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和鸽子读后感合集50条-经典语录
蚂蚁和鸽子这篇童话描述了一个可爱的故事,同时也一个精彩的动物故事,通过对动物的刻画,表达出对世界的美好,下面是三篇蚂蚁和鸽子
蚂蚁和鸽子读后感【1】
今天我看了《蚂蚁和鸽子》这篇童话。
故事讲述的是一只蚂蚁不下心落入荷塘里,鸽子看见了,就立刻救了它,蚂蚁很感激鸽子。有一天,一个猎人发现了鸽子就举枪瞄准了它。这一幕恰好被蚂蚁看到了,它奋不顾身的咬了猎人的腿,让鸽子逃跑了。
看了这篇童话让我想起曾看到过有一篇关于外国人的报恩的故事,故事讲述了很久以前有一位很贫穷的巴格达人和一位很富的巴格达人,穷人偷了富人的一个金盘,拿去换了很多钱,然后用这笔钱做起了生意,赚了一大笔钱。
可穷人一只很抱歉。总觉得过意不去,于是他就跋山涉水找到了富人家,可是世事难料,富人家如今变成了一片废墟,穷人二话没说就给了富人一笔钱,然后带上他一起做生意。这两则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连小小的动物还有外国人都有这份知恩图报的品格,可是有的人却没有这份珍贵的品格。有的人遇到危险,别人救了他,他不但不感谢别人,反而加害于救他的人。
《蚂蚁和鸽子》这篇童话也提到了对动物心狠手辣的猎人。以前,人们没有食物,是因为那时人们还不会种植物,常常把动物残忍的杀了吃,后来,人们慢慢地学会了种植各种各样的植物,纠正了以前所犯的错误,而且还禁止贩卖国家保护动物。
蚂蚁和鸽子读后感【2】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蚂蚁与鸽子》,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许多的道理。
其中有一篇故事主要讲的是:在从前的一个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动物,这些动物在一起互相帮助,和睦相处。一天,有一只蚂蚁在泉边喝水,忽然一阵大风吹来,正在埋头喝水的蚂蚁一下子被吹飞进了泉中。可怜的蚂蚁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大声呼喊着救命。可是它的声音太小了,森林里其他的动物都没 听见,只有在旁边树上的鸽子听见了。可是它不会游泳呀,于是它急中生智扔了一片树叶下去。蚂蚁看到了,费尽了力气才好不容易爬了上去。安全上了岸后,小蚂蚁对鸽子万分感激,但是它不知如何报答,便说:“鸽子姐姐,谢谢你。日后我一定会报答你的。”鸽子却不屑一顾的说:“别客气,蚂蚁弟弟,我实在不知道有什么能让你报答的地方。”可是蚂蚁坚持说:“我一定会报答你的`!”正在这时,一个捕鸟人看见了鸽子,正准备撒开鸟网,蚂蚁察觉到了,他迅速爬到了猎人的手上狠狠地咬了一口,猎人痛得大叫了起来,鸽子听见猎人的叫声,慌忙的飞走了。
我想大家读到了这儿都会大吃一惊了吧,小小的蚂蚁竟能救得了一只鸽子。其实这则寓言不仅仅告诉了我们这些事,他还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生活中,人人都是平等的相互联系的,即使是弱小的蚂蚁也能救得了一只鸽子,也可以帮助别人。所以在平时,我们不要轻看了自己,不要忽视了自己的长处,而只看到自己的短处。我们要认可自己,相信自己,因为我们永远都是自己心中的英雄!
蚂蚁和鸽子读后感【3】
在五年级下半学期,我读了《小故事大道理》中的《鸽子与蚂蚁》,它们的互帮互助令人敬佩。
故事讲述了一只蚂蚁,因为口渴难耐,所以独自一人跑到湖边,正准备畅饮,可不巧,刮了一阵风,蚂蚁因没有站稳,掉到了水里,正好,一只鸽子正在树上休息,便随手摘了一片树叶,丢入了水中,救活了蚂蚁。蚂蚁还未来得及报答,一个捕鸟人就来到了这里,用网捉住了鸽子,正当鸽子一筹莫展时,蚂蚁带着他的同伴们咬破了网,最后,鸽子获救了。
的确,有时,只需做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帮助别人,而你遇到困难时,别人也会帮你解决问题,其实,如果你帮助了别人,就等于在帮助你自己,所以,俗话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想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上一个星期的美术课,由于科学课下课晚了一点,再加上美术课不能迟到,同学们便个个手忙脚乱地回教室拿美术工具,拿好了美术工具,排好了队,就跑向美术教室,到了美术教室,杨洋才发现忘了带黑笔,她正一筹莫展时,我正好多带了几只黑笔,便借了一枝比给她,她连忙说:“谢谢。”过了几天之后,又到了美术课,由于我记得老师说这节课把黑白灰画好,所以,我就把水彩笔放在了教室里,可谁知,老师却改变了主意,说这节课为班级设计一个吉祥物,并为它上色,一听上色这个词,我不禁立马愁眉苦脸,便想问别人借一下,可都离我太远了,我就算借到了,也拿不到,所以,我便放弃了向别人借,杨洋看着我着急的样子,他二话不说,便毫不犹豫的将水彩笔借给我了,我不禁充满感激,可他却说:“我们之间要互帮互助,上次,你不是借了我黑笔吗?”这时,我突然明白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真正含义。
只要多帮助别人,在自己有困难时,别人也会帮助你。
婵和蚂蚁的寓言读后感1
读了《蝉和蚂蚁的寓言》我深受感动,蝉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呀!
文中的蝉总是在炎炎夏日,高声唱歌,唱的又累又渴时便去蚂蚁那里讨水和饭。吝啬的蚂蚁不但不借,而且还在蝉身上乱撕乱扯,可是蝉并没有发火,而是忍受蚂蚁们对它的欺辱。蝉是多么的大度与和蔼呀!每次去蚂蚁那里讨饭,它都要受到欺负,但它总是一言不发,忍受着……
平时在生活当中我们一定要学习蝉为人处事大度、宽容、和蔼的精神!
婵和蚂蚁的寓言读后感2
《蚂蚁和蝉》是古代寓言文学家伊索的作品,说的是蚂蚁在夏天的时候就开始为储备过冬的粮食而辛勤劳动,而蝉,只顾玩乐唱歌,任凭时间流逝,结果冬天来到后要向蚂蚁乞求帮助。
重读这篇短小的寓言,感受当然与儿时不一样。
小时候,我们想到的',往往只是赞扬蚂蚁的勤劳,嘲笑蝉的懒惰和只知玩乐惊醒自己必须要象蚂蚁般勤奋学习,为将来打好基础,不可象蝉那样空耗光阴,也就是所谓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但在经历了各种人生的风雨后,见多了那些今朝有酒今朝醉、却在人生的冬天或风暴不期而至时手足无措的人们,我们知道,我们必须象蚂蚁那样,在工作中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在生活中未雨绸缪、积谷防饥。
伊索,从不起眼的小事中,见微知著地告诉我们人生的哲理,确实不愧是人类的智者。
婵和蚂蚁的寓言读后感3
《伊索寓言》通过简短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我们没有察觉到的真理。这就是我喜欢《伊索寓言》的原因。正因为这样《伊索寓言》令我爱不释手,看了几遍都不会觉得厌烦。
我喜欢的寓言故事有很多。例如:《狮子和狐狸》狐狸笑母狮子每胎只生一子。母狮回答:“然而是狮子!”虽然这则寓言很简短,但是却告诉我们一个大道理:事物不在于数量,而在于内涵。又如:《蚂蚁和蝉》这篇小寓言通过蚂蚁和蝉生动的对话,来告诉我们:人不应该是懒惰的,我们不能打没有准备的仗,否则后果会很严重。就像农民伯伯,他们为了秋天的收获,在春天耕耘,以便能够在秋天得到美好的收获,度过安逸的冬天。我们也要像寓言中的蚂蚁那样,而不能像那只蝉一样荒废大好的学习时光。像蚂蚁那样做一个有远见的人,做一个勤奋的人。
《伊索寓言》可以培养我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让我懂得了许多真理。懂得平凡的小事里饱含着一个个大道理!让我们从故事中领悟道理,懂得什么才是“真善美”!
《鸽子》写了两部分——科学研究和科学知识的记录。从表面上看,第一部分科学研究里面有喂鸽子,怎样才知道鸽子最喜欢吃什么,鸽子怎么降落,鸽子的声音与动作,鸽子可以看多远,鸽子会不会游泳,鸽子怎样吃东西,鸽子怎么降落,怎么飞。而这些关于鸽子的研究又分了三次户外教学。在第一次户外教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我们好想去喂鸽子喔!”是发自于孩子自己内心 所想。对与本次研究就已经开了一个好头。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到鸽子,所想到的就是给鸽子喂食物,但鸽子并不领情,都拍拍翅膀飞走了。于是大家有了共同关心的问题:“鸽子喜不喜欢自己带来的食物”,书里老师往往鼓励、启发孩子动手尝试,找原因,找解释,在科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幼儿与其理解的这个事件发生冲突时要有所认识,孩子们根据观察的经验,就会推论出食物的大小影响了鸽子的选择,而不是鸽子真的不喜欢吃馒头和面包。因此老师就顺势抛出了一个具体的问题:“如何知道鸽子最喜欢吃什么?”就引导到了第二的户外教学,第二次教学除了食物的议题外,孩子还注意到鸽子的叫声、降落的样子、翅膀的变化、尾巴的变化等,与第一次看的内容已有很大的不同。此时老师除了仔细聆听孩子的分享外,也利用孩子的兴趣,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孩子进一步仔细观察更多的细节。例如:宥嘉注意到鸽子降落时动作的变化,老师即提出问题:“这样平平的也是站着啊!”老师的进一步追问,使宥嘉有机会进一步解释得更为精确。在第三次户外教学,孩子们发现鸽子降落的动作几乎是同时而连续的。通过三次的户外活动,孩子们真的能自行建构、发展、修正自己的理论,并且是一次比一次更仔细地了解鸽子的一举一动。
而科学知识的记录给人的感觉是呆板、单调,的事情。有了前面第一部分的观察、研究、积累的鸽子经验,孩子们就能把他们自己的观察、研究的经验通过书来呈现出来。也为这个课程主题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同时,更让孩子们进一步体会了如何将科学知识与他人沟通的科学方法。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环境的一部分,环境自然会和孩子们产生对话。老师将孩子们带到鸽子面前,就是提供给孩子一个有意义的环境。而鸽子降落、啄食物、起飞每个细微动作,都是和孩子说话,而孩子也接受到了,并有了反应:“鸽子转弯,翅膀会这样喔!”鸽子与孩子间产生了某种对话的关系。在本书中老师发展了孩子自己的理论,即使有些理论不成熟甚至不准确,但老师不会一下子就否定它,也不是急着教孩子正确的理论,而是保持听取、肯定的.态度,先让孩子自己发展,再来谨慎评估,尊重孩子的想法。
读了《鸽子》一书,让我了解到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中,教师不是主导地位,教师不能急于将真理、科学现象、按成人理解的方式填塞给幼儿,或要求幼儿像成人一样去把握科学家们科学道理的过程。教师不能违背幼儿的心理发展,要尊重幼儿天真的理论,摇摆不定的构架,有误的概念和直觉的理解,如果一味的要求幼儿没有尝试就赞同所谓的科学理论,那是有背于幼儿的心理特征,我觉得在幼儿的初期阶段科学教育要重在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能力,为他们今后接受系统的科学教育能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科学教育要重孩子的实际操作,而不是简单的传授科学道理,尊重孩子的想法。读了这本书对我日后在科学教育领域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让我知道怎样来教孩子科学道理,也知道了孩子是如何学习科学知识的,《鸽子》一书生动的给我们展示了幼儿建构学知识的过程,受益匪浅。作者:幼儿园老师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1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