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金刚川读后感650字总汇66句-读后感

“那一年,俺们十七八岁。唯一想的事,就是渡过那座桥…”这是一座什么桥?他为什么这么重要呢?渡过去了就是胜利,敌人的地狱。被阻挡,就是我们的地狱。

1953年,抗美援朝末期。那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接到上级的命令必须再次日五点渡过金刚川,抵达主战场进行最后的决战。张飞、关磊等人的任务就是保障临时用废木料搭建的,唯一的桥“金城桥”能够顺利通行。可敌人几十驾“丧门神”—轰炸机,轮番轰炸了七次,他们也反反复复地修了七次。有一次在两个小时内竟投下了七百多枚炸弹。他们带着弟兄们毫不畏惧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撑起了这座桥,让大部队顺利渡河。

影片中,在敌机准备炸桥时,张排长为了转移敌人的注意力。选择了点燃火焰,暴露了自己的位置,让敌人的“丧门神”炮火朝着自己攻击。他的目光是那么的坚定,那么的视死如归。最后,他的胳膊和腿都炸断了,他自己用绷带缠在不断流血的胳膊上,顽强地爬上了炮位,一个人完成的六个人操作的大炮,用仅剩下的两枚炮弹,完成了最后的使命,光荣地牺牲了。看到这一刻我泪流满面。“身前万千重围,身后就是祖国。英雄们是你们用血肉之躯守护山河无恙。”

影片中一幕幕让人揪心落泪的.画面,时刻提醒着我们,因为有这些英雄们的前赴后继才能让我们的祖国边疆不受侵犯。“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红旗,是你们用鲜血换来今日的繁华安宁。”我们现在安定幸福的生活,是无数个张飞、关磊等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作为青少年的我,更应该好好学习、发奋图强,把未来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我们一定要不忘历史,牢记使命,力争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领先之强国。

近日,公司党委组织全体职工观看了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金刚川》。电影看完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导演用相同的时间里不同的人、事、物来描述这场战争,让我们从更多角度了解了战斗英雄们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创造的战争奇迹。

开场,我看到的是一群大无畏、不惧死的士兵们,为了最终的胜利而日夜奔波。每位士兵都卯足了劲儿要上前线杀敌,却被眼前的一条大川金刚川拦住了去路。敌人仅仅是出动了两架轰炸机,便将几十个工兵连战士们前仆后继修架的桥体炸的稀碎。看到这里让我不禁产生了无力感,敌我双方差距如此之大,这上万大军何时才能奔赴前线?但当看到工兵连的战士们在桥上不知疲倦、不惧生死的'反复抢修,使得美国的飞行员讶异不已时,我才深刻体会到为何我们新中国在成立初期便有和世界大国美国对战的勇气。正是因为我们的军队有着无坚不摧的信仰,有着面对强敌敢于亮剑的中国精神!

中场,一个高炮班的故事让我无比动容,眼泪不受控制地往下流。金刚桥前两腿抖,打不着飞机让人愁。金刚川前吓得尿,枉叫那张飞莽撞人。这是老关对自己徒弟张飞的调侃,看着自己这个瞻前顾后、畏畏缩缩的徒弟时,老关恨铁不成钢。但是当徒弟的炮位位置暴露后,老关又不由分说地将徒弟赶到了隐藏炮位,自己顶了上去。这里还有一段,徒弟被赶走后从隐藏炮台返回,和老关说:要不就把炮位换下位置,这里暴露了,你已经成靶子了。老关拒绝后调侃道:要不,把你炮弹匀我十发,也算你心疼我。本将炮弹视若家珍的张飞,毫不犹豫地答道能成。老关一愣后欣慰地笑道滚。谁知这便成了两人最后的对话,在敌军的火力轰炸下,老关当场命丧。张飞闻讯赶到后,甚至连自己师傅的尸首都已找寻不到。长板坡前,救赵云吓退曹操百万军,姓张名飞字翼德,万古流芳莽撞人呐。这是张飞在死前的最后一句话语。在炮火的洗礼下,在师傅壮烈牺牲后,那个畏手畏脚的张飞已然不见。遇见敌机侦察袭击,他果断下令打出曳光弹吸引敌机注意。看不到目标时,点燃火盆也要和敌人斗个你死我活,哪怕被炸弹将手臂炸没,也咬着牙、卯着劲儿将敌机炸毁。老关,咱们打中了。哨声的密语带着张飞一起去了老关那里。在看完这个故事后,我沉浸在悲伤中许久。我看到了一个人的成长,他经历了这么多后终于变成一个有担当、有血性的军人,但是却在刚刚转变过后,英雄的生命便迅速陨落了。我不禁感慨,生活在现在这个年代里的我们,更应该珍惜眼前的和平年代,对永远缅怀那些为我们创造这个和平年代的前辈们。

终场,一座桥,一座被敌人轰炸了很多次的桥,一座用中国军人的躯干搭成的血肉之桥。看到那座人桥时,我耳边就传来了熟悉的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正是这一座通往胜利的金刚川大桥,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画下了浓重的一笔,让全世界看到了我们中国,这头雄狮已悄然觉醒。

上周五,我们一起看了电影《金刚川》,这部电影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前往朝鲜去攻打美国的英勇事迹。本以为战争片,会用浓墨重彩描绘战役的大场面,但影片却把重点聚焦在了一座桥。随着旁白切入,娓娓道出这段实力悬殊的战争往事。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了最终的决战阶段,为了确保金城前线的充足战斗力,志愿军战士必须在指定时间内通过金刚川!冒着敌机的狂轰滥炸,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乏、火力悬殊的情况下,一次次以血肉之躯修补战火中的木桥,通过那座桥是他们的共同目标。看电影的时候,你问了我,你说:妈妈,他们为什么一定要过桥呢?这道桥有多重要?用片中的一句话:通过了,敌人的地狱;被阻挡,我们的地狱。敌人当然不会放过这条生命线,轰炸机、榴弹炮、延时炸弹、燃烧弹轮番上阵,日夜攻击,来来回回炸了七次,志愿军也反反复复修了七次。电影通过不同视角,从修桥的工兵连,到敌方空袭的美国飞行员,再到掩护修桥、抗击空袭的高炮班,最终这一切又都回归到了桥面。

那一年,俺们都才十七八岁,为了保家卫国,前赴后继,冒死修桥过川。关键时刻,在炼狱般的战火下,湍急的河水中,扛起一座炸不垮、冲不散的生命之桥、英雄之桥!你看,这道人桥多么令人敬畏和感动啊!任何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都是靠众多人上下同心、并肩参与、相互影响、相互激励,最终才成就出历史的。

玉米地中的高炮班感动了我,张排长的哨子和关班长的呼哨,是传递信息,传递情感的'方式。在敌机准备炸桥时,他们选择暴露自己,点燃明火,让敌人的凶猛炮火朝着自己攻击,炮位上的每一名战士都目光坚毅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打赢这最后一战,然后回家。但在这场异国他乡的战斗中,我想,无论是回家,还是牺牲,他们都准备好了。

一个个让人揪心落泪的画面,时刻提醒着我们,曾经苦难的中华民族,因为有了这些不屈的脊梁,才可以傲然挺立。松柏长青,英雄常在。是你们让祖国边疆不受侵犯,让鸭绿江畔的山水一色!

孩子,你一定要自立自强,好好学习,笃定前行。长大了努力建设更好的中国,是对先烈最好的缅怀!

最后,向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4035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