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读后感汇聚90条-经典语录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读后感【篇一】

恩格斯说道,“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这是事实!藏克家说道,“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也是事实!事实见证了马克思传奇的一生。

穿越一百年的时空依然指引我们前行的是马克思的自白:

你对幸福的理解?斗争。

你对不幸的理解?屈服。

你的特点?目标始终如一。

你喜爱的格言?人所具有我都具有。

……

无需歌颂,马克思的英名和事业已永垂不朽!

“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马克思是一个不断地被驱除、被诽谤、被污蔑的人,然而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正如但丁所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马克思正是如此,他的人所道路上铺满荆棘,他的步伐却依然坚定,正所谓人可以被打败但绝不能被打倒。绝不屈服,大丈夫也。

“勇敢寓于灵魂之中,而不凭一副强壮的躯体。”卡赞扎基的话在马克思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马克思在青年时期时曾经是黑格尔的狂热的信徒,在他发现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矛盾以后,勇敢地提出质疑并深入研究,最终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哲学中的唯心主义体系,吸取了他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以及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而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也都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如果马克思迷信理论权威,没有敢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勇气,没有敢于创新的意识,他就不可能创立马克思主义。正如他自己所说,“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到,“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而马克思的一生就是奉献给了哲学。马克思认为哲学是人类思想的解放,也就是说,它是无产阶级挑战社会制度的精神武器。惟有正确的哲学,才能有效带领无产阶级脱离矛盾社会的恶性循环并获得解放。马克思首先作为一个革命家,斗争是他的生命元素。“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他创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将其理论付诸实践,寻求人类解放的道路。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阵营对立的资产阶级社会里,他揭秘资本主义社会的劣根性,震撼了资产阶级,却因此成为“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但是,马克思面对这一切一切从没有退缩过,为哲学,为革命,洒热汗,抛热血,正如他自己所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然而,马克思的贡献又何止这些呢?马克思主义无处不在啊!“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一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深远意义,把人们引领到一个新的人类社会。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他还发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奥秘,即剩余价值。这一发现揭开了资产阶级虚伪的面纱,使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社会主义批评家豁然开朗。可是,这些都远远不够,恩格斯徐徐道来: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我震撼不已,这是怎样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啊!“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穷其一生,马克思都在为全人民斗争中,乃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任在写字桌上为未完成的《资本论》呕心沥血。“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而在他的葬礼上没有喧嚣的排场,只有11人冷冷出席的哀伤。

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我读到了马克思的传奇人生,读到了恩格斯的悲痛,更读到了这个世界因为马克思的逝世而形成的一种空白...没有蛹的破茧而出,它就无法变成美丽的蝴蝶,马克思主义是全人类的瑰宝,是大学生的指引,是蜕变了的蝴蝶。当蝴蝶飞过沧海,永远沉睡时,他的灵魂及精神却与世同在,与人共存。

是的,马克思的与事业永垂不朽!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读后感【篇二】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篇文章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中学阶段我们就已经学过了,它是恩格斯在马克思目前的致辞,记得当时我们仅仅只是学习了它的表面的含义,仅从文学方面来揭示这篇文章,但到现在我们再次阅读这篇文章时不得不正视它所蕴含的正真的价值。

人们对马克思的评价太多了,“最伟大的共产主义者,革命者,哲学家,思想家……”,而我们也是从小就知道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故事。

马克思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那是他发现了剩余价值,就像恩格斯在讲话中所说的:“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其实这个今天在我们看来简单的事情,简单的原理,很难想象在当初那个愚昧落后的年代里,马克思对它的提出是多么大的意义,同时深深影响到了我们今天的发展。

我们甚至可以说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剩余价值的发现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在那个机器大生产使生产力飞速发展,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的年代,马克思透过层层纱雾揭示了剩余价值的存在。他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的的剩余价值的的揭露。这给了资本主义社会一个深深的痛击。

也难怪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给人类的旧思想以撼动,他使人的思想以豁然开朗,他是一位真正伟大的思想家。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旧欧洲的一切势力,都为驱除这个幽灵而结成了神圣的同盟。”这句《共产党宣言》,在《讲话》中不足千字的文章却铿锵有力,高度概括了马克思的一生。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不仅仅是看到了让社会更好的发展的方法,而这不仅在自然社会上,更是在人类社会上,更为伟大的是他提出了一条道路,一条为整个人类历史文明指出的最终出路——共产主义。

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者,他创立国际工人协会,将其理论付诸实践,寻求人类解放的道路。他几乎将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社会主义事业,甚至于今天我们都还滋润在他的思想下,深深地被他的思想所影响。

自古圣贤皆寂寞很多伟人的成功都伴随着坎坷与不幸,就像中国古代就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马克思的人生道路也不例外,尽管他是有如此的贡献,但是也是因为他的思想与革命方向,他生活的很贫穷,甚至有时连吃的都没有,常常会靠恩格斯的资助。马克思的三个女儿因无钱医治而逝,小女儿也因为重病,不治而亡。马克思忍受着难以忍受的痛苦,常年被驱逐,他流离在各个国家。

直至2008年资本主义国家迸发了一次重大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威胁,虽然中国或多或少的受到经济危机的波及,但是对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来说,这次危机我们的损失最为轻微,而也是的原因,马克思的思想,他的书籍等等在资本主义国家大受欢迎,而对于他曾经所受的遭遇来说,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啊。

马克思走了,在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他停止了想象,他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他的思想,他的革命却永远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他的影响不只是曾经的,也不仅仅是当前的,更是对于我们看不见得未来。

马克思是人类史上的一颗耀眼的明星,他的精神应当被我们所了解所学习,正如恩格斯所说:“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他虽然逝世很久了,但是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他的思想永远的影响着我们,并不仅是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更包括资本主义国家。

我们不仅要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同时也应该发挥自己的潜力,更好的为人名服务。

 

更多相关读后感推荐:

【第1句】: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读后感

【第2句】:

【第3句】:

【第4句】:马克思靠谱读后感

【第5句】:

【第6句】: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后感

【第7句】:

【第8句】: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读后感1

1883年,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停止思考了。马克思生前的挚友、学生以及亲属都来到伦敦郊区的海格特公墓,将他与其夫人合葬在一起,为他举行了简朴而又庄严的葬礼。在葬礼上,恩格斯以极其悲痛与无比崇敬的心情发表了这篇演说。

作为马克思生前的挚友,可以说,恩格斯是最了解马克思的一个人,他们之间的友谊是别人难以体会的,也是后人所津津乐道的。在这篇演讲中,恩格斯并没有直接陈述悲痛的字眼,而是用平常的话语来打动听众,让人信服,他所作出的一切评价都是真实客观的。马克思的逝世对世界无产阶级人民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恩格斯把他的贡献与达尔文对于有机物的发展规律相比较,说明了马克思对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是巨大的。恩格斯高度赞扬了马克思的一生的两大发展,除此以外,他还对科学领域的极其关心。马克思的贡献是伟大的,同时恩格斯也对马克思高尚的情操和人格作出了十分精辟的肯定,形象而生动地表述了马克思生前的为人,“他或许有很多敌人,可不见得有一个私敌”,让听众了解到马克思是一个胸怀广大的无畏的共产主义战士。

字里行间让人感受到,一位才华横溢的人对于另一位大师逝世的悲痛。明确、严谨、无可辩驳的说服力,富有情感的语言,中肯理性的评述,构成了这经典悼词。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读后感2

1883年3月14日下午二点三刻,马克思平起平静地离开了人世。读完《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后,我觉得它在告诉人们的是:人类失去了“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头脑”,国际工人阶级失去了“在紧要关头都自然地去请教的中心点”,我们今后该怎样做?在这个讲话的最后,恩格斯说:“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是的,马克思为世人留下了《资本论》巨著。他独一无二地解剖了资本主义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预言着人类社会应该存在的公正和公平的“模式”。应该承认,尽管这世界上有许多人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恶魔,但不管怎样,马克思没有“私敌”。

马克思不是只看见地球绿色的草地和蓝色的海洋,不是只看见汽车马达的.启动和车轮的运转,他看到了它们背后隐藏着的规律。他的眼光是明亮的,不是孩子似的的天真无邪,也不是月下情人的暗送秋波,而是犀利的、能穿透现实迷雾和未来时空的火眼金睛。在他的世界观里,这种眼光给人们以无比的震撼力,他的唯物史观就是一个例子。“物质资料的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分工的发展,而分工发展的各个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形式”,“分工的每一阶段还决定个人与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有关的相互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些晶莹剔透、好不含糊的见解成了人们重大的思想理论武器,过去的一切神灵之身、神灵之音所造成的迷惑世界在这里都烟消云散了。

当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马克思并不是高兴得忘乎所以,因为马克思活着不是为自己,不是为少数人,他关心的是全人类。他的胸怀如此豁达,他的生活如此激情,是因为他的整个心都装着全人类,他的血液里流的是全人类的灵魂。所以他不是一时半响的地懒洋洋地哼着“人类赞歌”,而是用他毕生的心血为人类谋福利。当资本主义工业资本把全球闹得天翻地覆之时,把工业文明“哺下”到世界每个角落之时,马克思没有随着资产阶级一起庆祝干杯,他噙着泪水的眼睛看着贫困潦倒的底层人们----无产阶级,这些占世界大多数的无产阶级的处境让他不得不为人类设想一个更好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尽管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但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马克思所创立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没有了马克思就没有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以简练的语言概括了马克思一生中的两大发现之一,即唯物史观的发现:“正象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象过去那样做得相反。”这里,恩格斯简明扼要地概括出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采取一定方式进行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推动着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转变;由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着由政治、法律以及道德、哲学、宗教等构成的上层建筑,规定着它的性质、基本内容和发展方向。

马克思不迷信权威、“思考一切”的思维品质,他伟大的创新精神和求实精神,无疑应该成为学生的精神养料。马克思所以能为人类作出巨大的贡献,首先是他在青年时代其就立志“为人类工作”,并且具有“目标始终如一”的顽强意志。.我们今天改革的每一步推进都是对马克思学说的真正发展,也是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马克思主义原著浩如烟海,普通人通过自学很难读全学透,抓住其实质。只能靠马克思主义教课书间接地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主要是引进、照搬前苏联编写的马 克思主义教课书,至今基本一成不变。对这种教课书讲授的内容,我一直存在疑惑和不解。读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才让我茅塞顿开,深感此文不仅是对马克思的沉痛悼念 ,更是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科学内涵及其划时代历史意义的精辟概括,是我们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的金钥匙。而以往教课书中讲授的马克思主义是地地道道的修正主义、假马克思主义、反马克 思主义,不值一驳。

恩格斯写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 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以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 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可见,恩格斯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质和科学内涵概括为发现上述“两大规律”。

十分明显,发现这样的“两大规律”,才具有真理的意义,才具有划时代的性质,才是对人类社会的历史,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及如何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弊病有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的认识。

所以发现这“两大规律”,是人类研究自身社会所获得的最伟大发现,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作出的最伟大贡献。它彻底揭开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秘密,为人类自觉遵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客 观规律的要求,自主地建立人类最理想、最幸福、最美好的社会制度——共产主义制度,指明了道路——即找到了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的根本方法——即“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恩 格斯说“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以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就是这个意思。

这就是说,掌握上述“两大规律”,是建立“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理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无非是根据上述“两大规律”得出的必然结论,是对上述两大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这就是说,不懂这两大规律,一切社会主义者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都是瞎摸,都无法摆脱迷惑和谬误,都找不到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相反,掌握了这两大规律,如何搞社 会主义就“豁然开朗”了。

正如马克思精辟指出:

“这种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就是宣布不间断的革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把这种专政作为必经的过渡阶段,以求达到根本消灭阶级差别,消灭一切产生这些差别的生产关系, 消灭一切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社会关系,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观念。”(新马恩全集 【第7句】:378~379)

勿需讳言,由于对前苏联马克思主义教课书的迷信和盲从,恩格斯的这篇文章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党和国家,我们的一切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专家、教授们并没有真正掌握马克思 主义,而是完全陷入了苏式修正主义、假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之中。他们只是人云亦云的把马克思主义概括为“三来源、三部分”,但他们始终无法说清所谓“三部分”的具体内容究 竟是什么。他们不仅不懂马克思主义,不懂“两大规律”,不懂“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真实内容,甚至连马克思主义使用的大量概念也基本丝毫不懂,如公有制、计划经济、资本主义、社 会主义、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无产阶级专政等等、等等(其实这些概念都被斯大林歪曲了、篡改了)。至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和货币的性质及其内在规律,他们就更不懂了(如果不是 不懂,就是蓄意背叛马克思主义)。他们完全是用苏式修正主义、假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来冒充马克思主义。他们在一切重大理论是非问题上既欺骗自己,又欺骗党和人民。他们搞的 所谓特色社会主义,完全是在“黑暗中的摸索”,完全走上了背离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邪路,完全是口头上的社会主义,实质上的资本主义,并且属于十足的国家资本主义、官僚资 本主义、封建资本主义。而所谓“改开”,无非是进一步用公开的、大大小小的、国内外的、污七八糟的私人资本主义、小农经济、贪官污吏做它的必要补充罢了。

一个是“豁然开朗”的搞共产主义,胸有成竹地实现全人类彻底解放。

另一个是打着“摸着石头过河”的诡异招牌,顽固地搞修正主义、走资派的一言堂统治,挂羊头卖狗肉,死心踏地地搞资本主义复辟,誓死要彻底断送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夺得的无产 阶级江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假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敌对矛盾,你死我活。

两条道路,两种命运。

在这篇讲话中恩格斯写到: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恩格斯的话不幸言中了。

总结马克思战斗的一生,恩格斯说:

“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 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的要素,很少有人象他那样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

衷心希望我们的工人、农民、现代无产阶级、一切革命者,真正以马克思为榜样,真正“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消灭阶级)。 真正拿起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 ,继承革命先烈遗志,自觉地为早日建成早该建成的共产主义而奋斗。

衷心希望以习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早日分清真假马克思主义,力挽狂澜,立即回到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轨道上来。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读后感二

1883年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一位历史性的巨人停止了生命前行的步伐,静静地,淡淡地,与世长辞。几天后的葬礼,没有喧嚣的排场,只有11人冷冷出席的哀伤。但是,人类却失去了“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头脑”,一位可敬可佩的思想领袖。这一点,在随后的时代中逐渐地被验证,被传扬。他的学说,慢慢地在社会的土壤中绽放出指引性的光芒,铿锵而富有力量。

他就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朋友,卡尔.马克思。

红颜弹指老,智慧永留存。在宗教神学林立的时代大背景下,马克思以其睿智尖刻的眼光窥破了“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事实”,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辩证的历史唯物思想,从而粉碎了西方统治者“君权神授”和“形而上学”等蛊惑人心的意识形态,成为人们重大的思想理论武器。

当人类的工业革命风风火火地在世界家园上踩踏出新的足迹,资产阶级举杯相庆,纸醉金迷的时候,这位历史的巨人又放眼全人类。无产阶级的一贫如洗,阶级的反差,炽热的内心,使他坚定了为全人类谋福利的决心,于是他用自己毕生执着的灵魂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剖析,“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横空出世的洋洋205万字的《资本论》,破译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密码。匕首般地刺穿了资本主义的心脏,武装了工人阶级的头脑。无产阶级的公共利益代言人马克思,用他对经济独特敏感的嗅觉和严谨犀利的笔锋,掀起了世界性的思想风暴。

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阵营对立的资产阶级社会里,马克思在揭秘资本主义社会的劣根性,震惊资产阶级的`同时,也为日后更多次地被驱逐出境埋下伏笔,成为“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污蔑的人”。始终,资本主义社会是国际银行家在幕后操纵支配下的金钱角逐的游戏,你只能当他们手下的棋子,他们的利益和地位是不允许被侵犯和逾越的。面对诽谤和诅咒,马克思用他豁达的胸怀“把它们当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因为他心里装的是全人类,他拥有的只是使所有人幸福的信仰。他知道,默默努力地用笔杆为全人类而战才是他毕生的奋斗追求。事实证明,经典的智慧是经得起历史的淘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才是伟人的胸怀。当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便是马克思思想正确性的最雄辩的例证。

或许“一生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可是伟人探索的轨迹,是不会因拥有成就而画上句号的。历史的唯物辩证,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规律,是马克思探索路上的一处亮丽的风景,马克思是不会因为一处树林而放弃整片浩瀚的知识海洋的。只有不满足的一生,才是属于马克思的。“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唯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能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他对科学独特的热情,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斗争,使他站在了比巨人更高的更为伟岸的山峰上。从早期《莱茵报》的撰稿,到《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到创立国际工人协会,到“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乃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在写字桌前为未完成的《资本论》倾注自己的心汗,奋斗自己的热血。因此,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说:“人类短缺了一个头脑,一个我们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一代思想和革命领袖悄然陨落,大地上静默出的伤口,历史也为之扼腕叹息。

尽管时间的车轮在滚滚地向前奔跑,但“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正是凭借着对马克思40载春秋的“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般的情感,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才如此富有感染力和震撼力。透过短短的篇章,我们仿佛到达了内心最为深沉的角落。我们在认识与传承马克思优秀品质的同时,也为马恩纯真与高尚的深深情谊所折服。他们身上的一切美好的精神财富,都将是人类文明史上闪烁的瑰宝,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汲取发展的精神食粮。或许我们需要沉思,思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规划自己让自己更好地提高与奋进,从而更强大地应付不同的挑战,更开阔地迎接自己的未来,更深入地为人类谋福利。这样,才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最好纪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6747.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