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1955年共和国将帅大授衔 》有感
那些爱我们但已不在的人,请记住他们。只要我们还记得,死亡就无法将我们分开。
——铭文
在那个动荡不安、硝烟弥漫的时代,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将领。其中有身经百战的老将,有运筹帷幄的智将,有战无不胜的将领,还有在敌后作战的“秘密将领”。 “他们是1955年荣获勋章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
这二十人之中,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其中,有一个人给我印象最深。他就是智勇双全的陈赓将军。
1924年,陈赓被党选派到黄埔军校学习。他骁勇善战,很快成为“黄埔三杰”之一。说起他与当时黄埔军校“校长”的关系,颇有渊源。 1925年,陈炯明东征时,救了蒋介石的命。当时,他的部队被陈炯明的部队击败。蒋介石惊慌失措,产生了自杀的念头。陈赓见情况紧急,背着姜跑了十多里,才脱险。随后,陈赓又跑了100英里。多丽前去寻找援军,立下了汗马功劳。战后,黄埔军校流传着“蒋先云的笔、何忠汉的嘴,不如陈赓的腿”的说法。
由于与蒋介石的特殊关系,陈赓于1933年被汉奸出卖,在长沙被捕后,戴笠专门护送他到南京,后又到蒋介石在南昌的营地。无论是蒋介石亲自献上的名利,还是黄埔同学的善言,陈赓立场坚定,誓不低头。最后,蒋介石无奈之下,只得释放了这个曾经是他的学生、现在又视自己为敌人的“汉奸”。
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陈赓,也在组织需要的时候在隐蔽战线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上海中央特勤局工作期间,在周恩来的领导下,与国民党特务机关斗智斗勇,圆满完成了使命。
战争年代结束后,陈赓着手创办军事工程学院,培养现代军事人才。他像指挥一场战争一样开始了办学的艰难过程。师资短缺,他想方设法从全国各地大学调人;没有科研楼,他就深入基建工地。一年零三个月后,第一所多军种综合性军事工程学院成立。
在那个时代,无数人因为名利而低头,但真正的战士不会因为外界的原因而改变自己的信仰。从长征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无数革命者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他们是光荣的,但同时也有很多本来可以成为将军的烈士却没能等到胜利。叶挺、左权、彭湃……,这些英雄的牺牲激励了更多的后来者,最终换来了革命的胜利。进入和平时期后,他们踏上了新的征程,继续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奋斗。
每当我们仰望星空时,那些曾经耀眼的将军依然在遥远的天空注视着我们,似乎在说:“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遗忘。”不!我们不会忘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不会忘记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初心,也不会忘记我们应该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我们时刻准备着,无论将来在哪里,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只要祖国需要,我们就会像你们一样义无反顾、无怨无悔地奉献一切!因为我们是祖国的儿女,我们肩负着你们未竟的事业。相信我们,我们一定会建设更加美好的祖国!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15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