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无穷大读后感收集76句-经典语录
部分等于整体:
如果问一个问题:所有整数的数量和所有偶数的数量,哪个多哪个少?相信很多人会觉得肯定是所有的整数多呀,因为整数是12345678这样排列的,而偶数是2468这样排列的。但是如果你把一和二对应,二和四对应三和六对应四和八对应的话,这样一直排列下去,你会发现,不管你排练到多少,总会有一个偶数和这个整数是可以对应的。
星际旅行:
如果速度达到光速,时间将会静止,如果速度超过光速,时间将会倒流。假设你决定去参观天狼星的一颗卫星,而它距离太阳系9光年,你搭乘上一艘以光速行驶的飞船。这时候,你很自然地会认为从天狼星到回天狼星的往返一程至少要18年,因此你一定会筹划着携带上大量的食物以做供应。但如果你乘坐的飞船运行速度接近光速,那么你的所有担心都将是没有必要的,而所有的防患措施也完全是多余的。事实上,如果你的速度能达到光速的 【第99句】:99999999%,那么,你的手表、你的心脏、你的肺、你的消化和思考过程都将会减慢70000倍。如此一来,地球到天狼星往返一趟所需的18年(这是从地球人的角度看到的时间)对你而言,不过是区区几个小时而已。而事实上,若是你一吃完早饭就从地球出发,那么,当你的飞船降落在天狼星的一个行星上时,正好是你想吃午饭的时间。或者,如果你行程匆忙,吃完午饭后马上就得回家,你也很可能会赶到晚饭时回到家。但在当你回到家时你定会大吃一惊,因为你会发现地球上已经过去了18年。且因为你是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在运动,故而地球上的18年对你来说,也不过才一天的光阴而已。
隐性遗传和显性遗传:
两条染色体当中只需一条上面的信息就可以显现具体表征的叫做显性遗传。而必须两条染色体同时具备同样的信息,才可以在外观显现的叫做隐性遗传,所谓的隔代遗传,就是虽然父体和母体没有相关的`表征,但是不代表他们的某一条染色体上面没有相关的信息,如果它们身上携带有相应的基因,那么他们的孩子身上就有可能出现在父体和母体身上没有出现过的表征。
人造病毒
所有的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而有生命的细胞和没有生命的一团物质,它们的区别是是否有基因。而基因的本质是一团以固定结构存在的原子,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蛋白质分子,一部分是核糖核酸。病毒就是自由基因,现在生物化学家已经掌握了用普通的化学元素合成生物蛋白和核糖核酸的方法,虽然暂时只能合成最基本的一种病毒,但是假以时日,未必就不能用简单的化学元素来合成所有的基因。
拓宽视野:
古人他认为地球是世界的中心,后来放大格局,认识到太阳才是中心。对于现在的大多数人来讲,可能内心的潜意识认为太阳就是中心。但事实上,从天文学观测到的结果来讲,整个太阳系都是在银河系当中特别特别边缘的一个小地方。以前听到一个学者说,如果以后的孩子选择专业的话,不考虑生存的前提下,他会建议孩子要么选择天文学,要么选择历史。因为历史可以从时间的维度来极大的放大格局,而天文学可以在空间的维度放大格局。
自然科学揭示世界的本来面目,在价值观当中,这应该成为非常重要也非常珍贵的组成部分,价值观越贴近世界的真相,对行为的指导意义就越大,所以自然科学不可不了解。
这书《无穷的开始》是在得到听的,作者戴维·多伊奇,是一位非常有名的量子物理学家,他喜欢用现代科学的思维解释整个世界的运转,在本书中他解释了人类进步的根源,并描绘了一个文明无限发展的未来。
我对于世界的起源之类的探求世界本质问题的东西都很感兴趣。我会没事想那三个哲学的终极问题,也是保安叔叔最爱问的三个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翻译成我们人类和世界的关系就是:人类是什么?人类为什么会出现这个世界上?人类将来的结局会怎样?
《无穷的开始》这本书部分解释了这些问题。
作者认为,人类不是偶然出现在地球这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上的.,地球并不适合人类居住,是我们利用自身的进步一点点适应了这样的环境;由于我们有进步的能力,所以未来我们还会继续美好的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
在《得到》的文稿里,由于
我觉《得到》的文稿有
不过我还是梳理一下得到文稿的内容,看看作者是如何阐述人类的进步的。
【第1句】:进步是什么?
作者认为,人类的进步源于人类对知识的追求。
那么,到底什么是知识?
知识本质上就是一种对现象的解释。它具有三个重要的特点:一是难以改变,二是能够延伸,三是可验证。
难以改变,是指知识中的每个细节都不容改变。比如,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等等。这些都是无法改变的数据,变一点就不是月亮了。
可是关于月球的传说,却可以随意变动。我们熟知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有的说法是嫦娥自己想长生不老,所以偷偷吃了后裔保存的长生不老药;还有的说法是嫦娥是为了防止后裔的徒弟逢蒙抢药才一把吞了下去,最后不得已飘飘然独居广寒宫的。所以,神话可以各种变,神话就不是知识。
能够延伸,是指知识能解释所有的这一类现象,不局限于某时某地。比如世界起源于大爆炸,是现在公认的知识,整个世界都是这么来的。
可是在不同的文化中,关于世界起源的神话却是五花八门的,咱们
可验证,是指知识可以通过实验或预测,被证明或者证伪。还是上述大爆炸的理论,现在很多知识都可以解释这一点,比如现在宇宙还在不断膨胀之类的,霍金在《时间简史》里有描述,可惜我看的似是而非的。
可是神话里的盘古和上帝,谁见过呢?
作者认为人类进步的开端是欧洲的启蒙运动。在这之前人类文明发展缓慢,在启蒙运动之后人类文明才开始飞速发展。这一点我保持怀疑态度,欧洲的启蒙运动鼎盛时期在18世纪左右,这个时候是我国的康乾盛世时代,封建文明已经高度发展了。
当然这是观点不同,不影响事实的存在,我认为人类是一直在进步的,能够进步到什么程度呢?我觉得这是个哲学问题了。
比如在电影《阿凡达》中,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着迷一般的研究潘多拉星球的各种资源和现象,希望征服这个星球。而潘多拉的纳美人似乎跟原始人一样遵循着最古朴与自然的法则,而这最原始的自然法则最后反而是他们最坚不可摧的屏障。
所以我们人类终其整个种族的力量追求进步和发展,有没有可能最终追求的东西是我们一开始就拥有的、可是随着所谓的进步最后被抛弃的呢?
【第2句】:进步在未来会怎样?
作者认为,人类有进步的必要,也有进步的能力。
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可是我也坚信,宇宙有他至高无上的能量和规则,世界万物都要遵循这个规则。我们进步的最终结局不是改变这个规则,而是终于学会遵守这个规则。
你怎么看?
极简宇宙史读书笔记一
“想象现在是一个温暖无云的夏夜,你在一个遥远孤独的火山岛上,围绕在你周围的海面风平浪静,如同内陆的湖泊,只有极小的波浪冲刷着白色沙滩。周遭一切都是那么宁静。你躺在沙滩上,闭着眼睛,被白天阳光烘烤过的温暖细沙将热量缓缓地传递给空气,空气里弥漫着香甜迷人的异域气味。”从没想过一本宇宙史、一本物理书会是这么一个开头。
干得好,加尔法德。
我的纯意识跟着你冲破地球的引力,冲出太阳系、银河系,遨游外太空,甚至来到临界最后散射面,来到宇宙的起点;那个微缩版的我又跟着你认识了电子、中子、质子、胶子。一切是那么的不真实,却又实实在在的“身临其境”。
不真实,是因为一切都是全新的视角与知识,尺度之大,远超出我们视野所及、甚至想象力所能及;身临其境,是因为这一切似乎都发生在我们周围,在海边度假、喝杯咖啡都能遇到,书中所讲述的“高深”知识,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决定着地球万物的生长、存续,决定我们每个人是否还是个完整的整体,而非轻易被其他物质融入。
所以,谢谢你,加尔法德。
你为我们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剑桥大学应用数学与理论物理系的讲座或讨论会的资料,以及你访问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圣巴巴拉的Kavli理论物理研究所时获取的一些材料”,通过你的表述,更让我们这些“凡人”有机会了解到现代科学的革新,更深刻的了解了自己生活的这个世界。
每翻过一页都忍不住惊叹,而这一切都是这么触手可及。我们离最前沿的科学已经不能更近了。
《极简宇宙史》刚出版时,《环球人物》提到:霍金写过《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大设计》,在这些书中,科学不再是理论化枯燥乏味的嚼蜡,而成为一种有趣而奇幻的旅行。加尔法德则继承了老师的长处,他将大量理论化研究转变为简单而感性文字——也许,他是想用这样的写作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应该也只有真正的大师,才有能力将深奥的科学,用平实的语言讲述出来,他们旁征博引的不是高深的理论和公式,而是日常生活的`细节,以及对各位科学家的尊敬。字里行间,我们能看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和对整个宇宙的崇敬。
极简宇宙史读书笔记二
要写一本普罗大众都能看得懂的物理科普书是非常困难的。写得深了,普通老百姓看不懂。写得浅了,只有一个晦涩难懂的物理名词,而没有物理公式或更深入一步的解释,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是看不懂。而本书就是后者。
号称不用公式,要让所有人都能看懂神秘的物理知识,并不是用一个酷炫的宇宙旅行,而对于晦涩难懂的物理名词一带而过就可以达到的。在完全没有任何其他背景知识的情况下,你能知道“引力仅仅是空间弯曲的结果“是什么意思吗?
作者是剑桥大学物理学博士,据说是霍金的亲传弟子。写这样一本书实在是有点暴殄天物了,有空还是多写一点物理研究paper吧。
如果对物理感兴趣的话,还是推荐霍金的《时间简史》。虽然这本书偏向于前面所说的第一种物理书,有一点难,但是如果有一点物理基础的话,多看两遍还是可以看懂。另外推荐《从一到无穷大》,这本书以讲故事的形式告诉我们很多有趣的原理,原理背后的解释恰到好处,易于理解。覆盖面不仅是物理,还有数学化学等。
极简宇宙史读书笔记三
认真算下来,科普书还是看过十几本了,一直在忧虑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有人要我推荐一本科普书给他看,我该推荐哪本呢,好书太多,但是对一个完全没有底子的人来说看哪本可以让人可以看得懂,顿时产生浓厚的兴趣呢?直到看到这本,我找了到,这本《极简宇宙史》再合适不过。
这本书文风生动活泼,像一个朋友在讲述着遥远的故事,不疾不徐,娓娓道来,不知不觉听入了神,感叹宇宙的奇妙。本书从天文入题,相对论、量子物理、到两者的矛盾,到最终可能统一的两者的理论,都将的很细很透,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微观粒子的讲解,这一块之前还是我特别混乱的区域,电子、原子核、粒子、夸克什么的,一直不懂他们的联系,也不知道该怎么去理清他们的关系,这个问题竟然在本书中给我解决了,真是开心。还有还有,书里对电磁力、强力、弱力及它们所在的场的描述非常生动易懂。
正好一个朋友问我最近在看什么书,毫不犹豫把本书推荐给她,相信她会感谢我带她进入一个奇妙的世界。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444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