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玩家蔡澜读后感合集100条-读后感
首先,我很喜欢看这个节目,但是我看完了以后就有种感觉——被请来的嘉宾都是有头有脸的,但是为什么要整天让他罚站呢。大概是上辈子淘气淘得多吧,弄张椅子来坐坐如何,谢谢谢谢,这样舒服的多。
我的名字叫蔡澜,为什么叫蔡澜呢?因为我是南洋出生的,我爸爸说:“你就蔡南吧,南方的南”。但是我有一个长辈,这个名字也有个“南”字,所以说不好、忌讳,就改成这个波澜的“澜”字。古语也有云:“七十而不逾矩”,“不逾矩”就是不必遵守规矩,一下子就活了。
这个人生真的不错,真的好玩啊。有两种想法,你如果是认为很好玩就好玩,你认为不好玩就不好玩。就像你走过去一出门,满天乌鸦嘎嘎嘎地叫。这个很倒霉,但是你想,乌鸦是唯一在动物中间会把食物含着给爸爸妈妈吃的,这种动物很少,包括人类也少了。所以说在这么短短的几十年里面,把人生看成好的,不要看成坏的,不要太灰暗。我是最喜欢跟年轻人聊天的,因为我想我可以跟他们沟通,我自己心态还算年轻。就是发现很多年轻人,还是跟我有一点代沟,就是我比他们年轻一点,尽量地学习、尽量地经历、尽量地旅游、尽量地吃好东西,人生就比较美好一点,就这么简单。我喜欢看书,我喜欢看很多很多的书,什么书我都看,小的时候就看《希腊神话》,喜欢看这些幻想的东西。那么就喜欢旅行,一喜欢旅行眼界就开了,看人家怎么过活。我在西班牙的时候去看外景,有一个老头在那边钓鱼,西班牙那个岛叫伊比沙岛,退休的嬉皮士在那边住的。这个老嬉皮在那边钓鱼,我一看前面那些鱼很小了,我一转过头来,那边的鱼大的不得了。我说:“老头,那边鱼大,为什么在这边钓?”他看着我说:“先生,我钓的是早餐了。”没错,一句话把你的人生的贪婪,什么都唤醒了。
在旅行中间,你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人生哲理。另外的一次,在印度山上,整天就煮鸡给我吃那个老太太,我说:“我不要吃鸡了,我要吃鱼呀!“那太太说:“什么是鱼嘛?”她都没看过,那是山上。我就拿了纸画了一条鱼给她,说:“你没有吃过真可惜呀。”老太太望着我说:“先生,没有吃过的.东西有什么可惜呢?”都是人生哲理。
我出道很早,我差不多十九岁已经开始做电影的工作了。那时候跟一些老前辈一坐下来,一桌子十二个人,坐下来我最年轻。但是我坐下来的时候,我已经在想有一天我坐下来我是最老的呢。果然,这个好像一秒钟以前的事。我昨天晚上跟人家去吃饭,我一坐下来已经是最老的了。所以不要以为时间很长,就是这么一刹那就没了。提到墨西哥,我在墨西哥也住了一年,去到墨西哥的时候,我想买看有人家卖爆竹烟花,我想去买来放。我的朋友说:“蔡先生,不行,不行啊,死人才放的呀!”为什么死人要放烟花爆竹,其实他们那边的人生活很辛苦,人很短命,跟死亡接触的很多。那么一接触的很多的时候,为什么不把死亡这件事情变成一种欢乐的事情呢,那为什么一定要生着才庆祝嘛,人死了就庆祝呗。
我认为年轻人要做什么都可以的,只要有心的话,总有一天给你们做到,这个就是年轻的好处。在玩乐中体验人生,在平常的烟火气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我到一个餐厅去,我吃了很好吃,我就写文章来推荐给大家。因为做生意的确不容易,我不会随便骂人。至少呢,我写的那些文章人家拿去,彩色放大了以后贴在餐厅外面。你到香港去看好了,通通是,总之做什么事情都要很用心去做,样样东西都学,有一本书教你怎么做酱油的,我也买回来看。像我,我也练练书法、刻图章,学完了以后,学多了就样样东西是专家。所以,人的本事越多越不怕,就是我一天坐飞机,晚上的飞机,深夜的飞机多数遇到气流,这个飞机很厉害就一直颠、一直颠,颠就让它颠吧,我就一直在喝酒。旁边坐了一个澳洲大肥佬,一直在那抓住的,一直怕、一直抓、一直怕。好,飞机(稳)定下来了以后,他看着我,非常之满意的看着我。他说:“喂,老兄你死过吗?”“我活过”。
年轻人,总要有点理想,总要有点抱负,总要有点想做的事情,要做就尽量去做吧!
这本书一开始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是一本好书,很好的书,讲了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里的一些新陈代谢的变化。
然而,我觉得这本书却并不适合像我这样的穷人阅读。我决定活的有趣,这本书让我大概了解了一番关于作者蔡澜先生。我决定活的有趣,要做到这一点,我想首先应该要摆脱金钱的束缚才是。书中可以看出,蔡澜先生的社会地位不低,至少不用被金钱所束缚。
书中关于男士的.穿着打扮,烟,酒,茶等一系列的东西,倒是让我耳目一新。还有一些故事,也让我有些感触,然而大多都已经忘记了,只记起一些。比如:那个独守完璧之身的那个女人,终于在30岁的时候接受了现实,不知道她之后过得是否幸福。
还有书中一小章提到的如何于异性搭讪的方法,我怕是学不来的。嗯…蔡澜先生的丁克观念,以及他的西方思想,倒是和现在的我有些相似。不过我现在所拥有的思想,是建立在我现在的社会地位上的。我的社会地位变了,思想观多半也会变了。
蔡澜先生的社交圈,相信不止让我一个人羡慕。他朋友多,范围广,这也是我本所追求却又远远不及的。我也决定活的有趣,但得先解决了金钱的问题。这可能会很矛盾,就像我总想着,我喜欢的人若是也喜欢我,那么便开始精装自己,开始注重穿衣打扮,言行举止。然而事实却是,我不先变成这个样子,我喜欢的人便不会喜欢我。其实我也想变成这个样子,但被金钱束缚了。
所以…我一直无法做出好的取舍,因为我不信,我现在所处的地方会因为我的外貌形象而能有所改变,在加上的自己的性格…多半无望。
我决定活的有趣…等到那个时候,我再来复读一遍吧。
读书的时间少了,思考的空间就小了。高中里优雅的语文老师给我们最后一堂课时就给我们致忠言:以后要经常读书,保持自己思维的活力,不然就越来就像一潭死水(大致是这个意思吧)。
恍惚数年,我从当时信誓旦旦的暗许遵守到今日的满心羞愧,中间再不曾写过读书笔记,就连日记也渐渐不写了。待到想要下笔时,只能枯坐在书桌前,脑海中没有半个字。这个时候,看书可以启发思绪,所以我找书来看。
很多时候会感到浮躁,很多人会说这个社会是人情社会、金钱社会。我自己有时候也这么认知,可对于这种想法又有恐惧——想的多了,便会哀伤,仿佛自己的努力都不值一提。可是,大约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子,活在当下的人都会有“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的想法吧。还是尽量活的轻松一些,现实已经够残酷了,学会给自己解压才是人成长的收获。
初中的时候,我就想知道人为什么要活着。于是我在班级里做了个采访——问了几个同学“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那之前没有谁问过我这个问题,所以我是在认真的寻求答案。可惜,问了几个人都没有回答的很深刻,以至于我忘记了他们准确的回答,大抵是:”为了以后体验更多的快乐“或是“为了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之类。
蔡澜说“如果要为别人的话而活,是件相当悲哀的事情”。人生短暂,很多时候的焦虑与挫败是因为生活没有顺从自己的意趣——只是在生存。当然,大多时候生存若谈不来,何来享受生活。学会去听自己的话,过自己的人生是需要锻炼才有的技能。
渴望得到认可和过好自己的生活之间,还是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学习,那,就去做吧,忙忙碌碌的平凡生活,总要过得更有趣味些。
追求金钱,它带来一部分生活的意趣,去吃美食,看电影,买护肤品,约朋友吃饭,准备节日礼物,去一个想去的城市,没有钱是做不到从容的。但我不想成为它的奴隶——我想要成为一个有乐趣的人,还要充实自己的思想,金钱在此时可以做到部分的辅助,可以用来报培训班,可以买教辅书等等,但真正知识的吸收就得靠自己了,否则让我日夜躺在金山之上也没办法自动开启脑壳把知识都灌进去。所以,不要老是盯着别人的钱包,如果羡慕的紧,尝试去透过那些钱包去看他们是否是有趣的人,以及他们的有趣是怎样炼成的。当然,不断学习肯定是经久不衰又无可反驳的经验。
好的文章不动声色的给人启发,引人思考,它的文笔并不刻意,但是真实,真实的打动人。就像是口渴的人刚好拿到了一杯水,那种恰到好处的滋润甚至于可以带来对人生的喟叹。
有了想法,即使挨过一刻钟不行动,找出十几种说法来说服自己,也是徒劳的,心已经飞了,就是要想做便做。就如此时,脑海中有什么想说的话,就写下来,下一刻读的时候,别有风味。这样子态度的话,好像才是有一点点潇洒肆意,自由洒脱的样子来。生活是玄妙的,有很多悲喜,诸多学问。
最后,我看到了蔡澜的对于我那个问题的回答。把生活的素质提高,今天活的比昨天高兴、快乐,明天又要比今天高兴、快乐,就此而已,这就是人生的意义,活下去的真谛。
蔡澜《我决定活的有趣》,这真是一本有趣的书。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43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