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那些消逝的歌读后感王开岭合集76条-读后感

篇一

泥泞的道路上,印着一排排脚印,移动着,沾染着土地的气息。那是在暮色中前进的人们。应该是刚刚从自家农田归来的农民。也只有他们,不惧夜色,没有路灯也不在乎。因为太阳的余晖还在,不久后还会亮起星星,群星闪耀的热闹。

故乡的生活永远是美妙的。我私心想着,但实际我已远离故乡。现在,快要遗忘的故乡也因为这本《每个故乡都在消逝》唤起了童年的记忆。

曾经我不懂故乡,因为熟悉,所以缺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如今我翻动着书页,故乡的点点滴滴都在脑海里闪现。书中的乡村就像我的故乡一样,也是那么美。书中有流萤飞舞,我的故乡纵然没有见过,但夏日的昆虫还不少吗?五颜六色的蜻蜓盘旋在头顶,它们灵活地飞来飞去,有时还摇动着翅膀故意停在你的肩膀上挑衅。和它们玩是绝对不会闷的,就算目送着它们远去也总是充满希望。甚至是各种各样的小飞虫自由地穿梭在菜田里。它们虽然小,但飞得不快,是很容易找到它们的。

我还曾记得年幼时抓过的瓢虫。透过玻璃瓶,那小小的火似的身影一点点地爬动着,然后又不动了。以为这小精灵就这样闷死了,我急忙把它倒出来,它抖落抖落身子,就飞走了。轻盈的翅膀好像载着我的梦,飞向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文中也有一只瓢虫,它在车窗与作者相遇,短暂离别,却产生了无数支明丽、欢快的歌。当它破窗而出时,划出了作者远行时最美的风景。

原来童年的时光竟这样美好惬意,连一只昆虫都满载幸福和快乐。

我不再捉鸟、昆虫,和一切大自然的生灵。哪怕偶尔见到特别漂亮的,有触碰它们的意思,也因为这本书而打消了。我明白鸟儿只有驶入蓝天时最美,花朵只有自由绽放时最美,甚至是一草一木都在无言中美丽,装点着我们的生活,我又怎么忍心伤害它们呢?

倘若这自然消失了,我想故乡也不会独自苟活。没有故乡,我又该何去何从呢?我想等我长大了,我会带上这本书,回到故乡,重建美好家园。

篇二

这一本书已经是我的读物之旧了。虽然已经读完好久了,但每当我翻开灰尘皑皑的旧书堆时,看见了这一本书,我总是激动不已,拿起它爱不释手地翻了又翻,看了一次又一次。它就是我的最喜爱的书之一:《绿山墙的安妮》。这是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笔下的一部最著名的经典长篇小说。

故事开头讲述了绿山墙农舍的卡思伯特兄妹决定领养一个男孩,帮忙做点农活。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孤儿院送来了一位爱幻想、喋喋不休的红发女孩,一个向往美好的小精灵。正是因为这一个爱幻想、喋喋不休的红发女孩,如一阵清风吹开了这个农舍乡村以往的寂静无声。刚开始进入卡思伯特兄妹的家庭,玛丽拉是十分反感安妮,要求马修再换一个男孩,但安妮天性活泼乐观,她爱生活、爱自然、爱周围的每一个人,这种爱使她得到了应有的回报。由于马修被安妮打动了,一而再再而三地苦求妹妹:这孩子真的很有趣,又也怪可怜的,我们就收了她吧!之后,玛丽拉也勉强答应了马修的请求。直到她真正接触到这个向往美好事物的'小精灵,她不得不承认安妮的确是个很有趣、讨人喜欢的小精灵。不久后,安妮就正式融入这个家庭了,开始了自己的学业。

安妮长得并不漂亮,红头发、还有满脸的雀斑,重要的是她还是个孤儿,父母早早双亡。但是她有一颗懂的感恩、善良的心,再加上她的天性,在精神领域中堪称完美无缺。安妮也交到了很多朋友,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但她为了照护生病的养母玛丽拉,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大学学业,千里迢迢赶回来做了一名乡村教师,一边工作一边照护玛丽拉,这令我十分感动。

因为我看到了安妮活泼乐观的天性,所以每当我不开心的时候,总会想起安妮处事的乐观态度,它告诉我:不要悲观,不要对生活有着消极的态度。它是一种精神,通过阅读这一本书,安妮的精神永远活在我心中。

这个活泼乐观,生性善良却又常常惹乱子的,嘴角时不时荡漾着一抹微笑的女孩深深地镌刻在了我的心里。她很会交友,周围的人都很乐意地和她在一起相处。看到这,我不禁问自己:我为什么交不到朋友,为什么不能让自己更出众更讨人喜欢?求人不如求己,我很快认识到了问题的关键,我深深感受到:作为一个人,要善于发掘自己,让他人注意,大方地面对着别人,这样别人才愿意和你交朋友。然而这一点我恰恰没做到。

安妮有一种可贵、令我钦佩的精神,那就是她的乐观。我们都知道:一个人早晚都会经历一些风雨坎坷,但如果有着安妮那种精神,把困难当作挑战,在冬天过后,春天还会远吗?

通过阅读《绿山墙的安妮》一本书,我受益匪浅,和主人公安妮相比下,我真正地看到了我和安妮的差距。现在,每当我遇到困难或心里不开心,我偶尔也会想到我的读物之旧:《绿山墙的安妮》,这时,我总会大声地往自己心里呼喊:不要怕!迎难而上,把困难当作挑战!

《消逝的放学路上》这篇文章也带我回到了童年上学时的情景,那些都是回忆了,里面有快乐,有留恋,有遗憾,有怀念!有亲情、有乡情、有友情更有真情!放学路上的快乐,有那么多小伙伴的影子,现在三十而立之年的我们还有多少人记得那故乡的影子。

那小巷里一声声的'呼唤,是否还烙在我们的心上,那故去的亲人(奶奶),那些真切的关怀,在我们还没有能力回报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成为历史,也为人生的路上留下了一份遗憾。故留此文做缅怀!

世道变迁,人海茫茫,在这个物流的世界,独自追寻着自然的脚步,所能看到所能感受所听所思到的有多少?

我热爱大自然,爱它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角落,从我出生那一天开始,我就一直认为任何活着的东西,他们的人为伤害是不被允许的,或许,这是一个荒唐的想法,然而翻开这本透着自然之气的散文,没有人会否定,人类对自然的破坏真的已经到达了一层境界。

这篇散文,以作者王开岭和萤火虫的邂垢为背景,讲述了现时期萤火虫消失的足迹。令我震惊的是,居然只有极少的城市孩子曾见过萤火虫。记得每年在乡下的外婆家,那些个晴朗的夏夜,在流淌的月光里,我与那些翩飞的小精灵起舞嬉戏。但是,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如今的夏夜,却只能找到区区的一两只,我再也舞不起来。当初如此多的萤火虫哪去了呢?

跟随者作者的文字,逐字逐句,细细品味,王开岭的那份流萤情令我感动。他的童年同样有流萤相伴,在他眼中,那些精灵是美好的象征,是不容人亵渎的。但是愚笨的现代人,非要用一种叫科学的神秘武器,人碎了仅有的那点美。往往,所有美的.事物,一旦本质被揭开,那份震撼人心的美也将不复存在。就像天上的月亮,时圆时缺的美丽外表被科学家探索发现后,最终显示在我们面前的只是坑坑洼洼的球体罢了。

读完这篇文章,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两个字:珍惜,世上的很多东西,常常美丽只是昙花一现,而这种美如今却在加速流逝,就像草丛中默默飞舞着的孤独的光明使者——流萤。我是见过流萤的,它所散发的那束柔和的光环让我难以忘怀,就像黑夜绽放光彩的鲜花,那么迷人,那么夺目。难以想象,如果它在某一天突然完全消失,那么世界还会精彩,还会有存在的地方吗?

从这个即将消逝的小精灵身上,我理解了美的真正含义,美无处不在,但他们却随时面临着未知的危险。珍惜,珍惜,再珍惜,不要小看那先常见的东西,或许不久后它将不复存在,而恰恰只有那时候,我们才会懂得珍惜,才会意识到曾经的所作所为的恶劣,但是为时已晚。而透过作者诗意化的语言,触发了我们对自然的热爱之心,也让我们懂得,其实人生可能就像流萤,转瞬即逝,却能在人们的心中留下美丽的印记。而我们也要把握好青春年华,把那些即将消逝的时光拾起,去追逐自己的理想,让青春无悔,去创造一个更完美的人生!

合上青草气息的书页,静听窗外的虫鸣,仿佛有一只翩飞的流萤,随着记忆中的文字,涟漪般荡去……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43094.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