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读后感500字
有一天,回忆往事,我想我是否可以写“湄公河上,西贡的日落……声波击打百叶窗……潮水来了又退……”
“情人”,无望的爱情。
“过河,过河,到灯塔去……”
站在阳台上,穿着睡衣,这个春节的阳光很好。现在是清晨,我正在眯着眼睛看杂志。公鸡报晓,远山灰绿,温暖的早春,乡村,北半球……几天无所事事,无聊如风般掠过空荡荡的院子。
就这样过去了很多天。这个星球上有无数无聊的面孔、无意义的叫喊和声音。
只有过去还活着。 “那一年,湄公河上……”
走在夜读书的人群中,我一直在等待着草木芬芳的春夏,我一直在追随夹着书本的影子。
漆黑的太阳,暗淡柔和的月光。月光,温柔的月光……
“已经没有什么顾忌了,现在他们都死了,就没有什么顾忌了,在这本书里……”杜拉斯说道。
德国作家《死亡威尼斯》
附:读完《情人》小说后,我模仿了杜拉斯的写作风格。这篇文章有300字,除了我自己可能没有人知道其中隐藏的含义。感受一下情绪基调:
我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看了杜拉斯的《情人》,但我不太明白,或者说我对里面的场景感到有点不知所措。也许,我真的还没有适应外国文学,或者说,我还没有开始。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到《挪威的森林》再到这部自传体小说等外国名著,我始终搞不清楚这些小说的主题,想表达什么情感。
我以前不看小说,因为一次只看了几页,然后就没有信心继续看下去了。就像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一样。借来的,看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过了一会儿,我觉得我应该读完,但如果再借,我还是不能“一口气读完”。借了又还,好几轮回才完成!
我觉得这和一个人的经历有关。我的经历要么是在学校,要么是在家里。这样的日子并没有太多的坎坷,也太平常了,引不起什么涟漪,所以小说里的场景无法给我想象。空间,更不用说与我产生共鸣了……
我是一只被自己囚禁的鸟。我不知道最好的飞行方式,所以我已经满足于一路滑下斜坡。但现在,我想飞却不敢,因为惯性?太懒?
如果我能找到“沉默”的出口,我愿意深陷其中。矛盾的是,我明白唯一的出路就是:有勇气去承受生命无法承受的重量~
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痛苦。我有一颗不安分的灵魂,却又生活在一个过于单调的环境中。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3494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