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病梅馆记读后感10个字汇聚60条-读后感

病梅馆记读后感600字1

如果全世界的女人都像蒙娜丽莎一样微笑,蒙娜丽莎的微笑就不会拥有那动人的神秘魅力了。

如果所有的塔都像比萨斜塔那样倾斜,科学家就不会想方设法去保护比萨斜塔。

如果地球上到处都是“空中花园”,这些建筑就只能当作一般的公寓出售。

如果……

个性美太重要了。千人一面或是千物一面,带给人间的只有单调、乏味和枯燥。你觉得街上的行人都穿着清一色制服好呢,还是穿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合乎自己口味的时令服装好?但凡事遇上走极端的人便麻烦了。嗯,这东西好,有特点,于是要求所有的东西都这样“有特点”,殊不知都有这样的“特点”就成了没特点、没个性。蒙娜丽莎的微笑、比萨斜塔、“空中花园”都是风格独具的美好事物,但泛滥开去,结果适得其反。

(病梅馆记》恰是对这类明求个性、暗成一律的人的愤怒宣言。梅是“岁寒三友”之一,铁骨能傲霜,雪夜散芬芳。梅受到众人的喜爱,也为文人墨客所推崇。诗人林逋,以梅为妻鹤为子,写下咏梅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这样高洁的梅,风雪不能使它屈服,而人的“改造”却让它无可奈何地“折腰”或许从丹青以及审美的角度看,梅的确是“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歌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这并不能成为“病梅”的理由啊!梅有生得直的',有生得弯的,这都是个性,并不存在某种个性就更优越的结论,结果这些自认为清高的文人,为了满足自己已经扭曲的个性中对“曲梅”的嗜好,竟让“蠢蠢求钱之民”将自由生长的梅进行诸如 “研直、删密、锄正”的改造,还用棕绳缚之,养在盆中,供他们欣赏。这种以扭曲之物为美的嗜好,与古代男子对妇女“三寸金莲”的爱好同样是变态心理在作怪!

想想封建时代的育人选才制度,统治者正像那些病梅分梅者一样,用种种教条将好端端的青年学子束缚得透不过气来,由此扭曲、删削其个性,使他们最终变成只会摇头晃脑地吟诵经传的腐儒或奴才。难怪龚自珍先生会愤怒得指天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让所有被扭曲的个性重归自然吧。

病梅馆记读后感600字2

我读龚定庵的《病梅馆记》,深有所感.

他以为一盆盆的梅花都是匠人折磨成的病梅,用人功放法制造成的那一副弯曲佝偻之状乃是病态,于是他解其束缚,脱其束缚使其无拘无束的自然生长,名其书斋为病梅馆龚氏此文常在我的心中出现.令我憬然有悟知万物皆顺自然.盆景是艺术而非自然.我欣赏之余真想告诉天下的父母说一句:放开孩子们的手吧!给他们更多的决定权吧!

下面是译文,文章中间加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可以了

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产梅.有人说:“梅以枝干弯曲为美,笔直了就没有风姿;以枝干横斜为美,端正了就没有景致;以枝干疏朗为美,稠密了就没有姿态.”本来嘛,这些文人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号召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天下的梅;又不可以使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删掉繁密的,锄掉端正的,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拿这作为职业来赚钱.梅的枝干的横斜、疏朗、弯曲,又不是愚蠢的、只知赚钱的人能凭他们的智慧能力做得到的.有人把文人画士这独特偏嗜的隐衷明白告诉卖梅的人,(使他们)砍掉端正的,培养横斜的侧枝,删掉繁密的,杀害它的嫩枝,锄掉笔直的,阻抑它的生机,这样谋求高价:于是江苏、浙江的梅者病残了.文人画士所造成的祸害的酷烈,竟到了这个地步啊!

唉!怎样才能使我有很多空暇的时间,又有很多空闲的田地,来大量贮存江宁、杭州、苏州的病梅,尽我一生的时光来治疗病梅呢!

教学目标:

【第1句】:学习本文以梅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第2句】:掌握、积累文言实词“使、病、解、本、穷”等、文言虚词“以”和复习使动用法。

【第3句】:理解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和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

【第1句】:诵读、文言实词的积累、复习使动用法。

【第2句】: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

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方法:

诵读—积累—领悟—表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初中时我们曾学过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大家能不能齐声背一背这首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清朝统治者扼杀人才的强烈不满,喊出了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强烈呼声。今天我们要学的是龚自珍在同一年写的控诉残害人才的另一篇作品:《病梅馆记》。(板书课题、作者)

二、简介作者。(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作者”)

龚自珍,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人。我国近代杰出的的思想家、文学家。

三、了解完作者之后,我们一起来看看本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本文的学习目标有三个:

【第1句】:学习本文以梅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第2句】:掌握、积累文言实词“使、病、解、本、穷”等、文言虚词“以”和复习使动用法。

【第3句】:理解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和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四、为达到这几个学习目标,本节课我们将采用“诵读—积累—领悟—表达”的四步法来学习这篇课文。

五、诵读。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也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诵读时必须注意三点基本要求:就是要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还要读出语气。

【第1句】:同学们听录音范读,听的时候注意以上三个要领,并划出在预习过程中发现的理解有困难的文言词语。

2.录音听过之后我们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生字的读音、注释,请一位回答。

欹qī(倾斜)诏zhào(告诉)斫zhuó(用刀斧砍)

遏è(阻碍)诟gu(辱骂)贮zhù(贮藏)

3.结合我们刚才讲的字音,请同学们来集体朗读课文,读的过程中要注意诵读的三要基本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4.下面给几分钟时间,请同学们结合书下注释,自由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将不理解的地方划出,然后我们集体讨论解决。

六、积累。

【第1句】:学生质疑。

【第2句】:指名翻译下列文案。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把梅弄成奇怪的形状,弄成病态,拿这作为职业来赚钱。

这里有两个“以”分别作何解释呢?下面我们再来看课文中的'几个文案,看看其中的“以”又分别是什么意思?请看屏幕。“以”是《高考考纲》要求掌握的十八个文言虚词之一,大家在平时要注意多积累。

①梅以曲为美凭借

②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表目的,来

③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a、把b、表目的,来

④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凭借

⑤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把

那么这里的“夭”是什么意思?“病”呢?使动用法我们在上一单元曾具体学过,大家还记得使动用法有几种形式啊?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请同学再找一找文中还有哪些词语是使动用法呢?

①夭其稚枝夭,使……弯曲,摧折。动词的使动用法。

②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夭,使……弯曲。动词的使动用法。病,使……病,损伤。名词的使动用法。

③纵之顺之纵,使……放松。顺,使……理顺。动词的使动用法。

④必复之全之

复,使……恢复,复原。动词的使动用法。全,使……健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再来看第二句: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智力为也。

梅的枝干的横斜、疏朗、曲折,又不是蠢蠢追求金钱的人能凭借自己的智慧能力办得到的。

【第3句】:我们还要注意本课一些重要实词的用法,他们是“使、病、解、本、穷”,请大家将书本打开到106页练习第二题,迅速的做一下前两项,我们马上请同学来回答。

七、领悟。

【第1句】:看完字词之后,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看看文章三节分别写了什么?

板书:

以梅喻人

病梅—疗梅

托物言志

分析过程:a、课文第一段中有一句话这样说:“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这里的“此”指代什么内容?(“而江浙之梅皆病”)那么江浙之梅为什么会病呢?根源是什么呢?文人画士的孤僻之隐。那么文人画士的孤僻之隐是什么呢?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那么文人画士为了达到这个标准都做了些什么呢?三个不能,后来怎么样了呢?那么鬻梅者对梅都做了些什么呢?大家要抓住关键词。

b、第二部分疗梅,我们来看看作者的行文思路。

【第2句】:本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与我们一般的审美取向不同,很多人认为是“艺术创造”的东西,作者却认为是在扼杀天性。为什么会这样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知道本文的写作背景,好,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

那么,文章中的“梅”的意义显然不仅仅是一种植物了,它象征着什么呢?明确:人才。那么大家回忆一下课文出现哪些相关人物呢?文人画士,将孤僻之隐告诉鬻梅者的人,还有鬻梅者,他们分别有何寓意呢?文人画士是封建统治者,而后两者是封建统治者的帮凶。

【第3句】:那么文中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呢?(以梅喻人)这种写法叫什么呢?托物言志。正因为作者以梅喻人,托物言志,所以文中对梅的感情实际上是对人的感情,我们要理解作者的感情就要找出文中能够饱含作者感情的语句来,请找出来。

①“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看这一句饱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对清朝统治者残酷摧残压抑人才的愤慨痛恨之情。什么祸害呢?(江浙之梅皆病也就是天下的人才都成了庸才。为什么会这样呢?刚才说对梅怎样进行摧残的?斫、养、删、夭、锄、遏,那么这些就是对人才的?摧残。那造成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呢?刚才说的审梅的标准,其实也就是清朝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标准,扼杀人才,选用庸才。

我们再来看下一句②“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作者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决心呢,我们再来看看其怎么疗梅的泥?这反映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呢?作者迫切要求改革弊政和追求个性解放强烈愿望。

八、表达。

托物言志这种写法可以使要表达的意思既含蓄又深刻,避免空发议论,还因为政治气候的原因,不好直接抨击时政,所以为众多的作家所采用。本文借“梅”这一意象,寄托深意,假如现在要求同学们借“荷”、“松”或“菊”等来写意,那么你将借此抒发怎样的情怀呢?

要求:托物言志,咏物抒情,要抓住所托之物的特征。例如花草之类,或抓住外部形态,或瞄准其生活习性。《爱莲说》及我们上学期所学《荷塘月色》,都抓住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特点,表达洁身自好的情操。

九、课堂练习。

1.下列加点字拼音、解释错误的两项是(B)(E)

A.以欹为美(qī倾斜)B.甘受诟厉(gu骂)C.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zhuó砍)

D.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zhào告诉,一般指上对下)

E.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yù买卖)F.辟病梅之馆以贮之(pì开设)

2.选出下列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一:夭其稚枝(C)使动用法

A.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形-动,竭尽B.又时病其漏意动

C.必复之全之使动用法D.火尚足以明也形-动

例二:植数茎以塞责(A)来

A.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来B.梅以曲为美凭

C.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凭D.今以钟磬置水中把

3.选出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组(D)

A.安得使予多暇日怎么则思知止以安人使……安定

B.以五年为期作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

C.遏其生气它们的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肯定语气,一定

D.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梅之欹之疏之曲的

十、课堂小结。

这一节我们通过课文的学习,重点学习积累了文言实词“使、病、解、本、穷”、虚词“以”,复习了使动用法,理解了本文“以梅喻人、托物言志”的特点,深刻体会了作者改革弊政,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并了解了一种学习方法,“诵读—积累—领悟—表达”,希望同学在以后学习文言文的时候能逐渐地掌握它,运用它。

十一、布置作业。

【第1句】:背诵全文。

【第2句】:做完巩固练习。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第1句】: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告诉,上告)

【第2句】:明: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公开)

【第3句】:欹:以欹(qí)为美(倾斜)

二、一词多义

【第1句】:使:

①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动词,让)

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动词,派)

③人皆得以隶使之(动词,驱使)

④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派遣)

【第2句】:病:

①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②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生病的)

③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成为病态的)

④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不堪)

⑤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对……感到困苦)

【第3句】:解:

①悉埋于地,解其综缚(解开)

②后虽经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解释)

③有不解处(理解)

④太后之色少解(放松,缓和)

【第4句】:本:

①予本非文人画士(本来)

②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树梢,引申为次要的.)

③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探究根源)

【第5句】:穷:

①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用尽)

②四时之景不同,其乐亦无穷也(穷尽)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走完)

④穷且亦坚,不坠青云之志(穷困)

四、词类活用

【第1句】:绳: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名作动,约束)

【第2句】:隐: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动作名,隐情)

【第3句】:直、密、正: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形作名,挺直的枝干,茂密的枝干,端正的枝干)

【第4句】:夭、病: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动用法,使……奇形怪状,使……成为病态)

【第5句】:病:予购三百盆,皆病者(名作动,生病)

五、难句翻译

【第1句】: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

译:有人说:"梅以(枝干)曲折算作美,直了就没有风姿;以(枝干)横斜为美,端正了就没有景致;以(枝干)疏朗为美,稠密了就没有美态。"固然如此。

【第2句】: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译:(对这些,)文人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即不便公开宣告,大声号召,来约束天下的梅。

【第3句】: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译:又不可以使天下的人砍掉挺直的(枝条),删掉稠密的(枝条),除掉端正的(枝条),来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拿这作为职业来赚钱。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45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