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桨声灯影秦淮河读后感合集80句-经典语录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记录了朱自清和俞平伯在夕阳已去、皎月方来的时候同游秦淮河的所见、所闻、所感。

文章开篇是写秦淮河的船,这些船雅丽、奇异,带着古韵从悠远的历史长河中飘来。大船的确不失厚重大方之感,小船也不失情调,“淡蓝色的栏杆,空敞的舱,也足系人情思”。有了这些船,桨声灯影里的梦便从船驶过留下的涟漪中荡漾开去。

“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也许看着像一位身着绿绸衣服的姑娘。秦淮河的水是多变的,“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在灯光的照射下,水也灿灿地发光,水面犹如画龙点睛似的出现很多“梦的`眼睛”,于是水真的活了,死寂的水获得了生命,游人的眼睛也获得了满足。在风声和涛声的交响中,一切世俗的声音也被洗涤得干干净净,歌妓的那些浮艳的词曲被自然的力量过滤了一遍,只剩下自然的东西,传到耳朵也不觉得造作了。

水上无桥是不行的,秦淮河上的三座桥利涉桥、大中桥、复成桥,桥砖已呈深褐色,历史已经久远。在这样古味的桥下,荡漾的还是同样古味的水吗?

我想不是了,只有充满活力的水才能映出古味的桥啊!

游秦淮河像是在读一本史书,有过繁华,也有过荒凉;有过快乐,也有过心酸。起始时,灯影绰约,纸醉金迷,歌舞升平,有大富大贵之气。但历尽繁华之后,便是荒凉,没有密密的人家,“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衬着蓝蓝的天,颇像荒江野渡光景”。在历尽繁华之后,又感受到荒凉,不免使人心中涌起历史盛衰之感,于是诗人作诗,词人作词,便为我们留下不少名篇。但朱先生倒没有太在意这些,他已经被秦淮河的水吸引住了。

朱 先生的写景散文如果少了对人文现象的描写,就会单调。不错,秦淮河的景色是美丽的,但那些在河上卖唱的歌妓又是让人同情的。作者对于歌妓的同情以及他的复杂感情,我们是看得出来的,而 俞 先生却以博大的爱去尊重她们,同情她们,不以一种不理性的方式去侮辱她们。欲望与人性的斗争,是人性赢了。于是真理占据了人心,人与人之间有了理解和尊重。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带着淡淡的忧伤和悠远的美流向远方。

谈起秦淮河,心头总涌起一丝想念,像人们亿及亲人般的想念,这时,就会拿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来看一看,心头的想念才会由此消除。虽没去过秦淮河,但通过作者的妙笔,仿佛秦淮河我早已熟悉,而且是亲人般的熟悉,仿佛它就是我的亲人!作者眼中秦淮河的景色如影像般跃然纸上!

“大船舱口阔大,可容二三十人。里面陈设着字画和光洁的红木家具,桌上一律嵌着冰凉的大理石面。窗格雕镂颇细,使人起柔腻之感。窗格里映着红色蓝色的玻璃;玻璃上有精致的花纹,也颇悦人目。”啊,真美,真好!赏心悦目的大船使人起诗意之感!也不枉秦淮河水的“一片好意”——同样美丽!透明般的颜色!两者衬上刚刚好!

“‘七板子’规模虽不大极大船,但那淡蓝色的栏杆,空敞的舱,也足系人情思。最出色处却在它的舱前。舱前是甲板上的一部。上面有弧形的顶,两边用疏疏的栏杆支着。里面通常放着两张藤的躺椅。躺下,可以谈天,可以望远,可以顾盼两岸的河房。大船上也有这个,便在小船上更觉清隽罢了。”读罢,小船的样子若隐若现的出现在了我的眼前。秦淮河的“七板子”真是与其他船只大显不同!因为呀,小船的`样子,基本上就是破烂不堪。好吧,秦淮河是个景点,略有装扮也是人之常情,但“七板子”却格外漂亮,格外引人注目。特别是它的舱前是最与众不同的地方了,坐在船上,领略着秦淮河的美景,还坐在七板子的舱前吹着微微凉风。啊!这真是一种享受!我想,这就是作者愿意搭乘七板子的原因吧。

“于是飘飘然御风而行的我们,看着那些自在的湾泊着的船,船里走马灯般的人物,便像是下界一般,迢迢的远了,又像在雾里看花,尽朦朦胧胧的。”美如仙境!无与伦比的美;无与伦比的文字!坐在船里,朦朦胧胧、模糊的看着其他船只里的“走马灯般的人物”。

“沿路听见断续的歌声:有从沿河的妓楼里飘来的,有从河上船里度来的。我们明知那些歌声,只是些因袭的言词,从生涩的歌喉里机械的发出来的;但他们经过了夏夜的微风的吹漾和水波的摇拂,袅娜着到我们的耳边的时候,已经不单是她们的歌声,而混着微风和河水的密语了。”夏夜的微风可真是有着巨大的“魔力”呀!能把那些机械的歌声变成动人的旋律和悄悄的密语!这歌声牵惹着我,使我震撼!并陶醉其中!

读到这儿,我不禁想起了外婆家——大冲的一条小溪。它虽不及秦淮河的美丽、秦淮河的优畅、秦淮河的动人、秦淮河的繁荣,但比秦淮河淡雅、清纯!如青花瓷的线条般流畅,悄悄流进我们的心田。

这条小溪,是山泉汇集而来的。清澈无比!她只有短短的十几米长,因为尽头有一座大山,挡住了她奔跑的脚步。

这不,快到春节了。白天人们洗菜、洗被单、洗衣服都到这条小溪来。原本安静无比的小溪突然热闹起来,如打破了花瓶,里面呈现出一段娇艳的花——小溪心中快乐的花。

寒假也来了,好几个几个小孩子结成团,来到小溪,一会儿爬小溪四周的山,一会儿又在小溪里玩水仗。这样想想,秦淮河的热闹怕不及小溪了!

夜晚,小溪没有五光十色的灯光,只有月亮与她作伴,不过她似乎很知足!与月亮“哗哗”地说故事。

到了第二天一早,初升的太阳照醒了小溪,波光粼粼的水面偶尔翻着零零星星的浪花。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秦淮河可真让人向往!作者以歌女的出现淡化了自然的审美情趣。笔尖触及了作者自身,把它当时那种想听歌,却又碍于道德律的束缚,一心想超越现实,但又不能忘却现实的矛盾心情淋漓尽致!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我记忆中的秦淮河!

这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姊妹篇对秦淮河是如此描写的呢?可以分别从船、水、光来概述:

秦淮河的船比作者去过任何一个地方的船都要好,好在哪里呢?其他地方的船不是简陋,就是看上去笨笨的,无情调。

作者对于秦淮河里面的船是这样描写大船和小船的,大船:里面陈设着字画和光洁的红木家具,桌上一律嵌着冰凉的大理石面。窗格雕镂颇细,使人起柔腻之感。窗格里映着红色蓝色的玻璃;玻璃上有精致的花纹,也颇悦人目。小船:“七板子”规模虽不及大船,但那淡蓝色的栏杆,空敞的舱,也足系人情思。而最出色处却在它的舱前。由此可见,作者更喜欢小船,因为小船的情调是最合作者的意。可以谈天、望远,比大船还要清隽。描写船灯、桨声的部分可以看出作者的愁思,寄情于景是朱自清的写作特点,那桨声能引人入梦,但是却是愁梦。

作者对秦淮河的水的描写: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天色明与暗时的.对比非常明显,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田径,委婉,使我们一篇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灯火明时,阴阴的变成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样;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梦”一直是爱用的一个字,体现出了给外界环境给作者的这种朦胧睡意的柔和甜美的感觉。从前的秦淮河里热闹极了,现在却显得空了,静了,从中读出作者的物是人非的惆怅。从灯光写到月光,一会写灯光,一会写月光,光影交融并存着。

夜深人静时,孤舟河上,夜色渐浓,只有桨声入耳。这时的景色却有不同了:亮着晃晃的电灯,电灯的光射到水上,蜿蜒曲折,闪闪不息,正如跳舞着的仙女的臂膊。一切都进入了梦想,这船也进入了她的臂膊里。该上岸啦!梦醒!幻想破灭!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8914.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