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频道直播第一课读后感精练80条-读后感
9月1日,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的、备受中小学生关注的《开学第一课》继续跟全国学生见面。看完这次的开学第一课后你有什么收获呢?下面语文迷为大家整理提供的开学第一课的
中央一台直播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篇1】
今天晚上,我们全家人一起收看了CCTV1综合频道2023《开学第一课》,。今年的《开学第一课》邀请了多位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他们平均年龄都超过百岁。在革命岁月,是他们用自己的双脚踏出了长征路,用自己的意志谱写了长征精神。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叫秦华礼的通讯兵,已经104岁高龄,在过去的长征岁月中他就是一位“红色听风者”。他们白天行军,晚上学习无线电,在艰苦的环境中还要继续前行与学习,每天晚上都是在滴滴答答的电报声中度过。前半生学习通讯知识,后半生献身于通讯事业,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通讯事业。
节目现场还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升旗仪式。老红军们和TFBOYS一起高举国旗,全场起立高唱国歌。TFBOYS和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身上肩负的责任和散发出的.朝气与红军们的精神相应,这一环节也将晚会的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节目主题也因此定为“先辈的旗帜”,董卿、撒贝宁、何炅三位名嘴亮相,担任“班主任”主持。
看了今年开学第一课,我明白了许多道理,红军的优秀品质——坚强、智慧、勇敢、自信、顽强、团结……深深地鼓舞着激励着我。现在我能所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顽强拼搏的精神并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具备的。而是需要经过持久的刻苦磨炼,才能逐步形成。我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证实自己——我能行!
中央一台直播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篇2】
2023年看了央视的开学第一课先辈的旗帜,我感慨良多。
有一段历史我们不能忘记,那就是长征,有一种品格我们不能忘记,那就是长征精神!
怀想80年前的屈辱,国不成国,怀想80年前的生活,民不聊生。有这样一群人,为了国家的复兴,为了百姓的安宁,他们,走了一段难于上青天的路程。过草地,饥饿难耐,爬雪山,寒气袭人,漫漫两万五千里,他们徒步挺过来了。因为有精神,有信仰,支撑了他们。因为有目标,有毅力,才创出了这千古神话。
路,长吗?很长。难吗?很难。你能坚持下去吗?你支吾着,不知该回答“能”还是“不能”。我们很难想像当时到底是怎样的情景,也很难知道当时的困难到底有多大。但,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若你现在的学习就是次长征的话,你,走得怎样?你是不是有足够的勇气,有足够的毅力?你是不是永远都不曾想过退却?你能拍着胸脯说,你都能做到吗?
也许,你曾经无数次赞美过长征精神,也许,你曾不止一次地保证,自己也能做到那样。但当你去面对的时候,你的满腔热血还在沸腾吗?所谓的长征精神,并不是仅仅表现在长征上,精神要延续,品格要延续。当你真正地明白的那天,你会突然间觉得,就是你的守信,你的诚实,就是你的永不言弃,就是你的持之以恒。它们在不同的方面诠释了长征的新的意义……
中央一台直播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篇3】
长征,不光是靠自己的双脚从漫漫征途中走过来的老一辈人的骄傲,也是我们的骄傲,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它不仅载入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史册,在世界史中,它同样也是永远不可忘记的重要一笔!
长征的开始,是被国民政府逼迫的。国民政府以各种各样的袭击,使我们的红军伤亡惨重。红军在长征的途中,一路上要面对自然环境变化的考验,更要防备guomx和日本侵略者,使红军有了许多作战
红军长征的历史事件,将会在中国历史永远保留着,中国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它那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它激励着一个有13亿人口的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为了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概!
此时,我感到了一种力量,一种因历史而越发令人臣服的力量,我感谢那些长征中的先辈们,感谢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坚持到底,永恒的长征精神!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
幸福是什么?这是今年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每一个人对于幸福的理解和体验都不尽相同,在我看来,自信是一种幸福,超越自己是一种幸福,奉献和感恩同样也是一种幸福。
节目中有一个叫刘浩的小男孩,他是一个盲人,却十分热爱钢琴,虽然看不见,但是他很有自信,每天都在家练习钢琴。有一次,他跑到琴行里偷偷地练琴,练了4个多小时后,被工作人员赶了出来。他哭着说他不读书,每天都要来这里练习弹琴,可见他是多么的热爱钢琴啊!刘浩对自己学习钢琴很有信心,妈妈也特别用心,在硬纸板上用针一针一针地给刘浩翻译着盲谱,最终,自信的刘浩取得了成功。从盲童刘浩身上我明白了,幸福其实就是自信和超越自己后体验的快乐。
孟佩杰,是《开学第一课》中一个令人敬佩的女孩。孟佩杰5岁的时候,爸爸妈妈横遭车祸双双离世了,她的妈妈生前把她托付给了一个叫刘培英的阿姨抚养,她们的日子虽然过得很清贫,但毕竟还是平平安安。然而这样平静的生活仅仅持续了三年,孟佩杰八岁那年,养母因患椎管狭窄病导致不能行走,动弹不得,生活不能自理。祸不单行,不久后,她的养父也去世了。只有八岁大的她,承担起了照顾养母的责任,把这个家的一切困难都扛下来了。她每天都帮助养母做康复运动,200多次仰卧起坐,240多次伸腿,还要把养母亲背来背去。88斤的女孩,140多斤的母亲,要背起一个比自己重这么多的人,那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她每天除了上学还得帮助养母擦澡、换洗衣服、做饭等,有时为了上学不迟到,做好母亲吃的自己都顾不上吃就上学去了。许多家务活,她都能做得比大人还好,想一想这是多么的`不容易!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佩杰上大学了,也把母亲带在身边照顾她。想想她们的生活,再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我觉得我们该知足了。这对母女的感人故事告诉我们,感恩他人和奉献自己也是幸福的,快乐的。
《开学第一课》中可歌可泣的人和事还有很多很多,看完后我也想得很多很多。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英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经历创造着幸福,享受着快乐。同时也通过言传身教诠释了幸福的真谛:幸福是自信和超越,幸福是感恩与奉献,幸福是温暖的关爱,幸福是真诚的赞美……在幸福的世界里,珍惜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懂得对生活感恩。这样,我们就能幸福并快乐着!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
今天晚上我哪都没去,准时在家津津有味的观看中央一台播放的《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课》实在是太好看了。我还记得全篇大意是这样的:共分为四篇,分别是爱国、勇敢、自强、团结。
第一节课是“爱国”
有一位当年抗战时的大英雄讲了自己抗战时的故事。当时,日军侵略了中国,他捍死保卫中国,最后被 日本侵略者 打伤了双腿。他这种爱国的崇高精神令我敬佩!
第二节课是“勇敢”
抗战英雄讲述他的二哥王二小的故事。
这位英雄是这样讲述的:当年,我和我的二哥在山顶上站岗。突然,一大群 日本鬼子 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我看到了,便想冲下去把他们引入到八路军的攻击范围圈里。但冷静的二哥拉住了我,并对我说:“你先送信给八路军,等你送完信,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我听了就去送信。送完后我不放心二哥就回去了,在山顶上发现二哥正被一群日本鬼子围住,他的背后还有一个日本鬼子举着刺刀正对着他。日本鬼子叫他带路,而他却将日本鬼子带入八路军的攻击范围圈里。顿时,枪声四起,震耳欲聋。日本鬼子看这情景,这才知道他们上了王二小的当,一气之下将王二小刺死,重重得摔在悬崖之中。就这样,一个日本鬼子都没有逃走。战士们战胜后高高兴兴得回家去睡觉,而王二小却躺在了那冰冷的山涧中。
遇到事,勇往直前,这就是勇敢!
第三节课是“自强”
一位小朋友操控着飞机航模,穿过了各种各样的障碍物;一位小朋友操控着坦克,从钢丝上直接行驶过去;还有一位大哥哥操控着飞机,在空中跳起了舞。他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达到这样的水平,实在太不容易了。
不断得锻炼自己,让自己更加厉害,这就是自强。
最后一节课是“团结”
有一些小朋友们去革命老区体验做小八路军,他们在那里互相配合的做好每件事。
与别人共同努力做到更好,这就是团结。
看完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首先缅怀那些用生命换来我今天幸福生活的革命英雄们。也让我深深知道了不让自己的国家再受侵略,我们要学好知识,练好本领、遇到困难不害怕、与大家团结一致做好事情。这样我们长大后才能有能力保卫国家,保卫和平。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43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