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读后感300字汇集100条-经典语录
假期我读了《父与子》这本书,这书是一本幽默的连环漫画,作者是德国著名漫画大师埃.奥.卜劳恩。自问世七十多年来,每一个读过《父与子》的人,都能从中获得最开怀的笑声。《父与子》已经超越国界,成为全世界人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们喜欢《父与子》是因为书中塑造的是一对可爱又十分有趣的父子,他们善良、正直、真诚、宽容,并富有幽默感,他们总能最合时宜地调动起读者们的兴趣,而又不失时机地引人发笑。这便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
文中的《糟透的.家庭作业》讽刺了替儿子完成作业的父亲,老师得知儿子的作业是父亲帮忙完成的,就批评作业“差得让人无法忍受”,让父亲无地自容,只能偷偷地“趴在地上看书呢!”
每当我看完这本书,我就暗下决心,凡做作业要独立思考,坚持作业完成后才请家长帮忙批改,就这样我的学习慢慢有了进步。
《父与子》带给了我很多乐趣,但带给我更多的是学习上的启发。
《父与子》读后感300字1
这个假期,我读了一本叫?父与子全集?的书,它出自德国漫画大师埃·奥·卜劳恩之手。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对父子,父亲幽默搞笑,儿子淘气可爱。虽然这本书里没有详细的文字介绍,但有有趣的漫画,足可以让我们懂得了漫画的内容。
看了这本书之后,我觉得父亲真的很爱他的儿子。我最喜欢其中的一片漫画?给儿子的惊喜?。漫画中写了放暑假了,父亲想给儿子一个惊喜,在一天早晨,儿子还没有睡醒的时候,父亲叫了一给人帮忙和他一起把儿子的床搬到了他家的汽车上,父亲开着车拉着熟睡的儿子到了野外。当儿子睡醒之后,发现自己竟然在美丽的天野之中,有明媚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可爱的鸟儿唱着动听的歌曲陪伴着他,儿子这是感觉自己幸福极了,他惊讶地自言自语:“哇哦!我一定还在做梦吧?”
看,多好的爸爸呀!虽然我的爸爸没这么做过,但我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体会到他对我的爱!你们呢?相信你们也有一位爱你们的爸爸!你们体会到了吗?
《父与子》读后感300字2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我的姨妈送了一本彩色双语版的《父与子》,虽然低年级已看过,但是它还是让我看的爱不释手。
此书荣获纽伯瑞儿童文学银奖故事幽默风趣,此书的文字是根据《父与子》的漫画而编,全书采用中英对照的方式,作品中一幅幅小巧精致的画面闪烁着智慧之光,社工、时时流露着纯真的父子之情与融融的天伦之乐,更震撼人心,此书让读者既能更好的理解漫画的幽默,又能学好英文,可谓一举两得。
其中一些连环画更是深深吸引了我如《海虾带来的烦恼》、《逃学的人》、《假面舞会的化妆》·····这些漫画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有时我笑的前仰后合,有时笑的眼泪都出来了。我想如果你看了这本书你也会和我一样看的爱不释手的,快来加入吧!
《父与子》读后感300字3
《父与子》是由德国的埃.奥.卜劳恩画的,这本书画出了父亲与儿子的幽默感。如《喂天鹅》:父亲带着儿子来喂天鹅。结果食物都喂光了,天鹅就拍着翅膀大叫,父亲实在没有办法了,就把烟斗放在了天鹅的嘴里,天鹅就大摇大摆的游走了。如《汽车出了故障》:父亲开车带着儿子,结果汽车出了故障。父亲怎么也修不好。
过了一会儿,父亲看见一个小孩滑着滑板车,父亲把腿伸到外面,也想滑板车一样滑了起来。看到这里,我不由为父亲的幽默感到敬佩。如《取火》:父与子在孤岛上做了一把弓箭,射死了一只海鸟。儿子看父亲在钻木头,感觉很奇怪。儿子想起来带火柴了,就把火柴拿了出来,父亲非常惊讶。
卜劳恩写了《父与子》这本书,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尽管如此,德国法西斯统治者却容不得他。一九四四年三月,他遭到逮捕,在临行的前一天夜里,他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么伟大的写作家,他要是还在,就可以再给大家画画了。
《父与子》读后感300字4
伟大的漫画大师矣.奥.卜劳恩创作的《父与子》,这本深受大家喜爱的连环画用一幅幅小巧精湛的画面,无言地流泻出纯真的赤子之情与融融的天伦之乐。
书中的父与子其实就是卜劳恩与他的儿子,而书里描绘的故事也就是卜劳恩父子之间的故事。幽默搞笑的`一个个故事,让我废寝忘食,大笑不止。
看过这本书后,我觉得里面的父亲很爱很爱他的儿子。有一篇叫《哄儿入睡》,父亲用尽了各种方法哄他的儿子睡觉,可儿子十分顽皮,不管父亲怎么哄,他就是精神十足。最后父亲哄得筋疲力尽,倒在儿子的身边睡了。这时候儿子也搂着父亲的脖子甜甜地睡着了……,真是父子情深啊!看着看着,我不禁也想起爸爸哄我入睡的情形,我也甜甜地笑了,因为我也有深爱我的父亲!我感觉很幸福呢!
《父与子》读后感300字5
读书我感悟出了道理,这道理让世间的人民懂得了亲情、友情。这我看过的有趣又感人的。
这对父与子真好笑!我们就看那面吧《为了让儿子高兴》儿子在一边哭,这时光头老爸走来问:“孩子,你干什么哭啊?”刺猬小孩:“我无聊,不开心。”“孩子,我陪你玩,玩什么?”“我要你当小狗”为了让儿子高兴,只好当小狗。就这样光头老爸下了楼,出了门,爬在街上,这时他的同事看见了他说:“嗯,这不是光头吗?怎么扮狗呀!”这时光头老爸拿起帽子遮住脸怕被同事认出。可这刺猬儿子却在偷偷地笑。
你看多有趣,一个刺猬儿和一个光头老爸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使很多人看到了亲情的幽默。看到这些漫画我悟出了在生活中虽然有时父母是严厉的,孩子是淘气的,父母有时打自己的孩子,有时骂自己的孩子。孩子都感觉很痛、很伤心,其实父母比我们更加痛。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亲情!
《父与子》读后感300字6
我喜爱的一本书是《父与子》,那里面的故事很搞笑,那里面没有字,可是那里面的图画好好笑,我告诉你们这个故事为什么搞笑?有一次,父亲他在家里抽烟,烟里面跑出来,儿子放学了,回家看到了好多雾,他以为着火了,然后儿子就打了一盆水,往家里泼水,后来儿子把水泼到了父亲,父亲很生气的样子对儿子说:我在抽烟。还有一次,有一个船长送给儿子一条金鱼,然后,带回家里养,养大了,他们就把金鱼放到洗澡盆里,后来他们就出去钓鱼,他们钓了好多鱼才回家。
然后,他们到了家,他们看到了,金鱼大的像鲨鱼一样,还有一次,父与子他们俩,出去玩的时候, 别人给他们两做的石像,后来,他们又往前走看到了和他们一模一样的人物,然后,他们又往前走,看到了,和他们一模一样的是用石像做的头,后来,他们吓死了,他们就坐在板凳上。
《父与子》读后感300字7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他让我久久难以平静。这本书的名字叫《父与子》。
他讲的是一个父亲和一个儿子发生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很搞笑,父亲在故事中很爱儿子,而儿子机智聪明。他们因为一种原因而住进了一座宫殿。我最喜欢的一篇是雪人的反击,一个早上,父与子辛苦的堆了一个雪人,那个雪人有着圆圆的头,一定白里透红的小帽子。还有一个用萝卜做的鼻子,十分逼真。在晚上,一个捣蛋鬼觉得很有趣,就把雪人推到了。第二天儿子看见了十分伤心,父亲想:这个捣蛋鬼今天晚上他一定也会来,我有办法教训他。父亲做了一套雪人的衣服自己穿上,到了晚上,那个捣蛋鬼果然又来推雪人了。在他推时父亲猛的一踢,捣蛋鬼想:难道雪人活了?
读了这本书我被深深感动,我明白了父亲对儿子的爱是无法衡量的,父亲可以为儿子做一切。
《父与子》读后感300字8
我们现实生活是一样的,遇到困难永不退缩,即使再大的困难也要战胜。
在这篇漫画里,我还感受到了父与子互相配合,心灵相通和沟通,最让我感受深刻的是他们的幽默。最主要的条件之一是沟通,沟通可以了解别人,化解矛盾,不无聊。
儿子总是在父亲的陪同下走好他的前半生,父亲总是在儿子的陪同下走完他的后半生。当父亲做成功了一件事,人们会说:“那是由于父亲的经验丰富,”当儿子做成功了一件事情,人们还会说“那是由于后生可畏,年轻有为”。如果父亲做失败了一件事情,人们会说:“那是廉颇老矣。”如果儿子做失败了一件事情,人们会说:“还太年轻,不成熟所至。”
人生的旅途总是要伴随着成熟和稚嫩、欢乐和懊恼、成功和失败,之所以这样才使得人生更加神秘和丰富多彩。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
《父与子》读书笔记1
《父与子》描写了一个搞笑、可爱、机灵的小男孩和他的一个大肚子好爸爸,他们没有妈妈,所以父对子特别好。还有其他人,他们都是小角色。
我最喜欢的一篇是《吓人的胡子》,这篇可搞笑了!某一天,父正在看报纸,另一位先生过来了,问过父的意见(问父他可不可以坐在同一桌)就坐下了。先生突然注意到了父的胡子,看见父的胡子突然变长了很多,先生凑近看了看。第二次,父的胡子又变短了,先生害怕了!第三次,父的胡子又变长了,先生腿软了,他大喊了一声:“救命!”就逃了。原来,父的腿上坐着个子,子的头发贴着父的胡子才会这样的!
这本书幽默、经典……总之,笑得我肚子都痛了!我建议没看过这本书的人都去买《父与子》,哈哈,够你们笑一生的!
《父与子》读书笔记2
《父与子》这本书,可能有些人没看过,但是,它是一本世界连环画。
《父与子》是德国人埃.奥.卜劳恩画的,这本书表现了父亲与儿子之一间的一些搞笑故事。《父与子》里面有许多小故事,每个小故事都非常形象,生动。每个小故事都反映出生活中的常识和道理。
我和我爸爸就很像这对父子,有一次,我们到游乐场去玩,我很想玩秋千,但爸爸不想玩,想看西洋镜。然后我想出一个办法,就写了一张纸条,放到西洋镜上,爸爸看到了纸条,马上就带我去荡秋千啦。原来我写的是:荡秋千对身体有好处。《父与子》里也有一个故事跟这件是很相同,你说我们父子俩像不像《父与子》里的父子呀!
埃.奥.卜劳恩把《父与子》描绘的很生动。我建议大家都来看一下这本书。
《父与子》读书笔记3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是美国作家马克·汉林的作品。
故事主要讲了:有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将美国洛杉矶变成一片废墟。在地震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奋不顾身的去救自己的儿子,就在他绝望时,他就回想起自己对儿子的承诺“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在他悲痛的时候,这句承诺就会鼓励着他。终于,经过三十八小时的挖掘,救出了儿子和十四名同学。
当我读到:他挖了八小时,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六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句话是,情不自禁地眼泪花花,因为这位父亲将生死置之度外,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去敬佩。
在地震面前,人类的生命像蚂蚁一样渺小!但是这位父亲却创造了奇迹!!
还记得又一次,我生病了,爸爸知道以后,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目的速度将我送到了医院。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感动着我!也感动着你!
《父与子》读书笔记4
今天,我们学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主要讲了1994年在美国的洛杉矶发生的大地震中,一位年轻的父亲不顾自己的安危,救出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伴的动人故事,表达了父爱的无私和伟大。
每当我读到这句话时,”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我就会想到我们伟大的周思来总理,他们都有着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别人的这种精神。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人。我要学习他们这种在危险时,先让别人得救,自己再得救。还有这句话”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当时的.情况很危险,但这位父亲不顾自己的安危,去救自己的儿子,体现出父爱的伟大。
父爱是无私的,很珍贵,一但失去就不会回来,我们要珍惜父爱。
《父与子》读书笔记5
今天,我读了一篇《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父爱母爱是无限的父亲和儿子说过一句很让人感动的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文章中有几处非常感人的地方:这位父亲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在来阻止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63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们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的声音!”“爸爸,真的是你吗?”……
这几段话,每当我读到的时候,我都会流下眼泪,因为这段话里藏着无比巨大的父爱。
我们应该向作者的“父亲”学习坚持不懈,同甘共苦的精神。
《父与子》读书笔记6
那是一个发生在1988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
一位父亲来到他7岁儿子的学校,那个昔日充满欢笑的学校已变成一片废墟。那位父亲想挖出他的儿子。他一直挖着,没有人去帮他,十分凄凉。
读到这儿,我鼻子酸酸的,感到他真可怜。他一直挖着,白天、黑夜……他挖到36个小时时,满脸灰尘,双眼布满了血丝,手上到处都是血迹。可他一直坚忍不拔,继续挖。
这篇故事真深深的感动着我,我感到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有一棵伟大的心。当他们孩子受害时,他们体内会发身剧烈的反应。他们这时肾上腺素急增,肝里储存的糖分流到血液里。反馈给受到极度刺激的大脑,脂肪被融到神经中去,为剧烈的生理现象提供能量,肺居然能比以前多呼出10倍的空气。这重能量是超出常人想像的,是普通人难以做到的。这让我感到父爱的力量是无穷的。
这篇文章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感到父爱也不逊与爱,他们结合在一起,保护着我们。
《父与子》读书笔记7
读完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我深有感触,特别是在父与子相见时,他们的伟大,儿子伟大在能信任父亲和能安慰同学;父亲伟大在能为了儿子不惜一切,舍命相救。
在文中结尾前5。6段的地方有写父子的对话,“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儿子说过这句话说明了儿子深深的记着父亲说过的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可见,父亲和儿子的情感和信任不是一天两天的,这真是一个伟大的父与子啊。
在文中有一句:“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来救我,也能够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这样的句子,说明了儿子7岁就养成了能安慰别人,能鼓舞士气的好习惯,这也离不开父亲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让儿子有信心继续等待。安慰同学。
《父与子》读书笔记8
每一年,父与子都要到海边投放许愿瓶,希望他们的愿望能实现。今年,父与子和以前一样,虔诚地早早来到海边,他们拿出笔和纸,趴在沙滩上,开始写他们的愿望。突然,儿子说:“我们每年都写许愿瓶,我想见到许愿瓶的发明人。”父亲一听,拍着光脑袋,说:“是呀,我们就写这个愿望。”
他们认认真真写下愿望:我们想和许愿瓶的发明人尽快见面!落款父与子父亲小心翼翼卷好纸条,塞上瓶塞,做了一个标准的投掷实心球的动作,许愿瓶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只听“咚”的一声,恰好砸在一个晨泳的男子的头上,这男子一下没反应过来,一看水里的瓶子,再看沙滩上的父子俩,知道怎么回事了。
他拿起瓶子,气势汹汹,向父子俩奔去。父与子一看一位膘肥体壮,手拿瓶子男子朝他们跑来,本能拉起手就跑。“聪明”的父亲心里盘算道:手拿瓶子,莫非是发明人!迅速满足的愿望!牛,牛,牛!
《父与子》读书笔记9
那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是《地震中的父与子》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废墟中寻找自己儿子,在38小时后,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儿子以及他儿子的13个同学。又过了50分钟,终于把他们救出来了,这件事是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大地震中的真实的事情。这是让人感动肺腑的故事。
从这篇课文中我明白了: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亲情是黑夜里的温暖的阳光,刺破夜幕;亲情是黑夜里的温暖的阳光,驱走严寒。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从这句中,我读之后,眼眶中情不自禁的落下了几滴眼泪,这是多么让人感动呀!
在随时都会发生地震的废墟中,阿曼达让同学先出去,自己在最后,这是了不起儿子,在父亲的诺言中,他们成为了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这篇课文让我感受匪浅。也让我明白了:“父母是多么的辛苦,亲情是黑夜里明亮的阳光,刺破夜幕,亲情是黑夜里温暖的阳光,驱走严寒。
《父与子》读书笔记10
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之后,我泪落如珠,常常回想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的感人故事。
这篇课文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一位伟大的父亲,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一切,不顾劝阻,历尽千辛万苦,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14位同伴的故事。
这是一位有顽强毅力的父亲,38个小时,父亲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不停地挖,即使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他也没有放弃,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找到我的儿子。
我不禁想到2008年,祖国大地上的四川发生了大地震,一位父亲为了保护他的小女儿,在地震发生时,用身体保护了他的小女儿,最后,小女儿被救出,而他的父亲却永远地离开了她。多么伟大的父亲,多么伟大的父爱!
《父与子》读书笔记11
在文中有讲父亲用了38小时,不惜一切在废墟上用肉体的双手挖掘坚硬的钢铁,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这样的狼狈,这样的执着,还突破了肉体折磨和精神折磨,这都靠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在现在的地震后,父母都会去拼命的找孩子,在汶川的地震中,有多少的父母和学生。孩子丧生黄泉,这是个悲痛的惨剧,但是在汶川的地震中,没有一个人像洛杉矶那位父亲那样去用手来挖掘废墟寻找孩子。洛杉矶的地震是 【第6句】:6级,而汶川的地震之前是 【第7句】:8级后来被改为 【第8句】:0级, 【第6句】:6和 【第8句】:0之间是多么的遥远,而在一个中国和一个美国之间父子或母子的感情是多大的差别,一个是不惜一切舍命相救,一个是大哭一场、双手一摊、无助等待,这就是国际的差别,也证明中国人的感情远远的和美国的感情差的远。
《父与子》读书笔记12
现实生活中,我的爸爸工作特别忙,经常是加班到深夜才回家,第二天一早就又匆匆吃过饭去上班了。不过,他对我却非常的疼爱,只要有时间,他就陪我一起读书、做游戏、做运动。还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一起玩脑筋急转弯,我说:“有一个猎人去打大猩猩,一共带了3支箭,第一支箭射出后被大猩猩左手抓住了,第二支箭射出后被大猩猩用右手抓住了,第三支箭射出后被大猩猩用牙咬住了,正当猎人沮丧的时候,大猩猩却死了,这是为什么?”爸爸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来,只好向我求饶。我高兴地说:“你忘了吗?大猩猩高兴的时候喜欢手舞足蹈,结果他用自己手里抓的箭把自己给插死了!”
爸爸恍然大悟的样子,不过他又说:“你能表演一下大猩猩的动作吗?”我赶忙装成一只大猩猩,作捶胸顿足的样子,爸爸这时哈哈大笑,我才明白过来:原来,爸爸也在“涮”我呀!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5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