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武汉重启一周年有感推荐

武汉重启一周年有感推荐

导语:祖国有难,你当先锋。在疫情到来之前,先做好防控。战场在哪里,党旗就飘扬在哪里。边肖为大家整理了武汉重启一周年。欢迎阅读。

武汉重启一周年有感推荐

第一条:

4月8日,武汉复航一周年,清晨5时25分,随着风笛声响起,装载着武汉、湖北两地企业生产的600多吨汽车配件、通讯产品、服装鞋帽、防疫物资的50列X8015次列车,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韩熙车辆段吴家山站安全发车,经邯线、刘娇线,从阿拉山口出境。

吴家山站党支部书记邵东说,这是4月份以来的第5趟中欧班列,也是2021年的第41趟中欧班列。车次是2020年同期的两倍多,超过2019年同期的车次。4月10日,该站还将增开一趟中欧班列,10天内增开6趟中欧班列,将创2021年中欧班列(武汉)的新高。

为确保日益加密的中欧班列,吴家山站按照中欧班列重点运行方案,开通绿色通道,加强运输组织,有序衔接中铁季连武汉中心站、韩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武汉海关等路内外单位和政府部门,精心选择优质集装箱货源和车源,优化装载加固、吊装作业等方案,协同作业、调车、货运、安全技术管理人员,昼夜作业,从而克服了连续。

吴家山站的干部职工对一年前重启以来武汉的巨大变化颇有感触。安全副站长王红阳说:“2020年4月8日,我和33名‘兄弟’在有关人员的配合和支持下,迅速运送了18000多吨防疫和生活物资,迎接武汉重启的好日子。当时中欧班列每周只开一趟,后来慢慢恢复到每周两趟。现在多的时候每周会开四五趟。”货运代理人饶曲说:“去年4月8日左右,我开着一辆电动面包车,为武汉一些居民区运送生活物资,后来被调到吴家山站做货运代理。现在我有幸成为中欧红军服务队的一员,能为一带一路做出一些贡献,我感到非常自豪。”

武汉韩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相关人员表示,2021年以来,中欧班列(武汉)往返运行60余趟,运输货物价值20多亿元。这充分表明,中欧班列作为除海空之外连接亚欧大陆的第三种国际货运方式,在完善国际联运体系、促进贸易畅通、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施互联互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二条:

突然,如果太晚了。几个多月来,数千万中华儿女一直在抗击疫情。从一开始的寒冷,到温暖的春天,有这样一群人,像寒梅一样绽放在高傲的枝头,在懵懂的你我面前,传播着自己的光和热。他们,暂时远离宁静的烟火,奔赴前线保护成千上万的家庭。

一封邀请函,一个红手印,当疫情在新冠肺炎爆发时,他们请愿参战,没有一个人退缩或逃避。他们也是父母捧在手里的宝贝,他们也是父亲的母亲。他们用勇气和责任的信念为我们竖起了保护罩。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为我们抵御了病毒入侵,撑起了武汉,拯救了全国。女人弱,医生强。这群逆行者中,有很多女护士。他们剪短了头发,擦掉了妆。即使他们脸上被防护服、口罩等防护用品打上了标记,被生理疼痛折磨,他们也没有抱怨,依然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乐观向上的心态做好本职工作。他们说:“当我步入这个行列,穿上这件衣服,这是我的职责,没有错。”

在这场疫情中,白衣战士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的勇敢倒退和无私奉献,带来了今天疫情的阶段性成果。武汉这座城市正在慢慢苏醒...关键时刻,他们挺身而出,为大家放弃家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救治病人,最好的诠释了医生的善良。在未知病毒的恐惧下,他们依然选择逆行,为生命而战,为国家而战,面对艰难险阻,永不回头,勇往直前,秉持仁义之道,鞠躬尽瘁,终其一生,力挽狂澜,帮助生命大厦倒下。这段难忘的经历注定会成为你职业生涯中永恒的记忆。疫情途中,有苦,有累,有忧,有情,有收获。在危险时刻的一场大考后,他们交出了合格的答卷。没有平静的岁月,却有人为你负重前行。这来之不易的局面离不开他们的努力。感谢他们,保护我们的生命,向白衣战士致敬!

第三条:

狭路相逢勇者胜!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这个义和团的春天,我们面临着两线作战的考验。打赢防治堵战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必须完成的历史性任务。两场战役一定要打赢!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金。越是关键时刻,越是要识别、检验、磨砺小草。这几天,社交媒体上流传一段中国女篮赛前动员的视频。视频中,教练鼓励队员:当有人需要挺身而出的时候,那叫责任;当一个国家身处逆境,呼唤勇气,是一种使命,一种信念,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党员中的广大干部要发扬在“疫情”和“贫困”的战争中奋斗的精神,团结“硬核”的团结力量。

越是困难,越显示出政治决心。张付青同志身体虚弱,面对枪林弹雨,总是勇敢地战斗,并要求加入突击队。他说,“因为我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应该冲锋在前,不怕牺牲。”两场战役,时间紧、任务重,考验着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我们看到,无论是疫情防控一线的“争分夺秒”,还是复产现场的“保质保量”...共产党员总是冲在第一线,他们的一言一行给公众注射了一剂“强心剂”。在这两场战役中,只有坚定的、进取的、斗士才能顶着风雨坚持到最后。我们的党员干部,就是“千锤百炼,任东南西北风吹”在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的旗帜。

越是困难,越是锤炼自己的素质和技能。两条战线作战对我们是前所未有的考验,也是对党员干部素质和技能的全面检验。为什么绝大多数党员干部在重任面前能接得住、扛得住、干得好?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工作实践中做出来的。正是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几度热锅上的蚂蚁”,才有了有序从容的疫情防控。奋战在各地区扶贫一线的干部,在疫情防控面前也表现突出。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正在经受疫情防控洗礼的党员干部,既是抗击疫情的中坚力量,也是脱贫攻坚战的加速器。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集中注意力。两场战役,没有“外人”!两场战役,都是人民的战争!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被口罩深深打上印记,防控物资企业及时复工并提供全面防护,科技人员争分夺秒强力公关,全国各地医疗队奔赴武汉...所有这些都向我们展示了人民团结的力量,共产党员的金名片,以及中国统治的优越性。打胜仗,就要站稳群众立场,汇聚群众智慧,激发群众力量,形成社会合力。“善用众人之智慧,则责无旁贷;以众人之力,必无败。”我相信,干部群众如果一心要构筑战争“疫情”和“贫困”的同心圆,一定是无坚不摧的!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486074.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