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我是中国的孩子之马背上的少年》读后感600字

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活着一群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的青少年。通过这些孩子们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丰富的生活细节和童年故事,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我很喜欢《我是中国孩子》这本书。这是一套蕴藏着民族文化记忆的书。该剧改编自中国首部民族题材儿童纪录片《我是中国孩子》。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视角,感受不同民族的魅力吧!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我是中国孩子:马背上的男孩》,它让我第一次想起奔腾的马匹、探出头的草原土拨鼠、一望无际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飘扬的彩色经幡。主人公苏盾出生在草原。他洒脱的性格很像一匹小马。他是一匹习惯了自由,不愿意被束缚,也是一匹没有被驯服的马。他不喜欢学习,但蒙古语说得很好。他一直想长大后能回到自家的马场去打工,这样就不需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了。他也很仗义,有几个很好的朋友。他们一起参加了体育委员的选举。尽管苏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他还是落选了。他的好朋友成了体育委员。这时,苏盾有些遗憾,但并没有沮丧,因为他知道友谊的珍贵,他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放学后,他像以前一样约好朋友一起踢足球。书中记录了他的许多童年故事。

马对于蒙古人来说非常重要。自古就有骑兵和战马的传说。马与蒙古族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孩子们都是在马里长大的。苏盾对自己训练的野马“追风”感情如兄弟。他骑着追风,赚了不少钱。曾三次获得那达慕儿童快马赛冠军。他认为这是勇敢的象征。苏盾今年13岁了,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少儿快马赛。他希望能与追风较量最后一场,但父亲却觉得追风老了。参加比赛不安全,追风未经他同意就被卖掉了。他很伤心。他的父亲给了他另一匹看起来很强壮的马。苏盾觉得,以自己高超的球技,一定能够再次参加比赛。一个冠军。在赛场上,我还认识了我的好朋友宝印。裁判一声令下,年轻的骑手们冲了出去。或许是他们追风失手太多,又或许是对手太强了。最终,苏盾只获得第八名。好朋友宝印获得了冠军。苏盾为朋友既心疼又高兴。他又开始怀念追风的日子,但他很清楚,好骑手和好马的结合才是英雄的象征。如果没有其中任何一个,那就毫无用处。不可能创造出草原上最感人的故事。桑皮的音乐再次响起,比赛结束了。苏盾并没有因为输了比赛而难过。他为自己永久退出那达慕儿童赛马比赛而感到难过。

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信仰。不同民族的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身上都有着独特的民族印记。蒙古人民是一个自信勇敢的民族。苏盾宽广的胸怀像草原一样广阔。苏盾遇到困难从不退缩,即使失败也不气馁。我要向他学习,勇敢做自己,自信自立,成为一个有朝气的人。一个充满朝气的年轻人!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57867.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