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沉重的翅膀读后感汇合76句-经典语录

在读《沉重的翅膀》以前,我曾经接触过不少描写七八十年代生活、经历的作品,有宗教问题、情感问题、农民问题,自以为对那个蝉蜕的时代已经足够了解了。谁曾想,这一部《沉重的翅膀》又一次让我感叹自己的孤陋寡闻。

改革,这是一个让我们不懈阅读,探求新知的根源,然而也是非主旋律的少数话题。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历经艰难,带着沉重的翅膀起飞,也该需要有人来写写了。张洁动笔较早,涉及较广,深度足够,所以一举成功。

《沉重的翅膀》以七八十年代之交,我国重工业部和所属工厂的整顿改革为背景,描写了从正部长、副部长、司局长到记者、工人和普通群众对经济改革的不同态度以及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不同的生活状态。小说以强烈的爱憎写出了改革泛滥时期新与旧、文明与愚昧、解放与僵化、改革与守旧的冲突。虽然没有多少跌宕的情节,故事也不出奇,却于一种真实质朴的氛围中透露出高昂的激情和磅礴的气势。

作者张洁基于对现实生活及改革过程的感知,成功的塑造了郑子云、陈咏明、叶知秋、田守诚等不同身份地位的形象,他们都有着成熟独立的思想,极力维护自己的信仰或利益,在以郑子云和田守诚的新旧势力的悲壮斗争中,作者浓彩重墨的描绘了他们的进攻与招架、迈越与受挫、欢欣与忧愤,着力表现他们始终必须面对的传统意识(普通官员、群众)、左倾思想(副部孔祥)、明哲保身心理(汪方亮)、惰性心理、世俗观念等"惯性心理"的严重挑战,在一张"无形的网"中左冲右突的情况。

郑子云是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他是新时期文学中较早出现的具有丰满性格的改革家、政治家形象,是当代中国脊梁式的人物。他生长于战争年代,有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忠诚信仰和高度的理论修养,也有丰富的社会实践,深信"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最高原则,是最优秀的高级领导干部。他的个人性格像极了《穆斯林的葬礼》中的.韩子奇,在自己所涉及的领域内游刃有余,然而却始终有一本难念的经,那便是家庭问题。这也验证了那句"清官难断家务事"。他和夏竹筠干瘪枯燥的婚姻,和工作中屡屡碰壁的状况,使他身心疲惫,以致最后一病不起。他力图从政治思想工作的改革入手,为企业管理探索一条新路。因此,郑子云便有了不安分的性格和时感疲惫的内心。

改革难,写改革也难。作者的创作力与表达的真实性、感人性,让我惊异。从这本书里,我读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将此书献给为着中华民族振兴而忘我工作的人们的心愿,也读到了她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折射和反思。

当时的社会,正处于既非资本主义也非共产主义的时代,"非驴非马的时代,不伦不类",甚至同一屋檐下的人所信奉所追求的都不同。除了少数真正致力于改革的人,所有人都把自己的苦痛看的比整个社会的痛苦还重要。何婷、田守诚、夏竹筠等利益至上的做人原则在今天看来似乎司空见惯,但这种丑恶的现实从七八十年代就开始风行就值得我们深思。这说明中国一贯的发展似乎很早就脱离了"文明、礼仪"这些虚华的名词。如果说那时侯,因为资本主义的方兴未艾,尚不能断定是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的错。那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繁荣的今天,见风使舵、明哲保身的人比比皆是,就不得不说确实是文明的落后了。

读刘小枫的《沉重的肉身》中题为《沉重的肉身》的那一篇。喜欢刘小枫特有的,用于哲学散文的湿润的文笔。那种需要逐字去领会,推敲其中逻辑推理和品味文字迂回曲折的阅读感觉,是与读亦舒小说的畅快淋漓完全不同的。慢慢地看,有些地方还需要反复地跳回去重新解读,这种凝滞的感觉就像拉长了的盛宴,每一次咀嚼都有完全新鲜的味觉享受。

《沉重的肉身》谈到关于男人对女人选择的性伦理,谈到身体和灵魂感觉的地位对比,以及个体差异等等。文中反复提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以及这个故事的源头故事——“十字路口上的赫拉克勒斯”。赫拉克勒斯坐在十字路口,面对着两个女人:卡吉娅和阿蕾特。卡吉娅能给男人带来的是性和生活的逸乐,代表着生命之轻;而阿蕾特带来的是辛劳厚重的身体感觉和生活经历,她引导男人通向生命之重——所谓的“美好”。赫拉克勒斯在这两个女人之间的选择代表着男人对于不同生活、不同伦理的选择。这个论题被男人们唠叨了数千年,发展到昆德拉的版本,就变成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托马斯、萨宾娜和特丽莎的故事。在刘小枫的解读中,昆德拉似乎还增加了一些关于社会主义中“人民—意志”的因素,将男人的性漂泊由寻求女人身体感觉的不同以及背后隐藏的生命意义的不同,进一步演绎成探求历史规律下趋同群体中个体的差异。似乎托马斯的行为写进。

三流小说中不过是拙劣的风流韵事,而经过哲学化的处理就变成了对历史和社会的政治性反抗……这些逻辑让我感觉极其可爱,是我看到的对于男人动物性的滥情的最新鲜也最富丽堂皇的解释。

不过话说回来,最后文章里谈到了托马斯的.选择,或者说赫拉克勒斯的选择,或者说是昆德拉心目中男性群体的选择。托马斯的性漂泊终于止于特丽莎:他在一个又一个女人的身体之间游荡,寻找每个女人身体中那百万分之一的差异,而最后,他发现了特丽莎与所有个体的不同——这是一个他愿意与之共眠的女人,而且他的灵魂开始排斥特丽莎以外的女人的身体……这里文章絮絮叨叨说了很多,关于历史,关于社会,关于差异的个体。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有些复杂化了。用一个简单的答案来说明不过就是他爱上她了——在他阅过无数个差异的个体之后,他找到了一个拥有自己最在意的特点的那个个体。当然如果文章里说得像我的语言这样直白和浅薄,大概就该放上言情小说货架了,不过我还是愿意用我这样的方式来理解昆德拉的原著,多少有些感性的意味,少了些理性的分析。

天太狭窄

地太坎坷

束缚住沉重的翅膀

凭着倔强和勇气

寻找宽广

罗蔓你莫要纠缠

山雀你莫要

假如有一天我的理想

神奇的插上翅膀

击搏长空

遍览世界

最后我还要回到起点

《还是那样》

前天会变成昨天吗

昨天会变成今天吗

我虽然已步入

秋色萧杀的田野

思想却站立在

嫩稚的绿洲

还是那样

把手含在有鼻涕咸味的嘴巴

遐想蓝天的秘密

把赤裸的'脚丫埋进温热的泥土里

测试大地跳动的脉搏

《永不离去的春光》

花开(久久期盼)

花落(依依伤怀)

思想在灵魂的土壤里

展动着春光

将永不离去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925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