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可爱的骨头读后感精选66句-经典语录

可爱的骨头电影观后感【篇一】

听说《可爱的骨头》是一部小说改编的电影,而这部小说又得到了很高的评价,那么我决定到电影院里去看这部电影。

因为我没有看过原著,所以对原著暂时不敢妄加评论,或许看过之后会有一些新的看法,但看这部电影除了因为原著的评价很高,还因为导演是大名鼎鼎的彼得·杰克逊。彼得一直是我欣赏的导演之一,当然除了他拍的《金刚》我不大感冒以外,其它的作品我真的非常喜欢。我记得自己曾对彼得有过这样的评价:如果说T.R.R托尔金是小说《魔戒》的作者,那么彼得·杰克逊就是《魔戒》的视觉作者,而这部《可爱的骨头》亦是如此。

这部电影被定为罪案类影片,不过可能是原著的关系,这部电影不仅拥有罪案类作品那种诡异和惊悚的气氛,还带有一种本不可能与这种气氛融合的童话氛围。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被一个变态杀人狂杀死,这本身是一件很让人觉得发指的事情,而影片并没有太多惊悚片常见的那种血腥恐怖的场景,虽说每次凶手的出场都让人觉得气氛紧张,但更多的笔墨着落在一个十四岁女孩眼中的美丽世界,尽管她的灵魂已经到了天堂。

影片的开始和小说的开始一样,以一个14岁的女孩的口吻讲述自己的故事:“我姓沙蒙,听起来就像是“三文鱼”,名叫苏茜。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六日,我被杀害时不过十四岁”("My name is Salmon, like the fish … first name, Susie. I was 14 years old when I was murdered on December 6, 19 【第73句】:")。

《可爱的骨头》也一个关于“爱”的故事,但不只是《人鬼情未了》的爱情,还有亲情、友情。Susie热爱她的父母,她的外婆,她的妹妹和弟弟,她的同学、好友,她的初恋,当然她也热爱生活。虽然Susie离开了她所爱的这些人,但是她在天堂佑护着他们,而他们也觉得Susie一直和他们在一起,护佑着他们幸福的生活。

这里我不得不说,彼得·杰克逊也是一个造梦大师,他在影片中也采用了大量的CG技术(有很多亲朋好友问我啥叫CG,简单解释就是用电脑制作出的人物或画面),与AVATAR《阿凡达》创造出的那种奇珍的外星世界不同,《可爱的骨头》中的天堂是色彩斑斓的,犹如童话般的世界,让我们不得不回忆起童年、少年时代和伙伴们玩耍的'美丽时光。Susie已经被杀死了,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但是Susie在天堂看到的人间依旧是色彩斑斓的,依旧是美好的,当然除了凶手的宅邸。

其实这正是这部电影最难拍的地方,首先是惊悚与唯美的融合,其次是童话与残酷的现实融合,最后是“阴暗”与“阳光”的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我在这里不想给大家透露太多的剧情,但大家看到这部电影的海报就会发现,右边的女孩伴随的是阳光和色彩斑斓的世界,而左边的凶手则是阴暗诡异。可以说,彼得·杰克逊为了将这本小说拍成电影用了一番苦心。

圣诞到新年的一月份这段时间有多位世界知名的导演几乎同时发布自己的最新作品,从目前的票房和持续的宣传力度来看,詹姆斯·卡梅隆的《AVATAR》(《阿凡达》)几乎过火。就拿澳洲来说,电影院线从去年12月初就上映了《阿凡达》,到现在依然火爆,远的不说,就说我家附近的这家电影院,每天晚上6点过后的几场放映依然有大量的观众涌影院去观看。不仅如此,我还听说国内卖出了《阿凡达》的天价票,还有些人连票都买不到,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如果真是这样就有点太夸张了,那么詹姆斯·卡梅隆又可以笑傲中国票房几年了。但如果让给我选择从去年12月份到目前为止我最满意的电影是哪部,那么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可爱的骨头》,《阿凡达》的锋芒对其它电影显得是那么的不公平,但这也是商业电影竞争的残酷性。

IMDB到目前为止的打分时 【第6句】:9分,这些天我观察了一下,分数在 【第6句】:9到 【第7句】:3之前浮动,应该说分数还是中规中矩,很多给了差评的网友多半是因为看过原著,所以对影片有些挑剔。客观点说,如果小说也是这样一种叙事手法,那么确实不大容易搬到银幕。

写到最后,我想起了彼得·杰克逊在这部电影中亦露了一脸,大家看电影的时候不妨也找找导演在哪里。呵呵!

可爱的骨头电影观后感【篇二】

读完原著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记得当时并没有过于惊艳的感受,不过在得知Peter Jackson会将其改编成电影,又有全明星的演员阵容,于是才愈发开始期待电影的上映。其实现在回想起来对原著的剧情已经很模糊了,记得比较清楚的是全书始终以苏茜的主观视角讲述故事,在此基础上表现的梦幻美好的天堂,感人的亲情爱情以及关于凶杀案的悬疑非常精巧的融为一体。然而在改编过程中这种精巧却变成一堆缠在一起扯不清理不开的线团,虽是上等金线,却始终是混乱不堪。

个人最满意也最喜欢的是电影的前30分钟,即苏茜被杀之前的段落。这个部分流畅自然,情感和线索的铺垫以及主要人物悉数登场,而在温馨轻松的剧情下暗涌的是令人不安的悬念。看到这里时我还不禁在想是否北美媒体对Peter Jackson太过苛刻,然而电影从第30分钟开始便每况愈下。

第一部分中有场戏很棒,当苏茜在地下室惊恐地面对凶手时,她的家人正在快乐地享用晚餐,导演在两个场景之间不断交叉剪辑,营造出的气氛落差感非常有效。同样有效的是临近片尾时的最后那次交叉剪辑,苏茜“附身”到那个通灵的女孩上,与她心爱的雷接吻,与此同时凶手正将藏着她尸体的保险箱推入巨大的垃圾坑。这里两个场景的剪辑讲述的是苏茜意识到仇恨远远没有爱来得重要,因此她才没告诉通灵女孩她的尸体就在那个箱子里,而选择了与雷共度她在人世间的最后一个小时。

但除了这两场戏,影片中大多数时候的剪辑手法是无效且毫无章法的。因为在苏茜死后,现实中发生的一切都是由她以第一人称在讲述,她看到的这些事不仅仅是流水账更对她情感和思想产生巨大作用,让她从留恋到放手,从仇恨到释然。然而电影却在大多数时候将两者分割开来,一边苏茜在天堂看到的梦幻场景,花俏华丽充满想象力,一边是与苏茜无关的现实世界,家庭的破碎和凶手的活动。两者几乎完全脱离联系,甚至连续有几个段落完全没有苏茜出场,感觉天堂发生的事是一部奇幻电影,现实中发生的事又是另一部悬疑剧情片,并且镜头的切换甚至会出现毫无逻辑的情况,而时有时无的苏茜的旁白更显剧本的巨大缺陷。例如我颇为失望的苏茜在天堂观察现实世界的方式,导演让她站在白色的亭子中作出一些看到现实世界后的反应,她通过幻象看到雷在等她,或者直接参与到父亲在玉米田被陷害的过程,甚至通过结冰的水滴也能看到现实世界,但除此之外影片大多数时候苏茜与现实世界都是断裂的,仿佛现实中发生的事大多与她无关,她只是在天堂里面彷徨无聊时而开心时而低落时而愤怒时而伤心罢了。

剪辑的混乱也同时导致了叙事节奏的混乱,观众可能刚要被悲伤的气氛感染却突然被拉进梦幻世界要为特效和大场面赞叹,还没缓过神来突然又回到悬疑气氛中琢磨凶手究竟会不会被发现,如此气氛情绪混乱糅杂的情况电影中多次出现,看完全片回想起整部电影甚至不能理出其叙事条理。此外影片的配乐也是多次出现莫名其妙的状况。

当然不能说《可爱的骨头》除第一部分外一无是处,虽然丝毫没有情感触动,电影最终也总算成功传达了原著的主旨。全片亮点也不少,例如苏茜的姐姐进入凶手的家盗取证据那场戏就惊悚异常,她父亲跟踪凶手进入玉米地却被陷害那场戏也很不错,当然还有最噱头的天堂戏,贯穿全片却喧宾夺主,看来Peter Jackson最拿手的仍是魔幻片。演员的表演也基本上保持水准,女主角苏茜的扮演者Saoirse Ronan在《赎罪》中惊鸿一瞥后,通过此片再次证明她将是好莱坞的明日之星;一号反角Stanley Tucci同样出色,其压抑在众人前的变态和狰狞通过面部表情一览无遗;Mark Wahlberg, Rachel Weisz和 Susan Sarandon由于表演空间不够只能说是顺利完成任务。

写到这里我才发现其实我对本片最失望的不是它混乱的叙事条理和节奏,而是所有让我感到惊喜的部分我都在预告片里面看到了,特别是天堂的梦幻戏,特别出彩的几个场景都在预告片中了,实在没想到彼得大帝的新作对我来说几乎沦为了那种“预告片更好看”的电影。

PS:貌似有很多观众没明白“可爱的骨头”的含义。

“骨头”一词在电影最后有出现,女主角的一句旁白有点题。

大意应该是骨头断裂后总会长出新的骨头,意指女主角的家庭以及这个家庭亲情~同样也可以指那些关心她爱她的人的生活。

在苏茜回忆事件时有这样一段,”我本应该找条路逃开,但我却没有这么做。为什么我没有这么做呢?弗妮(苏茜的天堂辅导老师)说这些问题都是白问的:”当时你没逃开,没逃就是没逃,别再多想了,想再多也没用。你已经不在人间,你必须接受这个事实。”

很多时候,当有人的亲人离开人世时,我们通常都会这样对他们说,过去的就是过去了,他已经不在了,你必须接受这个事实。”讲的人好象很残酷,但是说的却很实在,我看到这段时,眼睛是湿润的,不管是生者还是死者对谁来说,大家都不愿接受亲人离去或是自己离开亲人的事实,我们哭喊着,吵闹着,要着他们回来。我们的撕心裂肺能换来什么,什么也不可以。。只有好好的生活,生者和死者才得以解脱,不是吗?

书上也有写到”我希望哈维先生以死赎罪,也希望自己还活着,这是我最企盼的梦想,但却无法实现。天堂毕竟不是十全十美,但我相信只要我仔细观看,认真期盼,说不定能改变凡间我所爱的人的生活。”

是这样的。只有放下生与死,留给我们的就不止是悲伤了,还有深深的怀念和浅浅的幸福,也许很痛苦,但是生活还在继续,我们还在生活,就让我们笑着挥别一一离开我们身边的他们吧!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他们,我们都有理由坚强勇敢的微笑生活。

这段特别喜欢的。当苏茜的爸爸找到喜欢苏茜的男生雷的母亲时,是这样说的,“我很高兴苏茜有个像雷这样的好男孩喜欢她,”爸爸说,”谢谢你儿子对我女儿的青睐。”

她抿嘴微微一笑。

“他写了一封情书给她。”

他说,“我知道。”

“唉,如果我早知道会发生这种事情,我也会写封信给苏茜,”他说,”最起码我可以在苏茜的最后一天,告诉她,我爱她。”

不止是苏茜父亲,当苏茜母亲多年后回到家里,站在苏茜房间前说的那句“苏茜,我爱你。”都很有感触,我能感受到他们对苏茜的爱,他们对女儿的死总不能释怀,他们爱苏茜,在生命中的每一个日子里。只是,苏茜已经不属于这个人间了,但是他们依然很想说我爱你,亲爱的女儿苏茜。

其实爱一直在身边,在人间,在天堂,唯一不变的还是爱,不管是突然的失去,还是多年后的回忆,我依然想对每一个在我身边陪伴我的人说,我爱你,即使我不在,或者你不在,但爱一直都在,在曾经共同生活的日子里,我们彼此相知相守,我们笑过,哭过,爱过,那还要贪心什么呢?让一句亲爱的,我爱你结束一切的纷纷攘攘,让我们回归到最纯朴的那天,我们彼此紧握对方手的那时,或许我们都会对失去,死亡都释然了…

在整本书里,我最喜欢的就是琳茜,她无时无刻都在思念着姐姐苏茜,但是她依然是最坚强的那个,她不逃避姐姐被谋害的事实,她独自一人哭泣回忆着思念着自己的姐姐,她努力地生活,努力地成长,努力地恋爱,她认真仔细地走在专属于自己的路,但是她也是为姐姐在生活,因为爱,她不放弃生活,为自己,替姐姐走好生活的每一步,最后的琳茜有了美满的家庭,可爱的女儿。可能姐姐的死对于她来说是个很大很痛在心上的伤口,但是现在已经不再滴血,伤口愈合,留下的只有伤疤,摸起来是不开心的.,是伤心难过的,但不悲伤,不绝望。琳茜爱着姐姐,用余生想念姐姐,但她更加努力经营着自己的幸福。琳茜用着自己的方式爱着苏茜,也许她不知道苏茜在看着她,但是她知道她一直爱着她,在书的尾声,”我妹妹,我亲爱的琳茜则把我留在她记忆深处,那才是我应该在的地方”看来对于生者和死者来说,放任伤心自留,只会让大家更加伤心,勇敢的活下去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死者最想见到的。我们彼此爱着对方,那又何必用爱禁锢了自己呢?既然不在了,那就认真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爱。

在书的最后,大家其乐融融地坐在一起时苏茜是这样说的”我的死引发了家中亲人的这些变化,有些改变平淡无奇,有些改变的代价相当高昂,但我过世后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几乎件件都具有特殊意义。这些年来,他们所经历的一切就像绵延伸展的美丽骨干,把大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我终于开始认清;没有我,他们依然可以活得很好,我的死最终造就了家庭的融溶和合,犹如身体上的骨骼,尽管有了缺失,但在不可知的未来终将长出新的骨干,变得圆满完整。我现在明白了,我以生命的代价换来了这一神奇的生命的循环。”

一直不明白这本书为什么叫《可爱的骨头》,原来一个家庭,犹如人的周身骨骼,即使有一块破损了,缺失了,但骨架终会长全,作为缺损部分的苏茜,固然依恋这个家庭,大家也都在忆念中感到遗憾,但全家经历了这场灾难与悲痛之后,终于融溶和合。死尸的骨头不一定可爱。但这象征的爱的骨头,再可爱不过了。

其实爱一直都在身边,生命可能会提早结束的,但爱不会,感情可能会提早磨灭,但爱不会。有时我会想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人间的时候,我身边的人会怎样?但是我也不敢想,老是觉得人是脆弱的,死亡的打击太大了,不管是谁也难以接受,其实不尽是如此的,人是个奇妙的生物,在痛彻心扉后的只有坚强,即使是死亡,我们依然能坚强的活下去。然而死亡并不代表终结, 西伯德给了我们一个美好的想象空间,生者感觉不到死者,但是死者依然在生者身边陪伴着,到底是什么把生与死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爱,爱让死者久久不愿离开,让生者久久不愿忘记,我们接受死亡,但不会遗忘,因为这是抹不去的深爱。原来,其实爱一直都在。

       《可爱的骨头》的内容很吸引人,书里写了一个叫苏茜的十四岁的少女被邻居谋杀后上了天堂,并在天堂俯瞰人间的事情。她死后一直放不下所爱的人,她静静地看着家人,她想安慰他们,告诉他们杀害自己的凶手是谁,但她不能,活人是听不到鬼魂所说的话的。

苏茜是家里的大女儿,她有一个妹妹——琳茜,13岁;她有一个弟弟——巴克利,5岁。她死后家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爸爸沉浸在丧女的悲痛中,一蹶不振,她妈妈忍受不了这样的生活,离开家去了外地。八年之后,一家人终于又团聚了,其乐融融。苏茜看着他们心里很高兴,她知道大家都从阴影中走了出来。那一瞬间,苏茜消失无踪,她去了另一个天堂,因为她已了却了人间的心事。

这本书是作者用第一人称写的,让人身临其境,更加强烈地

它给我的感受很深,震撼很大。我开始胡思乱想:说不定我身边也有以前过世亲人的鬼魂,他们都亲切地看着我,而我却不知道。

不管世界上有没有天堂,我却不想过早地去那儿,天堂固然美丽,但是和亲人在一起却是最大的幸福。我记得一个朋友问过我,人为了什么而活。看了《可爱的骨头》之后,我认真地思考着:如果我是苏茜,或是我也上了天堂,我会快乐吗?答案是肯定的:不会。如果我和苏茜一样真的死了,我会牵挂我的家人,也就是说我所爱的人成了我活下去的动力!我想,我是为了家人而活,为了那些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而活。

和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是一种幸福,也一种幸福,也是一种幸运。看了苏茜的经历,我才真正地感受到我的幸运之处,感受到和家人一起的幸福。想想那些看轻生命的人们,他们这样不计后果的寻死,难道没为活在世上的亲人好友想过吗?

在我看来,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没有了生命,一切都没有了希望。我希望人们能抓紧这份幸福,不要让它从指缝中溜走。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167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