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闹钟的故事》读后感整理96条-读后感
今天,我执教的是北师大版第二册13单元中的一篇童话故事——《小闹钟》。童话故事是孩子乐于阅读的体裁,文中的主人公小闹钟富有爱心,热心助人,是时间的化身,同学们要树立时间意识,懂得怎样珍惜时间。
新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的认知过程,情感体验,又要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生活实际,所以在教学中我始终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为前提,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活动中训练他们的理解、表达、想象、合作等能力,同时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了节约时间,合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突破的:
一、加强朗读,以读为主,以读代讲
在阅读教学中,存在多重对话关系,但是,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位学生。我认为,只听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
二、注重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态度,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因为有兴趣,就会减轻疲劳感,学生就不会感到负担过重,这是一种积极的减负措施。所以,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聆听小闹钟悦耳的铃声,欣赏小闹钟美丽的图片,感觉猫头鹰、小兔子、小熊三种不同动物可爱的形象,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使阅读成为学生赏心悦目的`知识,表现了自我,获得了成功。从而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
三、张扬学生个性,重视学生阅读的感受和体验
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情感,阅读的功能就会大打折扣。学生就更不可能对童话中的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印象。有鉴于此,在故事快要结束时,我鼓励和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读完后的感受和想法,并通过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使得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思想性得到有机结合,达到了对学生进行节约时间、合理利用时间这一思想教育的目的。
但是,课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课堂时间分配不尽合理, 对所教教材的内涵还挖掘不够;面对一穷活泼、可爱的一年级学生,教师的语言更应富有感染力,这点我觉的做得还不够;再者,就是针对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心理特点,如何进行活泼有序的组织教学,我会在这一方面继续改进的。
总之,通过这次教研会,感觉收获很大。在此,感谢领导和老师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不断鞭策自己,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教材简析:
《小闹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时间主题单元中安排的一篇童话故事。故事通过小闹钟找朋友的经历,告诉我们要树立时间意识,和时间交朋友。故事中的小闹钟富有爱心,热心助人,是时间的化身,三个动物都懂得珍惜时间。其中还暗含了三种利用时间、支配时间的办法:每天写下自己做的事;制订作息时间表;订目标,利用钟表提醒自己。
设计理念:
心理学研究表明:素质教育中的一切教育因素只有通过主体的参与和内化,才能转变为素质。因此,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知道多音字行的读音和用法。
能力目标:
一、继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二、过课文的认读与扩展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造思维和自学能力。
情感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
二、渗透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思想教育。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自制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这是什么声音?(放课件钟表滴答声)
学生七嘴八舌的说:是表在走,是钟表的滴答声,是早上叫我起床的小闹钟
(课件出示小闹钟)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到小闹钟高兴吗?愿意给他打个招呼吗?
愿意异口同声的答。
生1:小闹钟你好!
生2:小闹钟你好!我叫张龙,六岁半。我们做好朋友吧!
教学反思:
在学生学习前,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十分关键的。因为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更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所以,在开课我便设置了一个情
生3:小闹钟你长的真漂亮,我很喜欢你,我们做朋友吧!
师:同学们,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小闹钟和他的朋友们吧!
(板书课题)老师把小闹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请大家仔细的观察,待会我们一起读。
二、播放课件,了解故事。
师:小闹钟给我们带来了他找朋友的故事,非常好听,相信你一定会很喜欢的,快看小闹钟来了。
1.出示课件,听故事。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都知道了什么?
生争先恐后地说。教师相机要求,小组内交流,再全班汇报。
汇报:
生1:老师,小闹钟找了三个好朋友,是小兔、猫头鹰、小熊。
生2:老师,小熊爱睡懒觉,是小闹钟把他叫醒的。
生3:猫头鹰捉老鼠很辛苦,小闹钟没叫他。
境和一个开放的问题。没想到不但激发了孩子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的进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孩子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最大的动力。尤其是低年级儿童,童话故事是他们喜欢的,他们的思维和相象当然会很活跃,会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这时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回答问题也就积极。
师:同学们听的可真仔细,老师给听的认真的小组奖给一个笑脸。
三、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一)读文识字。
师:大家喜欢这个故事吗?你想不想自己来读这个故事?
生学生小组自读课文。
师:如果在读故事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学生汇报识字方法。
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大家自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就选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同时还要给每一段标上序号呀!
(生读,师巡视指导。)
1.指名读。
课文一共几段?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要认真听,他读得对不对?
2.同桌互读。
你想不想读给同桌听听?同桌之间分段
读,互相帮助,把不认识的字彻底消灭掉。
(二)通过游戏,检查识字。
肖伯纳曾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那么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所以我让孩子们通过交流,学习别人好的识字方法,同时培养他们向他人学习的习惯。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游戏中学习可以使儿童
一、猜字游戏。
二、我来当小老师。(全面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三、有一个多音字,在不同的语句中读音也不同。
(出示一段话,试读、齐读。)
妈妈骑着自行车,带我到银行里去。我看到路上有许多行人,银行门口有一行大字。
四、选自己喜欢的字,说一句话。
四、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老师邀请大家再来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知道了什么?能体会到什么?
2.同学们读得很认真,一定有很多收获吧!谁想告诉大家?
3.提问:
(1)小熊是怎样改掉睡懒觉的坏习惯的?
(2)如果没有小闹钟,小熊还睡懒觉吗?
(学生各抒己见,只要有道理就对。)
五、情趣升华,知识延伸
师:同学们,学习了这一课,你最喜欢谁?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的注意力持久、稳定。教学生字时,我主要依据儿童的天性,设计了两个游戏。在这过程中,孩子们的兴趣极其高涨。
把多音字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且联系生活实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别看一个简单的小老师的称呼,对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却是一次难得的自我表现的机会,一次难得的奖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信。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情感高涨了,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生:我最喜欢猫头鹰,我觉得猫头鹰一天晚上能抓三只老鼠,很能干。
生:我也喜欢猫头鹰。因为老鼠咬东西,很讨厌。猫头鹰帮我们捉老鼠,我就喜欢它。
生:我就不喜欢猫头鹰。猫头鹰白天睡觉,我觉得它很懒。
生:不是。猫头鹰白天睡足了觉,晚上才有精神抓老鼠。如果睡不好觉,晚上就困了。
生:对,要是晚上我们不睡觉,白天上课就很困,没法学习了。
师:刚才几位同学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的真好。老师明白了,猫头鹰白天养足精神,是为了晚上更好的工作。列宁说过: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可见猫头鹰很会利
用时间,它的确令人喜欢。
生:我喜欢小白兔,因为它在作息时间表上写着:6:15做早操,小熊来到它家时,它已经开始做早操了。小白兔很勤快,不浪费时间。
生:我妈妈就帮我制了一张作息时间表。6:30起床,6:45刷牙,晚上8:30睡觉。
师:这位同学不仅说的好,平时做得更好。他能够合理的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希望同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提供表现人文精神的机会,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们向他学习。(同学们鼓掌)
生:我喜欢小闹钟,因为它很热心,喜欢帮助别人。
生:我还觉得小闹钟很懂事。它知道猫头鹰很辛苦,就没有吵醒它。
师:是啊,小闹钟的确很懂事,能够体贴到别人的辛苦。你们平时是不是也能体会到别人的辛苦呢?(大多学生默不作声)
一生自豪地站了起来:我爷爷有心脏病身体不好,我从不去烦他。
师:你能不能帮爷爷做些什么?
生:我能帮爷爷取报纸,还能帮他捶背。
师:你真能干。真是个能体贴爷爷的好孩子。你们有的喜欢猫头鹰,有的喜欢小兔,有的喜欢小闹钟,那么你们对于小熊有什么看法呢?
生:我不喜欢小熊,它太懒了,写下6:30起床却不起床,说话不算数。
生:我有点喜欢小熊,小熊有礼貌。
师:哦,从哪里看出小熊有礼貌?
生:小熊爬起来,说:谢谢你,小闹钟。
生:小熊听到小闹钟的声音,就赶快爬起来,不再睡懒觉了,还能看出小熊知错就改。
师:小熊知错就改,有礼貌,虽然懒一点,
引导学生走出教材,把情感内化成具体行为。
本来对于这个勇敢站出来的孩子的做法应大力赞扬,因为孩子需要别人对他的肯定。可是由于疏忽在这一点上本节课做得不够。
让学生学会全面地看人、待物。学会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会宽容别人,学会像小熊一样知错就改,有礼貌地对待他人。
还是挺可爱的。同学们想一想,小熊以后还会睡懒觉吗?
生异口同声:不会了。
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你这节课的收获。(小组交流)汇报。
六、作业。
师:下课后,同学们可以像小兔一样自己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请小闹钟帮忙,按时间表去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好好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板书设计
小闹钟
猫头鹰
抓老鼠
好朋友
小白兔
做早操
小熊再也不睡懒觉
珍惜时间
学以致用让孩子们也学会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
情境教学的优化,就是要求教师有目的'地选取、创设情境,设计教学的最佳方案,从而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收到最佳效果。所谓“优化”,就是效果要高,耗费要低(包括教师准备时间,以及制作所需材料)。教师应根据年级、教材及自身素质等条件,优选创设情境、运用情境的教学方案。李吉林教《桂林山水》第二段(漓江的“静、清、绿”),设计了三种教学方案:
创设情境途径 分析、选择:
一、用图画再现情境 。 可体现看图学文的特点,但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较难突出,学生可能感受不深。
二、用图画再现情境,并播放音乐渲染情境。 图画、音乐配合使用,让学生多种感官感知,效果肯定是好的。但要求所选的曲子,估计费时较多。
三、用图画再现情境,并以学生轻声哼唱已学过的《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曲调渲染情境,加深体会。 轻声哼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可渲染荡舟漓江的情境,边看图边哼唱,学生情绪易激起,而又不必多费时间。
经过分析优选,李吉林选用了第三种。如果教师不擅长音乐,主观感受不深,不易带学生进入这一情境。但教师语言描绘如能引人入胜,则可以取第一方案,将图画和语言描绘结合使用。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40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