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八礼四仪读后感50字家长收集86条-读后感

尊敬各位家长:

您好!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信,感谢您对学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为进一步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净化学生思想,养成明的行为习惯,深入实施我校德育特色活动“生命教育”、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重依托学校、家庭、社会三大成长空间,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经学校研究决定,本学期在全校各班开展“践行八礼四仪,争做美德少年”主题教育活动。即通过深化未成年人明礼仪养成教育,大力开展“明礼仪牵手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重点开展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等八大基本明礼仪规范养成教育。现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进行辅助教育,引导家长参与活动,让本次活动真正取得实效。

我校将于月28日利用国旗下讲话举行“践行八礼四仪,争做美德少年”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后,我校会以一系列的活动推动工作开展,一是开展了专题宣传:利用校园广播、橱窗等宣传媒体宣传“八礼四仪”的内容;二是各班举行“八礼四仪”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畅谈对“八礼四仪”的认识和感触;三是开展“八礼四仪”征评选活动,荐读有关弘扬“八礼四仪”的优秀和报道,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用字传达对“八礼四仪”的理解;四是评选“我是最美礼仪使者”活动,号召广大学生争当“我是最美礼仪使者”,积极倡导学生自己在家、在社区等,开展“明礼仪”主题宣讲活动,使周边的人都能了解“八礼四仪”的主要内容以及“礼仪”的重要性,从而在各班选出“最美礼仪使者”;五是要求各班以“八礼四仪伴我行,明规范在校园”为主题制作一份

家长朋友们,我们真诚地希望您能在百忙中抽出宝贵的时间,静下心,与孩子一起交流,深刻理解“八礼四仪”的广义内涵,于细微处、从点滴中关注我们生活的`细节;在与孩子的交往中,以身示范,与孩子互相监督,互相鼓励,优化我们的言行,美化我们的举止,与孩子携起手,共建明礼仪新风尚。

礼仪是人生大厦的奠基石,是点亮孩子靓丽青春的火炬,是人际交往迈向成功人生的通行证。让我们在“学八礼四仪,做美德少年”的活动中赶快行动起,“扬明礼仪之风,做明礼仪使者”,让我们的校园更加和谐,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明,让我们的家庭更加温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

祝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八礼主要内容

7-12岁(小学阶段)

仪表之礼

目标: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具体规范:

一、勤洗头、洗澡,头发、身体无异味。

二、指甲里无污垢。

三、不当众挖鼻孔、掏耳朵。

四、勤换衣服、鞋袜,保持仪表整洁。

五、坐立姿态端正,在公共场合不东倒西歪。

六、保持书包和个人物品整洁。

七、公共场合不脱鞋。

八、站立时抬头挺胸。

餐饮之礼

目标: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具体规范:

一、吃饭时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说话。

二、夹菜时不在盘中挑拣。

三、等候家人一起吃饭。

四、在公共场所就餐时不追逐嬉闹。

言谈之礼

目标: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具体规范:

一、对师长不直呼其名,使用敬语。

二、接听电话先说“您好”,通话结束说完“再见”,再挂电话。

三、不用带侮辱性的绰号称呼别人。

四、在校园和公共场所讲普通话。

五、不说脏话谎话。

待人之礼

目标: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具体规范:

一、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并表示祝福。

二、尊重老师劳动,上课认真听讲。

三、遇人面带微笑。

四、进别人房间先敲门,得到应允再进入。

五、用他人的东西,应先征得他人同意,

用后及时归还并致谢。

六、用零花钱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

行走之礼

目标: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具体规范:

一、认识交通标识,遵守交通规则。

二、上学放学时走规定路线。

三、乘车有序排队,不拥挤、不插队。

四、上下楼梯靠右行,不上跑、不下跳,不并排前行,不推挤他人。

五、乘自动扶梯靠右站立,空出左侧通道。

六、不乱按电梯的按钮。

观赏之礼

目标: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具体规范:

一、提前入场,对号入座。

二、不随意走动,不高声讲话。

三、瓜皮果壳放入垃圾袋,自觉带离场馆或送入垃圾箱中。

四、不站立和在通道观看。

五、观看结束有序离场,不拥堵通道、出口。

游览之礼

目标: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具体规范:

一、便后及时冲水,不随地大小便。

二、不触摸文物,在景物上不画写、不划刻。

三、不追、捉、打、喂动物。

四、不攀爬景区设施。

五、带走自己产生的所有垃圾。

仪式之礼

目标: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具体规范:

一、升国旗时脱帽、注视国旗行队礼,唱国歌声音响亮。

二、参加入学仪式、成长仪式、入队仪式、毕业仪式等活动时,着装整洁,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或队徽。

三、仪式活动中按规行礼,肃立倾听,不随意交流、走动。

四、春节向师长拜年。

五、清明祭扫不穿鲜艳衣服。

13-15岁(初中阶段)

仪表之礼

目标: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具体规范:

一、不染发,不烫发,男生不留长发。

二、公共场合着装得体,不穿背心、拖鞋。

三、不佩戴项链、耳环(钉)、戒指等饰物。

四、坐时男生不跷二郎腿,女生并拢膝盖。

五、走路不勾肩搭背。

餐饮之礼

目标: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具体规范:

一、在公共场所就餐时不大声喧哗。

二、适量盛取食物,不剩饭、不剩菜。

三、就餐时保持餐桌、地面整洁。

四、在学校食堂用餐后,主动整理归放餐具。

言谈之礼

目标: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具体规范

一、与人交谈时目视对方,不东张西望。

二、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

三、不强迫别人回答不愿意说的问题。

四、讲话音量、语速适中,让别人听得清楚。

待人之礼

目标: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具体规范

一、客人来访,热情相待,出门迎送。

二、不在休息时间拜访他人、给别人打电话。

三、不对老师、同学的相貌和衣着评头论足。

四、不顶撞家长、老师。

五、给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

行走之礼

目标: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具体规范

一、步行走人行道,骑车走慢车道。

二、骑自行车进出校园大门要推行。

三、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让路。

四、不翻越交通隔离护栏。

五、不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吃东西。

六、热心为他人指路。

观赏之礼

目标: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具体规范:

一、观看演出,尊重演员劳动,在合适时机鼓掌喝彩。

二、不爆粗口,不喝倒彩。

三、未经允许不随意拍照摄像。

四、观看时取下帽子,尽量降低身体重心,不影响后排观众观看。

五、无特殊情况不提前退场,确需退场,在演出节目间隙离开。

游览之礼

目标: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具体规范:

一、吐痰和口香糖用纸巾包好丢入垃圾箱。

二、在景区长椅上不躺卧,不用物品占座。

三、排队等候留意1米线。

四、在不允许拍照的地方不拍照,在有关闭闪光灯标志的地方自觉关闭闪光灯。

仪式之礼

目标: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具体规范:

一、参加青春仪式、入团仪式、毕业仪式等活动时,着装整洁,共青团员戴团徽。

二、重阳节问候家中老人,参加敬老活动。

四仪主要内容:

“四仪”主要是以7岁、10岁、14岁、18岁为重要节点,分别组织举行寓意深刻、庄重简朴的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

7岁:入学仪式

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入学礼,古称“开笔礼”,俗称“破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古时,“开笔礼”是极为隆重的典礼,是人生四大礼的首次大礼,具有浓厚的思想教育色彩。

时间:9月初 对象:小学一年级新生

求学路上让人终身难忘的精彩第一课,不求与传统的开笔礼“形似”,以师生互动、学生间互动和家长参与为主要形式,通过开展让儿童耳目一新的仪式活动,使孩子在浓厚的氛围中似懂非懂间感受热爱学习、感恩父母、尊敬师长的传统文化精髓,实现从懵懂幼童向小学生的角色转变。

10岁:成长仪式

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10岁,是儿童从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迈进的一个时间节点,同时,也是儿童成长的一大转折点,是人生的里程碑。十岁,意味着长大,意味着拥有一份理想和责任。

时间:六一前后 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

成长路上的关键一课,以体会成长快乐为切入点,让孩子懂得感恩,明确肩负的责任,并初步树立人生理想,进一步确立角色意识。

14岁:青春仪式

要让初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14岁是迈向青春的年龄,是少年步入青年的重要转折点,是成长路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从法律上讲,14岁的少年也负有相对刑事责 任。团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14岁集体生日活动。

时间:五四前后 对象:初一或初二学生

成才轨迹中的难忘瞬间。这一天,孩子将摘掉红领巾,告别童年时代;这一天,孩子唱着团歌,步入青春的大门。梦想、进取、创造、拼搏、感恩、责任、立志成为青春礼的主题词。

18岁:成人仪式

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冠者礼之始也。”冠(笄)之礼是我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仪礼,是汉民族重要的人文遗产,对于个体成员成长的激励和鼓舞作用非常之大,因此《仪礼》将其列为开篇第一礼。18岁,意味着孩子已成为社会公民,意味着社会责任、法律责任。

时间:五一前后 对象:高三学生

以成人之礼来要求人的礼仪。通过直观、生动、鲜活、规范和有情感的仪式活动,培养孩子自尊、自爱、自重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民族立事立功的壮志,为孩子过渡到“成人”角色营造社会期待、社会支持的浓厚氛围,形成终身难忘的教育效应。

篇一:八礼四仪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关于“八礼四仪”的话题。

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拥有“礼”“仪”,而这两个字又代表什么意思呢?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礼仪。你是小学生,就要有待人之礼,尊重师长、友爱伙伴,进行入学仪式和成长仪式;你是游客,就要有游览之礼,爱护环境、遵守秩序;你是公民,就要有行走之礼,遵守交规、礼让三先,进行青春仪式和成人仪式……总之,不论你在何时何地,都离不开礼仪。

什么是“八礼四仪”呢?八礼就是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礼仪之礼。而四仪就是在7岁、10岁、14岁、18岁所举行的仪式: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

你一定走过斑马线吧!在生活中,有些人经常不愿意等那几秒的红灯,而横穿马路,他们就没有行走之礼,所谓的行走之礼便是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这十六个字虽然短,但是却说中了要点,我们必须遵守上面所写的内容。有一次,我坐公交车回家,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上车了,人们依旧各玩各的,有的低着头,默默无闻、有的兴致勃勃的玩着手机、还有的看了一眼就像没看到一样……老人扶着车子,一只手还扶着腰,头上的汗水从瘦弱的脸颊旁滑落下来,大口的喘着粗气,银白色的头发凌乱起来,她还不时的坐在公交车的台阶上歇歇,看了让人心中充满了辛酸,就这样直至老人下车……我还记得有一篇报道:一位小女孩放学后坐公交车,虽然累但是依然给老人让座。

连一位小姑娘都拥有行走之礼,那那些大人们呢?他们不是应该做好榜样吗?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人们,而不是乐于助人、主动让座的人们,我们应该行动起来,让社会充满友爱!

可见,社会中充满礼仪,你所做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是礼仪,我们必须遵守八礼四仪,不能让中国“失”去礼仪,我们也应该牢记这些口诀,时刻提醒着自己,我们注重从生活细节入手,让城市变得更“礼仪”!

篇二:八礼四仪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有“礼仪之邦”之称,古人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所谓“八礼四仪”就是指: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但现实生活中能做到“八礼四仪”还真是不容易!下面就让我来说一说身边的“礼仪陋习”吧!

某个周末我和爸爸一起出去购物,路上看到一个年青人走路一会儿偏东,一会儿偏西,走路走的像s形,把本来就不是太宽敞的人行道几乎全都占为他一个人所有。爸爸说:“看,这个人走路的样子太不好了,你可不能像他那样,行走时要遵守交通规则,一个人一定要有‘行走之礼’”!

有一次我们全家去亲戚家吃饭,大家才刚入座,其中一小孩就拿起筷子把一盆自己喜欢吃的菜夹了一大半到自己的碗里,在座的几位年长的长辈都说这小孩太不懂规矩了,而妈妈却对我说:“其实这小孩不懂‘餐饮之礼!’”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去年我们看到的一则新闻:去年暑假新闻上突然报道一则关于一名中国公民在游览埃及时,在金字塔上乱涂乱画!记得当时听到这则新闻时,耳边听到的都是愤怒的声音,我同时也觉得身边所有人都在骂这位不自觉的公民,为他的行为感到羞耻,他的言行举止不仅丢了自己的脸,也丢了中国人的.脸,他让外国人看不起我们,也让外国人觉得中国人没有素质。其实他这是不懂得“游览之礼”!

当然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有举不胜举的一些陋习,说到底懂得礼仪的人会得到人尊重,让人喜欢你;相反不懂礼仪只会让人不想接近你,你将会失去朋友。众所周知2014年8月份,青奥会要在南京举办,作为东道主的我们要把南京人优良的礼仪品德展示给全世界。让我们携起手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学生。

篇三:我与八礼四仪

俗话说的好“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这句古训,记载着我国有礼貌的优良传统。而大家是否做到了呢?而今我们就来谈谈“八礼四仪”给我们带来了怎样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呢?

大家都知道八仪是指: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四仪是指:入学之礼,成长之礼,春春之礼,成人之礼。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要与人交往,礼貌待人,恰当使用礼貌语言,就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让关系更加和谐。

记得在我上三年级的时候,我的爸爸带我去图书馆买书,可我怎么也找不到我想要的书,情急之下,爸爸叫我去问管理员,我硬着头皮问了,当时,我非常紧张,便说:“哪个《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的书,有吗?”“在楼上。”管理员严肃的板着一个脸回答了。我二话没说冲上了楼,在途中爸爸对我说:“阳阳,问别人问题时要说‘请问’,回答完要说‘谢谢’,知道了吗?”我点了点头,开始在二楼找了起来,左看看右看看,还是没找到,我就又去问了楼上的管理员叔叔:“叔叔,请问马小跳系列的书在哪?”管理员叔叔耐心地给我指路,我看叔叔讲完了便对他说了声谢谢。管理员叔叔笑着对我说,不用谢。从中我真实的

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需要礼!行走可以看出一个人对一件事的态度,仪表可以显现一个人的素质,餐饮可以体现一个人对事情的细心等等……每一件小事都能体会出每个人的道德素养,记得革命家毛主席,曾经回到韶山,和当地乡亲们吃饭,敬酒,乡亲们纷纷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但毛坚持敬酒。还有周恩来主席,朱师傅为他理发了二十几年,有一次刮脸时,周总理咳嗽了一声,脸上被刮了一道小口子,朱师傅很是不安,周总理安慰他说:“这不能怪您啊,怪我咳嗽没向您打招呼,还幸亏您刀子躲得快呢!”朱师傅深受感动,可见一个人文雅,和气,大方的语言沟通了人的心灵。

八礼四仪生活中处处可见,八礼四仪,也是一首诗,传扬着我国中华人民的优良传统。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4128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