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抒情散文小河读后感精练76条-读后感

在我生活的城市里,有一条美丽的小河,河水清澈,河周围的环境也很静谧。河里游动着各种各样的小鱼,有很多垂钓的爱好者,在小河旁边放一个马扎,一坐就是一天。我爱这座城市,也爱河里每一朵浪花。

水哗啦哗啦的响着,带着满身的激情,顺流而下,迈着轻盈的脚步,欣赏旅途中每一道风景,在小河的眼里,周围的每一个花草树木都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这让我想起我坐过的火车,也是匆匆忙忙的从一处风景跑到另一处风景,来不急看清车外的景致,火车已经蹿了出去,小河应该不会这样,他是聪明的,智慧的,它能完整的记忆他到过的每一个风景,我真的很羡慕他,这就是它的魅力,也是他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一个理由。

太阳的余光照在这条小河上,暖暖的,我的人生很像这河里的水。我是一个简单的人,就像河里的水那样单纯,不会什么阴谋诡计,因为我心脏的血液是干净的,没有任何被污染的恶臭,当人们沉浮在这个虚伪与欲望的花花世界中的时候,我能稳稳的知道我需要的是什么,是一颗纯洁的心,一个被小河的水洗净的爱心。以一种爱的眼光去欣赏这个世界,我会发现这个世界真的需要我,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好多人的眼睛会盯着钱,想着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变成一个富有的上流人。我也是喜欢钱的,但仅仅是喜欢,而不是爱,我爱的,正是我周围每一个我所熟悉的人,他们值得我去欣赏。

小河在想些什么,他又会喜欢什么,是河里的小鱼还是沿途的风景,我想应该是离她不远处的.那个海,它梦想着把涓涓细流汇入大海,他每一天都在用心的流着,朝着大海的方向,但是被好多大大的石头挡住了方向,他不会放弃,他一遍一遍的拍打那些石头,好多石头都被磨去了棱角,有的被钻出了缝隙,就这样,小河一点一滴的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我想,她的梦会实现的,它很认真,也很执着,它梦想着有一天会融入大海,到那个时候,会看到更多五彩斑斓的小鱼,会在更广阔的空间里激荡自己的理想。其实我有时候也是这样,想去更广阔的舞台去表达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年轻的诗篇里写下青春的诗句,但我知道,我没有那个能力,我真正能做到的只是在爱与被爱中体会人间的真情。

我比过小河,它无时无刻都在朝着自己的梦想接近,它有力量去实现自己美好的未来,奋斗在美好的时光里,我很欣赏他。离开了小河,我踏上了回家的路,我希望有一天我走到海边,会想起小河。

小河——童年的记忆有它的奔腾翻卷,青春的经历有它掀起微澜。

童年和小伙伴常玩耍过的那条河你可记得我?

趟过青春的那条河,你可记得母亲曾站在河对岸?

人生过去那么多年,难忘的经历都是和涓涓流淌的河有关。童年不泯的记忆是故乡的那条小河,那条在晨曦中闪着光亮的小河。它伴我度过多少童年的幸福时光!

青春趟过的那条小河,在严寒的冬日蛰伏,被岁月冲刷圆润的鹅卵石证明它曾湍急过,它伴随着我度过那段峥嵘岁月!

时间荏苒,岁月如梭。站在夕阳下梳理旧日流逝的时光,捡拾匆匆而过童年、青春的影子。童年的影子被定格在忆故乡的单元里,青春的影子握在手里由模糊渐渐鲜活起来!

仔细辨认,认出当年的自己……

那是一九七六年一个酷热的八月,相应号召到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那一年我十八岁!花季般的年龄,却有着不爱红装爱武装的追求。时代造就一批人,我就是那个时代被造就的一批人中的一个。

八月八日,一个骄阳似火的日子被铭记,被岁月雕刻成不朽的丰碑伫立在心灵的原野里。那是我成为知青的日子。

成为知青并没有什么炫耀的资本,我们没有老三届那样轰轰烈烈,也没有去边疆、草原、西藏同龄人那样显赫。平平庸庸,目的单纯,为今后铺垫。

感觉平庸,所以很久以来从没想过哪天提笔写点那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知青岁月!今天的思绪被青春的影子激活,抑制不住内心的奔涌……

那天,我们身穿草绿军装,胸前佩戴大红花,坐着大解放锣鼓喧天地进入了青年点。青年点如过大年般宰了一头猪,老知青热烈欢迎新知青!祝酒词就是扎根农村六十年!兴奋中拍着胸脯表了态,永远扎根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上!酒兴正浓的点长还表扬我,说得好,说到她心里去了。

可事后翻旧账,小丫头你很狡猾……

第一天进入青年点,坐在大解放上晕晕乎乎不知道哪是哪,大队、小队的'地理位置,坐南还是朝北?

第二天就随老知青去小队报道,八月是水稻之乡挂锄最后阶段剪草穗。剪草穗就是把拔草季节漏掉的草进行最后的斩断。那营养丰富的草和水稻并肩,而且比水稻长得喜人,快要开花的蓓蕾粉嘟嘟的招人爱惹人疼。队长对我们几个新人说:草穗一个不留,留下就是祸害。

悠哉、美哉,剪草穗的活很容易。站在稻池里想入非非,想像那即将定浆的稻穗在秋高气爽的时候一定惹人醉!

农活看着最简单的也许不简单。一会儿手就被剪刀磨破了,鲜血直流。

和我挨着的一个新知青她麻利地从兜里掏出云南白药,洒在我的伤口处,然后掏出纱布帮我包好。队长目睹着我们:锻炼锻炼就好了。

剪完草穗,进入挂锄季节。

一帮老知青新知青闲在青年点,每天是吃饱了睡,睡醒又吃。甚是无聊。也许年轻,我们几个新知青想探寻一下自己所在的地理位置!

于是跑出青年点,沿着土路东西转。有人问为什么没有南北?真的没有南北。一条宽敞的土路东起奔腾湍急的小河边,西至哈大公路。南至绕村的小河边,北至广袤的原野。进村有两条路一是趟过湍急的小河,二是绕路从哈大公路切入。

青年点的位置在村子的最西端,离村子很远。不知道当初盖房子怎么想的, 四面都是稻田地。房子和北京的四合院相仿,大门临土路作北,门楣上写着某某青年点,还有一个小小的回廊那是板报的家园。进入大门就看见了天井了。站在天井里看:南面住着男知青临河,北面住的是女知青临路,东面是伙房和仓库,西面是带队干部挨着猪圈住。小菜园和水井平分秋色在天井两侧。

有风的夜晚,临土路的我们女知青常常被风呼啸吓得半死。临小河的男知青每逢雨季都胆战心惊!

那条环绕村子的河是季节河,每逢冬季河水不知道跑到哪里捉迷藏去了,裸露的河面只剩下一些大小不一的河卵石在那里张家长李家短的闲聊,那是这个村子里的人出行的好季节,走过干枯的河道就到了集市,再走一段路就到火车站。回沈阳也极方便。

可到了雨季,这条河却像发疯的巨蟒,翻卷着浪花阻隔着这个村子与外界的联系!这条河在雨季只有水性极好的少数人才能游过,祖祖辈辈就是这么过着生活。

九月份,河水虽然没有六七月那样发疯,也是湍急的漩涡乱转。站在河边,遥望对岸,那里的集市好热闹,年轻的心蠢蠢欲动!几个十七八的小丫头,顾不得许多,过河到对岸!

卷起裤腿,脱掉鞋子,手拉手下到河里,河边的水过膝盖,凉凉的好舒服,还有人还嘻嘻哈哈地说,在河里洗澡吧!要是没人我们就洗澡了。呵呵。笑声和着水花在河面翻滚,一会儿就笑不出来了,进入河中央我忙喊:没腰了。河水没腰感觉浑身彻骨的寒,一股股寒冷直抵心房。心在颤抖!眼前晕晕乎乎的,感觉人快飘起来!

大家把手拉紧别松开!我赶紧喊。旁边的同学君哭了,我完了,命终结在这里。她个子矮些,水没胸口了。

大家一阵慌乱,这时就听不远处传来声音:别动,我来救你们!扭头看去,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手里拄着如扁担粗细的大棒子向我们游来。游到我们中间站立,让我们拉着棒子和他往回游,不会水的我们说走不走说游不游浑身湿透回到原点。

虚惊一场,感觉后怕。望着那翻卷的河长叹!后来才知道他是队长的儿子大队民兵连长,是他救了我们几个。一个很帅气的小伙儿,帅气得令许多女知青倾慕。

就这样回家这条河成了阻隔。

第二年六月的某天,因为队里放假。那时还没到雨季,河水最深到大腿根。那么多难熬的日子在那里熬着,突然想妈妈了,想妈妈的饭菜。于是几个新知青相约回家!

相聚短暂,几天很快过去。离开家告别妈妈,坐在列车上。一路南行,到达目的地下了火车,往西走一会儿就到河边,站在河边望着河水没有涨,心里说一个人过河没问题。

河边不知道谁放着一根大木棒,今天我幸运。拄着木棒过河生理、心里都放心。脱掉鞋子,卷起裤腿,将鞋放在背包里,拄着棒子过河,走到水中央河水没过大腿,那卷起的裤腿算白卷了,裤子已经湿了。

气喘吁吁地上了岸,放下棒子,坐在河边长长地吁了一口气。遥望河对岸,一个熟悉的影子站在那里,是妈妈!

望着妈妈伫立在那里,我的心如倒进五味瓶,真不是滋味!

妈妈和我挥挥手,那意义你走吧!我一步三回头地往西去。

回到青年点还纳闷,妈妈怎么站在河对岸?

没时间想了,马上出工,队里的农活在向我们招手!歇气的时候,队长的大儿媳妇从河对岸回来,她对我说:你妈妈才走,来看你了?她在河对岸那哭得一塌糊涂!

听她这么一说,我的眼泪马上婆娑……

哪是妈妈送我,是暗暗地保护我。十七八岁感觉自己是大人了,尤其娇惯的我根本不让妈妈送,所以妈妈请了假暗暗跟着我,看我安全度过那条河。

妈妈的故事,妈妈的眼泪,在那个被河水环绕的村子里疯传。很快带队干部知道了,不几天父母的单位知道了。在一次会议上,单位领导说:为了让母亲不再流泪,为了孩子们的安全,过几天就给那个村子建座小桥。

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几辆大解放载着建桥的水泥钢筋,来到了河边。在水下安了八个桥墩,铺上水泥板,在水泥板上用钢筋安了扶廊。一座不算大不算小的桥东西连接,结束了祖祖辈辈靠淌河出行的日子。在桥落成剪彩的那天,大队书记讲了话,他眼里噙着泪说:感谢知青,感谢知青家长!其实应该感谢的是父母单位还有那个、带队干部!

含着泪水,书写着那流逝的往事。很平常及平淡的陈年旧事,却触动了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趟过的那条青春的河,你可记得我?记得那个站在河对岸流泪的母亲?

母亲的眼泪也许和这条河融在一起,要不然那年回青年点,有人说河水有些咸。昔日令我们荣耀的桥已经斑驳,桥头那几个大字也已经模糊……

我再也不是那个小丫头,母亲离开我二十多年。历史在滚滚向前,知青上山下乡火热的年代成了那抹欲散还聚的云烟。

那条流淌的河在冬季就枯干,夏季依然泛滥。改变的是人的容颜,不变的是自然。

那涓涓流淌的青春河,你是否还记得母亲站在河对岸!

家乡的河是小,只有在乡级的地图上才能找到她,但这却是我们家乡几条小河中最大的一条河了。

我的家乡在前郭县哈拉毛都镇。这里曾经是科尔沁草原上蒙古齐王爷的王府所在地。在王府前方不远处有一条终年流淌的小河,河的源头是以章京营子“西大泉”为主泉,下游两侧多个小泉为次泉而形成的河。河水是自西向东径直流入到第二松花江。小河有5公里长、20多米宽、平均水深不足10厘米。水虽浅但从没有干枯过;河虽小但给家乡的人民带来无比欢乐和幸福!老年人有这样的顺口溜:“河水常流,饮肥马牛;河水冰封,娃娃滑冰;河水上涨,天然浴场;河水不干,沙滩变金山。”我的家就住在小河边,小河把我们村分为南北两岸,河上架起一座“独木桥”便于人们的通行,这真是:人在桥上走,水在桥下流,似“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情;又有北方“四季分明”的自然景观……

春天,一场西南风吹开了冰面,吹绿了两岸垂柳黄榆……刚融化了的河水卷着冰块儿带着吱吱呀呀的响声,吃力地向东流去——直到渐渐地消失。河的两岸上百年成排的垂柳黄榆和沙滩上野生成片的“柳条通”披上绿装,柳树发芽,还长出许多大“毛毛狗”来,风一吹,像狗尾巴鞭子似的随风摇摆。老榆树呢?也不甘示弱,紧随其后,枝叶间长出一串串榆钱来,拴满全身。它们像是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顿时,河上出现了一冬天没有的热闹景象:报春鸟欢快地在两岸垂柳黄榆树之间飞来叫去,各家各户饲养的鹅、鸭们早已耐不住了,冲出圈门,飞快地直奔河中戏水鸣唱……

夏天,天气一热,大人小孩都聚集到河里,尽情地享受着这“天然矿泉浴”,清凉避暑,解除一天的疲劳,能够香甜地睡上一宿美觉。妇女们经常把家里的衣服拿到河边来洗,把洗过干净的衣服晾在岸边的树枝上。放牧人晚归后,牛马羊群自然地来到河里,喝饱肚子、洗掉身上的污泥再回圈中。瞧:这绿树披彩装、牛羊河中立,映衬在清清的河水中,好一幅美景画像啊!

秋天,又是一番景象了。岸边的树叶开始变黄了,慢悠悠地落在河中,漂在水上像“一叶扁舟”驶向江中……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村民们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在河岸上脱起大片大片的土坯,像豆腐盘子似的摆在岸上,晒干后,准备搭炕砌墙之用。

冬天,冰面上那可是孩子们游乐的天堂了。每到冬天,河水结成厚厚的冰,天再冷也关不住孩子们在冰面上玩耍的心:有用小鞭子抽陀螺的,有两手攥着冰钎滑冰车的,有手推冰爬犁的,还有脚穿冰鞋飞快地滑行的……孩子们个个都有自己的“绝活”,在“冰场”上欢快地展开竞技表演,尽情地享受着冬天的快乐!还有更好看的呢:每当河水淹过冰面的`时候,在阳光的照射下,雾气笼罩在河面的树丛中,到了第二天早晨,全家人坐在炕上,就可以欣赏到“雾凇”景观!

河水潺潺流不尽,护守家乡保民安。是呀,小河不仅给家乡带来自然美景和四季风情,而且更重要的是她给家乡人民带来新的变化:每到农耕时节,河的两岸是车水马龙,把河水引送到千家万户的农田里,解决了靠天下雨再播种的实际困难。如今家乡的小河已变成“白金矿”了,乡村修建的砖瓦房、沙石路,可就地取材。河岸上堆得像小山似的水洗沙,是我市和省城长春水泥板制品厂难得的原材料,供不应求,收入可观。我每次回到家乡,首先要到河边上走走看看,回想童年的乐趣,企盼明天的美好,未来已呈现在眼前……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4078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