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读后感三十字精选80句-读后感
儿子
《大地的儿子》一书中记叙了这样的事情,周总理的警卫员彭海贵收到家里两位老人的一封信。信中说:海贵,你这几年给家里寄的钱,我都收到了。海贵吃了一惊,我没给家里寄过钱,怎么会家里收到我寄的钱呢?彭海贵不由自主的思索起来,赶紧到处打听。原来这些钱是周总理给他家寄去的,周总理是用海贵的名义。彭海贵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感动极了。我读到这里,心里十分的感动。一位国家的总理,日理万机,却还关怀着一位普通的战士家庭,他多么关心人民的疾苦啊!像这样的例子里,在公共汽车上,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周总理是以普通群众的身份出现,关心,爱护着他自己是人民的儿子。做个大地的儿子,做人民的公仆,像周总理一样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我长大了也要想周总理一样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
儿子读后感篇二: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感想
阅读,让我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读书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给孩子一本书,就等于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门。
和孩子在一起读书时,在母子间亲情浓郁的互动氛围感染下,不经意间我们就会融入到一个充满新奇的故事海洋中,陶醉之余,我不得不惊叹,原来陪孩子看书、阅读、讲故事,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如此多的快乐,何乐而不为?
记得我们在读《小猪唏哩呼噜》的时候,我们分工明确,每人读一章节。儿子读总是一本正经地读,故事虽然精彩好笑,可从儿子的嘴里读出来却无比生硬,让我一点也笑不起来。于是,轮到我读的时候,就故意绘声绘色,手舞足蹈,以至于逗得儿子哈哈大笑。久而久之,儿子学会了带感情地读书,并且在读书的过程中,能充分感受到书中人物感情的变化。这也让我认识到,和孩子一起读书,不仅能使母子关系更加融洽,而且更能让孩子喜欢上读书并潜移默化地提高孩子的朗诵水平以及阅读理解能力。
有许多父母常常不知道如何与自己的子女沟通,其实,亲子共读就是最好的一种办法。陪孩子一起读书,可以帮助父母了解孩子的想法,更可以让书中的主人公待人处事的态度,在孩子的认同过程中获得更深刻的学习。而且亲子共读不仅有助于孩子的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谓开卷有益,让我们和孩子一同阅读,一同学习,一同快乐,一同成长,一同享受亲情!
儿子读后感篇三:和儿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近期我读了杨文老师德《和儿子一起成长》这本书,(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书的作者,杨文老师是山东英才学院董事长,博士,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国家精品课主讲人,国家本科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留学英国,曾任教于山东大学)。作者介绍了自己教育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的经验。把自己的孩子夏杨培养成剑桥大学博士。夏杨非常优秀。夏杨的社会活动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学业成绩一样优秀。他一度拿到跨国投资银行百万年薪的全职聘书,这本书对我最大吸引力的就是作者如何让他儿子夏杨的如此优秀的地方,作为母亲,我有太多需要学习与改进的地方。激发了我读这本书的兴趣。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这本书主要说了三方面的事情,一是要做有耐心的父母;二是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三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一、爱和自由同等重要
我从自序一成长无止境中,告诉我一个观点,每个家庭有不同的结构和特点,加之社会背景或文化不同,每个孩子可能有不同的个性,但爱和自由一样重要。
二 、随机教育,要做有耐心的父母。杨文说生活即教育。在生活中,父母要耐心的和孩子交流和沟通。如果孩子犯了错误,要抓住时机跟孩子交流,反之,则错过了很好的教育孩子的机会。 每一个父母培养孩子,都是在无怨无悔地付出,但是能不能把孩子培养好,关键在于父母能不能坚持自己的目标和方法。
父母都喜欢自己的孩子,但是,孩子却是父母最头疼的事,也许,你的`孩子不听话,把父母的耐心和期望都抛到一边,让父母无法理解,孩子为什么没有继承父母的优点。但是,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父母又看到了孩子继承了父母的优点,孩子的时好时坏,很容易让父母财他失去耐心。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
找对方法,其实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修正自己的过程,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智慧。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有决心、有恒心、有毅力,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这样才能给孩子留下好的印象,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让孩子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付出很大的毅力和决心,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教育孩子,就要坚持原则,毫不松懈,争取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栋梁之才。
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孩子还处在人生的启蒙时期,学习能力强,但是分析能力弱;可塑性强,但是自制力弱;既容易学到好的东西,又容易受坏东西的影响。所以,父母要把孩子教育好,既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也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父母要认真地教育孩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不怕麻烦,不怕反复,要坚持不懈,坚韧不拔。
二、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够有所成就。而大多成功的人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他们身上所具备的一些优秀品质。所以对孩子从小进行优良品质的教育,对其今后的健康成长是非常必要的。
一、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信,是成功人生的起点!自信的人更容易获得快乐,更容易取得成功。
二、培养孩子应对失败、困难的态度和能力。人的一生中不会一帆风顺,在人生的道路上会有许多的困难与挫折,遭遇困难如何应对,这是对一个人心理素质的最大挑战。
三、培养孩子宽广的胸怀。一个有着宽广的胸怀的人,一定是乐观豁达的。从小教育孩子和伙伴们和睦相处,以诚相待,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如果和伙伴之间有了磨擦时,不要抱怨,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谅他,进而反思自己的行为。这样会让孩子赢得更多的友谊,交到更多的朋友,这对于孩子社会性交往也是一个很好的培养。
三、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父母要从小启发和引导孩子的求知欲。面对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有的父母被问得张口结舌,有的则会不耐烦,不愿意被孩子缠得没完没了。其实这些问题恰恰是孩子求知的萌芽,家长面对孩子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应该耐心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孩子解释,引导孩子看专门给幼儿看的《十万个为什么》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对一些物理现象有感性的认识。如果孩子没有问题,家长还要主动给孩子讲,不要以为孩子小、听不懂,其实在他们似懂非懂的时候,也能了解许多知识。孩子们的大脑是非常活跃的,家长们不能忽略从小对孩子的教育。
父母要充满热情地鼓励孩子的学习兴趣。曾有一位家长让自己两岁半的孩子学绘画,原意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可当家长看到孩子把小鸟画成了个大黑疙瘩时,就忍不住说孩子“太笨了!画的是什么呀?”家长这样的态度对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肯定有很大打击,因为家长是孩子心目中第一个权威的评价者,他们特别渴望得到家长的肯定,可是家长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经常毫不负责任地、轻而易举地摧毁了孩子的求知欲。当孩子做得好时,应适时表扬,可当孩子做得不好或者失败时,要先发现孩子有创造性的一面,然后再鼓励他们。 对于因学习困难而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孩子。有的孩子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不会做作业,往往会受到家长的训斥,甚至打骂,这样必然会形成恶性循环。 父母要耐心地帮助孩子找到困难的原因,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以上是我读《和儿子一起成长》的一点感悟。
三个儿子读后感1
我今天读了《三个儿子》这篇课文。读后,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在古时候的一天,有三位母亲到井边打水。其中,有两个母亲都在夸自己的儿子聪明能干,另一位母亲则沉默不语。
这时候,她们各自的儿子不约而同地来到她们的面前,一个在地上不停地翻着跟头,一个唱着动听的歌儿,他们在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才艺。而此时的另一个男孩默默地走到他妈妈身旁,接过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就往家里走去。一直坐在井旁的老爷爷看到这个情景不住地向众人夸赞那个帮妈妈拎水的孩子。
这篇课文让我懂得了一个做人的道理:要时刻关心他人、体贴他人,要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做个孝顺的孩子。
三个儿子读后感2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叫《三个儿子》,感触很深。我觉得真正的儿子要体贴父母。
三个妈妈去井边打水,前两个儿子只顾着唱歌、翻跟头,只有第三个儿子体贴妈妈,帮助妈妈提水。我觉得第三个儿子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我是个爱撒娇的女孩,以后我要像文章中的第三个儿子学习,做一个体贴父母的好孩子。
三个儿子读后感3
老师今天给我们讲了《三个儿子》这篇课文。
课文的内容是三个吗妈有三个儿子,一个妈妈的儿子只知道玩,一个妈妈的儿子光知道唱歌,而一个妈妈的儿子却一声不响的帮妈妈干活。
学过这篇课文使我懂得了我们不仅要好好学习、多学本领,更重要的是要懂行孝敬老人。这才是真正的好孩子。我今后在家要帮爸爸妈妈干自己能干的活,扫地、擦桌子、冼碗等。在外边要多帮助人,做一个人人夸奖的好孩子。
三个儿子读后感4
今天,马老师又带着我们走进了一篇新课文:《三个儿子》。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三个妈妈在打水时议论自己的儿子:一个儿子聪明又有力气;一个儿子唱歌优美动听;另一个儿子没有特点。可是,只有那个没有特点的儿子帮妈妈提水,两外两个儿子无动于衷。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这一个儿子是帮妈妈提水的儿子。因为只有这一个儿子帮妈妈提水,他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一个人的品质比他的本领重要的多。
乌鸦反哺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小乌鸦长的之后孝顺母亲,我们人类难道不应该如此吗?有一首歌叫《小乌鸦爱妈妈》,讲的正是乌鸦反哺的故事。
想到这里,我又唱起了那首歌:“路边开满野菊花,飞来一只小乌鸦……”
三个儿子读后感5
我学了《三个儿子》这篇课文后,有了自己的想法。
我知道《三个儿子》讲的`是:第一位妈妈只知道夸奖自己的儿子最棒有力气,第二位妈妈也是表扬儿子歌唱的好听极了,第三位妈妈确没有说话。三位妈妈打好水准备回家时,第一位儿子、第二位儿子都看见妈妈手中的水桶,还只顾自己玩儿,只有第三位儿子接过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第三位儿子真懂事。
我以后在家里要多帮妈妈做家务,做一个有孝心的好孩子!在学校要多为班集体做好事,做一名有爱心的好学生!
三个儿子读后感6
今天,老师教我们学了这篇课文《三个儿子》。
课文主要讲有三个妈妈,每个妈妈都有自己的儿子,第一个妈妈和第二个妈妈都夸自己的儿子,有本事。第三妈妈却不夸自己的儿子,因为他很谦虚。而且她的儿子也十分听话。
三个儿子读后感7
今天阅读了《三个儿子》这篇文章,三个妈妈各自都有一个儿子,前两个妈妈夸她们的儿子都有本领,一个很有力气,会翻跟头,另一个唱歌很好听。只有一个妈妈没有夸儿子。当三个儿子同时看到妈妈拎着很重的水桶并需要帮助时,只有一个儿子帮着妈妈提水桶。
其他两个儿子却在表演自己的本领。这个文章告诉我们,无论本领多大,都要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好好学习知识,也不能忘记关心父母,懂得为父母分担辛劳。原来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是因为前两个儿子在老爷爷眼里只是有本领的孩子,这个帮助妈妈的儿子,才是一个儿子该做的事情!
三个儿子读后感8
读了《三个儿子》一文后,我很喜欢那个帮助妈妈提水的孩子,觉得他心疼妈妈,孝敬妈妈,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我觉得孝敬父母不仅体现在帮妈妈做家务上,还体现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小事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天认真完成作业,收拾好自己的书包,整理好自己的房间,不让爸爸妈妈操心,这也是一种孝敬。
希望我们都要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三个儿子读后感9
读了《三个儿子》的故事后,我感觉那个帮妈妈提水桶的那个孩子是最懂事的,其他的两个孩子一点也不懂事,不知道帮妈妈提水桶。
而且我知道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因为其他的两个孩子只顾着卖弄和炫耀自己的“过人之处”,不懂得帮助母亲,不会体贴母亲;只有一个孩子帮妈妈提水,他孝顺、慈爱,所以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如果我是老爷爷我也会说我只看见一个儿子,我一定不会认可其他的两个儿子。
三个儿子读后感10
今天我们学习了23课《三个儿子》。我觉得第三个儿子最好,因为前两个儿子不孝敬父母,歌唱的再好,跟头翻得再漂亮,也没用。现在有些孩子不听家长的话,不孝敬父母,这样这样是不对的。
我要向第三个儿子学习,多帮助家长做家务,关心孝敬父母。
三个儿子读后感11
我想到了第三个儿子孝敬父母,所以他才跑到妈妈跟前,接过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不像那两个儿子,只玩自己的,对妈妈手中的水桶不在乎,像我以前,也跟那两个儿子一样,妈妈带我买东西,我就边走边看,买完东西,我也不帮妈妈提,就在妈妈跟前跑来跑去,真是跟第三个儿子没法比。
所以从今往后只要妈妈买东西,我就帮她提。
三个儿子读后感12
今天我学习了《三个儿子》这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第三个儿子孝敬父母的优点。这篇课文是根据符。奥谢耶娃作品改写的。
其中有这样的描写: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其实这里只有帮妈妈拎着水桶的孩子的妈妈值得骄傲,另外俩位妈妈不值得。因为孝敬父母的孩子帮助妈妈减轻负担。那两个只是把妈妈们迷住了,并没有让妈妈休息,所以那两位妈妈不值得骄傲。
我一定会向他一样孝敬父母,正如三字经中的"孝于亲,所当值,融四岁,能让梨".
三个儿子读后感13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三个儿子》里面讲了三个妈妈在打水,两个妈妈都夸自己的儿子比谁都好,一个妈妈什么也没说, 两个妈妈问她怎么不说说自己的儿子呀?
妈妈回答说没什么可说的,他没什么特别的地方,打完水后,一个孩子结果妈妈沉甸甸的水桶提走了。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要帮父母分担家务。
儿子读书心得1
《儿子》写的是三个妇女在打井水,第一个妇女说:“我的儿子很机灵,力气又大,谁也比不上他。”另一个妇女说:“我的儿子会唱歌,唱得像夜莺一样悦耳,谁也没有他那样好的歌喉。”第三个妇女默不作声。等到三个儿子来了,前两个妇女的儿子只会炫耀自己的本领,只有第三个儿子去帮妈妈提沉重的水桶。妇女们问道:“我们的儿子怎么样?”老人说:“我只看到一个儿子。”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深深的感到第三个儿子非常孝顺。就像自己的母亲和老婆掉进河中,一定会先救自己母亲。如果不孝顺母亲,谁又会看得起你,就算你功夫了得,歌唱得悦耳别人也会看不起你。妈妈教我道理时我总是不听,每次都会挨骂,可我还是不听,直到现在,我还是不听话。
《儿子》的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迪,从今以后,我都会听母亲的话。
儿子读书心得2
说起教育孩子,自己总感觉好像不应该说的很多,毕竟穆佳祺不是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并且有时候上课还爱走走神、做做小动作,有时候也丢三落四的,哈哈,但是每个孩子都有让妈妈值的为他骄傲的地方,当然佳祺也不例外:
穆佳祺小的时候,其他的我倒是不是很在意,但是我很注重教孩子识字,因为我觉得只有早识字了,才能早阅读,才能更好的的'拓展孩子的知识面,虽然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的课程很重要,但是课外的阅读和社会课堂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从小我就很重视对孩子识字的培养,每次带佳祺出去,碰到墙上粉刷的广告、买东西的包装纸、还有他比较感兴趣的东西,都是我们学习汉字的教材,还有每次给他讲故事的时候我都用手指着下面的字。在他四周岁的时候,有一天,他竟然把一篇小故事给我一字不差的读了下来,我当时很惊讶,以为他都背过了,后来又拿了另一篇让他读,结果这小家伙居然识字了,我真是欣喜万分。
后来,我觉得将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也能更好的让他知道识字的重要性,我就给他买了很多他感兴趣的故事书,刚开始的时候我会读给他听,等他听入迷了,我就不给他讲了,借口自己工作很忙,要想知道结果就自己看吧,这样他就对识字有一种渴望,不认识的字就会主动来问我,所以,在上大班的时候,孩子基本已经能自己阅读了,每天晚上他都会读很长时间的书,为了拓展他的知识面,在给孩子选书的时候,我也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为了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让他对文字着迷,我用心的留意孩子平时的兴趣爱好,有一段时间,孩子热衷于网络游戏-----洛克王国,我就到网上搜索看看有没有关于洛克王国的书籍,结果我发现了亚凰著的《洛克王国探险笔记》,刚开始我给他买了一本看看他是不是愿意看,结果正如我所料,孩子被里面的故事深深的吸引着,吵着再给买,后来我就如他所愿把关于洛克王国的所用书籍都给他买了一整套。但是要一本一本的给他,所以每给他一本他都会如饥似渴的看,而且每得到一本,他都会高兴的手舞足蹈的;关于科学知识、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如果单纯用文字来叙述,太深奥,而且这些知识本来就很难懂,好在我从朋友那里知道了一套韩国出版的《WHY?---》系列,这一套包括宇宙、地球、水、人体、疾病、UFO、机器人……,都是通过漫画的方式,图文并茂来讲解一些深奥的知识,佳期特别喜欢看,通过看这套书,可以说他的知识面很广,他对《疾病》这本书特别感兴趣,自从看了这套书以后,都会给我们讲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还老是让我们给他提问,然后他像小老师一样给我们讲解,有时候我身体有不舒服的地方,他都会问我的病症,然后告诉我是由什么细菌或什么病毒引起的,该怎么治疗等等,俨然就是一位小大夫。
到现在我觉得这孩子给我最大的欣慰就是喜欢读书,而且读起书来,你叫他他是根本听不见的,每次吃饭的时候他奶奶都要把他手里的书夺过来,才肯罢休,害的婆婆老说我不应该给他买那么多的书,有时候看起书来作业也不记得做,这个时候我是不知道应该高兴还是生气,每次告诉他都要先把作业完成再看书,但是通常都是他偷偷的关上门,先过过书瘾才能安下心来做作业,也是呀,书架上那么多书,怎么能抵挡住诱惑呢?但是我有时也是觉得,就像顾老师开家长会说的他儿子一样,我立马也有同感,为什么孩子读那么多书,
他爸爸平时上班,工作到很晚,所以,孩子平时都是跟着他奶奶的,老人溺爱孩子,所以这孩子从小动手能力很差,再者,孩子上大班的时候,得了鼻炎和过敏性结膜炎,当时在大班上课的时候,就一直带着纸,不停的擦他那鼻涕,所以,从那时候就养成了,上课老做小动作的毛病,而且从那时候我们就没给他停过药,但是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其实,在教育孩子上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但是孩子千差万别,智商也不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有自己的缺点,教育孩子就是把孩子的优点予以扩大化,缺点尽量的给缩小。对于我而言,我觉得我的孩子比其他各方面优秀的孩子相比也许不够优秀,但是我希望在自己有心的努力下孩子会越来越好。这些只是我教育孩子时的一些想法,就当和老师一起聊聊穆佳祺吧,也让老师对这个孩子有所了解。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39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