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伯伦先知读后感选录50条-经典语录
纪伯伦《先知》中的经典语句
船的来临----
谁能够毫无眷恋地离开他的痛苦和孤寂?
声音无法带走赋予它翅膀的唇舌,
它只能独自寻找天空。
爱直到分别的时刻,
才知道自己的深度。
爱----
当爱挥手召唤你们时,
跟随着他,
尽管他的道路艰难而险峻。
当他展翼拥抱你们时,
依顺着他,
尽管他羽翼中的利刃会伤害你们,
当他对你们说话时,
要相信他,
尽管他的声音会击碎你的梦,
像狂风尽扫园中的花。
爱除了自身别无所予,
除了自身别无所取。
爱不占有,
也不被占有;
因为爱有了自己就足够了。
爱别无他求,
只求成全自己。
但如果你爱了,
又必定有所渴求,
那就让这些成为你的所求吧:
融化成一道奔流的溪水,
在夜晚吟唱自己的清曲。
体会太多温柔带来的痛苦。
被自己对爱的体会所伤害。
心甘情愿地淌血。
清晨带着一颗生翼的心醒来,
感谢又一个充满爱的日子;
午休,
沉思爱的心醉神怡;
黄昏,
带着感激归家;
睡前,
为你心中的挚爱祈祷,
唇间吟咏着赞美诗。
婚姻-----
彼此相爱,
但不要让爱成为束缚;
让爱成为奔流于你们灵魂海岸间的大海。
奉献你们的心,
但不要让对方保管。
因为只有生命之手才能接纳你们的心。
站立在一起,
但不要靠得太近;
因为殿宇的支柱总是彼此分立的,
橡树和松柏也不在彼此的阴影下生长。
孩子----
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自身的渴求的儿女。
他们借你们而来,却不是因你们而来,
尽管他们在你们的身边,
却并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把你们的爱给予他们,
却不能给予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建造房舍荫蔽他们的身体,
但不是他们的心灵,
因为他们的心灵栖息于明日之屋,
即使在梦中,
你们也无缘造访。
你们可努力仿效他们,
却不可企图让他们像你。
因为生命不会倒行,
也不会滞留于往昔。
你们是弓,
你们的孩子是被射出的生命的箭失。
那射者瞄准无垠之旅上的目标,
用力将你弯曲,
以使他的箭迅捷远飞。
让你欣然在射者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既爱飞驰的箭,
也爱稳健的弓。
施与----
有些人快乐的施与,
这快乐就是他们的回报。
有些人痛苦的施与,
这痛苦就是他们的洗礼。
劳作----
也总有人对你说生活是黑暗的,
你们疲惫时重复疲惫者的语言。
而我说生活的确是黑暗的,
除非有了渴望,
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
除非有了知识,
一切知识都是徒然的,
除非有了工作,
所有工作都是空虚的,
除非有了爱;
当你们带着爱工作时,
你们就与自己,
与他人,
与上帝合为一体。
欢乐与忧愁----
揭开面具,
你们的欢乐就是你们的忧愁。
从你泪水注满的同一眼井中,
你的欢乐泉涌。
能不如此吗?
哀愁刻划在你们身上的伤痕愈深,
你们就能容纳愈多的欢乐。
当你们欣喜时,
深究自己的心灵,
你们会发现如今带给你们欢乐的,
正是当初带给你们忧愁的。
当你们悲哀时,
再审视自己的心灵,
你们会发现如今带给你们忧愁的,
正是当初带给你们欢乐的。
罪与罚----
就像一片孤叶,
不会未经整个大树的默许就枯黄,
作恶者胡作非为的背后并非没有你们大家隐匿的允诺。
你们是道路,
也是行路者。
当你们中的一个人跌倒,
他是为后面的人失足,
使他们小心避开绊脚的石头。
噢,
他也是为了前面的人失足,
因为他们步履虽然轻捷坚定,
然而却并没有挪开绊脚石。
你们不能把公正与不公正,
善良与邪恶分开;
因为他们并立于阳光下,
就像黑线与白线被编织在一起。
当黑线断开,
织工就应审视整块织物,
他应该检查机杼。
痛苦---- *
你们的痛苦乃是包着你们悟性的外壳的破裂。
然而正如果核必定破裂暴露在阳光下,
你们也必定经历痛苦。
每天,
你们的心灵惊叹于生命的奇迹,
你们的痛苦仿佛你们的快乐一样奇妙;
你们将习惯心灵季节的变化,
就像习惯接受来去于田野的季节变化。
于是,
你们能够以宁静的心情看待你们悲凉的冬季。
友谊----
奉献你最好的,
给你的朋友。
如果他定要知道你的落潮,
那么也让他知道你的涨潮。
只在你想消磨时光时才去寻找的朋友,
难道还是朋友?
言谈----
思想是一只属于天空的鸟,
在语言的牢笼中它或许能展翅,
却不能飞翔。
时间---- *
昨天不过是今天的回忆,
明天不过是今天的梦想。
用记忆拥抱着过去,
用希望拥抱着未来。
享乐----
享乐是一首自由的歌,
但它不是自由。
它是你们绽放的希望之花,
但不是它们的果。
它是深渊对峰颠的呼唤,
但却不是深渊,
也不是峰颠。
它是锁在笼中伸展的翅膀,
但又不是周围环绕的空间。
哦,
千真万却,
享乐是一首自由的歌。
我愿你们全身心的歌唱它,
却不希望你们在歌唱时迷失自己的心。
身体是你们灵魂的琴瑟,
它会发出甜美动人的音乐,
或者嘈杂之声,
那全在你。
【拓展阅读】
纪伯伦出生于黎巴嫩(当时属奥斯曼帝国统治)的一个马龙派天主教家庭。幼年未受正规学校教育。后随家庭移居美国。在美国上学时显露出艺术天赋。"Kahlil"的产生就是因为在美国学校的记录错误。1908年赴巴黎师从罗丹学习艺术。后兴趣转向文学,初期用阿拉伯语,后用英语进行写作。纪伯伦的许多作品都带有基督教色彩。1931年逝世于美国纽约,遗体葬于黎巴嫩。
人物评价
他是位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艺术家。在诗《朦胧中的祖国》中讴歌:“您在我们的灵魂中——是火,是光;您在我的胸膛里——是我悸动的心脏。”他曾说:“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祖国,全部人类都是我的乡亲。”
爱与美是纪伯伦作品的主旋律,文学与绘画是他艺术生命的双翼。
在纪伯伦的心目中,祖国黎巴嫩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就像在他的作品中写到:“只要我一闭上眼睛,那充满魅力、庄严肃穆的河谷、雄伟多姿的高山,便展现在面前;只要我一捂上耳朵,那小溪的潺潺流水和树叶的沙沙声便响在我的耳边,我像哺乳的婴儿贪恋母亲的怀抱那样,思念这往昔如画的美景。
在比喻中启示深刻的哲理。他清丽流畅的语言征服了一代代世界读者。
【第1句】: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第2句】:一个人有两个我,一个在黑暗中醒着,一个在光明中睡着.
【第3句】: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一同和你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
【第4句】:对安逸的欲望扼杀了灵魂的激情,而它还在葬礼上咧嘴大笑。
【第5句】:我曾经7次鄙视自己的灵魂:它本可以进取却故作谦卑;它在空虚时用爱欲填充;在困难和容易之间选择了容易;它犯了错,却借由别人也会犯错来宽慰自己;它自由软弱却把他认为生命的坚韧;它鄙夷一张丑恶的嘴脸,却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他侧身于生活的污泥,虽不甘心,却又畏首畏尾。
【第6句】:昨天不过是今天的回忆,明天不过是今天的梦想。
【第7句】: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
【第8句】:一个人有两个我,一个在黑暗里醒着,一个在光明中睡着。我是烈火,我也是枯枝,一部分的我消耗了另一部分的我。
【第9句】:理性独自掌权,是一种局限的力量;热情不加束缚,则是自我焚烧的火焰。
【第10句】:思想是天空中的鸟,在语言的笼里,也许会展翼,却不会飞翔。
【第11句】:应站在一起,但不要靠的太近。因为廊柱分立才能撑起庙宇。橡树和松柏也不能在彼此的阴影中生长。
【第12句】:再遥远的目标,也经不起执着的坚持。
【第13句】:爱,除了自己,既不给予,也不索取;爱,既不占有,也不被任何人占有;爱,仅仅满足于自己而已。
【第14句】:你要承受你心天的季候,如同你常常承受从田野上度过的四时。你要静守,度过你心里凄凉的冬日。
【第15句】:孩子其实并不是你们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求的儿女。他们借你们而生,却并非从你们而来。
【第16句】: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
【第17句】:用记忆拥抱着过去,用希望拥抱着未来。
【第18句】:一个羞赧的失败比一个骄傲的成功还要高贵。
【第19句】:虽然言语的波浪永远在我们上面喧哗,而我们的深处却永远是沉默的。
【第20句】:生命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是有了激励;一切的激励都是盲目的,除非是有了知识;一切的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是有了梦想;一切的梦想都是虚空的,除非是有了爱。 --纪伯仑 《先知》
【第21句】:我深爱着这个世界,世界也如此深爱着我,因为我所有的微笑都挂在她的唇上,而她所有的泪水都积于我的眼中。
【第22句】:彼此相爱,却不要让爱成了束缚:不如让它成为涌动的大海,两岸乃是你们的灵魂。互斟满杯,却不要同饮一杯。相赠面包,却不要共食一个。一起歌舞欢喜,却依然各自独立,相互交心,却不是让对方收藏。因为唯有生命之手,方能收容你们的心。站在一起却不要过于靠近。
【第23句】:我们走的太远 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
【第24句】:Long did I lie in the dust of Egypt, silent and unaware of the seasons. 我长久地躺在埃及的漫天沙尘里,沉默着,忘却了季节。
【第25句】:但你们不安于思想的表达时,你们便开始说话;当你们再也无法居住于心灵的寂寞时,你们将移居于唇舌间,而声音则成为一种消遣。
【第26句】:你们可以庇护孩子的身体, 但不能禁锢他们的灵魂。 孩子的灵魂栖息于明日之屋, 那是你们在梦中也无法造访之境。
【第27句】:我还不懂的爱情的时候 经常吟咏爱情的歌曲 然而我懂爱情的时候 我嘴里便变得没有语言 只有七夕 而我最终的歌曲夜归遇深沉的寂静
【第28句】:愚昧是最难治疗的疾病。
【第29句】:当爱召唤你时,跟随它,虽然它的道路艰难而险峻。 当它展翅拥抱你时,依顺它,虽然它羽翼中的利刃会伤害你。 当它开口对你说话时,相信它,虽然它的声音会像狂风劲扫园中的花朵似的击碎你的梦。 爱虽然可以为你加冕,但也能将你钉上十字架;它虽然可以帮助你成长,但也能将你削砍剪刈。 它会攀至枝头高处,抚慰你在阳光下颤动的最柔嫩的叶子;但也会潜至你的根部,动摇你紧紧依附着大地的根须。
【第30句】:你们的痛苦真是那破壳而出的悟性。就像果核必需破壳而出,才能享受阳光,你们也必需明白痛苦。
【第31句】:你们的衣裳掩饰了你们多数的美,却遮不住丑陋。
【第32句】:你们的理性与热情,是你航行的灵魂的舵和帆。
【第33句】:倘若他真的睿智,就不会令你们进入他智慧的殿堂,而是指引你们跨越自己思想的门槛。
【第34句】:树木是大地写在天幕上的诗。我们将树木伐下来做纸,记录下我们的空虚。
【第35句】:思想是一只属于天空的鸟,在语言的牢笼中它或许能展翅,却不能飞翔。
【第36句】:身体是你们灵魂的琴瑟, 它会发出甜美动人的音乐, 或者嘈杂之声,那全在你。
【第37句】:人的灵魂与大自然交谈过数次,而人却站在那里,嗔目结舌,也许用眼泪代替了言语,因为眼泪是最好的翻译家。
【第38句】:奉献你最好的,给你的朋友。 如果他定要知道你的落潮,那么也让他知道你的涨潮。 只在你想消磨时光时才去寻找的朋友,难道还是朋友?
【第39句】:从工作里爱了生命,就是贯彻了生命最深的秘密。
【第40句】:你的欢乐,就是你的去了面具的悲哀。连你那涌溢欢乐的井泉,也常是充满了你的眼泪。
【第41句】:爱直到分别的时刻,才知道自己的深度。
【第42句】:也总有人对你说生活是黑暗的,你们疲惫时重复疲惫者的语言。 而我说生活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 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 一切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 所有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爱; 当你们带着爱工作时,你们就与自己,与他人,与上帝合为一体。
【第43句】:彼此相爱,但不要做成爱的系链:只让他在你们灵魂的沙岸中间,做一个流动的海。 彼此斟满了杯,却不要在同一杯中啜饮。 彼此递增着面包,却不要在同一块上取食。 快乐地在一处舞唱,却仍让彼此静独。 连琴上的那些弦也是单独的,虽然他们在同一的音调上颤动。
【第44句】:揭开面具 你们的欢乐就是你们的忧愁。幸福总是依据于疼痛。
【第45句】:只有深哀和极乐才能显露你的真实。
【第46句】:就像一片孤叶,不会未经整个大树的默许就枯黄, 作恶者胡作非为的背后并非没有你们大家隐匿的允诺。
【第47句】:听真理的并不弱于讲真理的人。
【第48句】:黎明时怀着飞扬的心醒来,致谢爱的又一天,正午时沉醉于爱的狂喜中休憩,黄昏时带着感恩归家,然后在内心为所爱的祈祷中入眠,让赞美的歌谣停留在唇间。
沙与沫
对比《先知》中的直面人生,《沙与沫》就显得较为含蓄,但它句句箴言,字字珠玑,表面凌乱的文辞蕴涵着难以言状的深意。这也是许多读者挚爱《沙与沫》的重要原因。
一粒沙子就是一片沙漠,一片沙漠就是一粒沙子,现在再让我们沉默下去吧。
我在埃及的沙土上躺了很久,沉默着而忘却了季节,然后太阳把生命给了我,我起来在尼罗河岸上行走。
如此抽象的意境,更具有诗的韵味,品味愈久,回味愈浓。
当然,文中出现更多的还是作者对自然,对社会,对人性的思考。
求上帝喂养那些穷奢极欲的人吧!
一个伟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另一颗心宽容。
纪伯伦在沙与沫的世界中将他的思想的大气展现得淋漓尽致。求一句一反常态,改抨击为怜悯,使得追名逐利之人霎时变得渺不可及,也极好的反映了纪伯伦晚年顺从自然的豁达情怀。一个求字意境深远就连上帝都鄙视痛恨的小人,却博得了智者的同情,纪伯伦的胸襟是何等宽阔!而一一句更是精彩中的完美:什么样才算是伟人?血染沙场,为国捐躯的是伟人;建功立业,强国富民的是伟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是伟人。然而,他们却拥有一个共同的人格特质,那就是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或许他们面对的是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困境,是国破家残、民不聊生的现状,是世浊我清、众醉我醒的痛楚。可是伟人从来没有看见自己流血的心,而是用另一颗心把做人的最高境界现实地演绎出来。
缥缈却可见,虚幻却真实。大自然的美学艺术就是光阴流转,日月轮回,就是凯库勒梦中巨蟒首尾相接的的经典时刻。
沙与沫读后感(二)
我们所有的词语,不过是思想筵席上散落下的碎食屑。纪伯伦曾这么说过。这部《沙与沫》就是他创作的,虽然我并不能读懂每一句,但却依然能从字里行间读得一些深奥与纪伯伦的沉思哲理。
纪伯伦是黎巴嫩阿拉伯诗人、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娇子。这部《沙与沫》是纪伯伦用英语写的。有人说:在这部诗集中诗人以自然景物沙与沫为象征,暗喻人在浩瀚世界如尘沙般微小,诸般事物如同泡沫般虚幻。是呀!我们在这个宇宙中是多么微小,金钱、地位以及一切事物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如泡沫一样虚幻,即使美丽诱人,但终究一碰就碎,不能永久保存。
沿着海岸,我漫步了很久很久,在那细沙和泡沫之间,涨起的潮汐抺洗了我的足迹,海风也将泡沫拂掠而去,但是,浩瀚沧海与伟岸长堤将会永恒
我读了几百句,可就偏爱这句:粒沙即为广漠,广漠即为粒沙。也许诗人将我们比作粒沙,我们本是世界中的微小一份,可若没有这微小一份何有世界呢?兴许诗人也想告诉我们,我们或许是广漠中的粒沙,属于这个世界,或许世界不过是我们心中的粒沙,而我们则是广漠谁也不知是什么意思,但也许可以领悟一些。这仅仅是其中的粒沙,可这每粒沙中都蕴含着一样的哲理。
这本诗集就是如此奇妙,令人不禁赞叹,却又舍不得放下。所以,去看看这本《沙与沫》吧!我讲得不过是沧海一栗而已,快随我一起探究去吧!
沙与沫读后感(三)
昨日是今日的回忆,明日是今日的梦想。亿万年前我是宇宙中的以太,亿万年后我是沧海中的遗珠,而现在我只是一粒沙,你脚踩着的那粒。题记
浮生若梦,朝歌夜弦,尘世中难得的一方净土便是沙与沫。
我们都只是渺小的虚幻的泡沫,没有人可以永恒。
沙与沫点醒了所有不可自拔的人。生命从何而来,又要到那里去?我们是谁,我们的过去抑或将来又如何?没有人能给我们答案。即使是被称为先知的纪伯伦也不能。他只能将他思想的碎屑轻轻地播撒在地球上,也许会有人悟出这大千世界的奥秘,也许会有人什么也没知晓。深邃的宇宙隐藏着太多我们难以理解的秘密。人类的存在有何意义,意义就是走下去,在这黑暗寂静的宇宙中走下去,走向那无人知晓的光明去,走向那我们无法预知的黎明去。我想,先知所做的仅仅是去思考,以超我的境界洞悉生命与爱的真谛。
所以,他是孤独的。
正是孤独的灵魂,才能清晰的看见这世界的空洞,心灵的矛盾。我们的心是一块海绵;我们的心怀是一道河水。然而我们大多宁愿吸收而不肯奔流,这不是很奇怪吗?醉酒的清醒,以寂寞的姿态瞥见了人性的'弱点。纪伯伦写道:当人们夸奖我多言的过失,责备我沉默的美德的时候,我的寂寞就产生了。当我们难以理解那启迪众生的话语时,我们难以明白那指引前行的话语时,纪伯伦便寂寞了。可惜,在他的一生中,都没有出现那个可以与他对话,消除寂寞的人。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将来一定会有,只是他或者是她还没有出现。或许人们只是人云亦云的夸赞着他,但看过他作品的人多少都是有收获的。我们在这些文字里窥见哪怕一丝一毫,都足以让纪伯伦欣慰了。真理谁敢说纪伯伦就看透了呢?先知所做的仅仅是启发人们,他永远只说一半,另一半等待着人们自己理解,等待着那个懂他的人参悟。
树暝栖翼喧,萤飞夜堂静。遥穹出晴月,低檐入峰影。在每一个月夜里,纪伯伦是怎样醉着酒,孤独中求得一醒,又怎样回忆着在山野中静听着风涛阵阵与流水潺潺的童年。他在白昼充满燃烧的见解,在夜晚沉浸于梦幻的海洋。他得不到父亲的温暖,得不到爱情的慰藉,在接连失去了最爱的妹妹、哥哥和慈母,看到的是祖国富有欺凌贫穷,教士欺骗虔诚,婚姻牺牲妇女,传统压抑青年的黑暗。他呐喊,他控诉,他对着自己逆来顺受的同胞发出宣言,他痛斥着光天化日之下昂首阔步的恶棍,诉说着东方民族的奴性悲剧,叹息着阿拉伯民族的命运。纪伯伦的疯狂是十足的清醒。他没有用面具掩饰自己,赤裸裸地站在真理的阳光之下,以不可以阻遏的狂狷之气,掀起摧枯拉朽的叛逆风暴,打倒偶象,破坏那个用旧制度、旧传统维系的所谓完美的世界。
纪伯伦是如此爱恨鲜明,他狂热于他那伟大的民族,厌恶着这肮脏的社会,他在帝国的勾心斗角间坚守着人类一体、地球一家。他把孤独化作爱送给了全世界,教会了我们大我。
我看了一些他的画作,立体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对他的诗的理解。然而,他的画对我而言如此抽象。大都是冷色调,沉郁而压抑。此外似乎纪伯伦偏爱于从裸体来表现人物的情感,但这裸体绝不似我前些日子见的潘玉良笔下的丰润饱满,而是一种静谧的美的、纯洁的化身。他们或是哀痛,或是欣慰,都笼着一层稀疏的淡淡的氛围,叫人捉摸不透,却又异常真实。在画面上,常有作为衬托的人体,总觉得有一股神圣的死亡的、纠缠的、郁苦的、忧愁的、沉闷的、恐怖的、扭曲的气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即使是鲜艳的色彩构成的画都有一种莫明的凄凉在其中。
沙与沫里有着纪伯伦对爱情的理解。他有一幅画叫做love,一对拥抱的男女,背景好像是有着乌云的地方,深深地蓝,似乎有一圈圈光晕由两人向外散开,这些光晕又似乎幻化成灵魂,默默地注视着这对人。纪伯伦在论爱中写道:爱为你们戴上冠冕的同时,也会把你们钉在十字架上。这也许是他对他自己终生不娶的回答。但他已经追逐过爱,理解了爱。在沙与沫中,他写:许多女子借到了男子的心;很少女子能占有它。?每一个男子都爱着两个女人:一个是他想象的作品,另外一个还没有生下来。这世上本就是这样,人们为爱而死,又为爱而生。纪伯伦认为一个没结婚的女子生机勃勃,一旦结婚,就会使她身上生命的火焰熄灭,凋蔽。只剩下一个女人的形骸!先知所做的仅仅是欣赏美,而不是毁灭美,正如他与玛丽柏拉图式的爱。
当你达到生命心中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不高过罪人,也不低于先知。我们都是辽阔的仿若无尽的大海,都属于永恒。
纪伯伦,我爱他是一个孤独的战士,一个桀骜不驯的反叛者,一个更诗意、更温和的尼采,一个更激烈、更年轻的鲁迅。
走进纪伯伦,走进沙与沫,走进那个我们从未直面过的内心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626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