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行走爱读后感总汇76句-读后感
有了孩子之后,我开始更多的读书,虽然大部分是育儿书籍,借助书中的理念和知识,丰富我的育儿经验,同时我有一天猛然间意识到,读人物传记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手段,通过阅读伟大的人物传记,不仅自己可以受到教育,产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且这些人物传记永不过时,可以留给儿子乃至孙子,甚至可以传世。
我可以很自信的说,我是爱孩子的,也是爱周围的亲人的,但我无法做到像德兰修女一样,把自己献给所从事的事业,而且她的事业在很多人看来是那么不可思议,自己只有三件衣服,一生没有多余的财产,和穷人生活在一起,劳苦一生。她爱所有的人,不论是富人还是穷人,尤其是穷人,她和他们在一起,保持他们的尊严。最后她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但在讲话中她却说,她不配领这个奖,她是代表所有的穷人领受了。
德兰修女出生在一个还算富裕的家庭,虽然中间有变故,但是母亲还是让她接受了高中教育,摆在她面前的是大好前程,但是18岁的时候,她却毅然放弃安逸的生活,选择了去印度当修女,十几年的教师生涯并没有彻底实现她的理想,当看到穷人悲惨的生活之后,她毅然决然选择保持修女身份,出去帮助穷人,几经努力才终于被批准,在帮助穷人的过程中,她遭遇过很多困难和挫折,甚至很多次因为饥饿和劳累而病倒,但却始终坚守她的信仰,即使物质条件极其贫乏,她也用爱温暖每个被帮助的人。在她的感召下,很多家庭出身好的女孩也加入了这个行列,由此她走向了建立修女会的道路,并将她的救助机构不断壮大,她创立的临终关怀院、儿童之家,曾经被社会所不容,却最终越来越壮大。她的事业在扩充,但是她的精神世界依然在坚守,不论是恪守生活上的贫困,还是精神上的坚守,她都始终坚持着她的信仰,正如传记中的一段话,“沉默的果实是祈祷,祈祷的果实是信仰,信仰的果实是仁爱,仁爱的果实是服务,服务的果实是和平”,她一生执着于自己的信仰,执着于对世人的爱,在爱中行走,用爱的'力量解决了很多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
德兰修女看起来只是个平凡的人,但却有着无穷的力量,这股力量源自她的博爱,她虽然一生在感受主对她的召唤,认为她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主安排的,但能够有如此的信仰,并将爱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她配得起我们全世界人的尊重和爱戴。
只有心中充满爱的人,才会对别人献出自己的爱。我在书中不仅受到了教育,而且也会用这样的观点指引我的教育,让我的孩子心中充满爱。
《在爱中行走德兰修女传》读后感1
刚刚读完《德兰修女传》就发现有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现在能深深的体会到作者想要描述的那个人的一个心境和做事风格。同时也能感同身受在其中。
当德兰修女第一次去救一个人的时候,要知道那是一个非常非常脏的老人,满身都是污垢,而且散发着难闻的气味,而且就快死了。要抱这样的一个人,不仅需要爱心,更需要勇气,意志和力量。但是德兰修女做到了,为穷人中的最贫困者服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仅仅有爱心和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极大的耐心和无私的爱。
当今社会上的人们又是怎么做的呢?当然了,我说的也不是绝对的,但是总是能有那一部分人就像一个老人摔倒了,现在舆论都不敢去扶,生怕老人家扶起来后直接赖着不走。首先第一时间的是拿一个机照拍了下来再去搀扶,还有的人视而不见很冷漠的就走了,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当然这也不乏为有的老人的就是为了这个摔跤而赚钱的。后来我觉得有句话说没文化很可怕,但是我觉得如果一个人没有信仰更可怕。德兰修女就是凭着自己信仰一直走到最后。她觉得所有的行为都是上帝的指引,她只是来实践的。同时也认为自已是基督手中的一个工具,每天努力做一点点小事儿就会离开。这种深厚的谦卑特别值得我们好好领会。在姆姆看来认识自己,也就意味着认识上帝,因而这种对自我的认知,能够帮助我们心存谦卑。
当我看到姆姆离开我们的时候,我的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但是在姆姆看来,死亡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是生命的延续。
就这个话题,我们上个星期五读书会的时候也讨论过。当时说的就是有一本书上我看到说当人们去世的时候,这种物质痛大于生孩子的痛十倍。这时候,有一个同学就站出来说,请你不要把这种恐惧强加到我们身上。当然了,她也是好心去提醒我不要让痛苦的感觉停留在身内。其实是我还有后半句的话还没说完,当我们人生有信仰的时候就不会惧怕死亡,正如姆姆所说那样的。
还有一段姆姆说的“你若要爱人,首先要爱你的家人,同样你如要爱神,也要首先爱你的家人,通过爱你的家人来爱神,然后通过爱你的邻人来爱神,家是你爱人的起点也是你爱神的起点。涟漪就是这样扩展的,那更大的波浪也是这样开始的。”
这段文字对我也触动很大。首先要爱我们自己,同时有能力在爱我们最亲近的家人,邻居和身边的朋友,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我们再来爱众生。这也是我需要践行的路。
德兰修女在爱中行走,就是这么一个瘦小的女子却做着这么伟大的事情。她的事迹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和效仿。
《在爱中行走德兰修女传》读后感2
在这个世界上竟存在着德兰修女这样的奇迹——她直面墙外的地狱,为了帮助那些被称为穷人都奢侈的人们,不惜面临可能失去修女身份的风险走出修道院,凭着瘦弱的双手和微薄的物资,帮助了一个又一个陷于苦难的人,一步步创立一个个慈善机构。她的事业如今已遍布全球,被感动的人们或是加入她的队伍,或是给她以支持。
为了回应耶稣在十字架上那声替穷苦者喊出的呼召,她不惧蛆虫和污秽,不惧仇恨的目光,不惧恶意的揣测,不惧一无所有的可能,不惧宗教间的差异,以自己的一生去追随他的道路。
她将自己全然交付给神,倒空了自我的幻觉,神因而得以充满她,她身上便展露出天堂般的光芒。她是如此耀眼,许多人因她看到希望,回应了她传递的`号召,去帮助更多的人。
她看似卑微实则伟大,看似愚蠢实则智慧,看似弱小实则强大。她崇高,却又平易近人。她是一座桥梁,人们得以在她那里找到通往天国之路。她以自身行动呼唤我们和她一起追随耶稣,在各自的朝圣中照亮别人,也发扬人类灵魂中蕴藏的神性。
她面对这世界的深重苦难,没有选择沉沦于悲伤,也没有选择以仇恨灼伤他人,更没有逃避到幻境中,而是选择以爱去直面。她所做的看似有限,但她传达的爱是无限且有力的。她看到社会不公时内心可能也愤恨过,但她没有以恨的力量革命,而是以更博大的爱去治愈深陷伤痛的人们,因她深知失控的仇恨会将人引向毁灭。
她看到我们现代人已经严重被框架所束缚,成为工具的奴隶,所以她很小心地让她的机构不要显得那么"官方",保证给予者和受助者之间的平等关系。这也是她的智慧所在。
她的爱单纯得像孩子一般,只是想把糖分给所有人。没有区分和前提条件,博大、平等。在天主面前,只有孩子不会因羞愧而躲避上帝,而是爱着他的亲人。
真正的贫穷是心灵的贫穷,是被抛弃、被忽视的感觉。在她看来,人们只有愿意彼此帮助,身心的贫穷才会消失。帮助是平等和双向的,给予者留下了照顾收获了喜悦,受助者留下了祝福收获了照料。暂时弱小的人们因别人的帮助而强大,他们又去帮助和他们一样暂时弱小的人,并坚信大家终会走向强大,因奉献而向神靠近。
她在爱中行走,本身便成为了行走的奇迹。
《在爱中行走德兰修女传》读后感3
20世纪,有一位让世界为之惊叹的人物,她就是《在爱中行走——德兰修女传》中的主人公——德兰嬷嬷,这本书让我懂得了怎样爱别人,怎样宽容别人。
《在爱中行走——德兰修女传》描写了德兰嬷嬷非常奇妙的一生:在还没有成为修女之前,她就立志成为一位帮助穷人的人。她信仰基督,后来成为一名修女。36岁时,她听到了神的旨意,让她帮助全世界的穷人。两年后,她获得了罗马教皇的许可。此后,她创办了修道院。德兰在各国奔走数十年,建立200多所儿童之家麻风的疾病收容所等。她把爱撒向世界。
嬷嬷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她创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有4亿多美金的资产,很多大的公司巨子给她捐钱,她却用来全部捐给印度穷人。1997年,德兰嬷嬷在仁爱修女会总部安然去世时,她走后所有的财产仅仅是三套衣服、一双凉鞋还有一张耶稣受难图。她把一切献给了穷人。
德兰嬷嬷使我懂得了,穷人也是有价值和尊严的。嬷嬷认为,饥饿的人所恳求的,不单是食物,赤身的人所要的,不单是衣服。他们更需要爱、关心、接纳与认同。老年的德兰嬷嬷长年为心脏病所困,但她却能以一颗残缺的心去包容整个世界,她虽然不良于行,却能够跋涉千山万水,走遍天涯海角。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她心中有爱,有大爱。
德兰嬷嬷在演讲中说:“当别人对我说,修女们并没有开展一些伟大的工作,其实他们正默默耕耘,做着一些小事。我会对她们说,就算她们透过这些事情只能帮助一个人,也是值得的。”
有一首赞颂德兰嬷嬷的诗:
因为有了她,这个世界感受到了母亲般的爱。
因为有了她,这个世界变得温暖。
她是伟大的女性,她是伟大的母亲,
她就是忒瑞莎嬷嬷。
德兰嬷嬷将她想献的,能献的都献给了世界。她为了爱,耗尽了自己。她看上去那么柔弱瘦小,然而在她身上,却充满何等强大的的尊严与力量。
爱是最高超的道,爱超越一切,是各种美的的灵魂。其它的一切最终都会消失或终止,但爱会留下。《在爱中行走——德兰修女传》这本书给我很大的启迪。嬷嬷用她奇妙的一生告诉我们:她用毕生的时间去爱穷人,让人们懂得,穷人也应该被爱,被尊重。德兰嬷嬷是一个能点亮你我心灵的人,我从她身上学到,我们需要接过她手中传递爱的火把,照亮自己,照亮别人。
那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词语;那是一个活力四射的词语;那是一个懵懂的孩子最向往的词语;那是一个大人们最怀念的词语。这个词语便是:青春。同是90后的张牧笛写的《走走停停》让我对它更增添了一份向往。这本青春的手册《走走停停》正向我揭示了一段真正的青春。
它讲述了一个七年级女孩史青橙青春期的故事,这个女孩在青春期彷徨、前进、走走停停。无论是永不放弃的梦想,能让人精神百倍的朋友,她种类繁多的兴趣爱好……每一个字,透出青春的梦幻、青春的复杂。文中的青橙和我们一样,在生活中,有烦恼,有苦闷,有理想,有抱负,爱写作,爱音乐……文章有一种青涩、朦胧的唯美,有些忧伤。青橙的好友一一黄卡卡、西冽,她们各自诠释着生活的美好,以及各自不同的性格。青橙是嘻嘻哈哈又有点伤感的。黄卡卡是大大咧咧而又够义气的“哥们”。西冽则是有些羞涩,有些多愁善感。人物性格特点鲜明,贴近生活。青春,我们珍惜一点一滴,我们用理想填充时间。因为时间,就可以不断的尝试和改进;因为年轻,也就充满了未知的可能与欣喜,一切尽在掌握,一切又刚刚开始。“年轻没有失败”一切的挫折都有翻本的机会。
微笑─歌舞着青春。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要抱怨生活中有太多的曲折。为拥有青春而笑。大海如果缺少了巨浪,就会失去其伟力;高山,如果缺少了险峻,就会失去其壮观;生活,如果一帆风顺,就会失去其魅力。人类,如果缺少了微笑,就会失去其青春。舞台中,我们总会流露我们的微笑,那是我们坚强,我们拥有青春
自信─歌舞着青春。在困难面前我们从不低头,我们总是昂首前进。我们携手困难,用青春的自信在舞台上绽放异彩。我们用台下辛劳的汗水,换回舞台上短暂的展示,绚丽的舞姿演绎着我们不羁的自信。让我们捧着青春自信的光芒,将这自信变幻为我们的习惯,永久的保留。
活力—歌舞着青春。活力,迸发着我们的青春。正是有青春,才有活力。正是有活力,才体现青春。在舞台中,我们展现我们的活力,挥霍我们的汗水,只为换来热烈的掌声,只为换来一场完美的结果—完美的青春之舞。用活力去迸发青春,青春的汗水才挥霍的洒脱
我们走走停停,一路上寻找遗失的美好。生活里多的是被我们忽略的细节,偶尔,我愿意为美好的瞬间停留。日暮时分的窗口,夕阳把墙壁刷暖和了。在书堆中抬头,我不经意间就望见了天边如油画般凝练优美的晚霞。我的目光被之牵引,天空辽远如歌,大地纵横为诗。桌上,立着一杯妈妈泡的热茶,温热而清新。翻开久违的
我们走走停停,一路上寻寻觅觅梦想和爱。年少的我们都有着
气贯长虹的勇气和一往无前的信心,还记得那些为梦想拼搏的日日夜夜,那些挑灯夜读,那些跑道上的汗水,那些执迷不悔,那些奋不顾身。曾有人用“一场名为‘奋斗’的游戏”定义青春,为梦想奋斗便是青春的意义之一。这场旅行充满了未知的艰险和困难,我们或许会迷惘,会暂时找休息的港湾,因为年轻,我们有很多梦想;因为有梦想,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历练自己而不是盲目等待。因为勇敢,我们有很多动力;因为有动力,我们必须努力拼搏取得成功。而不是胆小怕事。因为执着,我们有很多力量;因为有力量,我们必须支配命运,完善自己而不是懦弱消沉。
因为微笑,所以自信;因为自信,所以活力四射;因为活力四射,生活才如此美丽。以青春的名义去狂想,以青春的名义去奋斗,以青春的名义去拥抱未来,不管现在多么不如意,只愿相信,有梦就有
希望,有青春就有未来。我们告别了少年的懵懂。青春,实在是人生夹缝里的一块湛蓝的天空,是上帝赐予我们的礼物!让我们歌舞属于我们的青春!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488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