。

看齐榜样,争做急先锋。学是基础,做是关键,学做结合才能学以致用。学习榜样,不是为了观看时的几滴泪、几句感言,关键是接过榜样的接力棒,在具体的实践中像榜样一样想、一样做

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上率下,激发党员和群众的干事创业的热情,带好一个组织、带好一个团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习榜样,不断补足精神之钙,看齐榜样,争做干事创业急先锋《榜样》观后感

榜样专题活动观后感三:

近日,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榜样》专题节目正式播出。一幕幕场景,一个个人物、一句句真言,令人震撼,发人深省。

党性是人生进退、事业兴衰的“压舱石”。心中有党,是一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也是党性过硬的体现。心中有党,才能坚定理想信仰,永不迷失方向。党员干部一旦心有旁骛、三心二意,觉悟就会倒退,就会心生杂念,意志开始松懈,逐渐走上自我放纵、甚至与民夺利的不归路。看看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优秀共产党员的信仰之路,再看看“大老虎、小苍蝇”们的惨痛教训,就知道党性的重要性。

要做到心中有党,其实并不抽象。看看习近平总书记经常谈到的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就不难理解,怎么想、怎么做才叫心中有党。学习先进、看齐榜样,首先要学习他们在理想信念、言行举止、道德品行等的纯洁性、先进性,努力做到“心中有党”而毫不动摇。

对党绝对忠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焦裕禄的一生,就是一心为党和人民工作,对党忠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的奋斗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牢政治方向,强化组织意识,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时刻不忘自己对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今年是建党95周年,也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这些胜利的取得,靠的正是先贤前辈们用无比忠诚的信仰、革命必胜的信念、牺牲自我的奉献精神,不断战胜了数不尽的困难和风险。

敢担当勇作为。“先祭谷公,后祭祖宗”。谷文昌在群里心里的分量来自哪里?有两点事迹比较感人,一是不怕困难,苦战风沙十余载,把“神仙也难治”的荒岛变成海上绿洲;二是不怕政治风险,建议被国民党抓走壮丁的家属,从“敌伪家属”改为“兵灾家属”,赢得了人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勇担当、敢作为,是共产党人的的鲜明品格,也是成就事业的基本要求。组织评价干部的一条重要标准,就是看其办事不办事,解不解决问题。

塑造高尚品行。生前手里有权,却不为自己和子女谋半分利。党员干部应该像杨善洲这样,用一生的执着,守护着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重品行才能行稳致远。儒家文化,非常崇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干部的道德修养,把“严以修身”放在“三严三实”的首位;多次强调“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把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行作为永恒主题、终身追求,带头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带动他人。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3941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